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程序劃分為前端後端
1. 編譯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遵循的原則、識別機構、使用的文法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中的遍概念
編譯階段也常常劃分為兩大步驟,分析步驟和綜合步驟 分析步驟和綜合步驟 分析步驟是指對源程序的分析 -線性分析(詞法分析或掃描) -層次分析(語法分析) -語義分析 綜合步驟是指後端的工作,為目標程序的生成而進行的綜合
你分析過嗎?若按照這種組合方式實現編譯程序,可以設想,某一編譯程序的前端加上相應不同的後 端則可以為不同的機器構成同一個源語言的編譯程序。也可以設想,不同語言編譯的前端生成同一種中間 語言,再使用一個共同的後端,則可為同一機器生成幾個語言的編譯程序。
一個編譯過程可由一遍、兩遍或多遍完成。所謂"遍",也稱作"趟",是對源程序或其等價的中間語言程 序從頭到尾掃視並完成規定任務的過程。每一遍掃視可完成上述一個階段或多個階段的工作。例如一遍可 以只完成詞法分析工作;一遍完成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工作;甚至一遍完成整個編譯工作。對於多遍的編 譯程序,第一遍的輸入是用戶書寫的源程序,最後一遍的輸出是目標語言程序,其餘是上一遍的輸出為下 一遍的輸入。
在實際的編譯系統的設計中,編譯的幾個階段的工作究竟應該怎樣組合,即編譯程序究竟分成幾遍, 參考的因素主要是源語言和機器(目標機)的特徵。比如源語言的結構直接影響編譯的遍的劃分;像 PL/1 或 ALGOL 68 那樣的語言,允許名字的說明出現在名字的使用之後,那麼在看到名字之前是不便為包含該名 字的表達式生成代碼的,這種語言的編譯程序至少分成兩遍才容易生成代碼。另外機器的情況,即編譯程 序工作的環境也影響編譯程序的遍數的劃分。遍數多一點,整個編譯程序的邏輯結構可能清晰些,但遍數 多即意味著增加讀寫中間文件的次數,勢必消耗較多時間,一般會比一遍的編譯要慢。
2. 連接編譯器的前端和後端的介面是
中間語言。連接編譯清賣器的前端和後端的介面是中間語言。編譯器的整體實現分成前端和後端,並臘連接前端和後端絕正滑的是一個代表SDK的中間表示。
3. 編譯程序為什麼有分前端和後端
隨著大家對瀏覽器頁面的視覺和交互要求越來越高,「套模板」的方式漸漸無法滿足要求,這個所謂的表示層慢慢地遷移到瀏覽器當中去了,一大批像Angular, ReactJS之類的框架崛起,前後端分離。
後端的工程師只負責提供介面和數據,專注於業務邏輯的實現,前端取到數據後在瀏覽器中展示,各司其職,這種分工能夠更好地節省時間,使產品的質量更好。
(3)編譯程序劃分為前端後端擴展閱讀:
GCC編譯的前端將不同的高級編程語言經過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轉化為與前端語言無關的統一的中間表示。有了與前端無關的中間表示,GCC的前端將不同的高級編程語言轉換成這種中間表示,這就是GCC處理器支持多種編程語言的根本原因。
前端編譯的主要作用,是將編寫的 .java 文件 編譯成 .class 文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位元組碼文件;位元組碼 文件,裡麵包含了我們編寫的 .java 代碼中的運行邏輯,參數 以及 這些參數在內存中的分配。
4. 編譯原理中的前端,後端和遍是什麼啊能解釋下嗎
遍:對源程序或等價中間語言程序從頭到尾掃視並完成規定任務的過程。
前端:包括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及中間代碼生成、部分代碼優化,主要依賴於源程序,與目標機無關;
後端:包括部分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依賴於中間代碼、計算機的硬體系統和機器指令系統。
5. 編譯器前端開發
編譯器粗略分為詞法分析,語法分析,類型檢查,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目標代碼優化。把中間代碼生成及之前階段劃分問編譯器的前端,那麼後端與前端是獨立的。後端只需要一種中間代碼表示,可以是三地址代碼或四元式等,而這些都與前端生成的方式無關。也就是不論你前端是用fortran還是c/c++,只要生成了中間代碼表示就可以了,後端是不管你是用哪種語言生成的。
6. 編譯程序分為哪幾個主要部分
1、詞法分析
詞法分析的任務是對由字元組成的單詞進行處理,從左至右逐個字元地對源程序進行掃描,產生一個個的單詞符號,把作為字元串的源程序改造成為單詞符號串的中間程序。執行詞法分析的程序稱為詞法分析程序或掃描器。
2、語法分析
編譯程序的語法分析器以單詞符號作為輸入,分析單詞符號串是否形成符合語法規則的語法單位,如表達式、賦值、循環等,最後看是否構成一個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該語言使用的語法規則分析檢查每條語句是否有正確的邏輯結構,程序是最終的一個語法單位。
3、中間代碼生成
中間代碼是源程序的一種內部表示,或稱中間語言。中間代碼的作用是可使編譯程序的結構在邏輯上更為簡單明確,特別是可使目標代碼的優化比較容易實現。中間代碼即為中間語言程序,中間語言的復雜性介於源程序語言和機器語言之間。
4、代碼優化
代碼優化是指對程序進行多種等價變換,使得從變換後的程序出發,能生成更有效的目標代碼。所謂等價,是指不改變程序的運行結果。所謂有效,主要指目標代碼運行時間較短,以及佔用的存儲空間較小。這種變換稱為優化。
5、目標代碼生成
目標代碼生成是編譯的最後一個階段。目標代碼生成器把語法分析後或優化後的中間代碼變換成目標代碼。
(6)編譯程序劃分為前端後端擴展閱讀:
特點
數據結構分析和綜合時所用的主要數據結構,包括符號表、常數表和中間語言程序。符號表由源程序中所用的標識符連同它們的屬性組成。
其中屬性包括種類(如變數、數組、結構、函數、過程等)、類型(如整型、實型、字元串、復型、標號等),以及目標程序所需的其他信息。常數表由源程序中用的常數組成,其中包括常數的機內表示,以及分配給它們的目標程序地址。
分析部分源程序的分析是經過詞法分析、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三個步驟實現的。詞法分析由詞法分析程序(又稱為掃描程序)完成。
其任務是識別單詞(即標識符、常數、保留字,以及各種運算符、標點符號等)、造符號表和常數表,以及將源程序換碼為編譯程序易於分析和加工的內部形式。
7. 編譯程序的工作過程一般可以劃分為哪5個基本階段,還自始至終伴隨進行哪兩項工作
1、編譯程序把一個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的工作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
2、編譯程序的工作過程一般自始至終伴隨進行信息表管理和出錯處理兩項工作。
主要是進行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又稱為源程序分析,分析過程中發現有語法錯誤,給出提示信息。
(7)編譯程序劃分為前端後端擴展閱讀:
解釋程序是一種語言處理程序,在詞法、語法和語義分析方面與編譯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運行用戶程序時,它直接執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內部形式(中間代碼)。因此,解釋程序並不產生目標程序,這是它和編譯程序的主要區別。解釋程序的工作過程如下:
1、由總控程序完成初始化工作。
2、依次從源程序中取出一條語句進行語法檢查,如有錯,輸出錯誤信息;如果通過了語法檢查,則根據語句翻澤成相應的指令並執行它。
3、檢查源程序是否已經全部解釋執行完畢,如果未完成則繼續解釋並執行下一條語句,直到全部語句都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