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交叉編譯器教程
❶ 如何構建交叉編譯環境。
你說的是我下面的回答嗎?下面就一些問題作一個說明,以期拋磚引玉。
基於linux操作系統的應用開發環境一般是由目標系統硬體(開發板)和宿主PC機所構成。目標硬體開發板用於運行操作系統和系統應用軟體,而目標板所用到的操作系統的內核編譯、應用程序的開發和調試則需要通過宿主PC機來完成(所以稱為交叉編譯)。雙方之間一般通過串口,並口或乙太網介面建立連接關系。
但在此我建議構建如下的交叉編譯環境,適合個人或研發小組使用:單獨拿出一台PC機(PII以上即可,就用以前淘汰的舊機器就可以),在該PC上安裝桌面的Linux操作系統(如Red Hat Linux 8.0及以上),可以採用默認的安裝選項(注意要包含ftp服務),這台PC作為Linux伺服器,除管理員以外,一般不直接讓其他人去操作。
將該Linux伺服器接入區域網,並新建一些合法用戶,以便其他的PC機(在此我們將其稱為工作站)的合法用戶能訪問到Linux伺服器。而其他的PC機(工作站)仍然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原來幹啥繼續幹啥。
需要的軟體工具包括:
1、FTP客戶端程序(如Cuteftp,可到網上下載)。
2、Telnet工具(如SecureCRT,可到網上下載)。
3、移植到某一特定ARM平台的Linux操作系統內核源碼(一般由銷售商整理提供)。
4、GNU編譯工具,可由相關網站下載,或由銷售商整理提供。
在工作站安裝:
在某工作站PC上安裝FTP客戶端程序和Telnet工具,安裝完畢後應該可以在該工作站PC和Linux伺服器之間進行文件的傳輸,並在工作站PC可以通過Telnet登陸到Linux伺服器(可能需要將Linux伺服器的防火牆服務關閉才能完成)。
在Linux伺服器安裝:
將工作站PC上的Linux操作系統內核源碼壓縮包和GNU編譯工具通過FTP傳送到Linux伺服器的某個目錄(如合法的用戶目錄),然後在該目錄下解壓,並將GNU編譯工具安裝到默認的工作目錄即可,以上工作通過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而不需要在Linux伺服器上進行。
Linux操作系統內核的編譯:
Linux操作系統內核的編譯一般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步驟,會根據MakeFile文件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可參考相關文檔,編譯的工作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
❷ 怎樣使用交叉編譯器編譯單個C文件
$CC filename.c -o filename
❸ 如何在ubuntu中搭建交叉編譯環境toolchain
1.安裝交叉編譯環境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g++ libcc1 libg++ make gdb
2.安裝交叉編譯器 f
tp:
//ftp.
arm.linux.org.uk/pub/armlinux/toolchain/ 下載 cross -3.2.tar.bz2或者懶得去找乾脆
wget f
tp://ftp.
arm.linux.org.uk/pub/armlinux/toolchain/ cross -3.2.tar.bz2
解壓
sudo tar jxvf /home/zhaifang/cross -3.2.tar.bz2
sudo mv /home/zhaifang/usr/local/arm /usr/local
3.交叉編譯器加入路徑 sudo vi /etc/bash.bashrc後面加入
if [ -d /usr/local/arm ] ; then
PATH=/usr/local/arm/bin:'${PATH}'
fi
4.使環境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5.檢查 echo $PATH 出現/usr/local/arm/bin說明成功了
6.測試 arm-linux-gcc -v
❹ arm-linux-gcc交叉編譯器的製作,以及版本選擇問題。
,需要必須有足夠動經驗來支持。
另外,用 RH9 的都是高手,我想你的知識不需要來提問了吧?
1、在 PC 上編譯 arm 的程序當然需要較差編譯器,這個需要自己安裝,或者著現成的交叉編譯器環境,一般是一個特殊參數編譯出來的 gcc + binutils + glibc + linux-header。這個每個人動環境不同,一般都需要自己編譯一個,當然沒有特殊需求,也可以找現成的。不過很難找,因為這套環境還要和你動系統搭配,不然環境不匹配,連這個環境都不能運行,那就更談不上編譯東西了。
有關自己編譯搭建交叉編譯環境,可以看看一個特殊的 Linux 發行版 LFS 的分支: CLFS 。
2、移植分很多意思,移植有可能就意味著這套源代碼不能在目標系統上面編譯,需要你根據相應的知識去修改源代碼來讓這套代碼適應目標編譯器的要求,比如源代碼有 SSE4 的優化,這套程序在非 SSE4 CPU 上無法編譯運行,但目標機器連 SSE1 都不支持。那麼就需要移植。
或者移植僅僅是根據新的環境進行編譯,不需要進行源代碼修改,只需要進行一下編譯就能運行的程序,也可以稱為移植,就是從一個環境、架構 -》另一個環境、架構。都可以稱為移植,但真正的移植意味著修改程序源代碼來適應新環境。你說的這種移植是最簡單的移植。
3、決定目標硬體環境 -》搭建目標編譯器 -》製作目標環境(內核,基礎軟體庫)-》進行應用移植(移植需要的軟體、主應用程序)-》搭建系統文件系統 -》導入目標系統-》啟動目標系統&應用。說起來很簡單,因為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條件下。
至於超級終端。那是用來控制目標系統的。目標系統有可能不能插鍵盤滑鼠顯示器,這就需要一個遠程網路鏈接來進行控制。以及通過遠程鏈接來發送數據。這都需要終端的支持。
虛擬機下面進行開發,不能發揮你的計算機的性能。而且因為隔著 VMware 的軟體模擬層,可能還不會很方便的讓你鏈接目標設備。
至於用 socket ,我還沒見到你的目標需要這個東西,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現成的源代碼。不需要你從 0 開始寫,當然你想自己寫一個系統內核,或者伺服器程序,或者全套的系統+應用,我絕對不攔你,但希望你寫完這套東西,能把源代碼發布出來。
ads 可以認為是一個支持環境,他本身不是一個系統的開發 SDK 。
-------------------------------------
ads 沒用過,印象里他還有模擬器,調試器什麼的程序。功能上要比 Linux 開發環境,WinCE 環境下面的東西更多更偏向於硬體方面,畢竟 ads 是 arm 出品的,不太可能偏向於軟體部分設計。Linux 和 WinCE 都是系統而不是硬體工具。
你可以認為交叉編譯器是一個應用程序,一個輸出器。把源代碼輸出為 arm 的代碼,這個應用程序的輸出,是靠他自己的環境,而不是當前系統的環境的。
當前系統的各個軟體的版本,不能影響交叉編譯器輸出的環境(理論上,現實有的時候總是從別的地方給你打擊……),交叉編譯器一般至少有 gcc 、binutils 、glibc 庫、linux kernel 頭文件。
在軟體需求上。
頭文件誰都不依賴,glibc 只需要內核頭文件,其他程序全都依賴於 glibc 。也就是所有程序都不依賴內核,僅僅是依賴於內核頭文件。
gcc 和 binutils 是把程序源代碼根據上面各個環節的需提供的功能來輸出為上面環節裡面的二進製程序。依賴你當前環境的,只有 gcc 和 binutils 兩個程序的執行、控制環節。只有他們兩個依賴的,而不是你的交叉編譯後的程序。
至於編譯器版本的選擇,新版本功能更好,舊版本兼容更好。
這個要看你的實際需要了。應用程序源代碼也調編譯器的,同時也依賴於軟體庫的功能。
arm 開發建議穩定、兼容優先。當然也可以嘗試最新的編譯環境,來獲取更好的優化(前提是還有什麼代碼優化的話)。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❺ 怎樣配置makefile使用交叉編譯器
看你的mysql當前默認的存儲引擎: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 你要看某個表用了什麼引擎(在顯示結果里參數engine後面的就表示該表當前用的存儲引擎):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❻ 如何構建MIPS交叉編譯工具鏈
安裝gcc的時候選上就可以了啊,其實最主要的是你在寫makefile文件的時候要去指定mips交叉編譯工具鏈
❼ 交叉編譯器的原理
編譯是從源代碼(通常為高級語言)到能直接被計算機或虛擬機執行的目標代碼(通常為低階語言或機器語言)的翻譯過程。然而,也存在從低階語言到高階語言的編譯器,這類編譯器中用來從由高階語言生成的低階語言代碼重新生成高階語言代碼的又被叫做反編譯器。也有從一種高階語言生成另一種高階語言的編譯器,或者生成一種需要進一步處理的的中間代碼的編譯器(又叫級聯)。
典型的編譯器輸出是由包含入口點的名字和地址, 以及外部調用(到不在這個目標文件中的函數調用)的機器代碼所組成的目標文件。一組目標文件,不必是同一編譯器產生,但使用的編譯器必需採用同樣的輸出格式,可以鏈接在一起並生成可以由用戶直接執行的可執行程序。
❽ Linux系統中如何安裝交叉編譯器
交叉編譯器通常以 arm-none-linux-gnueabi.tar.bz2 這樣的名稱發布(不同廠家的不同開發平台,交叉編譯工具鏈的實際名稱可能有所差別,請以實際為准),解壓命令:
vmuser@Linux-host: ~$ tar xjvf arm-none-linux-gnueabi.tar.bz2
如果希望解壓到一個指定的目錄,可以先將 arm-none-linux-gnueabi.tar.bz2 壓縮包復制到目標目錄,然後進入目標目錄再運行解壓命令,也可以在任意目錄解壓,通過-C 指定目標目錄。假定希望解壓到「/home/ctools/」目錄,則命令如下:
vmuser@Linux-host: ~$ tar xjvf arm-none-linux-gnueabi.tar.bz2 -C /home/ctools/
在終端中添加環境變數,需要每次打開終端都設置,也很麻煩。可以考慮將設置的過程添加到系統配置文件中。/etc/profile 是系統全局的配置文件,在該文件中設置交叉編譯器的路徑,能夠讓登錄本機的全部用戶都可以使用這個編譯器。
打開終端,輸入「sudo vi /etc/profile」命令,打開/etc/profile 文件,在文件末尾添加:
export PATH=$PATH:/home/ctools/arm-2011.03/bin/
然後輸入「. /etc/profile」(點+空格+文件名),執行 profile 文件,使剛才的改動生效。如果沒有書寫錯誤,此時打開終端,輸入 arm-none-linux-gnueabi-,然後按鍵盤 TAB 鍵,同樣可以看到很多 arm-none-linux-gnueabi-開頭的命令。
這些周立功那邊很多的,不知道你有沒去看過。
❾ 什麼是交叉編譯器
交叉編譯器:在一種計算機環境中運行的編譯程序,能編譯出在另外一種環境下運行的代碼
❿ 在Ubuntu下搭建好了MIPS交叉編譯環境,可是怎麼用啊
把makefile里的 gcc 改mips-linux-gcc,具體的名字要看你的mips的交叉編譯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