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編器編譯器鏈接器
⑴ C語言源程序文件、目標文件和可執行文件的擴展名是什麼
C語言源程序文件擴展名:.c
目標文件擴展名:.obj
可執行文件擴展名:.exe
源程序:程序可以用高級語言或匯編語言編寫,用高級語言或匯編語言編寫的程序稱為源程序。C語言源程序的擴展名為「.c」。源程序不能直接在計算機上執行,需要用「編譯程序」將源程序編譯為二進制形式的代碼。
目標程序:源程序經過「編譯程序」編譯所得到的二進制代碼稱為目標程序。目標程序
的擴展名為「.obj」。
目標代碼盡管已經是機器指令,但是還不能運行,因為目標程序還沒有解決函數調用問題,需要將各個目標程序與庫函數連接,才能形成完整的可執行程序。
可執行程序:目標程序與庫函數連接,形成的完整的可在操作系統下獨立執行的程序
稱為可執行程序。可執行程序的擴展名為「.exe「。
(1)匯編器編譯器鏈接器擴展閱讀:
C語言創建程序的步驟:
編輯:就是創建和修改C程序的源代碼-我們編寫的程序稱為源代碼。
編譯:就是將源代碼轉換為機器語言。編譯器的輸出結果成為目標代碼,存放它們的文件稱為目標文件。擴展名為.o或者.obj。(該部分編譯是指匯編器編譯匯編語言或者編譯器編譯高級語言)
鏈接:鏈接器將源代碼由編譯器產生的各種模塊組合起來,再從C語言提供的程序庫中添加必要的代碼模塊,將它們組成一個可執行的文件。在windows下擴展名為.exe,Unix下無擴展名。
執行:運行程序。
IT專家網——C語言編程程序編譯全過程剖析
⑵ 匯編編譯器的工作和生成可執行文件的執行過程是怎樣的
匯編器,先生成目標代碼,其中有一些數據,代碼,還有一些表(重定位表等)
然後調用鏈接器,鏈接成可執行文件。
早期的匯編器,只負責生成目標代碼,鏈接器是一個獨立的程序。
需要手工分別作匯編,和鏈接
現在的匯編器,可以合並這兩步,直接調用鏈接器,是直接生成可執行文件。
偽指令是匯編命令,是用來操作匯編器的命令。
不是指令,不生成對應的代碼。
CPU只能識別二進制代碼,數據通過載入器的載入,或者燒寫器的燒寫,初始化,有些代碼,會在載入時重新定位。
代碼也可能是燒寫的,比如BIOS代碼。
對於PC:
操作系統的啟動代碼,是由BIOS中的專門代碼;
從磁碟的固定位置,載入在內存的固定位置的。
操作系統的其他部分,是由操作系統的啟動代碼載入的。
⑶ 編譯器跟編輯器有什麼區別。還有什麼是鏈接器
鏈接器(Linker)是一個程序,將一個或多個由編譯器或匯編器生成的目標文件外加庫鏈接為一個可執行文件。
是軟體程序,一般是指用來修改電腦檔案的編寫軟體,但也有人稱 PE2、HE4(漢書)……等文書軟體為編輯器。常見的編輯器有文本編輯器、網頁編輯器、源程序編輯器、圖像編輯器,聲音編輯器,視頻編輯器等。
簡單講,編譯器就是將「一種語言(通常為高級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通常為低級語言)」的程序。一個現代編譯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碼 (source code) → 預處理器 (preprocessor) → 編譯器 (compiler) → 目標代碼 (object code) → 鏈接器 (Linker) → 可執行程序 (executables)
⑷ 匯編器和編譯器有什麼區別
匯編器(Assembler)是將匯編語言翻譯為機器語言的程序。一般而言,匯編生成的是目標代碼,需要經鏈接器(Linker)生成可執行代碼才可以執行。
匯編語言是一種以處理器指令系統為基礎的低級語言,採用助記符表達指令操作碼,採用標識符表示指令操作數。作為一門語言,對應於高級語言的編譯器,需要一個「匯編器」來把匯編語言原文件匯編成機器可執行的代碼。常用的高級語言編譯器有Microsoft公司的MASM系列和Borland公司的TASM系列編譯器,還有一些小公司推出的或者免費的匯編軟體包等。
編譯器就是將「一種語言(通常為高級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通常為低級語言)」的程序。一個現代編譯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碼 (source code) → 預處理器 (preprocessor) → 編譯器 (compiler) → 目標代碼 (object code) → 鏈接器(Linker) → 可執行程序 (executables)
高級計算機語言便於人編寫,閱讀交流,維護。機器語言是計算機能直接解讀、運行的。編譯器將匯編或高級計算機語言源程序(Source program)作為輸入,翻譯成目標語言(Target language)機器代碼的等價程序。源代碼一般為高級語言 (High-level language), 如Pascal、C、C++、Java、漢語編程等或匯編語言,而目標則是機器語言的目標代碼(Object code),有時也稱作機器代碼(Machine code)。
對於C#、VB等高級語言而言,此時編譯器完成的功能是把源碼(SourceCode)編譯成通用中間語言(MSIL/CIL)的位元組碼(ByteCode)。最後運行的時候通過通用語言運行庫的轉換,編程最終可以被CPU直接計算的機器碼(NativeCode)
⑸ stm32中是誰在區分C程序和匯編程序
在STM32中,區分C程序和匯編程序的過程實際上是由編譯器和鏈接器完成的。
編譯器將C程序源代碼轉換為匯編代碼,然後再將匯編代碼轉換為機器碼。編譯器會根據源代碼中的語法和語義信息,生成相應的匯編和機陸配喊器指令。而對於匯編程序,編譯器將直接將匯編代碼轉換為機器碼。
鏈接器負責將編譯器生成的目標文件以及其他需要的目標文件合並為可執行文件。在這個過程中,鏈接器會將不同目標文件中的符號(函數、變數等)進行鏈接,並生成相應的重定位信息。在鏈接的過程中,鏈接器會檢查函數的調用關系,如果函數被定義為使用了棧或堆等C語言運行環境,則鏈接器會將相關的運行環境添加到可早野執行文件中。
因此,在執行某個函數時,處理器並不知道這個函數是來自C程序還是匯編程序,但是在鏈接器的處理過程中,鏈接器會根據函數的定義和調用關系,確定函數需要使用哪些運行環境,將這些運行環境添加到可執行文件中,使得函數能夠正確地執行。
總之,在STM32中,C程序和匯編程序最終都會被編譯器和鏈接器轉換為機賣乎器碼,處理器只認識機器碼,因此區分C程序和匯編程序的過程實際上是由編譯器和鏈接器完成的
⑹ 電腦編程的基礎知識——編譯器和連接器
我從沒見過(不過應該有)任何一本C++教材有講過何謂編譯器(Compiler)及連接器(Linker)(倒是在很老的C教材中見過),現在都通過一個類似VC這樣的編程環境隱藏了大量東西,將這些封裝起來。在此,對它們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本系列後面將大量運用到這兩個詞彙,其決定了能否理解如聲明、定義、外部變數、頭文件等非常重要的關鍵。
前面已經說明了電腦編程就是一個「翻譯」過程,要把用戶的程序翻譯成CPU指令,其實也就是機器代碼。所謂的機器代碼就是用CPU指令書寫的程序,被稱作低級語言。而程序員的工作就是編寫出機器代碼。由於機器代碼完全是一些數字組成(CPU感知的一切都是數字,即使是指令,也只是1代表加法、2代表減法這一類的數字和工作的映射),人要記住1是代表加法、2是代表減法將比較困難,並且還要記住第3塊內存中放的是圓周率,而第4塊內存中放的是有效位數。所以發明了匯編語言,用一些符號表示加法而不再用1了,如用ADD表示加法等。
由於使用了匯編語言,人更容易記住了,但是電腦無法理解(其只知道1是加頌隱法,不知道ADD是加法,因為電腦只能看見數字),所以必須有個東西將匯編代碼翻譯成機器代碼,也就是所謂的編譯器。即編譯器是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程序。即使使用了匯編語言,但由於其幾乎只是將CPU指令中的數字映射成符號以幫助記憶而已,還是使用的空跡電腦的思考方式進行思考的,不夠接近人類的思考習慣,故而出現了紛繁復雜的各種電腦編程語言,如:PASCAL、BASIC、C等,其被稱作高級語言,因為比較接近人的思考模式(尤其C++的類的概念的推出),而匯編語言則被稱作低級語言(C曾被稱作高級的低級語言),因為它們不是很符合人類的思考模式,人類書野虧廳寫起來比較困難。由於CPU同樣不認識這些PASCAL、BASIC等語言定義的符號,所以也同樣必須有一個編譯器把這些語言編寫的代碼轉成機器代碼。對於這里將要講到的C++語言,則是C++語言編譯器(以後的編譯器均指C++語言編譯器)。
因此,這里所謂的編譯器就是將我們書寫的C++源代碼轉換成機器代碼。由於編譯器執行一個轉換過程,所以其可以對我們編寫的代碼進行一些優化,也就是說其相當於是一個CPU指令程序員,將我們提供的程序翻譯成機器代碼,不過它的工作要簡單一些了,因為從人類的思考方式轉成電腦的思考方式這一過程已經由程序員完成了,而編譯器只是進行翻譯罷了(最多進行一些優化)。
還有一種編譯器被稱作翻譯器(Translator),其和編譯器的區別就是其是動態的而編譯器是靜態的。如前面的BASIC的編譯器在早期版本就被稱為翻譯器,因為其是在運行時期即時進行翻譯工作的,而不像編譯器一次性將所有代碼翻成機器代碼。對於這里的「動態」、「靜態」和「運行時期」等名詞,不用刻意去理解它,隨著後續文章的閱讀就會了解了。
編譯器把編譯後(即翻譯好的)的代碼以一定格式(對於VC,就是COFF通用對象文件格式,擴展名為.obj)存放在文件中,然後再由連接器將編譯好的機器代碼按一定格式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就是Portable Executable File Format--PE文件格式)存儲在文件中,以便以後操作系統執行程序時能按照那個格式找到應該執行的第一條指令或其他東西,如資源等。至於為什麼中間還要加一個連接器以及其它細節,在後續文章中將會進一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