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山海經編譯作家

山海經編譯作家

發布時間: 2023-07-27 01:34:39

A. 中國的《山海經》的編譯者是誰

《山海經》古傳有 32 篇,含山海經圖,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勘定為 18 篇,是由《五藏山經》五篇、《海內經》五篇、《海外經》四篇以及《大荒經》四篇組合而成。

《山海經》全篇雖僅有三萬一千字,算不上繁重的長篇巨構,但作者及成書年代卻錯綜復雜,已演化為學術史上的個重要爭論。

歷史上,最早提到《山海經》的學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他在《史記?大宛列傳》中稱:「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矣。」司馬遷認為《山海經》中所記述的生物過於荒誕無稽,因此作史時不將其作為參考,因而也未提及作者及其他信息。

△《水經注》清乾隆年間 · 天都黃氏刻本

至西漢末年劉向、劉歆校注時,首次將《山海經》的成書歸功於夏朝的大禹和伯益,並在《上<山海經>表》中指出:「《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由於此說法出現的時間最早,流傳時間最長,被一般學者所接受。

至東漢時期,哲學家王充隨其說,在其著作《論衡》中稱:「禹主治水,亦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聞見作《山海經》。」然而,伴隨著魏晉之後學者對《山海經》硏究的增多,這種說法遭到了否認。

北魏酈道元作《水經注》時引用《山海經》80 余處,經他研究發現,《山海經》編書稀絕,書策落次,難以輯綴,由於流傳年代久遠,簡冊本難免出現錯簡、殘筒、漏簡等錯訛,後人又加以假合,與原意相差甚遠,懷疑此書非出於一人一時之手。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中提到《山海經》文中有長沙、零陵、桂陽等秦漢以後才出現的地名,認為絕非是禹、益所作。

此後,伴隨著考古學和校勘學的發展,《山海經》的成書作者是禹、益之說日趨被否定。

熱點內容
模擬人生java 發布:2025-04-05 05:53:58 瀏覽:549
日本免費雲伺服器色 發布:2025-04-05 04:58:52 瀏覽:864
linuxcpp 發布:2025-04-05 04:53:38 瀏覽:747
安卓字體哪個最好 發布:2025-04-05 04:46:37 瀏覽:649
什麼是hdb3碼編解碼 發布:2025-04-05 04:40:20 瀏覽:504
編譯原理運算符 發布:2025-04-05 04:37:50 瀏覽:520
如何用安卓手機玩ipad的賬號 發布:2025-04-05 04:17:42 瀏覽:935
vivo手機怎麼在桌面建文件夾 發布:2025-04-05 04:15:56 瀏覽:961
在線ftp網頁版軟體 發布:2025-04-05 04:15:02 瀏覽:624
android手機gps 發布:2025-04-05 04:14:59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