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字母表
1. 編譯原理 正則語言 二義文法 急~
這個沒有一個好老師,自己咬文嚼字看懂是很累的
二義性文法
【定義】 若文法中存在這樣的句型,它具有兩棵不同的語法樹,則稱該文法是二義性文法。
二義性文法會引起歧義,應盡量避免之!
G(E):E -> E+E | E*E | (E) | i
這兩種展開
E E
E + E E * E
i E * E E + E i
i i i i
都可以表示i+i*i
所以;文法具有二義性。
2. 下表是一張密碼編譯對照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密碼12代表字母B
由題意知,每個字母代表兩位數密碼,即字母所處的位置,第一個數字是指行數,第二個數字是指列數, 所以,密碼12-35-54代表單詞為:BOX; 單詞SEVEN所編譯成的密碼是:44-15-52-15-34. 故答案為:BOX,44-15-52-15-34. |
3. 計算機編譯原理什麼是NFA
ε只能出現在NFA中,當然不是為了方便直觀,而是連通NFA和DFA的橋梁。編譯原理講授的不是如何繪制NFA或者DFA,二是告訴讀者怎樣能夠自動實現NFA或DFA的構造。在實際應用中ε可以幫助計算機轉換NFA為DFA,而在屬性文法和語法制導階段,它也是溝通綜合屬性與繼承屬性、執行語義動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ε的使用可以大大簡化文法產生式的構造難度。我記得最初使用ε是為了使得文法體系(字母表)更加完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變得應用廣泛(此觀點不一定正確)。最後想說的是,在編譯中,ε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否則也就不會有諸如「去空產生式」這樣的演算法了:)
4. 什麼是文法(編譯原理)
【定義】
文法G定義為四元組(VN,VT,P,S)
其中 VN :非終結符號(即語法變數)集
VT : 終結符號集
VN∩VT =Φ,令V= VN∪VT,V稱為文法G的字母表或字匯表。
P :產生式(α→β)集
S :開始符號,且S∈VN ,S至少要在一條規則的左部出現。
【約定】
一般地,文法G的 四元組 不用全部給出 ,而只將產生式寫出。
約定:
(1)第一條產生式的左部是開始符號
(2)用尖括弧括起來的(或 大寫字母 )是非終結符號
(3)不用尖括弧括起來(或 小寫字母 )是終結符號
(4)還有一種習慣寫法,即 G[S] ,其中 S 是 開始符號 。
【舉例】
例: G=(VN,VT,P,S)
其中 VN={S},
VT ={0,1},
P={S→0S1,S→01}
S是開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