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編譯語言的回溯

編譯語言的回溯

發布時間: 2023-08-25 06:51:06

⑴ re從零開始的反編譯教程

寫在開頭,引用很喜歡的一句話: 要麼學!要麼不學!學和不學之間沒有中間值 不學就放棄,學就要去認真的學! --致選擇

為了回溯編譯過程(或對程序進行逆向工程),我們使用各種工具來撤銷匯編和編譯過程,這些工具就叫反匯編器和反編譯器。反匯編器撤銷匯編過程,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匯編語言形式的輸出結果。反編譯器則以匯編語言甚至是機器語言為輸入,其輸出結果為高級語言。

數組的表示方式是:在基本類型前加上前中括弧「[」,例如int數組和float數組分別表示為:[I、[F;對象的表示則以L作為開頭,格式是 LpackageName/objectName;

(注意必須有個分號跟在最後),例如String對象在smali中為: Ljava/lang/String; ,其中 java/lang 對應 java.lang 包,String就是定義在該包中的一個對象。或許有人問,既然類是用 LpackageName/objectName; 來表示,那類裡面的內部類又如何在smali中引用呢?
答案是:在 LpackageName/objectName/subObjectName subObjectName 前加 $ 符號。

方法的定義一般為: Func-Name (Para-Type1Para-Type2Para-Type3...)Return-Type
注意參數與參數之間沒有任何分隔符,同樣舉幾個例子就容易明白

無序列表的使用,在符號"-"後加空格使用。如下:

https://www.jianshu.com/p/1c54c1ccf5cc

https://www.cnblogs.com/onelikeone/p/7594177.html

解決:點擊進去jd-gui,刪除試一試。再不行換最新版本

解析結束後進行編譯報錯
解決方法: https://blog.csdn.net/fuchaosz/article/details/104800802

Failed parse ring installPackageLI: Targeting R+ (version 30 and above) requires the resources.arsc of installed APKs to be stored uncompress

解決方法:

降低gradle里版本,若出現
signatures do not match the previously installed version;

使用adb install命令在手機上安裝app時,遇到這個報錯。原因是新裝的app和手機上現有的舊版app沖突了。
解決方法:刪除手機上原來的app,再重新安裝即可。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反編譯的apk都是Version 30 R+以上,難道我解壓後挨個改一遍gradle?太徹淡了,一定有解決方法,所以有了下面探究出現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既然報錯是資源文件高版本不支持,而且沒有4位對齊,那麼不編譯資源文件就好了

APK簽名工具之jarsigner和apksigner:

https://blog.csdn.net/xzytl60937234/article/details/89088215?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js_landingword-1&spm=1001.2101.3001.4242

利用apktool反編譯apk,並且重新簽名打包:

https://blog.csdn.net/qq_21007661/article/details/109851522?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js_title-4&spm=1001.2101.3001.4242

驗證apktool能否使用

apktool -r d apk名字.apk,不反編譯資源文件,為什麼這么做,先挖個坑

錯誤提示沒有4位對齊和不支持30版本以上的資源文件。所有嘗試不編譯資源文件

解決4位對齊的方法:

查看當前目錄,生成了新文件:abc.keystor

使用JarSigner對apk進行簽名,命令如下

jarsigner -verbose -keystore abc.keystore -signedjar testx.apk src.apk abc.keystore

直接反編譯的apk產生上述錯誤

但是只編譯資源文件的apk安裝時

發現沒有使用V2進行簽名,這時候進行V2簽名, (apksigner,默認同時使用V1和V2簽名

所以先對只編譯資源文件的apk進行V2嘗試看能否成功

重復1(進行apktool -r d apk名字.apk)-->2 -->3 -->4( 不使用jarsigner而使用apksigner )

將生成的abc.keystore和打包回的apk( apktoolapp-debugdist 里的app-debug.apk)放入 C:Users aowei.lianAppDataLocalAndroidSdkuild-tools30.0.3 下,因為Android studio的SDK下有apksigner.bat.

對jarsigner只是apk進行了V1簽名;在Android7.0引入了V2簽名,因此,當進入sdk25.0.0及後續版本,會發現一個apksigner.bat執行腳本

我們可以通過apksigner進行V2簽名,當然,apksigner默認是同時支持V1與V2的,於是:

學習了公鑰和密鑰的使用和區別,使用私鑰的加密演算法稱為對稱加密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實現是接收方和發送方公用一道密鑰,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安全性差,如果被第三人得知密鑰則信息泄露,由此衍生了公鑰加密演算法,也就是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是接收方給發送方公鑰,發送方用公鑰加密後發給接收方,接受方再用私鑰解密。這樣即使所有人知道公鑰也不會造成信息泄露。缺點是效率非常低。

此外了解了RSA簽名的大致過程,發送方擁有公鑰和私鑰,對信息進行摘要然後把摘要通過密鑰進行簽名,然後把簽名和信息一起發出去,那麼如何驗證該信息就是發送方發出的呢,這時候就使用到了公鑰驗證,通過公鑰對信息進行解簽,然後使用一樣的摘要演算法得到摘要,如果得到的摘要和解簽後的內容一致則說明是發送方發出。
總結就是公鑰加密,私鑰解密。公鑰驗證,私鑰簽名

RSA 密碼體制是一種公鑰密碼體制,公鑰公開,私鑰保密,它的加密解密演算法是公開的。由公鑰加密的內容可以並且只能由私鑰進行解密,而由私鑰加密的內容可以並且只能由公鑰進行解密。也就是說,RSA 的這一對公鑰、私鑰都可以用來加密和解密,並且一方加密的內容可以由並且只能由對方進行解密。

因為公鑰是公開的,任何公鑰持有者都可以將想要發送給私鑰持有者的信息進行加密後發送,而這個信息只有私鑰持有者才能解密。

它和加密有什麼區別呢?因為公鑰是公開的,所以任何持有公鑰的人都能解密私鑰加密過的密文,所以這個過程並不能保證消息的安全性,但是它卻能保證消息來源的准確性和不可否認性,也就是說,如果使用公鑰能正常解密某一個密文,那麼就能證明這段密文一定是由私鑰持有者發布的,而不是其他第三方發布的,並且私鑰持有者不能否認他曾經發布過該消息。故此將該過程稱為「簽名」。

Android 簽名機制 v1、v2、v3

進入JDK/bin, 輸入命令

參數:

進入Android SDK/build-tools/SDK版本, 輸入命令

參數:

例如:

最後安裝加 -t :

附上參考鏈接:

https://blog.csdn.net/A807296772/article/details/102298970

配置NDK的時候如果按鈕是灰色的,手動配置

直接在javac後面指定編碼是UTF-8就是了。

需要注意的是要加上* -classpath .其中classpath後面的一個黑點是不能省略的。

編譯好後如何導入so庫

成功運行後發現lib目錄下已經apk編進去so了

https://www.52pojie.cn/thread-732298-1-1.html
本節所有到的工具和Demo

IDA
鏈接: https://pan..com/s/15uCX8o6tTSSelgG_RN7kBQ

密碼:ftie

Demo
鏈接: https://pan..com/s/1vKC1SevvHfeI7f0d2c6IqQ

密碼:u1an

找到so並打開它 因為我的機型是支持arm的所以我這里打開的是armeabi文件夾下的so 如果機型是x86模式的那麼這里要打開x86模式下的libJniTest.so

編譯過程:

按住鍵盤組合鍵 shift + f12 打開字元串窗口 這個窗口將會列舉出so中所包含的所有字元串 因為上節課我們只編寫了一個字元串 所以這里只有一個hello 52pojie! 如果打開的是x86的so這里還會有一些.so 但是字元串只有這一個

滑鼠點在hello 52pojie!字元串上,打開 Hex mp窗口,修改hello 52pojie!對應內存地址的內容
關於字元對應的16進制可以在網路搜索ascii碼表 找到字元所對應的16進制

因為我要把hello 52pojie!修改成hello world! 是不是只要找到每個字元所對應的hex修改就好了
這里我看到 hello 52pojie!對應的hex是:68 65 6C 6C 6F 20 35 32 70 6F 6A 69 65 21
我在ascii碼表上找到world所對應的十六進制是:77 6F 72 6C 64
所以hello world! 對應的十六進制是:68 65 6C 6C 6F 20 77 6F 72 6C 64 21

注意編輯的時候游標暫停的位置只有先輸入字母才能更改成功,修改好後 右鍵Apply changes應用

退出後保存

此時已經so修改完畢

大功告成,hello 52pojie! --> hello world!

⑵ 編譯原理的發展歷程


在20世紀40年代,由於馮·諾伊曼在存儲-程序計算機方面的先鋒作用,編寫一串代碼或程序已成必要,這樣計算機就可以執行所需的計算。開始時,這些程序都是用機器語言 (machine language )編寫的。機器語言就是表示機器實際操作的數字代碼,例如:
C7 06 0000 0002 表示在IBM PC 上使用的Intel 8x86處理器將數字2移至地址0 0 0 0 (16進制)的指令。
但編寫這樣的代碼是十分費時和乏味的,這種代碼形式很快就被匯編語言(assembly language )代替了。在匯編語言中,都是以符號形式給出指令和存儲地址的。例如,匯編語言指令 MOV X,2 就與前面的機器指令等價(假設符號存儲地址X是0 0 0 0 )。匯編程序(assembler )將匯編語言的符號代碼和存儲地址翻譯成與機器語言相對應的數字代碼。
匯編語言大大提高了編程的速度和准確度,人們至今仍在使用著它,在編碼需要極快的速度和極高的簡潔程度時尤為如此。但是,匯編語言也有許多缺點:編寫起來也不容易,閱讀和理解很難;而且匯編語言的編寫嚴格依賴於特定的機器,所以為一台計算機編寫的代碼在應用於另一台計算機時必須完全重寫。
發展編程技術的下一個重要步驟就是以一個更類似於數學定義或自然語言的簡潔形式來編寫程序的操作,它應與任何機器都無關,而且也可由一個程序翻譯為可執行的代碼。例如,前面的匯編語言代碼可以寫成一個簡潔的與機器無關的形式 x = 2。
在1954年至1957年期間,IBM的John Backus帶領的一個研究小組對FORTRAN語言及其編譯器的開發,使得上面的擔憂不必要了。但是,由於當時處理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數程序設計語言的翻譯並不為人所掌握,所以這個項目的成功也伴隨著巨大的辛勞。幾乎與此同時,人們也在開發著第一個編譯器, Noam Chomsky開始了他的自然語言結構的研究。他的發現最終使得編譯器結構異常簡單,甚至還帶有了一些自動化。Chomsky的研究導致了根據語言文法(grammar ,指定其結構的規則)的難易程度以及識別它們所需的演算法來為語言分類。正如現在所稱的-與喬姆斯基分類結構(Chomsky hierarchy )一樣-包括了文法的4個層次:0型、1型、2型和3型文法,且其中的每一個都是其前者的專門化。2型(或上下文無關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被證明是程序設計語言中最有用的,而且今天它已代表著程序設計語言結構的標准方式。
分析問題( parsing problem ,用於限定上下文無關語言的識別的有效演算法)的研究是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它相當完善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現在它已是編譯理論的一個標准部分。它們與喬姆斯基的3型文法相對應。對它們的研究與喬姆斯基的研究幾乎同時開始,並且引出了表示程序設計語言的單詞(或稱為記號)的符號方式。
人們接著又深化了生成有效的目標代碼的方法,這就是最初的編譯器,它們被一直使用至今。人們通常將其誤稱為優化技術(optimization technique ),但因其從未真正地得到過被優化了的目標代碼而僅僅改進了它的有效性,因此實際上應稱作代碼改進技術(code improvement technique )。
這些程序最初被稱為編譯程序-編譯器,但更確切地應稱為分析程序生成器 (parser generator ),這是因為它們僅僅能夠自動處理編譯的一部分。這些程序中最著名的是 Yacc (yet another compiler- compiler),它是由Steve Johnson在1975年為Unix系統編寫的。
類似地,有窮自動機的研究也發展了另一種稱為掃描程序生成器 (scanner generator )的工具,Lex (與Yacc同時,由Mike Lesk為Unix系統開發的)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早期,大量的項目都關注於編譯器其他部分的生成自動化,這其中就包括代碼生成。這些嘗試並未取得多少成功,這大概是因為操作太復雜而人們又對其不甚了解。
編譯器設計最近的發展包括:首先,編譯器包括了更為復雜的演算法的應用程序,它用於推斷或簡化程序中的信息;這又與更為復雜的程序設計語言(可允許此類分析)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其中典型的有用於函數語言編譯的Hindle y - Milner類型檢查的統一演算法。
其次,編譯器已越來越成為基於窗口的交互開發環境(interac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 )的一部 分,它包括了編輯器、鏈接程序、調試程序以及項目管理程序。這樣的IDE的標准並沒有多少, 但是已沿著這一方向對標準的窗口環境進行開發了。

⑶ 編譯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遵循的原則、識別機構、使用的文法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中的遍概念
編譯階段也常常劃分為兩大步驟,分析步驟和綜合步驟 分析步驟和綜合步驟 分析步驟是指對源程序的分析 -線性分析(詞法分析或掃描) -層次分析(語法分析) -語義分析 綜合步驟是指後端的工作,為目標程序的生成而進行的綜合

你分析過嗎?若按照這種組合方式實現編譯程序,可以設想,某一編譯程序的前端加上相應不同的後 端則可以為不同的機器構成同一個源語言的編譯程序。也可以設想,不同語言編譯的前端生成同一種中間 語言,再使用一個共同的後端,則可為同一機器生成幾個語言的編譯程序。

一個編譯過程可由一遍、兩遍或多遍完成。所謂"遍",也稱作"趟",是對源程序或其等價的中間語言程 序從頭到尾掃視並完成規定任務的過程。每一遍掃視可完成上述一個階段或多個階段的工作。例如一遍可 以只完成詞法分析工作;一遍完成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工作;甚至一遍完成整個編譯工作。對於多遍的編 譯程序,第一遍的輸入是用戶書寫的源程序,最後一遍的輸出是目標語言程序,其餘是上一遍的輸出為下 一遍的輸入。

在實際的編譯系統的設計中,編譯的幾個階段的工作究竟應該怎樣組合,即編譯程序究竟分成幾遍, 參考的因素主要是源語言和機器(目標機)的特徵。比如源語言的結構直接影響編譯的遍的劃分;像 PL/1 或 ALGOL 68 那樣的語言,允許名字的說明出現在名字的使用之後,那麼在看到名字之前是不便為包含該名 字的表達式生成代碼的,這種語言的編譯程序至少分成兩遍才容易生成代碼。另外機器的情況,即編譯程 序工作的環境也影響編譯程序的遍數的劃分。遍數多一點,整個編譯程序的邏輯結構可能清晰些,但遍數 多即意味著增加讀寫中間文件的次數,勢必消耗較多時間,一般會比一遍的編譯要慢。

c語言源程序的編譯過程包括哪三個階段

編譯:將源程序轉換為擴展名為.obj的二進制代碼
連接:將obj文件進行連接,加入庫函數等生成可執行文件
運行:執行可執行文件,有錯返回修改,無錯結束

⑸ 編譯器中都有哪些演算法

詞法/語法分析、程序分析與程序變換、代碼生成、內存管理、虛擬機、函數式語言的實現與優化。。。每個話題都能出不止一本書。

用到的演算法/數據結構多如牛毛:

各種樹、圖為主,其他如棧、隊列、散列表、並查集。。。

貪心、回溯、動態規劃、遺傳演算法、矩陣變換。。

在一個問題下很難回答好。。 先簡單介紹一下和圖相關的。

1. 和什麼圖打交道
CFG(Control Flow Graph)
控制流圖是對程序中分支跳轉關系的抽象,描述程序所有可能執行路徑

節點是語句集合(basic block);

每個basic block有唯一入口和出口;

如果A到B有邊,表示A執行完後可能執行B

PDG(Program Dependence Graph)
PDG在編譯器中用得不多,常見於軟體工程/安全相關的應用(程序切片、安全信息流等)

SSA(Single Static Assignment)
SSA簡化了很多數據流分析問題。

其他圖
DJ Graph, Loop Nesting Forest, Program Structure Tree等等。

可參考:IR for Program Analysis。下面主要介紹CFG

2. CFG初步處理
CFG構造

dominator樹生成
在CFG中,如果A是B的dominator,則從程序入口執行到B的任意路徑一定經過A

控制依賴分析
根據dominator和post-dominator分析依賴關系。數據依賴、控制依賴信息在自動並行化中尤其重要(如果循環的每次迭代都沒有依賴,那麼可以並行處理)

控制流圖化簡
在復雜度相同的情況下,CFG的規模影響演算法的效果。如果一個CFG僅通過如下變換能化簡為一個節點,則它是可化簡的:

如果節點n有唯一的前驅,那麼將其和其前驅合並為一個節點

如果節點存在到自身的邊,那麼將該邊刪除
構造SSA
SSA可以由CFG構造。

3. CFG與數據流分析
下面才進入主題。。
一般的文獻介紹DFA(Data flow analysis),都會用幾個基礎的分析為例:Constant Propagation,Range propagation,Avaliable expressions,Reaching Definition。而Reaching Definition的一個應用,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跳轉到定義處」(真要做到「智能」跳轉並不簡單)

這部分涉及東西較多,一些演算法也和」圖「並不直接相關,不再展開。

PS,很多DFA問題可以用graph reachability統一建模,強烈推薦此文:
Program analysis via graph reachability

⑹ 最早的C語言編譯器是什麼做的

匯編。這真的是最早最早的。

准確的來說,這和編譯器的開發有關,不用說太細,很麻煩怕你不懂。你現在假設第一個編譯器是用會變寫出來的,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解釋簡單一種類似於C語言的高級語言,但是這種所謂的高級語言還沒有完全擁有C語言的所有特性。只有比較簡單核心功能,比如能把文本文件的高級語言轉換成機器代碼並且執行。

有了這個原型之後,就可以用這個編譯器來解釋簡單C程序,就可以用C重寫編寫一個新的編譯器,這樣就有更多的C的功能。於是,從此之後就用現有的編譯器解釋更復雜的語言,用更復雜的語言寫出更好的編譯器,然後不斷這樣迭代。這確實是編譯器的演變。

然後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當一個新的CPU發明過後,怎麼辦,需要重寫又從匯編開始寫編譯器嗎?答案是不用。假設你有一個CPU A執行一些代碼,你用匯編寫了一個基礎的C編譯器,然後用C寫出了更復雜的編譯器,接受更復雜的C功能,然後不斷循環演化。現在你有了CPU B,CPU B和CPU A執行兩套完全不同的代碼,那如何讓CPU B的機器也可以變異C語言呢?因為現在A上面已經可以運行非常復雜的C語言程序了,所以你可以在A上面開發一個編譯器把C語言程序轉化為CPU B的執行代碼。然後用這個程序,直接編譯你的C語言編譯器,再把這個程序轉換到有B命令集的電腦上面,這樣你就開發出了B電腦需要的C語言編譯器。

所以除非你真的是活在非常早起的人類。否在現在的編譯器基本上都利用這種原理直接編譯已經用C語言或者其它高級語言寫好的代碼來產生新的編譯器就行了。理論上可以只使用C語言來開發C的編譯器,不過處於一些歷史原因和底層效率等因素的考量,部分代碼還是使用匯編來實現的。

我舉得不過是一個例子,不一定是真實的C語言編譯的進化,何況有這么多不同的C語言編譯器,每一個的發展歷史都有小的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利用了這種編譯器編譯新的編譯器的思想來實現了。而這樣回溯回去,最早的編譯器只能使用匯編來些。而其實最早的匯編語言的編譯器就只能使用機器語言來寫了。不過都是先處理簡單的轉換任務,有了這個核心功能過後,就可以寫程序轉換更復雜的語法。然後越來越復雜。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高級語言編譯器了。

⑺ c語言的編譯過程是什麼

c語言的編譯過程如下:
1、預處理:預處理過程實際上是處理「#」的過程:#include包含的頭文件直接拷貝到hello.c中;#define定義的宏定義進行替換,同時刪除代碼中沒有的注釋部分。2、編譯:編譯的過程實質上是將高級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過程。3、匯編:匯編器是將匯編代碼轉變成機器可以執行的命令,每一個匯編語句幾乎都對應一條機器指令。匯編相對於編譯過程比較簡單,根據匯編指令和機器指令的對照表一一翻譯即可。4、鏈接:就像hello.c中使用到了C標准庫的東西「printf」,但是編譯過程只是將源文件翻譯成二進制文件而已,這個二進制文件還不能直接執行,還需要一個動作:將翻譯成的二進制文件與需要用到的庫綁定在一塊。
補充:編譯過程可分為6步:掃描(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源代碼優化、代碼生成、目標代碼優化。

⑻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一、編譯型

編譯型語言:編譯型語言在執行之前要先經過編譯過程,編譯成為一個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因為翻譯只做一遍,以後都不需要翻譯,所以執行效率高。

編譯型語言的典型代表:C語言,C++。

編譯型語言的優缺點:執行效率高,缺點是跨平台能力弱,不便調試。

二、解釋型

解釋型語言: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執行時才翻譯執行。程序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遍。

代表語言:python,JavaScript。

優缺點:跨平台能力強,易於調,執行速度慢。

編譯型與解釋型,兩者各有利弊

前者由於程序執行速度快,同等條件下對系統要求較低,因此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等時都採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編譯語言。

而一些網頁腳本、伺服器腳本及輔助開發介面這樣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不同系統平台間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則通常使用解釋性語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⑼ C語言文件的編譯與執行的四個階段並分別描述

開發C程序有四個步驟:編輯、編譯、連接和運行。

任何一個體系結構處理器上都可以使用C語言程序,只要該體系結構處理器有相應的C語言編譯器和庫,那麼C源代碼就可以編譯並連接到目標二進制文件上運行。

1、預處理:導入源程序並保存(C文件)。

2、編譯:將源程序轉換為目標文件(Obj文件)。

3、鏈接:將目標文件生成為可執行文件(EXE文件)。

4、運行:執行,獲取運行結果的EXE文件。

(9)編譯語言的回溯擴展閱讀:

將C語言代碼分為程序的幾個階段:

1、首先,源代碼文件測試。以及相關的頭文件,比如stdio。H、由預處理器CPP預處理為.I文件。預編譯的。文件不包含任何宏定義,因為所有宏都已展開,並且包含的文件已插入。我歸檔。

2、編譯過程是對預處理文件進行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優化,生成相應的匯編代碼文件。這個過程往往是整個程序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復雜的部分之一。

3、匯編程序不直接輸出可執行文件,而是輸出目標文件。匯編程序可以調用LD來生成可以運行的可執行程序。也就是說,您需要鏈接大量的文件才能獲得「a.out」,即最終的可執行文件。

4、在鏈接過程中,需要重新調整其他目標文件中定義的函數調用指令,而其他目標文件中定義的變數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⑽ 分別用回溯法和動態規劃求0/1背包問題(C語言代碼)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windows.h>typedef struct goods
{
double *value; //價值
double *weight; //重量
char *select; //是否選中到方案
int num;//物品數量
double limitw; //限制重量
}GOODS;
double maxvalue,totalvalue;//方案最大價值,物品總價值
char *select1; //臨時數組
void backpack(GOODS *g, int i, double tw, double tv)//參數為物品i,當前選擇已經達到的重量和tw,本方案可能達到的總價值
{
int k;
if (tw + g->weight[i] <= g->limitw)//將物品i包含在當前方案,且重量小於等於限制重量
{
select1[i] = 1; //選中第i個物品
if (i < g->num - 1) //若物品i不是最後一個物品
backpack(g, i + 1, tw + g->weight[i], tv); //遞歸調用,繼續添加下一物品
else //若已到最後一個物品
{
for (k = 0; k < g->num; ++k) //將狀態標志復制到option數組中
g->select[k] = select1[k];
maxvalue = tv; //保存當前方案的最大價值
}
}
select1[i] = 0; //取消物品i的選擇狀態
if (tv - g->value[i] > maxvalue)//若物品總價值減去物品i的價值還大於maxv方案中已有的價值,說明還可以繼續向方案中添加物品
{
if (i < g->num - 1) //若物品i不是最後一個物品
backpack(g, i + 1, tw, tv - g->value[i]); //遞歸調用,繼續加入下一物品
else //若已到最後一個物品
{
for (k = 0; k < g->num; ++k) //將狀態標志復制到option數組中
g->select[k] = select1[k];
maxvalue = tv - g->value[i]; //保存當前方案的最大價值(從物品總價值中減去物品i的價值)
}
}
}
int main()
{
double sumweight;
GOODS g;
int i;
printf("背包最大重量:");
scanf("%lf",&g.limitw);
printf("可選物品數量:");
scanf("%d",&g.num);
if(!(g.value = (double *)malloc(sizeof(double)*g.num)))//分配內存保存物品價值
{
printf("內存分配失敗\n");
exit(0);
}
if(!(g.weight = (double *)malloc(sizeof(double)*g.num)))//分配內存保存物品的重量
{
printf("內存分配失敗\n");
exit(0);
}
if(!(g.select = (char *)malloc(sizeof(char)*g.num)))//分配內存保存物品的重量
{
printf("內存分配失敗\n");
exit(0);
}
if(!(select1 = (char *)malloc(sizeof(char)*g.num)))//分配內存保存物品的重量
{
printf("內存分配失敗\n");
exit(0);
}
totalvalue=0;
for (i = 0; i < g.num; i++)
{
printf("輸入第%d號物品的重量和價值:",i + 1);
scanf("%lf%lf",&g.weight[i],&g.value[i]);
totalvalue+=g.value[i];//統計所有物品的價值總和
}
printf("\n背包最大能裝的重量為:%.2f\n\n",g.limitw);
for (i = 0; i < g.num; i++)
printf("第%d號物品重:%.2f,價值:%.2f\n", i + 1, g.weight[i], g.value[i]);
for (i = 0; i < g.num; i++)//初始設各物品都沒加入選擇集
select1[i]=0;
maxvalue=0;//加入方案物品的總價值
backpack(&g,0,0.0,totalvalue); //第0號物品加入方案,總重量為0,所有物品價值為totalvalue
sumweight=0;
printf("\n可將以下物品裝入背包,使背包裝的物品價值最大:\n");
for (i = 0; i < g.num; ++i)
if (g.select[i])
{
printf("第%d號物品,重量:%.2f,價值:%.2f\n", i + 1, g.weight[i], g.value[i]);
sumweight+=g.weight[i];
}
printf("\n總重量為: %.2f,總價值為:%.2f\n", sumweight, maxvalue );
// getch();
return 0;
}

熱點內容
安卓快手圖片怎麼弄 發布:2024-11-20 21:10:21 瀏覽:81
linuxtomcat內存 發布:2024-11-20 20:56:28 瀏覽:776
小米5s存儲卡 發布:2024-11-20 20:48:48 瀏覽:15
互聯網宣傳片腳本 發布:2024-11-20 20:47:09 瀏覽:994
穿越火線伺服器ip地址和埠 發布:2024-11-20 19:59:43 瀏覽:701
李鴻章環球訪問 發布:2024-11-20 19:54:07 瀏覽:197
方舟聯機伺服器怎麼發育 發布:2024-11-20 19:53:15 瀏覽:937
蘋果手機怎麼設計密碼 發布:2024-11-20 19:53:13 瀏覽:181
一個伺服器可以搭建多少游戲 發布:2024-11-20 19:43:56 瀏覽:971
哈希函數c語言 發布:2024-11-20 19:43:03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