悲慘世界名著編譯委員會
❶ 為什麼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要花那麼多筆墨去寫一個主教
這是雨果小說的特色,不光是寫主教,寫拿破崙戰役或者很多在小說中寫到社會問題的闡述雨果都會大寫與小說主題無關的內容。但是我們需要明白,雨果當年顛沛流離,因此對於法國的社會他肯定有許多不吐不快的話。在寫主教時,他傳達了很多的社會問題,這只是作者內心的一種宣洩。但是換個角度思考,雨果在寫小說的時候會不會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花這么多筆墨去寫一個主教?」他自己不會思考這個問題,因為藝術有時候不需要原因,感受就是了。我覺得他的藝術特色區別於其他作家,這才是獨特的雨果。
❷ <<悲慘世界>>這部名著好看嗎
<<悲慘世界>>極好看
《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 寫的.浪漫主義傑作.彰顯人性.反映1793時代的社會.史詩般的巨作.有宗教、人性的善良、愛情、法律的價值、與壓迫中求生存的人們令人無奈的惡、人民的歌聲……這一切都通過冉阿讓的一生展現,絕對有深度.如果你已經快讀完高中還沒看過〔高中是形成人的思想觀念的關鍵時期〕,就可惜了.它能使人的思想境界發生改變.
《悲慘世界》改編的歌劇非常好,是世界四大著名歌劇之一.去瞧瞧吧
不看你會後悔的
❸ 雨果《悲慘世界》名著的賞析:
1862年,有才華,書寫流暢,雨果寫了著名的書叫「悲慘世界」。作品發表後,他急於知道的情況下銷售的工作,拍了電報,要求他的出版商只調用一個? 「出版商興奮的答復:」!「問號和感嘆號,文義解釋整個事情是很清楚的。
❹ 《悲慘世界》為什麼會成為討社會問題的長篇巨著
雨果構思和寫作《悲慘世界》前後幾乎用去了二十年的時間。早在1845年他便開始構思,1847年便把作品中的某些情節讀給朋友聽過。按照原來的構思,小說以米里哀主教為中心展開情節,主題集中在對善良和仁慈的說教上。由於1848年革命的影響,雨果對現實嚴肅的觀察和深邃的思考,使他不滿意於原來的設想了,於是他深入開掘和進一步發展了小說的主題,把對人性的改造產大類進步的思考,同現行社會制度和法律結構聯系起來,使《悲慘世界》成為一部探討社會問題的長篇巨著。
❺ 《悲慘世界(上下名家全譯本)世界名著典藏》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悲慘世界(上下名家全譯本)》(維克多·雨果)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xQztvNnpeQNG27P-Szfm2w
書名:悲慘世界(上下名家全譯本)
作者:維克多·雨果
譯者:李玉民
豆瓣評分:9.5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10-1
頁數:1485
內容簡介:
維克多·雨果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又一輝煌巨著,《悲慘世界(上下名家全譯本)》講述了一個貧苦農民因偷一塊麵包而被判重刑,十九年後出獄時,他心中充滿了對這不公平社會的仇恨和強烈的報復心理。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愛心感化了他,從此他立志做好人行善事,活得有尊嚴有價值,並同樣用愛心去感化他人。仁愛至上的人道主義精神貫穿全書的中心思想。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等長篇小說。
❻ 世界名著(悲慘世界)的介紹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於1862年所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
1802年,因偷取一塊麵包而被判處十九年苦役的冉·阿讓結束了法國南部土倫苦役場的苦難生活。獲釋後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憊困頓的冉·阿讓推開了當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里哀的大門。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冉·阿讓過夜,卻不想被冉·阿讓偷走銀器潛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謊言讓冉·阿讓倖免再次被捕。感於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讓化名馬德蘭來到蒙特勒小城,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後,憑借一手辦起的玻璃首飾生產工廠,冉·阿讓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
冉·阿讓的相貌和救助平民的舉動引起了警長沙威的注意。沙威是苦役場看守的兒子,曾經看見過冉·阿讓。在處理芳汀的問題上,冉·阿讓和沙威出現了意見上的分歧。淳樸善良的芳汀因受人欺騙而生下私生女珂賽特。如今,芳汀生命危在旦夕,唯一的願望就是想看一眼寄養在孟費眉客店老闆德納第家的女兒珂賽特。在市長辦公室里,聽沙威說有一個名叫商馬第的人正在替自己受審,冉·阿讓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後,還是選擇了投案自首。
冉·阿讓回到小城又去看望芳汀,被前來抓捕的沙威挑明苦役犯的身份。芳汀絕望地死去。冉·阿讓又一次入獄,成為終身苦役。一次,他冒險救下一名水手,趁機跳入水中逃跑,並讓人們以為他死了。冉·阿讓來到德納第客店,重金贖回柯賽特,帶著珂賽特連夜趕往巴黎。珂賽特以冉·阿讓女兒的名義進入貝內迪克修道院後,冉·阿讓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當上了一名園丁。
五年的園丁生活過去了。平靜的生活因為貴族青年馬呂斯看上了貌美如花的珂賽特而再起波瀾。1830年,共和派青年馬呂斯投身於轟轟烈烈的反對波旁王朝的人民起義中後,冉·阿讓和此時靠在巴黎街頭招搖撞騙為生的德納第狹路相逢。德納第設計陷害冉·阿讓的陰謀正好被馬呂斯聽到,在調任巴黎就職的沙威帶人來抓捕中,無賴之輩德納第被捕入獄,而冉·阿讓卻在混亂中趁機逃走。
盡管此後冉·阿讓幾次搬家,但在深愛著馬呂斯的艾潘妮的幫助下,馬呂斯最終找到了珂賽特。看著一對相愛的戀人,冉·阿讓成全了兩個年輕人美好姻緣。然而,當冉·阿讓講明珂賽特和自己的身世後,馬呂斯卻對冉·阿讓拒而不見。雖然馬呂斯最終接受了冉·阿讓,但此時已經命懸一線的冉·阿讓唯一的願望就是珂賽特能在自己死後,為他立一塊無字的墓碑。
❼ 名著悲慘世界的序言是誰寫的
作者維克多·雨果本人
如果由法律、習俗構成的社會迫害依然存在,在文明高峰期里,人為地
變人間為地獄,並讓人類天賦幸福蒙受無妄之災;如果本世紀的三大難題—
—使男人昏庸的貧窮,使婦女墮落的飢餓,使兒童孱弱的黑暗——尚未解決;
如果社會毒害在一些地方仍會發生,換言之,同時也是就更廣泛的意義而言,
如果仍有蒙昧、貧苦存在於這個世界,則與本書性質相同的著述,都不會是
沒有益處的。
一八六二年一月一日於奧特維爾別居
❽ 名著《悲慘世界》19年囚犯如何變商人,繼而當市長
我看過原著,不過時間比較久了,大概記得是這樣的:冉阿讓從主教那裡逃走後經歷了很多困苦,後面在一個工廠做事,但他比較聰明,發明了一項新技術(跟洛克菲勒經歷有點像),這個技術使他發了大財,而他在偷主教蠟燭台時起就被主教的品質所感化,所以一生做善事,得到所在地區所有人的尊重,成為市長就順理成章了。
他鼎盛時期的財富應該是非常可觀的,後面他的身份被發現,他藏起來的財富都有幾十萬法郎。
❾ 《悲慘世界》為什麼會成為偉大名著
《悲慘世界》的主題是寫人類與邪惡之間不懈的斗爭,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將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經過苦難的歷程。書中穿插當時法國革命動亂的背景和拿破崙滑鐵盧戰役的描寫,以及當時法國社會的很多細節都有論及。小說將近半個世紀歷史過程中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都一一展現了出來:外省偏僻的小城,濱海的新興工業城鎮,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監獄,巴黎悲慘的貧民窟,陰暗的修道院……其細部也真切入微,形象鮮明突出,色彩濃重瑰麗,氣勢磅礴浩大,堪稱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
小說主人公冉阿讓並不是一個抽象的人。從出身、經歷、品德、習性各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勞動者。他體現了勞動人民各種優秀的品質,他是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的勞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經歷與命運,都具有一種崇高的悲愴性,這種有社會代表意義的悲愴性,使得《悲慘世界》成為勞苦大眾在黑暗社會里掙扎與奮斗的悲愴的史詩。
❿ 關於名著《悲慘世界》的問題
好像芳汀、主教是先出現的,在冉阿讓之前,的確是第一卷。至於珂賽特、馬呂斯都是很靠後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