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編譯方法
㈠ 如何使用ubuntu來編譯驅動
工具/原料
Ubuntu12.04操作系統和測試驅動程序(beep_arv.c)
方法/步驟
在介紹2種方法前,必須知道的知識點:
1.關聯文件Makefile:
Makefile:分布在linux內核源代碼中的Makefile用於定義Linux內核的編譯規則;
2.管理文件Kconfig:
給用戶提供配置選擇的功能;
配置工具:
1)包括配置命令解析器;
2)配置用戶界面;menuconfig || xconfig;
3)通過腳本語言編寫的;
3.
---tristate 代表三種狀態:1.[ ]不選擇,2.[*]選擇直接編譯進內核,載入驅動到內核里,3.[m]動態載入驅動;
---bool 代表兩種狀態,1.[ ]不選擇,2.[*]選擇;
---"Mini2440 mole sample"這個是在make menuconfig時刷出的提示字元;
---depends on MACH_MINI2440 這個配置選項出現在make menuconfig菜單欄下,在內核配置中必須選中、MACH_MINI2440;
---default m if MACH_MINI2440 這個如果選中了MACH_MINI2440,默認是手
動載入這個驅動;
help:提示幫助信息;
在了解了基本的知識點,便開始進行第一種添加驅動的方法,本次交流是以beep_arv.c蜂鳴驅動程序為基礎的
方法一:
1)進入內核的驅動目錄;
#cp beep_arv.c /XXX/.../linux-XXXl/drivers/char
2)進入Kconfig添加驅動信息;
#cd /XXX/linux-XXX/.../drivers/char
#vim Kconfig
添加基本信息:
config BEEP_MINI2440
tristate "---HAH--- BEEP"
default
help
this is test makefile!
3)進入Makefile添加驅動編譯信息;
#vim Makefile
添加基本信息:
obj-$(CONFIG-BEEP_MINI2440) +=beep_drv.o
方法一結果:
在--Character devices下就能看到配置信息了;
方法二:
1)進入驅動目錄,創建BEED目錄;
#cd /XXX/.../linux-XXX/drivers/char
#mkdir beep
2)將beep_arv.c驅動程序復制到新建目錄下;
#cp beep_arv.c /XXX/.../linux-XXXl/drivers/char/beep
3)創建Makefile和Kconfig文件
#cd char/beep
#mkdir Makefile Kconfig
#chmod 755 Makefile
#chmod 755 Kconfig
4)進入Kconfig添加驅動信息;
#vim Kconfig
添加基本信息:
config BEEP_MINI2440
tristate "---HAH--- BEEP"
default
help
this is test makefile!
5)進入Makefile添加驅動編譯信息;
#vim Makefile
添加基本信息:
obj-$(CONFIG_BEEP_MINI2440) +=beep_drv.o
6)並且要到上一級目錄的Makefile和Kconfig添加驅動信息;
#cd ../
#vim Makefile
#vim Kconfig
㈡ ubuntu系統下怎麼編譯內核文件
一、下載源代碼和編譯軟體的准備
安裝有關編譯程序。安裝make ,gcc, make-kpkg,運行menuconfig等等和編譯內核相關的工具。安裝不了,請檢查/etc/apt/sources.list 文件。有關命令:代碼:$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二、解壓源代碼注意,網上很多教程上說應該解壓到 /usr/src,純屬以訛傳訛,linux掌門人linus說解壓到任何目錄上都可以。當然,linus的說法是正確的。我放在自己的主目錄下的src目錄。如果你下載源代碼是放到自己的主目錄下或者運行上面的wget下載的,那麼運行下列命令:代碼:$ cd ~$ mkdir src && tar jfx linux-2.6.25.10.tar.bz2 -C src/現在,源代碼就在 ~/src/linux-2.6.25.10進入源代碼的目錄,准備下一步的工作。後面都在這個目錄裡面進行。代碼:$ cd ~/src/linux-2.6.25.10
三、開始編譯前的准備工作。首先,清理以前編譯時留下的臨時文件。如果是剛剛解開的包,不需要執行這步。如果是第二次或者是第n次編譯,那麼一定要執行。相關命令如下:代碼:$ sudo make mrproper網上很多教程上說把現在使用的內核的config拷貝過來參考,據實驗,是不需要的,ubuntu還有debian會自動做這步。不過這條命令倒是可以學習一下。當然你可以將以前的配置拷貝過來。命令:代碼: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四、開始配置內核選項。相關命令:代碼:$sudo make menuconfig配置用到的鍵只有幾個,esc退出菜單;空格改變選項狀態;游標鍵上下左右移動,回車選定。選項意義:M是編譯成可以隨時加入的模塊,*是編譯進入內核,空就是不要。配置選項非常多,具體配置可以參考金步國先生翻譯的資料:Linux 2.6.19.x 內核編譯配置選項。 請大家遵循一個原則,如果你自己使用的內核已經選用了某個選項,如果你沒用充分的理由,不要隨便改動。這樣雖然內核不那麼精簡,但是不容易出現問題。我們可以精簡的部分是硬體模塊部分,對於自己沒有的硬體要毫不猶豫的清除。如果你很執著,或者你有潔癖,你也可以一項項對過去,按照金步國先生的資料描述去選擇基本上沒有問題。
五、必須強調的幾個選項:1、
在「General setup」裡面的「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金步國認為是不需要。但是如果你的硬體比較新,那幾乎是必須選的,這樣,我們才可以找到4965無線網卡,alsa聲音驅動等
等。Kernel log buffer size 我選15,雙核。如果你用ia64,要選16。Control Group support 集群支持?可以不要Choose SLAB allocator (SLUB (Unqueued Allocator)) 內存管理模式slab和slub選擇slub。
2、在「Block layer」里,假如沒有2TB的硬碟,就去掉:Support for Large Block Devices 。Support for Large Single Files 也不需要,誰有2TB的文件?
3、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中是關於cpu的,要認真選。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是打開多核的開關,我的cpu是雙核的,選中。Processor family (Core 2/newer Xeon) 我的是Core 2/newer Xeon。找到自己的cpu後,把Generic x86 support選項取消。Subarchitecture Type 選(PC-compatible)Maximum number of CPUs 輸入自己的核心數目,我輸入2。SMT (Hyperthreading) scheler support說的是超線程技術,P4有支持的,我的t8100不支持,目前大部分市場上的家用cpu都不支持。High Memory Support (4GB) 1G以下選1G;我是3G,選4G;4G以上的選16G在「 Timer frequency 」里,默認是250Hz,較新的cpu都可以選擇了1000Hz,性能更好。
4、Power management options中把APM (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BIOS support關閉。現在的電腦都用acpi了。CPU Frequency scaling 是筆記本cpu節電技術Default CPUFreq governor (conservative) cpu節電模式有四個,筆記本默認選conservative比較好。ACPI Processor P-States driver 必須選,不然CPU Frequency就不能用。後面的可選自己硬體相關的,我選的是Intel Enhanced SpeedStep和 Intel Speedstep on ICH-M chipsets,其他的統統消滅。
5、Bus options的選擇:Bus options (PCI, PCMCIA, EISA, MCA, ISA)PCI support PCI Express support 現在新買的機器基本上都是PCI Express了ISA support 較新的新機器沒有ISA設備,可以去掉MCA support 去掉NatSemi SCx200 support 去掉PCI Hotplug Support Support for PCI Hotplug (EXPERIMENTAL) 如果沒有PCI熱插拔設備,去掉這里的選項可以考慮全部編譯進內核,而不是以模塊形式存在。
6、Device Drivers是重點,由於linux不但面向個人工作站,更多的是面向伺服器的應用,所以可以把自己機器上沒有的硬體全部去掉,而不用面面俱到。但是通用型的選項要慎重。比如在網卡的部分,除了我的千兆網卡 Broadcom Tigon3 support和4965無線網卡Intel Wireless WiFi 4965AGN,其餘的硬體支持統統去掉。再比如音效卡部分,我的是hd音效卡,我只是在PCI devices中,選intel hd 音效卡,再選Build IDT/Sigmatel HD-audio codec support,除此之外的硬體支持全部去掉。
音效卡還有一個細節,在ubuntu7.10裡面, 需要在/etc/modprobe.d/alsa-base後面添加options
snd-hda-intel probe_mask=1
model=3stack,這樣我的筆記本喇叭才可以發聲,不然只有外接耳機或者音箱。這次編譯以後,這個動作就不必了,但是兩個耳機插口只有一個可以用
了。再比如我的電腦中沒有agp,就可以直接把agp相關的選項全部取消。要注意的:ATA/ATAPI/MFM/RLL support Include IDE/ATA-2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是放在IDE硬碟上,那麼這里一定要選*,選M都不行。否則啟動時會出現「waiting for root file system」的提示而停滯不前。 SCSI emulation support 要用刻錄機,必須選。SCSI device support 現在都是SATA硬碟,一定要選* SCSI disk support 如果你的/boot放在SATA硬碟上,一定要選*。
SCSI CDROM support 雖然康寶刻錄機是ide介面的,但是必須把它當成scsi介面的,這是老問題了。用刻錄機,必須選。
Graphics supportSupport for frame buffer devices 選中,進入選擇 VESA VGA graphics support 選上,不然字元界面啟動會有問題,後面的顯卡選擇:由於我的顯卡是nvidia 8400gs,要自己安裝nvidia公司的驅動,所以一個都沒有選。這樣導致ubuntu開機動畫會出問題,我索性在grub中的splash字元全部刪除,把開機動畫關閉。字元界面很正常。 Console display driver support 有人開機後字元控制台錯誤,就是這部分選項沒有選,出問題了。 Framebuffer Console support 需要打開。
Bootup logo 開機圖標,會在自檢的畫面上加上個性圖標。需要在grub上添加「vga=」的選項 簡稱fuse。是必選的,如果你要用windows分區。
CD-ROM/DVD Filesystems ISO 9660 CDROM file system support 一般選*DOS/FAT/NT Filesystems VFAT (Windows-95) fs support 有FAT32分區就選*吧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有NTFS分區就選*吧 NTFS write support 如果想對 NTFS分區進行寫操作,選*必須將啟動盤的文件系統編譯進內核,默認是編譯成模塊,這樣無法啟動系統。ubuntu採用的文件系統是ext3,請把ext2,ext3相關的必要選項都編譯進入內核。
8、Virtualization這個大類是我多花幾百元買t8100的主要原因,因為t8100支持intel vt技術使linux上的虛擬機的性能大幅度提高。這里的選項我除了amd的,其他都編譯成模塊。
9、全部設置完成,最後一項是保存設置。按照我的習慣,先在上一層目錄保存一個備份,文件名類似 ../config20080630然後再保存到當起目錄,文件名 .config退出設置程序。
六、開始編譯內核。ubuntu的工具是make-kpkg,和其他的發行版相比,步驟相對簡單。相關命令:代碼:$sudo make-kpkg clean 這條命令好像不要超級許可權,很多資料上說要,不過這不是原則問題。
$ sudo make-kpkg -initrd --initrd --append-to-version=dell1400 kernel_image kernel-headers上述命令中的dell1400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字元代替,最後的字元一定是數字.輸完上述命令回車之前,建議大家把瀏覽器還有別的運用程序都關掉,機器開始的工作比較艱苦。
我的機器大概十幾分鍾。
七、安裝內核編譯完成就是安裝工作。編譯好的內核在上一層目錄。包括linux-headers-...-_i386.deb和linux-image-...-i386.deb兩個文件,如果你不搞開發的話,只要安裝內核就可以,頭文件以後要用的時候再說。安裝相關命令:
代碼:$ cd ..$ sudo dpkg -i linux-image-(按tab鍵)文件名很長,如果不用tab自動補足是不可能的,tab鍵萬歲。安裝完成後和老內核比較一下大小代碼:
$ ls -l /boot/
八、重新啟動驗證新內核。代碼:$ sudo reboot
九、顯卡驅動如果你的顯卡和我一樣是nvidia顯卡,啟動之後往往無法正常進入x-window。即使能看到gdm登錄界面,效果也是很差的。那麼就要安裝nvidia驅動。用ctrl+alt+f1 進入字元命令行,輸入用戶名,密碼登錄。 #ps ax看看和gdm相關的進程,把這些進程全部關閉;用sudo /etc/init.d/gdm stop有可能有一個進程沒有關閉:#kill 進程號然後安裝nvidia顯卡驅動,當然驅動要先下好,到nvidia驅動所在的目錄里,運行:# sh ./NVIDIA-Linux-x86-173.14.12-pkg1.run重新啟動以後就ok。要用nvidia的驅動,每次升級內核都要這么做。
十、無線網卡相關的內核選項是Networking --->Wireless --->Generic IEEE 802.11 Networking Stack (mac80211)還有4965的驅動。4965
無線網卡驅動雖然已經編入內核,但沒有firmware無法使用。需要把原來內核的firmware拷貝到新內核對應的目錄,名字和內核一致,我的內核是
linux-image-2.6.25.10dell1400,那建的目錄名就是2.6.25.10dell1400。代碼:具體命令:$ cd /lib/firmware/$ sudo mkdir 2.6.25.10dell1400把你的老內核中的4965的firmware拷貝過來。$ sudo cp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上面的命令和下面的命令是等價的:$ cd /lib/firmware/$ sudo cp -R 2.6.24-16-generic/ 2.6.25.10dell1400/
重新啟動系統,無線網卡就正常了。
附編譯使用的機器配置:dell vostro 1400,t8100,nvidia 8400cs顯卡,內置SigmaTel STAC9228晶元的音效卡,4965無線網卡,BCM5906M千兆網卡,3G內存,160G硬碟,combo刻錄。
編譯系統版本:ubuntu 8.04桌面版.
㈢ ubuntu下怎麼編譯linux內核
Ubuntu 系統
1. 准備工作
切換為管理員許可權,sudo –i 輸入用戶密碼 進入root 許可權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kernel-package libncurses5-dev libqt3-headers
build-essential (基本的編程庫(gcc, make 等)
kernel-package (Debian 系統里生成 kernel-image 的一些配置文件和工具)
libncurses5-dev (meke menuconfig 要調用的)
libqt3-headers (make xconfig 要調用的)
2. 下載特定版本的內核源代碼
3. 復制源碼linux-3.2.12.tar.bz2 到/usr/src 目錄,解壓縮
命令.假設源碼存放在/home 目錄下
cp /home/linux-3.2.12.tar.bz2 /usr/src
cd /usr/src
tar xvjf linux-3.2.12.tar.bz2
解壓後生成 linux-3.2.12 目錄
4. cd linux-3.2.12
接下來配置內核選項
make menuconfig 這一步比較復雜,內核選項很多,可以使用當前內核的配置選項,
但編譯內核的時間會比較長,因為裝系統的時候使用的配置是適應大多數系統的,非定
制選項。關於內核配置選項怎麼定製,網上很多。
5. 把正在使用系統中的內核配置文件/usr/src/linux-headers-2.6.38-13-generic/.config 拷到
/usr/src/linux-3.2.12 目錄下
cp /usr/src/ linux-headers-2.6.38-13-generic/.config /usr/src/ linux-3.2.12
執行:
cd /usr/src/ linux-3.2.12
make menuconfig
終端會彈出一個配置界面
注意主菜單最後有兩項:
load a kernel configuration…
save a kernel configuration…
先選第一項load ….,意思是,利用當前的內核配置詳單來設置將要編譯的內核,然後選save 這一項保存,最後退出配置界面
6. 開如編譯安裝新內核
執行:make mrproper (清除以前曾經編譯過的舊文件,如果是第一次編譯,可不執行)
執行:make (編譯,加-j4,必須加,雙核並行編譯,速度快很多,不過使用原先配置
選項)
然後:make install
再:make moles (編譯模塊)
再:make moles_install (安裝模塊)
最後創建initrd 文件:
mkinitramfs -o /boot/initrd.img-linux-3.2.12
7. make install 以後,系統自動更新了啟動項,可以cat /boot/grub/grub.cfg 看下.之前的啟動項不能刪除,如果編譯內核不成功,之前的啟動項又不見了,系統也就跪了
8. reboot
㈣ ubuntu下如何編譯C語言
1、首先打開ubnutu開發環境,直接輸入組合鍵ctrl+alt+t調出命令行界面。
㈤ ubuntu怎麼編譯qt5源代碼
以下是編譯QT源碼的基本步驟:
1.源代碼的獲取 , 最新的是4.8.2版本。
2.解壓代碼
輸入指令: tar zxvf 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4.8.2.tar.gz,解壓出QT源代碼。
3.執行./config生成makefile
輸入指令: ./config
下面會出現提示,是使用the Commercial Edition還是Open Source Edition。
選擇」o」,接著會出現一些提示關於license的信息,選擇」yes」。
4.編譯QT
等在Ubuntu中順利下載了缺失的那3個lib後。再次重復第三步的 ./configure指令。
輸入指令: make,
然後便可以順利地生成Makefile文件。
5.安裝QT
運行指令: sudo make install,需要幾分鍾的時間,系統會默認將Qt安裝到目錄:/usr/local/Trolltech/Qt-4.8.2。
驗證安裝完成:運行/usr/local/Trolltech/Qt-4.8.2/bin/designer,如果能夠正常啟動designer,則說明Qt已經安裝好了。
6.設置環境變數
7.測試環境變數
㈥ ubuntu 環境下怎樣編譯pixhawk px4源碼
Ubuntu環境下Pixhawk原生固件PX4的編譯
分類:無人機ubuntu代碼編譯Pixhawk
(3946) (6)
Ubuntu下Pixhawk原生固件PX4的編譯這個問題困擾了兩天時間,可能是博主腦力不夠,主要是環境搭建不起來,主要原因應該是路徑的原因,最後在大師傅的幫助下還好成功將路徑搭建好,成功編譯。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環境搭建的過程。
1.操作環境
每次寫文章,環境一定要介紹的,不同的環境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
我的環境是Windows下面安裝虛擬機,虛擬機跑Ubuntu
Windows:win10 64位
虛擬機:VMware Workstation 12 Pro 12.1.0 build-3272444
Ubuntu:Ubuntu15.10
2.編譯環境搭建
(1)許可權設置
官方提示:
Warning Never ever fix permission problems by using 'sudo'. It will create more permissi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and require a system reinstallation to fix them.
意思是你會遇到許可權問題,不要用sudo解決,那樣會帶來更多問題,但是我沒聽他的,我沒用,最後也是實現了
官方提供指令
[plain] view plain
然後注銷,重新登錄生效
(2)安裝
更新包列表,安裝下面編譯PX4的依賴包。PX4主要支持的系列:
NuttX based hardware: Pixhawk, Pixfalcon
Snapdragon Flight hardware: Snapdragon
Raspberry Pi hardware: Raspberry Pi 2
Host simulation: jMAVSim SITL and Gazebo SITL
注意:安裝Ninja Build System可以比make更快進行編譯。如果安裝了它就會自動選擇使用它進行編譯。
[plain] view plain
卸載模式管理器
[plain] view plain
更新包列表和安裝下面的依賴包。務必安裝指定的版本的包
[plain] view plain
上面代碼中紅色部分大家需要一高警惕,gcc-arm-none-eabi版本導致PX4/Firmware編譯錯誤,現在apt-get安裝的gcc-arm-none-eabi基本上是4.9的版本,但是這個固件需要gcc-arm-none-eabi 4.8de 版本,所以最後安裝好以後,查看你的gcc-arm-none-eabi版本,如果是4.9需要手動安裝4.8的版本,安裝gcc-arm-none-eabi 4.8的版本的方法如下:
[plain] view plain
【Warning】上面紅色的路徑一定要添加正確,不然問題很多,我第一次就輸入錯誤,結果結果開不了機了,反復輸入密碼。博主裝的是Ubuntu 64位系統,而上述arm-none-eabi是直接下載的編譯好的32位,還需要安裝一個東西
[plain] view plain
可以檢查arm-none-eabi 4.8.4是否安裝成功,輸入以下指令:
[plain] view plain
如果出現如上信息,交叉編譯環境搭建就搭建成功了
(3)代碼編譯
根據PX4中文維基官網教程。
安裝Git
[plain] view plain
下載代碼
[plain] view plain
初始化
先進入Firmware文件夾,進而進行初始化、更新子模塊操作,耐心的等待……
[plain] view plain
許可權
編譯時會遇到許可權問題,執行指令
[plain] view plain
-R 是對文件下麵包含的子文件許可權問題,* 是對所有文件的許可權問題
編譯
[plain] view plain
注意到「make」是一個字元命令編譯工具,「px4fmu-v2」是硬體版本,「default」是默認配置,所有的PX4編譯目標遵循這個規則。
最後附一張編譯成功的代碼,如果這樣你還有問題,請給我留言。
[plain] view plain
-- nuttx-px4fmu-v2-default
-- The ASM compiler identification is GNU
-- Found assembler: /opt/gcc-arm-none-eabi-4_8-2014q3/bin/arm-none-eabi-gcc
-- Found pythonInterp: /usr/bin/python (found version "2.7.10")
-- Using C++03
-- Release build type: RelWithDebInfo
-- Adding UAVCAN STM32 platform driver
-- Configuring done
-- Generating done
-- Build files have been written to: /home/lihongwei/Documents/Firmware/build_px4fmu-v2_default
#+@Tools/check_submoles.sh
PX4 CONFIG: px4fmu-v2_default
Scanning dependencies of target git_mavlink
Scanning dependencies of target git_uavcan
Scanning dependencies of target git_gencpp
Scanning dependencies of target git_genmsg
[ 0%] Generating git_init_mavlink_include_mavlink_v1.0.stamp
[ 0%] Generating git_init_src_moles_uavcan_libuavcan.stamp
[ 0%] Generating git_init_Tools_genmsg.stamp
[ 0%] Generating git_init_Tools_gencpp.stamp
[ 0%] Built target git_uavcan
[ 0%] Built target git_mavlink
[ 0%] Built target git_genmsg
[ 0%] Built target git_gencpp
㈦ ubuntu下如何編譯C語言
如果沒有gcc編譯器的話,使用以下命令獲取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同時要下載輔助工具 ~# sudo apt-get install binutils 頭文件庫 ~# sudo apt-get install Llibc6-dev CLibrary (用來查詢語法使用方式的文檔) ~# sudo apt-get install glibc-docLinux下C語言編程參考文檔 ~# sudo apt-get install glibc-doc-referenc函數的用法說明文檔 ~#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dev用來連接多個源文件生成的目標文件的程序make ~#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make程序的使用說明文檔 ~# man getch~# man make查看完幫助後,按q退出文檔 2.程序編寫、編譯與運行 安裝好之後,你可以在應用程序>其他里找到Kate,打開後在工具菜單的語法加亮和縮進中設置成c樣式,然後就可以寫自己的C程序了,如: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system("clear");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輸入完程序後用ctrl+S保存,我這里假設保存路徑為/home/user1/桌面/helloworld/hello.c 然後就是編譯,打開終端,進入目錄 # cd /home/user1/桌面/helloworld/然後用gcc進行編譯 # gcc -Wall hello.cgcc會顯示編譯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於錯誤,若無錯誤出現則會編譯成文件a.out 運行程序(a.out為編譯生成的文件) # ./a.out這時候屏幕會顯示 -------------------其它說明:ubuntu8.04默認不支持getch(),getchar();gets()等函數,如果大家想使用則需要安裝curses庫文件#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bg# sudo apt-get isntall libncurses5-dev並且在寫源代碼時要加上#include或者在用gcc編譯時加上-lcurses參數,例如:# gcc -Wall ./hello.c -lcurses就可以使用getch等函數了注意:getch函數在linux控制台下無法起到暫停程序的作用,大家可以用getchar替代getch實現這個功能-------------------------- 小技巧:如果編寫一個比較大的程序,需要很長時間完成的話,大家可以建立一個啟動器,以便快速方便的進行編譯,比如你要花很多天編寫一個源程序,就可以在桌面上建立一個啟動器,指向c程序所在的目錄,起動器命令如下(這里以C源程序在/home/user1/桌面/hello/目錄下為例)gnome-terminal --working-directory=/home/user1/桌面/hello/以後每次進行編譯時打開此起動器,就可以直接使用gcc對源程序文件名進行編譯而無需輸入很長的路徑了~# gcc -Wall hello.c
㈧ 在ubuntu系統中如何用GCC編譯運行一個C程序
1、確定安裝了gcc編譯器後,接下來用vim編輯一個c文件。
㈨ 關於linux環境下ubuntu使用gcc編譯C語音
ubuntu是Linux的一種,所以Linux的編譯器gcc同樣也適用於ubuntu。
要在ubuntu下編譯gcc,可以按照如下步驟。
1,確認gcc是否安裝。
Ubuntu的標准安裝,會同步安裝gcc編譯器,如果沒有安裝,那麼需要手動安裝。
在shell下,打gcc --version,如果可以正確顯示版本信息,表示已經安裝,可以忽略第二步。
2,安裝gcc。
在shell下,使用命令
sudo apt-get build-depgcc
即可智能下載安裝gcc,前提為系統需要聯網。
3, 執行編譯。
執行C語言編譯的最簡命令為
gcc c_files -o target_name
其中c_files為所有需要編譯的C文件列表,target_name為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名。
執行後,如果有錯誤,那麼需要根據錯誤進行修改源程序,直至沒有錯誤為止,這時會生成一個與之前設定的target_name同名的可執行文件。通過
./target_name
可以運行該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