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編譯系統的近幾年的發展事件

編譯系統的近幾年的發展事件

發布時間: 2024-06-08 08:41:48

㈠ Visual Basic 鍘嗗彶璧勬枡.....

Visual Basic Visual Basic錛圴B錛夋槸涓縐嶇敱寰杞鍏鍙稿紑鍙戠殑鍖呭惈鍗忓姪寮鍙戠幆澧冪殑浜嬩歡椹卞姩紼嬪紡璇璦銆備粠浠諱綍鏍囧噯鏉ヨ達紝VB閮芥槸涓栫晫涓婁嬌鐢ㄤ漢鏁版渶澶氱殑璇璦鈥斺斾笉浠呮槸鐩涜禐VB鐨勫紑鍙戣呰繕鏄鎶辨╒B鐨勫紑鍙戣呯殑鏁伴噺銆傚畠婧愯嚜浜嶣ASIC紼嬪紡璇璦銆俈B鎷ユ湁鍥懼艦鐢ㄦ埛鐣岄潰錛圙UI錛夊拰蹇閫熷簲鐢ㄧ▼搴忓紑鍙戱紙RAD錛夌郴緇燂紝鍙浠ヨ交鏄撶殑浣跨敤DAO銆丷DO銆丄DO榪炴帴璧勬枡搴擄紝鎴栬呰交鏉劇殑鍒涘緩ActiveX鎺у埗欏廣傜▼寮忚捐$函妯″笀鍙浠ヨ交鏉劇殑浣跨敤VB鎻愪緵鐨勭粍浠跺揩閫熷緩絝嬩竴涓搴旂敤紼嬪簭銆 鍙戝睍鍘嗗彶 1991騫達紝寰杞鍏鍙告帹鍑轟簡Visual Basic 1.0鐗堛傝繖鍦ㄥ綋鏃跺紩璧蜂簡寰堝ぇ鐨勮槳鍔ㄣ傝稿氫笓瀹舵妸VB鐨勫嚭鐜板綋鍋氭槸杞浣撳紑鍙戝彶涓婄殑涓涓鍏鋒湁鍒掓椂浠f剰涔夌殑浜嬩歡銆備互鐜板湪鐨勭溂鍏夋潵鐪嬶紝VB1.0鐗堢殑鍔熻兘鍏跺疄闈炲父鐨勫急錛屼絾瀹冨湪鎺ㄥ嚭褰撴椂鍙鏄絎涓涓銆屽彲瑙嗐嶇殑緙栫▼杞浣撱傝繖浣垮緱紼嬪紡璁捐″笀嬈e枩涔嬫瀬錛岄兘灝濊瘯鍦╒B鐨勫鉤鍙頒笂榪涜岃蔣浣撳壋浣溿傚井杞涔熶笉澶辨椂鏈哄湴鍦ㄥ洓騫村唴鎺ヨ繛鎺ㄥ嚭VB2.0錛孷B3.0錛4.0涓変釜鐗堟湰銆傚苟涓斾粠VB3寮濮嬶紝寰杞灝咥CCESS鐨勮祫鏂欏簱椹卞姩闆嗘垚鍒頒簡VB涓錛岃繖浣垮緱VB鐨勮祫鏂欏簱緙栫▼鑳藉姏澶уぇ鎻愰珮銆備粠VB4寮濮嬶紝VB涔熷紩鍏ヤ簡鐗╀歡瀵煎悜鐨勭▼搴忚捐℃濇兂銆俈B鍔熻兘寮哄ぇ錛屽︿範綆鍗曘傝屼笖錛孷B榪樺紩鍏ヤ簡銆屾帶鍒墮」銆嶇殑姒傚康錛屼嬌寰楀ぇ閲忓凡緇忕紪濂界殑VB紼嬪簭鍙浠ヨ鎴戜滑鐩存帴鎷挎潵浣跨敤銆 2002騫碫isual Basic .NET 2002 (v7.0)闂涓栵紝2003騫碫isual Basic .NET 2003 (v7.1)闂涓栵紝2005騫11鏈7鏃Visual Basic 2005 (v8.0)闂涓栵紝鍚屾椂闂存帹鍑篤isual Basic 2005鐨勫厤璐圭畝鍖栫増鏈琕isual Basic 2005 Express Edition緇橵isual Basic鍒濆﹁呭強瀛︾敓浣跨敤銆傚師瀹氬厤璐逛嬌鐢ㄦ湡闄愪竴騫
涔嬪悗寰杞瀹e竷Express鐗堟湰姘鎬箙鍏嶈垂銆 VB2005鐨勩屾樉钁椼嶄紭鐐規槸錛屽彲浠ョ洿鎺ョ紪鍐欏嚭XP椋庢牸鐨勬寜閽錛屼互鍙婂叾浠栫殑鎺у埗欏廣備絾鏄鍏剁紪鍐欑殑灝忕▼搴忓崰鐢ㄨ繎10MB鐨勮板繂浣撱 閫氳繃鍑犲勾鐨勫彂灞曪紝瀹冨凡鎴愪負涓縐嶄笓涓氬寲鐨勫紑鍙戣璦鍜岀幆澧冦傜敤鎴峰彲鐢╒isual Basic蹇閫熷壋寤篧indows紼嬪簭錛岀幇鍦ㄨ繕鍙浠ョ紪鍐欎紒涓氭按鍑嗙殑瀹㈡埛/浼烘湇鍣ㄧ▼搴忓強寮哄ぇ鐨勮祫鏂欏簱搴旂敤紼嬪簭銆 鐢盫B媧劇敓鐨勮璦 寰杞寮鍙戜簡涓緋誨垪鏈夊叧VB鐨勮剼鏈璇璦錛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錛屽嵆VBA錛屽寘鍚鍦ㄥ井杞鐨勫簲鐢ㄧ▼搴忎腑錛堟瘮濡侻icrosoft Office錛夛紝浠ュ強綾諱技WordPerfect Office榪欐牱絎涓夋柟鐨勪駭鍝侀噷闈銆俈BA榪欐牱宓屽叆鍦ㄥ悇縐嶅簲鐢ㄧ▼搴忎腑鐪嬭搗鏉ユ湁浜涚煕鐩撅紝浣嗘槸瀹冪殑鍔熻兘鍜孷B涓鏍峰己澶с VBScript鏄棰勮劇殑ASP璇璦錛岃繕鍙浠ョ敤鍦╓indows鑴氭湰緙栧啓鍜岀綉欏電紪鐮佷腑銆傚敖綆″畠鐨勮娉曠被浼間簬VB錛屼絾鏄瀹冨嵈鏄涓縐嶅畬鍏ㄤ笉鍚岀殑璇璦銆俈BS涓嶄嬌鐢╒B榪愯屽簱榪愯岋紝鑰屾槸鐢盬indows鑴氭湰涓繪満瑙i噴鎵ц屻傝繖涓ょ嶈璦涔嬩腑鐨勪笉鍚岀偣褰卞搷ASP緗戠珯鐨勮〃鐜般 褰撳井杞鍑嗗囧紑鍙戜竴縐嶆柊鐨勭紪紼嬪伐鍏風殑鏃跺欙紝絎涓鍐沖畾灝辨槸鍒╃敤鏈鎶㈡墜鐨刅B6鏉ヨ繘琛屾棫鏀癸紝鎴栬呭氨鏄閲嶆柊緇勫緩宸ョ▼寮鍙戞柊宸ュ叿銆傚井杞鍚庢潵寮鍙戜簡VB鐨勭戶浠昏匳isual Basic .NET錛屽悓鏃朵篃鏄.NET騫沖彴鐨勪竴閮ㄥ垎銆俈B紼嬪紡璇璦鏄涓縐嶇湡姝g殑鐗╀歡瀵煎悜紼嬪紡璇璦錛屽拰姣曢櫔VB騫朵笉瀹屽叏鐩稿廣 璇璦鐗規 鍥劇墖鍙傝冿細upload.wikimedia/ *** /zh/7/7c/Typical_vb6_session 涓涓鍏稿瀷鐨刅B榪涚▼ VB鐨勪腑蹇冩濇兂灝辨槸瑕佷究浜庣▼寮忚捐″笀浣跨敤錛屾棤璁烘槸鏂版墜鎴栬呬笓瀹躲俈B浣跨敤浜嗗彲浠ョ畝鍗曞緩絝嬪簲鐢ㄧ▼搴忕殑GUI緋葷粺錛屼絾鏄鍙堝彲浠ュ紑鍙戠浉褰撳嶆潅鐨勭▼搴忋俈B鐨勭▼搴忔槸涓縐嶅熀浜庣獥浣撶殑鍙瑙嗗寲緇勪歡瀹夋帓鐨勮仈鍚堬紝騫朵笖澧炲姞浠g爜鏉ユ寚瀹氱粍寤虹殑灞炴у拰鏂規硶銆傚洜涓洪勮劇殑灞炴у拰鏂規硶宸茬粡鏈変竴閮ㄥ垎瀹氫箟鍦ㄤ簡緇勪歡鍐咃紝鎵浠ョ▼寮忚捐″笀涓嶇敤鍐欏氬皯浠g爜灝卞彲浠ュ畬鎴愪竴涓綆鍗曠殑紼嬪簭銆傝繃鍘葷殑鐗堟湰閲岄潰VB紼嬪簭鐨勬ц兘闂棰樹竴鐩磋鏀懼湪浜嗘岄潰涓婏紝浣嗘槸闅忕潃鐢佃剳閫熷害鐨勯為熷炲姞錛屽叧浜庢ц兘鐨勪簤璁哄凡緇忚秺鏉ヨ秺灝戙 紿椾綋鎺у埗欏圭殑澧炲姞鍜屾敼鍙樺彲浠ョ敤鎷栨斁鎶鏈鍋氭暟緙撳疄鐜般備竴涓鎺掑垪婊℃帶鍒墮」鐨勫伐鍏風辯敤鏉ユ樉紺哄彲鐢ㄦ帶鍒墮」錛堟瘮濡傛枃鏈妗嗘垨鑰呮寜閽錛夈傛瘡涓鎺у埗欏歸兘鏈夎嚜宸辯殑灞炴у拰浜嬩歡銆傞勮劇殑灞炴у間細鍦ㄦ帶鍒墮」鍒涘緩鐨勬椂鍊欐彁渚涳紝浣嗘槸紼嬪紡璁捐″笀涔熷彲浠ヨ繘琛屾洿鏀廣傚緢澶氱殑灞炴у煎彲浠ュ湪榪愯屾椂鍊欓殢鐫鐢ㄦ埛鐨勫姩浣滃拰淇鏀硅繘琛屾敼鍔錛岃繖鏍峰氨褰㈡垚浜嗕竴涓鍔ㄦ佺殑紼嬪簭銆備婦涓渚嬪瓙鏉ヨ達細紿椾綋鐨勫ぇ灝忔敼鍙樹簨浠朵腑鍔犲叆浜嗗彲浠ユ敼鍙樻帶鍒墮」浣嶇疆鐨勪唬鐮侊紝鍦ㄨ繍琛屾椂鍊欐瘡褰撶敤鎴鋒洿鏀圭獥鍙eぇ灝忥紝鎺у埗欏逛篃浼氶殢涔嬫敼鍙樹綅緗銆傚湪鏂囨湰妗嗕腑鐨勬枃瀛楁敼鍙樹簨浠朵腑鍔犲叆鐩稿簲鐨勪唬鐮侊紝紼嬪簭灝辮兘澶熷湪鏂囧瓧杈撳叆鐨勬椂鍊欒嚜鍔ㄧ炕璇戞垨鑰呴樆姝㈡煇浜涘瓧鍏冪殑杈撳叆銆 VB鐨勭▼搴忓彲浠ュ寘鍚涓涓鎴栧氫釜紿椾綋錛屾垨鑰呮槸涓涓涓葷獥浣撳拰澶氫釜瀛愮獥浣擄紝綾諱技浜庝綔涓氱郴緇熺殑鏍峰瓙銆傛湁寰堝皯鍔熻兘鐨勫硅瘽妗嗙獥鍙o紙姣斿傛病鏈夋渶澶у寲鍜屾渶灝忓寲鎸夐挳鐨勭獥浣擄級鍙浠ョ敤鏉ユ彁渚涘脊鍑哄姛鑳姐 VB鐨勭粍浠舵棦鍙浠ユ嫢鏈夌敤鎴風晫闈錛屼篃鍙浠ユ病鏈夈傝繖鏍蜂竴鏉ヤ己鏈嶅櫒絝紼嬪簭灝卞彲浠ュ勭悊澧炲姞鐨勬ā鍧椼 VB浣跨敤鍙傛暟璁$畻鐨勬柟娉曟潵榪涜屽瀮鍦炬敹闆嗭紝榪欎釜鏂規硶涓鍖呭惈鏈夊ぇ閲忕殑瀵硅薄錛屾彁渚涘熀鏈鐨勭墿浠跺煎悜鏀鎸併傚洜涓鴻秺鏉ヨ秺澶氱粍寤虹殑鍑虹幇錛岀▼寮忚捐″笀鍙浠ラ夌敤鑷宸遍渶瑕佺殑鎵╁睍搴撱傚拰鏈変簺璇璦涓嶄竴鏍鳳紝VB瀵瑰ぇ灝忓啓涓嶆晱鎰燂紝浣嗘槸鑳借嚜鍔ㄨ漿鎹㈠叧閿璇嶅埌鏍囧噯鐨勫ぇ灝忓啓鐘舵侊紝浠ュ強寮哄埗浣垮緱絎﹀彿琛ㄥ叆鍙g殑瀹炰綋鐨勫彉鏁板悕縐伴伒寰涔﹀啓瑙勫垯銆傞勮炬儏鍐典笅瀛楀厓涓茬殑姣旇緝鏄瀵瑰ぇ灝忓啓鏁忔劅鐨勶紝浣嗘槸鍙浠ュ叧闂榪欎釜鍔熻兘銆 VB浣垮緱澶ч噺鐨勫栫晫鎺у埗欏規湁浜嗚嚜宸辯殑鐢熷瓨絀洪棿銆傚ぇ閲忕殑絎涓夋柟鎺у埗欏歸拡瀵筕B鎻愪緵銆俈B涔熸彁渚涗簡寤虹珛銆佷嬌鐢ㄥ拰閲嶇敤榪欎簺鎺у埗欏圭殑鏂規硶錛屼絾鏄鐢變簬璇璦闂棰橈紝浠庝竴涓搴旂敤紼嬪簭鍒涘緩鍙﹀栦竴涓騫朵笉綆鍗曘 鎬葷粨 VB浼氬惛寮曟洿澶氱殑璧炶獕鍜屾壒璇勶紝涔熶細緇х畫涓哄箍澶х殑鐢ㄦ埛鍜岀▼寮忚捐″笀浣跨敤銆傚畠闈炲父閫傚悎鐢ㄦ潵寮鍙戞嫢鏈夊弸濂界晫闈㈢殑紼嬪簭錛堟瘮濡傞拡瀵圭粓絝鐨勬暟鎹錛夛紝浣嗘槸涓嶉傚悎寮鍙戝叾瀹冪▼搴忥紙姣斿傝仈鍚堣$畻紼嬪簭錛夈 VB瀵瑰垵瀛︾紪紼嬭呮槸涓涓寰堝ソ鐨勫叆闂ㄨ蔣浣擄紝灝ゅ叾瀵逛竴浜涘ぉ璧嬬紪紼嬫墠鑳借岃嚜宸變篃涓嶇煡閬撶殑浜猴紝鐢盫B鐫鎵嬪彲杞繪槗寮曞彂浠栦滑鐨勬綔鑳斤紝鍙戞尌浠栦滑鍦ㄨ繖鏂歸潰鐨勬墠鍗庛 VB涓嶆嫢鏈夌殑鐗規 緇ф壙銆俈B5鍜孷B6閮芥槸鐗╀歡瀵煎悜鐨勭▼寮忚璦錛屼絾鏄涓嶅寘鍚緇ф壙鐗規с俈B涓鎻愪緵浜嗙壒孌婄殑綾葷殑鍔熻兘錛屼絾鏄榪樻槸涓嶈兘婊¤凍紼嬪紡璁捐″笀鐨勯渶奼傘俈B 鍖呭惈浜嗘墍鏈夌墿浠跺煎悜鐨勭壒鎬с 澶氭墽琛岀華鏀鎸 寮傚父澶勭悊銆俈B涓浣跨敤浜員ry-Catch-Finally鏉ュ勭悊寮傚父銆傝孷B涓鍙鏈"On Error Goto line"璇鍙ャ 瀵規寚閽堢殑鏀鎸侀潪甯告湁闄愩 VB鍙鑳芥敮鎸8鍒32浣嶇殑鏁村艦錛屽緢澶氳璦閮芥湁鏃犻檺鍒剁殑鏀鎸併 VB涓嶅厑璁稿湪浠諱綍鏁扮粍璁板繂浣撳湪涓嶅彉鐨勫彉鏁般 VB涓嶆敮鎸佷互涓婄壒鎬э紝紼嬪紡璁捐″笀闇瑕佽嚜宸卞緩鏋勬柟娉曟潵瀹炵幇鐩鎬技鐨勫姛鑳姐 VB闈╁懡 鍥劇墖鍙傝冿細upload.wikimedia/ *** /zh/e/e6/Microsoft_Visual_Basic_for_MS-DOS VB1.0鐨凞OS鐗堟湰 VB1.0浜1991騫村彂甯冦傝繖涓榪炴帴紼嬪紡璇璦鍜岀敤鎴風晫闈㈢殑榪涙ヨ縐頒負Tripod錛堟湁浜涙椂鍊欏彨鍋歊uby錛夛紝鏈鍒濈殑璁捐℃槸鐢遍樋鍏奧峰簱鐝錛圓lan Cooper錛夊畬鎴愮殑 鏃墮棿杞 1991騫4鏈堬紝Visual Basic 1.0 Windows鐗堟湰鍙戝竷 1992騫9鏈堬紝Visual Basic 1.0 DOS鐗堟湰鍙戝竷銆 1992騫11鏈堬紝VB2.0鍙戝竷銆傚畠瀵逛簬涓婁竴涓鐗堟湰鐨勭晫闈㈠拰閫熷害閮芥湁鎵鏀瑰杽銆 1993騫村忓ぉ錛孷B3.0鍙戝竷錛屽垎涓烘爣鍑嗙増鍜屼笓涓氱増銆傚叾涓鍖呭惈涓涓鏁版嵁寮曟搸錛屽彲浠ョ洿鎺ヨ誨彇Access璧勬枡搴撱 1995騫8鏈堬紝VB4.0鍙戝竷浜32浣嶇増鏈鍜16浣嶇殑鐗堟湰銆傚叾涓鍖呭惈浜嗗圭被鐨勬敮鎸併 1997騫2鏈堬紝VB5.0鍙戝竷銆傜▼寮忚捐″笀鍙浠ョ敤32浣嶇殑鐗堟湰瀵煎叆鐢4.0鐗堟湰鍒涘緩鐨16浣嶇▼搴忥紝騫朵笖鑳介『鍒╃紪璇戙傚悓鏃惰繕鍖呭惈浜嗗圭敤鎴瘋嚜寤烘帶鍒墮」鐨勬敮鎸併 1998騫村忓ぉ錛孷B6.0鍙戝竷銆俈B6鏄疺B鑷充粖浠嶆棤娉曞畬鍏ㄥ彇浠g殑鐗堟湰銆 2001騫達紝Visual Basic .NET鍜.NET Framework鍙戝竷銆傜敱浜庡叾浣跨敤浜嗘柊鐨勬牳蹇冨拰鐗規э紝鎵浠ュ緢澶歏B鐨勭▼寮忚捐″笀閮借佹敼鍐欑▼搴忋 2003騫達紝Visual Basic .NET 2003鍜.NET Framework 1.1鍙戝竷銆 2004騫達紝寰杞寮鏀句簡Visual Studio.NET 2005鐨勬祴璇曠増鏈錛堜唬鍙稺hidbey錛夈傚寘鍚浜.NET Framework2.0鐨勬祴璇曠増鏈銆 2005騫達紝寰杞瀹e竷灝嗕笉浼氬啀瀵歸潪.NET鐗堟湰鐨刅B榪涜屾敮鎸併俈B紺劇兢絝嬪嵆浣滃嚭鍙嶅簲琛ㄧず鍏沖績榪欎釜娑堟伅錛屼竴浜涜佺敤鎴瘋繕閫掍氦浜嗗笇鏈涜兘澶熺戶緇瀵筕B榪涜屾妧鏈鏀鎸佺殑 *** 涔︺傚井杞鐩鍓嶈繕涓嶆効鎰忔敼鍙樹粬浠鐨勫喅瀹氥 2005騫11鏈7鏃ワ紝Visual Studio 2005鍙戝竷銆
鍙傝: zh. *** /w/index?title=Visual_Basic&variant=zh-
鑷浠庡け鎮嬪悗
鐪嬪埌璺涓婃垚鍙屾垚瀵
灝辨牸澶栨斁闂
鍢村反娼囨磼璇村彧鏄灝戜竴涓浜烘潵鐖
浣嗕笉鍙鍚﹁よ繕鏄甯屾湜鍙浠ュ氬氳よ瘑鏂扮殑鏈嬪弸
寰璁ょ湡鐖鏂3涓鏈堜互涓
緇堜簬鎵懼埌闅愯棌鍦ㄧ綉璺涓
浼犺翠腑鐨勬潕濮
鍦ㄤ粖騫3鏈堝垵灝遍勭害鏉ユ壘
鏋滅劧鏄鍙g戠浉浼
涓嶅仛騫垮憡鐨
鎴戞帓絎3嬈″氨閬囧埌鍙屾柟闈炲父鏈夋劅瑙夌殑
鐩鍓嶆槸鏆傚仠鎺掔害
鏉庡愰偅杈瑰彲浠ユ殏鍋滄帓綰1嬈
浼氬憳鏃墮棿鍙浠ュ睍寤舵媺闀挎椂闂
涔熷湪榪欐墊椂闂村彲浠ヨ傚療瀵規柟. 鎺ㄨ崘緇欐湁闇瑕佺殑鏈嬪弸鍙傝

㈡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調度演算法的發展現狀

肖文鵬
碩士研究生, 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系
2003 年 9 月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化產品的普及,以計算機技術、晶元技術和軟體技術為核心的嵌入式系統再度成為當前研究和應用的熱點,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技術(3C)合一的趨勢正在逐步形成,無所不在的網路和無所不在的計算(everything connecting, everywhere computing)正在將人類帶入一個嶄新的信息社會。

一、嵌入式系統
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並且軟硬體是可裁剪的,適用於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嵌入式系統最典型的特點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擁有各類形形色色運用了嵌入式技術的電子產品,小到MP3、PDA等微型數字化設備,大到信息家電、智能電器、車載GIS,各種新型嵌入式設備在數量上已經遠遠超過了通用計算機。這也難怪美國著名未來學家尼葛洛龐帝在1999年1月訪華時就預言,4~5年後嵌入式智能工具將成為繼PC機和Internet之後計算機工業最偉大的發明。

1.1 歷史與現狀

雖然嵌入式系統是近幾年才開始真正風靡起來的,但事實上嵌入式這個概念卻很早就已經存在了,從上個世紀70年代單片機的出現到今天各種嵌入式微處理器、微控制器的廣泛應用,嵌入式系統少說也有了近30年的歷史。縱觀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

無操作系統階段

嵌入式系統最初的應用是基於單片機的,大多以可編程控制器的形式出現,具有監測、伺服、設備指示等功能,通常應用於各類工業控制和飛機、導彈等武器裝備中,一般沒有操作系統的支持,只能通過匯編語言對系統進行直接控制,運行結束後再清除內存。這些裝置雖然已經初步具備了嵌入式的應用特點,但僅僅只是使用8位的CPU晶元來執行一些單線程的程序,因此嚴格地說還談不上"系統"的概念。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系統結構和功能相對單一,處理效率較低,存儲容量較小,幾乎沒有用戶介面。由於這種嵌入式系統使用簡便、價格低廉,因而曾經在工業控制領域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但卻無法滿足現今對執行效率、存儲容量都有較高要求的信息家電等場合的需要。
*

簡單操作系統階段

20世紀80年代,隨著微電子工藝水平的提高,IC製造商開始把嵌入式應用中所需要的微處理器、I/O介面、串列介面以及RAM、ROM等部件統統集成到一片VLSI中,製造出面向I/O設計的微控制器,並一舉成為嵌入式系統領域中異軍突起的新秀。與此同時,嵌入式系統的程序員也開始基於一些簡單的"操作系統"開發嵌入式應用軟體,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提高了開發效率。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出現了大量高可靠、低功耗的嵌入式CPU(如Power PC等),各種簡單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開始出現並得到迅速發展。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已經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內核精巧且效率高,主要用來控制系統負載以及監控應用程序的運行。
*

實時操作系統階段

20世紀90年代,在分布控制、柔性製造、數字化通信和信息家電等巨大需求的牽引下,嵌入式系統進一步飛速發展,而面向實時信號處理演算法的DSP產品則向著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的方向發展。隨著硬體實時性要求的提高,嵌入式系統的軟體規模也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並開始成為嵌入式系統的主流。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操作系統的實時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已經能夠運行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微處理器上,具有高度的模塊化和擴展性。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已經具備了文件和目錄管理、設備管理、多任務、網路、圖形用戶界面(GUI)等功能,並提供了大量的應用程序介面(API),從而使得應用軟體的開發變得更加簡單。
*

面向Internet階段

21世紀無疑將是一個網路的時代,將嵌入式系統應用到各種網路環境中去的呼聲自然也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嵌入式系統還孤立於Internet之外,隨著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以及Internet技術與信息家電、工業控制技術等的結合日益緊密,嵌入式設備與Internet的結合才是嵌入式技術的真正未來。

信息時代和數字時代的到來,為嵌入式系統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對嵌入式系統廠商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嵌入式技術與Internet技術的結合正在推動著嵌入式技術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系統的研究和應用產生了如下新的顯著變化:
1. 新的微處理器層出不窮,嵌入式操作系統自身結構的設計更加便於移植,能夠在短時間內支持更多的微處理器。
2. 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成了一項系統工程,開發廠商不僅要提供嵌入式軟硬體系統本身,同時還要提供強大的硬體開發工具和軟體支持包。
3. 通用計算機上使用的新技術、新觀念開始逐步移植到嵌入式系統中,如嵌入式資料庫、移動代理、實時CORBA等,嵌入式軟體平台得到進一步完善。
4. 各類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迅速發展,由於具有源代碼開放、系統內核小、執行效率高、網路結構完整等特點,很適合信息家電等嵌入式系統的需要,目前已經形成了能與Windows CE、Palm OS等嵌入式操作系統進行有力競爭的局面。
5. 網路化、信息化的要求隨著Internet技術的成熟和帶寬的提高而日益突出,以往功能單一的設備如電話、手機、冰箱、微波爐等功能不再單一,結構變得更加復雜,網路互聯成為必然趨勢。
6. 精簡系統內核,優化關鍵演算法,降低功耗和軟硬體成本。
7. 提供更加友好的多媒體人機交互界面。

1.2 體系結構

根據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定義,嵌入式系統是"控制、監視或者輔助設備、機器和車間運行的裝置"(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一般而言,整個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可以分成四個部分:嵌入式處理器、嵌入式外圍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應用軟體,如圖1所示。

圖1 嵌入式系統的組成

*

嵌入式處理器

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是各種類型的嵌入式處理器,嵌入式處理器與通用處理器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嵌入式CPU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所專門設計的系統中,它將通用CPU中許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務集成到晶元內部,從而有利於嵌入式系統在設計時趨於小型化,同時還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嵌入式處理器的體系結構經歷了從CISC(復雜指令集)至RISC(精簡指令集)和Compact RISC的轉變,位數則由4位、8位、16位、32位逐步發展到64位。目前常用的嵌入式處理器可分為低端的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高端的嵌入式微處理器(Embedded Micro Processor Unit,EMPU)、用於計算機通信領域的嵌入式DSP處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EDSP)和高度集成的嵌入式片上系統(System On Chip,SOC)。

目前幾乎每個半導體製造商都生產嵌入式處理器,並且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擁有自主的處理器設計部門,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嵌入式處理器已經超過1000多種,流行的體系結構有30多個系列,其中以ARM、PowerPC、MC 68000、MIPS等使用得最為廣泛。
*

嵌入式外圍設備

在嵌入系統硬體系統中,除了中心控制部件(MCU、DSP、EMPU、SOC)以外,用於完成存儲、通信、調試、顯示等輔助功能的其他部件,事實上都可以算作嵌入式外圍設備。目前常用的嵌入式外圍設備按功能可以分為存儲設備、通信設備和顯示設備三類。

存儲設備主要用於各類數據的存儲,常用的有靜態易失型存儲器(RAM、SRAM)、動態存儲器(DRAM)和非易失型存儲器(ROM、EPROM、EEPROM、FLASH)三種,其中FLASH憑借其可擦寫次數多、存儲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等優點,在嵌入式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應用。

目前存在的絕大多數通信設備都可以直接在嵌入式系統中應用,包括RS-232介面(串列通信介面)、SPI(串列外圍設備介面)、IrDA(紅外線介面)、I2C(現場匯流排)、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Ethernet(乙太網介面)等。

由於嵌入式應用場合的特殊性,通常使用的是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和觸摸板(Touch Panel)等外圍顯示設備。
*

嵌入式操作系統

為了使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更加方便和快捷,需要有專門負責管理存儲器分配、中斷處理、任務調度等功能的軟體模塊,這就是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操作系統是用來支持嵌入式應用的系統軟體,是嵌入式系統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包括與硬體相關的底層驅動程序、系統內核、設備驅動介面、通信協議、圖形用戶界面(GUI)等。嵌入式操作系統具有通用操作系統的基本特點,如能夠有效管理復雜的系統資源,能夠對硬體進行抽象,能夠提供庫函數、驅動程序、開發工具集等。但與通用操作系統相比較,嵌入式操作系統在系統實時性、硬體依賴性、軟體固化性以及應用專用性等方面,具有更加鮮明的特點。

嵌入式操作系統根據應用場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面向消費電子產品的非實時系統,這類設備包括個人數字助理(PDA)、行動電話、機頂盒(STB)等;另一類則是面向控制、通信、醫療等領域的實時操作系統,如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QNX系統軟體公司的QNX等。實時系統(Real Time System)是一種能夠在指定或者確定時間內完成系統功能,並且對外部和內部事件在同步或者非同步時間內能做出及時響應的系統。在實時系統中,操作的正確性不僅依賴於邏輯設計的正確程度,而且與這些操作進行的時間有關,也就是說,實時系統對邏輯和時序的要求非常嚴格,如果邏輯和時序控制出現偏差將會產生嚴重後果。

實時系統主要通過三個性能指標來衡量系統的實時性,即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生存時間(Survival Time)和吞吐量(Throughput):
o 響應時間 是實時系統從識別出一個外部事件到做出響應的時間;
o 生存時間 是數據的有效等待時間,數據只有在這段時間內才是有效的;
o 吞吐量 是在給定的時間內系統能夠處理的事件總數,吞吐量通常比平均響應時間的倒數要小一點。

實時系統根據響應時間可以分為弱實時系統、一般實時系統和強實時系統三種。弱實時系統在設計時的宗旨是使各個任務運行得越快越好,但沒有嚴格限定某一任務必須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弱實時系統更多關注的是程序運行結果的正確與否,以及系統安全性能等其他方面,對任務執行時間的要求相對來講較為寬松,一般響應時間可以是數十秒或者更長。一般實時系統是弱實時系統和強實時系統的一種折衷,它的響應時間可以在秒的數量級上,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設備中。強實時系統則要求各個任務不僅要保證執行過程和結果的正確性,同時還要保證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響應時間通常要求在毫秒甚至微秒的數量級上,這對涉及到醫療、安全、軍事的軟硬體系統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時限(deadline)是實時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的是對任務截止時間的要求,根據時限對系統性能的影響程度,實時系統又可以分為軟實時系統(soft real-time-system)和硬實時系統(hard real-time-system)。軟實時指的是雖然對系統響應時間有所限定,但如果系統響應時間不能滿足要求,並不會導致系統產生致命的錯誤或者崩潰;硬實時則指的是對系統響應時間有嚴格的限定,如果系統響應時間不能滿足要求,就會引起系統產生致命的錯誤或者崩潰。如果一個任務在時限到達之時尚未完成,對軟實時系統來說還是可以容忍的,最多隻會降低系統性能,但對硬實時系統來說則是無法接受的,因為這樣帶來的後果根本無法預測,甚至可能是災難性的。在目前實際運用的實時系統中,通常允許軟硬兩種實時性同時存在,其中一些事件沒有時限要求,另外一些事件的時限要求是軟實時的,而對系統產生關鍵影響的那些事件的時限要求則是硬實時的。
*

嵌入式應用軟體

嵌入式應用軟體是針對特定應用領域,基於某一固定的硬體平台,用來達到用戶預期目標的計算機軟體,由於用戶任務可能有時間和精度上的要求,因此有些嵌入式應用軟體需要特定嵌入式操作系統的支持。嵌入式應用軟體和普通應用軟體有一定的區別,它不僅要求其准確性、安全性和穩定性等方面能夠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而且還要盡可能地進行優化,以減少對系統資源的消耗,降低硬體成本。

1.3 關鍵問題

嵌入式系統是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以及電子技術與特定行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的產物,因此必然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斷創新的知識集成系統,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充滿了競爭、機遇與創新,需要解決好如下一些關鍵問題:

1. 內核精巧 嵌入式系統的應用領域一般都是小型電子裝置,系統資源相對有限,因此對內核的要求相當高,較之傳統的操作系統來講要小得多,例如ENEA公司推出的OSE分布式嵌入式系統,整個內核只有5KB。
2. 面向應用 嵌入式系統通常是面向用戶、面向產品、面向特定應用的。嵌入式系統中的CPU大多工作在為特定用戶群定製的環境中,具有低耗、體積小、集成度高等特點,在進行軟硬體設計時必須突出效率、去除冗餘,針對用戶的具體需求對系統進行合理的配置,方能達到理想的性能。
3. 系統精簡 嵌入式系統中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通常沒有明顯的區別,不要求其功能及實現上過於復雜,這樣一方面有利於控制系統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保證系統安全。
4. 性能優化 嵌入式系統通常都要求有一定的實時性保障,為了提高執行速度和系統性能,嵌入式系統中的軟體一般都固化在存儲晶元或者處理器的內部存儲器件當中,而不是存貯在磁碟等外部載體中。由於嵌入式系統的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且大部分系統都必須有較高的實時性保證,因此對軟體質量(特別是可靠性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
5. 專業開發 嵌入式系統本身並不具備自主開發能力,用戶不能直接在其上進行二次開發。當系統完成之後,用戶如果需要修改其中某個程序的功能,必須藉助一套完整的開發工具和環境。嵌入式系統中專用的開發工具和環境通常是基於通用計算機上的軟硬體設備,以及各種邏輯分析儀、混合信號示波器等。

二、嵌入式Linux
Linux從1991年問世到現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已經發展成為功能強大、設計完善的操作系統之一,不僅可以與各種傳統的商業操作系統分庭抗爭,在新興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領域內也獲得了飛速發展。嵌入式Linux(Embedded Linux)是指對標准Linux經過小型化裁剪處理之後,能夠固化在容量只有幾K或者幾M位元組的存儲器晶元或者單片機中,適合於特定嵌入式應用場合的專用Linux操作系統。

2.1 優勢

嵌入式Linux的開發和研究是操作系統領域中的一個熱點,目前已經開發成功的嵌入式系統中,大約有一半使用的是Linux。Linux之所以能在嵌入式系統市場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果,與其自身的優良特性是分不開的。

*

廣泛的硬體支持

Linux能夠支持x86、ARM、MIPS、ALPHA、PowerPC等多種體系結構,目前已經成功移植到數十種硬體平台,幾乎能夠運行在所有流行的CPU上。Linux有著異常豐富的驅動程序資源,支持各種主流硬體設備和最新硬體技術,甚至可以在沒有存儲管理單元(MMU)的處理器上運行,這些都進一步促進了Linux在嵌入式系統中的應用。
*

內核高效穩定

Linux內核的高效和穩定已經在各個領域內得到了大量事實的驗證,Linux的內核設計非常精巧,分成進程調度、內存管理、進程間通信、虛擬文件系統和網路介面五大部分,其獨特的模塊機制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實時地將某些模塊插入到內核或從內核中移走。這些特性使得Linux系統內核可以裁剪得非常小巧,很適合於嵌入式系統的需要。
*

開放源碼,軟體豐富

Linux是開放源代碼的自由操作系統,它為用戶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度,由於嵌入式系統千差萬別,往往需要針對具體的應用進行修改和優化,因而獲得源代碼就變得至關重要了。Linux的軟體資源十分豐富,每一種通用程序在Linux上幾乎都可以找到,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在Linux上開發嵌入式應用軟體一般不用從頭做起,而是可以選擇一個類似的自由軟體做為原型,在其上進行二次開發。
*

優秀的開發工具

開發嵌入式系統的關鍵是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開發和調試工具。傳統的嵌入式開發調試工具是在線模擬器(In-Circuit Emulator,ICE),它通過取代目標板的微處理器,給目標程序提供一個完整的模擬環境,從而使開發者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到程序在目標板上的工作狀態,便於監視和調試程序。在線模擬器的價格非常昂貴,而且只適合做非常底層的調試,如果使用的是嵌入式Linux,一旦軟硬體能夠支持正常的串口功能時,即使不用在線模擬器也可以很好地進行開發和調試工作,從而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發費用。嵌入式Linux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鏈(Tool Chain),它利用GNU的gcc做編譯器,用gdb、kgdb、xgdb做調試工具,能夠很方便地實現從操作系統到應用軟體各個級別的調試。
*

完善的網路通信和文件管理機制

Linux至誕生之日起就與Internet密不可分,支持所有標準的Internet網路協議,並且很容易移植到嵌入式系統當中。此外,Linux還支持ext2、fat16、fat32、romfs等文件系統,這些都為開發嵌入式系統應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2.2 挑戰

目前,嵌入式Linux系統的研發熱潮正在蓬勃興起,並且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除了一些傳統的Linux公司(如RedHat、MontaVista等)正在從事嵌入式Linux的開發和應用之外,IBM、Intel、Motorola等著名企業也開始進行嵌入式Linux的研究。雖然前景一片燦爛,但就目前而言,嵌入式Linux的研究成果與市場的真正要求仍有一段差距,要開發出真正成熟的嵌入式Linux系統,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

提高系統實時性

Linux雖然已經被成功地應用到了PDA、行動電話、車載電視、機頂盒、網路微波爐等各種嵌入式設備上,但在醫療、航空、交通、工業控制等對實時性要求非常嚴格的場合中還無法直接應用,原因在於現有的Linux是一個通用的操作系統,雖然它也採用了許多技術來加快系統的運行和響應速度,並且符合POSIX 1003.1b標准,但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Linux的內核調度策略基本上是沿用UNIX系統的,將它直接應用於嵌入式實時環境會有許多缺陷,如在運行內核線程時中斷被關閉,分時調度策略存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缺乏高精度的計時器等等。正因如此,利用Linux作為底層操作系統,在其上進行實時化改造,從而構建出一個具有實時處理能力的嵌入式系統,是現在日益流行的解決方案。
*

改善內核結構

Linux內核採用的是整體式結構(Monolithic),整個內核是一個單獨的、非常大的程序,這樣雖然能夠使系統的各個部分直接溝通,有效地縮短任務之間的切換時間,提高系統響應速度,但與嵌入式系統存儲容量小、資源有限的特點不相符合。嵌入式系統經常採用的是另一種稱為微內核(Microkernel)的體系結構,即內核本身只提供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系統功能,如任務調度、內存管理、中斷處理等,而類似於文件系統和網路協議等附加功能則運行在用戶空間中,並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取捨。Microkernel的執行效率雖然比不上Monolithic,但卻大大減小了內核的體積,便於維護和移植,更能滿足嵌入式系統的要求。可以考慮將Linux內核部分改造成Microkernel,使Linux在具有很高性能的同時,又能滿足嵌入式系統體積小的要求。
*

完善集成開發平台

引入嵌入式Linux系統集成開發平台,是嵌入式Linux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的內在要求。傳統上的嵌入式系統都是面向具體應用場合的,軟體和硬體之間必須緊密配合,但隨著嵌入式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出現就成了一種必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促成嵌入式系統朝層次化和模塊化的方向發展。很顯然,嵌入式集成開發平台也是符合上述發展趨勢的,一個優秀的嵌入式集成開發環境能夠提供比較完備的模擬功能,可以實現嵌入式應用軟體和嵌入式硬體的同步開發,從而擺脫了"嵌入式應用軟體的開發依賴於嵌入式硬體的開發,並且以嵌入式硬體的開發為前提"的不利局面。一個完整的嵌入式集成開發平台通常包括編譯器、連接器、調試器、跟蹤器、優化器和集成用戶界面,目前Linux在基於圖形界面的特定系統定製平台的研究上,與Windows CE等商業嵌入式操作系統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整體集成開發環境有待提高和完善。

三、關鍵技術
嵌入式系統是一種根據特定用途所專門開發的系統,它只完成預期要完成的功能,因此其開發過程和開發環境同傳統的軟體開發相比有著顯著的不同。

3.1 開發流程

在嵌入式系統的應用開發中,整個系統的開發過程如圖2所示:

圖2 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流程

嵌入式系統發展到今天,對應於各種微處理器的硬體平台一般都是通用的、固定的、成熟的,這就大大減少了由硬體系統引入錯誤的機會。此外,由於嵌入式操作系統屏蔽了底層硬體的復雜性,使得開發者通過操作系統提供的API函數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因此大大簡化了開發過程,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嵌入式系統的開發者現在已經從反復進行硬體平台設計的過程中解脫出來,從而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滿足特定的需求上。

嵌入式系統通常是一個資源受限的系統,因此直接在嵌入式系統的硬體平台上編寫軟體比較困難,有時候甚至是不可能的。目前一般採用的解決辦法是首先在通用計算機上編寫程序,然後通過交叉編譯生成目標平台上可以運行的二進制代碼格式,最後再下載到目標平台上的特定位置上運行。

需要交叉開發環境(Cros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的支持是嵌入式應用軟體開發時的一個顯著特點,交叉開發環境是指編譯、鏈接和調試嵌入式應用軟體的環境,它與運行嵌入式應用軟體的環境有所不同,通常採用宿主機/目標機模式,如圖3所示。

圖3 交叉開發環境

宿主機(Host)是一台通用計算機(如PC機或者工作站),它通過串口或者乙太網介面與目標機通信。宿主機的軟硬體資源比較豐富,不但包括功能強大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和Linux),而且還有各種各樣優秀的開發工具(如WindRiver的Tornado、Microsoft的Embedded Visual C++等),能夠大大提高嵌入式應用軟體的開發速度和效率。

目標機(Target)一般在嵌入式應用軟體開發期間使用,用來區別與嵌入式系統通信的宿主機,它可以是嵌入式應用軟體的實際運行環境,也可以是能夠替代實際運行環境的模擬系統,但軟硬體資源通常都比較有限。嵌入式系統的交叉開發環境一般包括交叉編譯器、交叉調試器和系統模擬器,其中交叉編譯器用於在宿主機上生成能在目標機上運行的代碼,而交叉調試器和系統模擬器則用於在宿主機與目標機間完成嵌入式軟體的調試。在採用宿主機/目標機模式開發嵌入式應用軟體時,首先利用宿主機上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開發環境開發和模擬調試目標機上的軟體,然後通過串口或者以網路將交叉編譯生成的目標代碼傳輸並裝載到目標機上,並在監控程序或者操作系統的支持下利用交叉調試器進行分析和調試,最後目標機在特定環境下脫離宿主機單獨運行。

建立交叉開發環境是進行嵌入式軟體開發的第一步,目前常用的交叉開發環境主要有開放和商業兩種類型。開放的交叉開發環境的典型代表是GNU工具鏈、目前已經能夠支持x86、ARM、MIPS、PowerPC等多種處理器。商業的交叉開發環境則主要有Metrowerks CodeWarrior、ARM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kit、SDS Cross compiler、WindRiver Tornado、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C++等。

3.2 交叉編譯和鏈接

在完成嵌入式軟體的編碼之後,需要進行編譯和鏈接以生成可執行代碼,由於開發過程大多是在使用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通用計算機上進行的,而目標環境的處理器晶元卻大多為ARM、MIPS、PowerPC、DragonBall等系列的微處理器,這就要求在建立好的交叉開發環境中進行交叉編譯和鏈接。

交叉編譯器和交叉鏈接器是能夠在宿主機上運行,並且能夠生成在目標機上直接運行的二進制代碼的編譯器和鏈接器。例如在基於ARM體系結構的gcc交叉開發環境中,arm-linux-gcc是交叉編譯器,arm-linux-ld是交叉鏈接器。通常情況下,並不是每一種體系結構的嵌入式微處理器都只對應於一種交叉編譯器和交叉鏈接器,比如對於M68K體系結構的gcc交叉開發環境而言,就對應於多種不同的編譯器和鏈接器。如果使用的是COFF格式的可執行文件,那麼在編譯Linux內核時需要使用m68k-coff-gcc和m68k-coff-ld,而在編譯應用程序時則需要使用m68k-coff-pic-gcc和m68k-coff-pic-ld。

嵌入式系統在鏈接過程中通常都要求使用較小的函數庫,以便最後產生的可執行代碼能夠盡可能地小,因此實際運用時一般使用經過特殊處理的函數庫。對於嵌入式L

㈢ 簡述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發展歷程。

一、前期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計算機剛誕生時,計算機需要程序員手動控制。,德國工程師楚澤提出要用一種程序語言控制計算機。

60年代末期為了應對軟體危機,克服程序設計模型中都無法克服錯誤隨著代碼的擴大而擴大,這新的思考程序設計方式和程序設計模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出現了。

也就誕生了一批支持此技術的程序設計語言,比如eiffel,c++,java,這些語言都以新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即問題就是由各種不同屬性的對象以及對象之間的消息傳遞構成。

面向對象語言由此必須支持新的程序設計技術,例如:數據隱藏,數據抽象,用戶定義類型,繼承,多態等等。

二、現狀

如今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兩種形式: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匯編語言和機器語言實質是相同的,都是直接對硬體操作,只不過指令採用了英文縮寫的標識符,容易識別和記憶。源程序經匯編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不僅比較小,而且執行速度很快。

高級語言是絕大多數編程者的選擇。和匯編語言相比,它不但將許多相關的機器指令合成為單條指令,並且去掉了與具體操作有關但與完成工作無關的細節。

三、趨勢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以及數據抽象在現代程序設計思想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未來語言的發展將不在是一種單純的語言標准,將會以一種完全面向對象,更易表達現實世界,更易為人編寫。

簡單性:提供最基本的方法來完成指定的任務,只需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就可以用它編寫出適合於各種情況的應用程序。

面向對象:提供簡單的類機制以及動態的介面模型。對象中封裝狀態變數以及相應的方法,實現了模塊化和信息隱藏;提供了一類對象的原型,並且通過繼承機制,子類可以使用父類所提供的方法,實現了代碼的復用。

安全性:用於網路、分布環境下有安全機制保證。

平台無關性:與平台無關的特性使程序可以方便地被移植到網路上的不同機器、不同平台。



(3)編譯系統的近幾年的發展事件擴展閱讀:

計算機語言的種類非常的多,總的來說可以分成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三大類。

1、解釋類:執行方式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同聲翻譯」,應用程序源代碼一邊由相應語言的解釋器「翻譯」成目標代碼(機器語言),一邊執行,因此效率比較低,而且不能生成可獨立執行的可執行文件,應用程序不能脫離其解釋器,但這種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動態地調整、修改應用程序。

2、編譯類:編譯是指在應用源程序執行之前,就將程序源代碼「翻譯」成目標代碼(機器語言),因此其目標程序可以脫離其語言環境獨立執行,使用比較方便、效率較高。

3、低級類: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符號語言。

匯編語言:源程序必須經過匯編,生成目標文件,然後執行。

機器語言:機器語言是指一台計算機全部的指令集合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語言

㈣ 現在學計算機編程還有前景嗎

如今互聯網行業飛躍發展,互聯網技術百日新月異,就當前就業形勢來說 IT行業是適合目前社會趨勢的,社會也需要大量的 IT技術型人才,各行各業也需要,所以就業廣泛。學互聯度網的優勢有:
1、電腦行業需求量大,工作很好找,而且工作環境也不錯。
2、電腦行業的工作與社會接觸都比較緊密,緊跟潮流,所以見識和思知想都會比較開放,也有利於以後自己發展。
3、學習電腦入手道比較快,學習難度不是很版大。
4、現在有些學校有一些技能加學歷的政策 ,不過主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上大學雖說聽起來好,但是很多大學生都是畢業即失業的,還不如趁早學習門技術,畢業就可以工作,選對了好的行業,以後的發展空也會很大的。可以去學習計算機網路,現在學網路就是不錯的選擇

㈤ 簡述c語言的發展

C語言是國際上廣泛流行的、很有發展前途的計算機高級語言。它適合作為系統描述語言,即可用來編寫系統軟體,也可用來編寫應用軟體。

早期的操作系統等系統軟體主要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包括 UNIX操作系統在內)。由於匯編語言依賴於計算機硬體,程序的可讀性和可移植性都比較差。為了提高可讀性和可移植性,最好改用高級語言,但一般的高級語言難以實現匯編語言的某些功能(匯編語言可以直接對硬體進行操作),例如:對內存地址的操作、位操作等)。人們設想能否找到一種既具有一般高級語言特性,又具有低級語言特性的語言,集它們的優點於一身。於是,C語言就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了。

C語言是在B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ALGOL 60。 1960年出現的ALGOL 60是一種面向問題的高級語言,它離硬體比較遠,不宜用來編寫系統程序。1963年英國的劍橋大學推出了CPL(CombinedProgram- ming Language)語言。CPL語言在ALGOL 60的基礎上接近了硬體一些,但規模比較大,難以實現。196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Matin Richards對 CPL語言作了簡化,推出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語言。197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Ken Thompson以 BCPL語言為基礎,又作了進一步簡化,設計出了很簡單的而且很接近硬體的 B語言( 取 BCPL的第一個字母),並用 B語言寫第一個UNIX操作系統,在PDP-7上實現。 1971年在PDP-11/20上實現了B語言,並寫了UNIX操作系統。但B語言過於簡單,功能有限。1972年至 1973年間,貝爾實驗室的 D.M.Ritchie在B語言的基礎上設計出了C語言(取 BCPL的第二個字母)。C語言既保持了BCPL和B語言的優點(精練、接近硬體),又克服了它們的缺點(過於簡單、數據無類型等)。 最初的C語言只是為描述和實現UNIX操作系統提供一種工作語言而設計的。1973年,K.Thom- pson和D.M.ritchie兩人合作把UNIX的90%以上用 C改寫(UNIX第5版。原來的 UNIX操作系統是1969年由美國的貝爾實驗室的 K.Thompson和D.M.Ritchie開發成功的,是用匯編語言寫的)。

後來,C語言多次作了改進,但主要還是在貝爾實驗室內部使用。直到1- 975年UNIX第6版公布後 ,C語言的突出優點才引起人們普遍注意。1977年出現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C語言編譯程序》,使C移植到其它機器時所做的工作大大簡化了,這也推動了UNIX操作系統迅速地在各種機器上實現。例如,VAX,AT&T等計算機系統都相繼開發了UNIX。隨著 UNIX的日益廣泛使用,C語言也迅速得到推廣。C語言和UNIX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在發展過程中相輔相成。1978年以後,C語言已先後移植到大、中、小、微型機上,已獨立於UNIX和PDP了。現在C語言已風靡全世界,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幾種計算機語言之一。

以1978年發表的UNIX第7版中的C編譯程序為基礎,Brian W.Kernighan和 Dennis M.Ritchie(合稱K&R)合著了影響深遠了名著《The C Programming Lan- guage》,這本書中介紹的C語言成為後來廣泛使用的C語言版本的基礎,它被稱為標准C。1983年,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根據C語言問世以來各種版本對C的發展和擴充 ,制定了新的標准,稱為ANSI C。ANSI C比原來的標准C有了很大的發展。K&R在1988年修改了他們的經典著作《The C Progra- mming Language》 ,按照ANSI C的標准重新寫了該書。1987年,ANSI C又公布了新標准--87 ANSI C 。目前流行的C編譯系統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㈥ 編程語言發展史

VB編程語言歷史=========
Visual Basic從1991年誕生以來,現在已經13年了。BASIC是微軟的起家產品,微軟當然不忘了這位功臣。隨著每一次微軟技術的浪潮,Visual Basic都會隨之獲得新生。可以預見,將來無論微軟又發明了什麼技術或平台,Visual Basic一定會首先以新的姿態登上去的。如果你想緊跟微軟,永遠在最新的技術上最快速地開發,你就應該選擇Visual Basic。

1991-西雅圖夜空的雷電
隨著Windows 3.0的推出,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對這個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產生了興趣,大量的Windows應用程序開始涌現。但是,Windows程序的開發相對於傳統的DOS有很大的不同,開發者必須將很多精力放在開發GUI上,這讓很多希望學習Windows開發的人員卻步。1991年,微軟公司展示了一個叫 Thunder的產品,所有的開發者都驚呆了,它竟然可以用滑鼠「畫」出所需的用戶界面,然後用簡單的BASIC語言編寫業務邏輯,就生成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序。這種全新的「Visual」的開發就像雷電(Thunder)一樣,給Windows開發人員開辟了新的天地。這個產品最終被定名為Visual Basic,採用事件驅動,Quick BASIC的語法和可視化的IDE。Visual Basic 1.0帶來的最新的開發體驗就是事件驅動,它不同於傳統的過程式開發。同時,VBX控制項讓可視化組件的概念進入Visual Basic。Visual Basic 1.0是革命性的BASIC,它的誕生也是VB史上的一段佳話。

Visual Basic 1.0

1992-漸入佳境的Visual Basic
由於Windows 3.1的推出,Windows已經充分獲得了用戶的認可,Windows開發也進入一個新的時代。Visual Basic 1.0的功能過於簡單,相對於Windows 3.1的強大功能沒有發揮出來。所以,微軟在1992年推出了新版本Visual Basic 2.0。這個版本最大的改進就是加入了對象型變數,比如

Dim b As CommandButton

Dim c As Control

而且有了最原始的「繼承」概念,對象型變數分為一般類型(Control和Form)和專有類型(CommandButton和Form1等),一般類型的變數可以引用專有類型的實例,甚至通過後期綁定訪問專有類型的屬性和方法。還可以通過TypeOf…Is運算符獲取對象實例的運行時類型信息(這個功能就是當今C#的is運算符或Java的instanceof運算符)。除了對語言的改進和擴充,Visual Basic 2.0對VBX有了很好的支持,許多第三方控制項涌現出來,極大地豐富了Visual Basic的功能。微軟還為Visual Basic 2.0增加了OLE和簡單的數據訪問功能。

Visual Basic 2.0標准版

Visual Basic 2.0專業版

1993-資料庫組件新添力量
Visual Basic 2.0推出沒幾個月,微軟就發布了新版本的Visual Basic 3.0,可以看出VB這時候旺盛的生命力。乍一看,Visual Basic 3.0的界面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其實這個版本是非常及時的。它增加了最新的ODBC2.0的支持,Jet數據引擎的支持和新版本OLE的支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對資料庫的支持大大增強了,Grid控制項和數據控制項能夠創建出色的數據窗口應用程序,而Jet引擎讓Visual Basic能對最新的Access資料庫快速地訪問。Visual Basic 3.0還增加了許多新的金融函數。此外還增加了相當多的專業級控制項,可以開發出相當水平的Windows應用程序。Visual Basic 3.0是98年以前中國最流行的Visual Basic版本,因為它開發出來的可執行文件非常小,通常能用一張軟盤裝下。不過,Visual Basic採用虛擬機運行P代碼的做法也讓很多開發者不滿,他們認為這樣程序運行的效率很低,這時候Visual Basic的競爭者Delphi也誕生了。

Visual Basic 3.0標准版

Visual Basic 3.0特別版

1995-第二次革命性變化,向COM進軍。
從1993年到1995年年中,Visual Basic一直沒有新的動靜,焦急的開發者都想一窺這個神秘的新版本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Visual Basic 4.0的BETA最後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這個版本包含了16位和32位兩個版本,16位的版本就像是Visual Basic 3.0的升級版,而32位版則是一場新的革命。首先,人們發現VBX控制項不見了,全部換成了OCX控制項,這個OCX可能是指OLE Custom Controls,這個OLE已經不是傳統的OLE了,用現在的話說,它就是COM控制項。第二個最大變化是Visual Basic 4.0所用的語言換成了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這就和Office 95所採用的宏語言統一起來,這個新語言有很多亮點:

1、? 加入了「類模塊」。這是面向對象最重要的封裝性的基礎。

2、? 加入了屬性過程,加上函數過程,子程序過程,VB已經有組件開發所需的封裝性特徵。

3、? 加入了Byte類型、Boolean類型和Object類型。這大大完善了VB的類型系統。

4、? For Each語句和Collection對象。For Each語句給遍歷集合類型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現在可以在動態增長的Collection上使用For Each,而不用擔心集合內容的總數或煩人的下標問題。

這個版本的Visual Basic還能夠開發DLL工程,其實就是COM的DLL,可以將書寫好的類用這種方式和其他語言共享。

總之,這個4.0的版本為Visual Basic成為一種COM語言奠定了基礎。用Visual Basic 4.0開發基於COM的DLL比任何一種開發工具都方便。但是,Visual Basic 4.0的性能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了,P-代碼的組件成為Visual Basic 4.0嚴重的性能瓶頸,而且巨大的運行庫也讓用戶感到不滿。Visual Basic 4.0對以前版本的支持也不好,使用了大量VBX的項目很難移植到Visual Basic 4.0中。因此,Visual Basic 4.0在中國的普及程度非常低。

Visual Basic 4.0

1997-Visual Basic的豐收年
1997年,微軟推出了Visual Basic 5.0,這個版本的重要性幾乎和4.0一樣高。COM(這時候叫ActiveX)已經相當成熟,Visual Basic 5.0當然對它提供了最強的支持。不過,國內還沒有意識到COM的重要性前主要對這個版本另一個最大的亮點十分關註:本地代碼編譯器。Visual Basic 5.0終於在用戶的呼聲中加入了一個本地代碼編譯器,它可以讓應用程序的效率大大提升。除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改進以外,Visual Basic 5.0對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語言有重大的完善和豐富:

5、? 事件。Visual Basic 5.0終於允許用戶自己創建事件,而且這事件的語法相當強健和完善,這在一種不支持函數回調的語言中是很難得的。現在,VB擁有屬性、方法和事件的完整封裝性。

6、? 介面。這是VB實現多態性的基礎。同時為編寫COM組件提供了更多方便。

7、? 枚舉。在Visual Basic 5.0中枚舉作為Long整型的子類型出現,用枚舉可以對常量進行完善的封裝。

8、? 類模塊的改進。通過類模塊的屬性可以指定類模塊具有多種指定的行為,如私有構造函數等,可以通過這個功能創建符合Singleton和Monostate模式的設計。

9、? Debug.Assert。雖然這個斷言系統有點雞肋,但是總算是給調試帶來了方便。

10、 Visual Basic 5.0支持創建自己的集合類。可以創建用於For Each語句的集合類型。

11、新的數據類型Decimal,可以精確地處理有效數位較多的計算。

Visual Basic 5.0的IDE支持「智能感知」,這是一項非常方便開發者的功能,可以不必記住很長的成員名稱和關鍵字,只要按「.」,想要的東西統統彈出來。

Visual Basic 5.0還支持開發自己的ActiveX 控制項、進程內的COM DLL組件、進程外的COM EXE組件以及在瀏覽器中運行的ActiveX文檔。這極大豐富了Visual Basic的開發能力,在Internet開發上,Visual Basic 5.0也能有所建樹。

Visual Basic 5.0學習版——我的第一份正版VB

1998-企業真正高效的源泉
Visual Basic 6.0作為Visual Studio 6.0的一員發布,證明微軟正在改變Visual Basic的產品定位,他想讓Visual Basic成為企業級快速開發的利器。Visual Basic 6.0在數據訪問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ADO組件讓對大量數據快速訪問成為可能。數據環境和新的報表功能也讓數據開發有了全新的體驗。Visual Basic 藉助COM/COM+強大的功能,可以開發具有N層結構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同時,Visual Basic還可以在IIS上開發性能超群的Web應用程序。Visual Basic 6.0在語言方面和IDE方面的改進都不大,但是許多新增的組件成為Visual Basic開發人員手中的利器,如File System Object等。新的字元串函數Split和Replace等也給Visual Basic的程序員帶來很大方便。

總之Visual Basic 6.0已經是非常成熟穩定的開發系統,能讓企業快速建立多層的系統以及Web應用程序,成為當前Windows上最流行的Visual Basic版本。

Visual Basic 6.0

2002-第三次革命性變化,向.NET進軍
從1998年發布到2002年正式推出Visual Basic. NET簡直吊足了開發者的胃口。從2000年就開始傳言的具有繼承、Try…Catch語句等新功能的全新VB7.0一直沒有露面。直到2001 年,Visual Studio.NET的第一個BETA版問世的時候,所有人都呆了——這是Visual Basic嗎?And語句變成了BitAnd,數組只能從0下標開始,而且連Dim語句的意義都變了,幾乎所有的窗體控制項都變了,Long變成了 Integer而Integer變成了Short,Variant不見了,Static不能用了……簡直是翻天覆地,人們已經無暇關注這個版本有什麼改進,轉而擔心我怎麼才能接受這個本本了。其實Visual Basic. NET完全是為了.NET Framework這一全新的平台而設計的,Visual Basic. NET的設計者一開始沒有掌握好新平台和舊語言的平衡。到了BETA2中,很多東西回歸了6.0,如BitAnd又變回了And,數組的定義語句也變回了原有的意義,Static也回到了Visual Basic中。但是BETA1驚人的變化讓所有的VB開發者怕了,他們覺得這種語言被改的千瘡百孔,有些人乾脆轉去研究傳說中的新語言C#。但是 Visual Basic. NET渡過幾個BETA版本之後還是找到了正確的定位。Visual Basic. NET有對CLR最完善的支持,同時盡量保留著BASIC易懂的語法風格和易用性。這個版本新增加的功能已經數不清,最重要的幾個是:

1、? 繼承。至此,Visual Basic完成了向面向對象轉變的道路。

2、? 共享成員。

3、? Try…Catch結構化異常處理。

4、? Delegate和Interface。

5、? 名稱空間。

6、? 對自由線程的支持。

特別的是,Visual Basic. NET大大減少了Visual Basic語言的關鍵字,如GoSub、PSet等等。原先的Visual Basic有多達120個關鍵字,這給寫程序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現在經過精簡,Visual Basic脫下了這個沉重的包袱。

Visual Basic. NET現在是一門現代的、強壯的、面向對象的、簡單的可視化開發語言。強大的語言功能吸引了很多開發者。歷史是在不斷重演的,Visual Basic. NET如今的處境和Visual Basic 4.0很相似,由於兼容性變差,人氣也降低了。同時由於依附於.NET Framework,程序發布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現在國內使用Visual Basic. NET的人相對於Visual Basic 6.0來講顯得很少。但是憑借Visual Basic. NET強大的語言功能和MS的支持,Visual Basic. NET一定會顯出它的光輝來。

2003-穩中求變的新版本
Visual Basic. NET 2003是一個相當穩重的版本,改變很少,但對小處有很多改進。首先Visual Basic 6.0升級向導做了很大改進,這給從老版本痛苦升級的人帶來了更多一些的希望。其次在IDE方面,Visual Basic. NET 2003修正了許多錯誤,還讓事件處理恢復了6.0的開發體驗。語言方面只有兩項改進:

1、? 在For、For Each語句中聲明循環變數。

2、? 增加了數學移位運算符<<和>>。

在這個比較成熟穩定的新版本下,許多Visual Basic的愛好和開始重新了解Visual Basic. NET,社區裡面也漸漸熱鬧起來。但是,有些使用C#的開發者堅持認為Visual Basic. NET是垃圾,盡管Visual Basic. NET擁有比C#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IDE。這說明不了解Visual Basic. NET成為它普及的最大障礙。

2005-完美主義的Visual Basic,能否再現輝煌?
為了讓Visual Basic有最佳的開發體驗,Visual Basic 2005的設計者絞盡了腦汁。這次Visual Basic 2005光語言上的改進就足以讓Visual Basic的開發人員高興一陣子。大家可以去看看我那篇介紹Visual Basic 2005新增功能的貼子。挑重要的列在下邊:

1、? 泛型

2、? 運算符重載

3、? Partial Type

4、? 窗體的默認實例(讓你用VB6的語法使用窗體)

5、? 語法的多種改進

6、? My關鍵字

現在用Visual Basic 2005隻要一行代碼就可以讀寫注冊表、訪問文件、讀寫串口、獲取應用程序信息…… 用Visual Basic 2005完全可以稱作享受開發。而泛型、運算符重載等功能又可以讓Visual Basic的開發人員深入.NET Framework的全部功能,開發出最優秀的應用程序。

Visual Basic 2005預示著Visual Basic光明的前景,所有Visual Basic的愛好者和使用者都和我一起等待這個新版本吧。
C++編程語言歷史========
C++是從C語言發展而來的,而C語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 在1969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為DEC PDP-7計算機設計了一個操作系統軟體,這就是最早的UNIX。接著,他又根據劍橋大學的Martin Richards設計的BCPL語言為UNIX設計了一種便於編寫系統軟體的語言,命名為B。B語言是一種無類型的語言,直接對機器字操作,這一點和後來的C語言有很大不同。作為系統軟體編程語言的第一個應用,Ken Thompson使用B語言重寫了其自身的解釋程序。 1972—1973年間,同在貝爾實驗室的Denis Ritchie改造了B語言,為其添加了數據類型的概念,並將原來的解釋程序改寫為可以在直接生成機器代碼的編譯程序,然後將其命名為C。1973 年,Ken Thompson小組在PDP-11機上用C重新改寫了UNIX的內核。與此同時,C語言的編譯程序也被移植到IBM 360/370、Honeywell 11以時VAX-11/780等多種計算機上,迅速成為應用最廣泛的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然而,C語言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類型檢查機制相對較弱、缺少支持代碼重用的語言結構等,造成用C語言開發大程序比較困難。為了克服C語言存在的缺點,貝樂實驗室的Bjarne Stroustrup博士及其同事開始對C語言進行改進和擴充,將「類」的概念引入了C語言,構成了最早的C++語言(1983)。後來,Stroustrup和他的同事們又為C++引進了運算符重載、引用、虛函數等許多特性,並使之更加精煉,於1989後推出了AT&T C++ 2.0版。隨後美國國家標准化協會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ute)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一起進行了標准化工作,並於1998年正式發布了C++語言的國際標准ISO/IEC:98-14882。各軟體商推出的 C++編譯器都支持該標准,並有不同程序的拓展。 C++支持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特別適合於中型和大型的軟體開發項目,從開發時間、費用到軟體的重用性、可擴充性、可維護性和可靠性等方面,C++均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同時,C++又是C語言的一個超集,這就使得許多C代碼不經修改就可被C++編譯通過。
JAVA編程語言歷史=========

Java,是一種可以編寫跨平台應用軟體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由Sun(太陽微電子,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James Gosling等人於1990年代初開發。它最初被命名為Oak,作為一種小家用電器的編程語言,來解決諸如電視機、電話、鬧鍾、烤麵包機等家用電器的控制和通訊問題。由於這些智能化家電的市場需求沒有預期的高,Sun放棄了該項計劃。就在Oak幾近夭折之時,隨著Internet的發展,Sun看到了 Oak在計算機網路上的廣闊應用前景,於是改造了Oak,在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稱正式發布了。Java伴隨著Internet的迅猛發展而發展,逐漸成為重要的Internet編程語言。

Java編程語言的風格十分接近C++語言。Java繼承了C++語言面向對象技術的核心,舍棄了C++語言中的指針(以引用取代)、運算符重載、多重繼承(以介面取代)等成分,增加了自動垃圾收集功能用於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對象所佔據的內存空間。在J2SE1.5版本中Java又引入了泛型編程、類型安全的枚舉、不定長參數和自動裝/拆箱等語言特性。

Java不同於一般的編譯執行計算機語言和解釋執行計算機語言。它首先將源代碼編譯成位元組碼,然後依賴各種不同平台上的虛擬機來解釋執行位元組碼,從而實現了「一次編譯、到處執行」的跨平台特性。不過,這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Java程序的運行效率。

Sun公司對Java編程語言的解釋是:Java編程語言是個簡單、面向對象、分布式、解釋性、健壯、安全與系統無關、可移植、高性能、多線程和動態的語言。

Java平台是基於Java語言的平台。這樣的平台目前非常流行,因此微軟公司推出了與之競爭的.NET平台以及模仿Java的C#語言。

目前Java提供以下三個版本:

J2ME(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微型版的Java平台
J2SE(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標准版的Java平台
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企業版的Java平台

Java的歷史:

1995年5月23日,Java語言誕生
1996年1月,第一個JDK-JDK1.0誕生
1996年4月,10個最主要的操作系統供應商申明將在其產品中嵌入JAVA技術
1996年9月,約8.3萬個網頁應用了JAVA技術來製作
1997年2月18日,JDK1.1發布
1997年4月2日,JavaOne會議召開,參與者逾一萬人,創當時全球同類會議規模之紀錄
1997年9月,JavaDeveloperConnection社區成員超過十萬
1998年2月,JDK1.1被下載超過2,000,000次
1998年12月8日,JAVA2企業平台J2EE發布
1999年6月,SUN公司發布Java的三個版本:標准版、企業版和微型版(J2SE、J2EE、J2ME)
2000年5月8日,JDK1.3發布
2000年5月29日,JDK1.4發布
2001年6月5日,NOKIA宣布,到2003年將出售1億部支持Java的手機
2001年9月24日,J2EE1.3發布
2002年2月26日,J2SE1.4發布,自此Java的計算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2004年9月30日18:00PM,J2SE1.5發布,是Java語言的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為了表示這個版本的重要性,J2SE1.5更名為J2SE5.0

熱點內容
安卓手機怎麼加速進程 發布:2025-01-18 07:29:48 瀏覽:681
塞恩拐彎腳本 發布:2025-01-18 07:29:37 瀏覽:742
師資配置含哪些內容 發布:2025-01-18 07:17:35 瀏覽:706
江西腳本 發布:2025-01-18 07:14:38 瀏覽:392
php中i方法 發布:2025-01-18 07:13:19 瀏覽:369
FTP寶塔Linux面板 發布:2025-01-18 07:10:05 瀏覽:396
無線網卡怎麼改密碼 發布:2025-01-18 06:54:41 瀏覽:766
ava動態編譯 發布:2025-01-18 06:54:39 瀏覽:765
中國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發布:2025-01-18 06:43:49 瀏覽:689
全局變數存儲類別 發布:2025-01-18 06:39:29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