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編譯器
㈠ 嵌入式linux系統開發詳解_嵌入式linux系統介紹
嵌入式Linux開發從下到上分為:嵌入式硬體開發、嵌入式驅動開發、嵌入式系統開發、嵌入式軟體開發。
一、嵌入式硬體開發:熟悉電路等知識,非常熟悉各種常用元器件,掌握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設計的開發能力。熟練掌握嵌入式硬體知識,熟悉硬體開發模式和設計模式,熟悉ARM32位處理器嵌入式硬體平台開發、並具備產品開發經驗。精通常用的硬體設計工具:Protel/PADS(PowerPCB)/Cadence/OrCad。一般需要有4~8層高速PCB設計經驗。
二、嵌入式驅動開發:熟練掌握Linux操作系統、系統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相關知識。熟悉嵌入式ARM開發,至少掌握Linux字元驅動程序開發。具有單片機、ARM嵌入式處理器的移植開發能力,理解硬體原理圖,能獨立完成相關硬體驅動調試,具有扎實的硬體知識,能夠根據晶元手冊編寫軟體驅動程序。
三、嵌入式系統開發:掌握Linux系統配置,精通處理器體系結構、編程環境、指令集、定址方式、調試、匯編和混合編程等方面的內容;掌握Linux文件系統製作,熟悉各種文件系統格式(YAFFS2、JAFFS2、RAMDISK等);熟悉嵌入式Linux啟動流程,熟悉Linux配置文件的修改;掌握內核裁減、內核移植、交叉編譯、內核調試、啟動程序Bootloader編寫、根文件系統製作和集成部前胡署Linux系統等整個流程;、熟悉搭建Linux軟體開發環境(庫文件的交叉編譯及環境配置等);
四、嵌入式軟體開發:精通Linux操作系統的概念和安裝方法、Linux下的基本命令、管理配置和編輯器,包括VI編輯器,GCC編譯器,GDB調試器和Make項目乎悔敗管理工具等知識;精通C語言的高級編程知識,包括函數與程序結構、指針、數組、常用演算法、庫函數的使用等知識、數據結構的基礎內容,包括鏈表、隊列等;掌握面向對象編程的基本思想,以及C語言的基礎內容;精通嵌入式Linux下的程序設計,精通嵌入式Linux開發環境,包括系統編程、文件I/O、多進程和多線程、網路編程、GUI圖形界面編程、資料庫;熟悉常用的歲顫圖形庫的編程,如QT、GTK、miniGUI、fltk、nano-x等。
所以如果你要做嵌入式軟體開發的話,上面那些知識基本夠用了。
㈡ linux下配置嵌入式交叉編譯器時在什麼文件中配置path環
linux下配置嵌入式交叉編譯器時在bin文件中配置path環。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在電腦的bin文件中配置path環是最常用的方式,在瀏覽器查詢可以得知答案為bin文件。
㈢ 嵌入式linux應用程序通常用什麼編譯器編譯
Linux有一系列功能強大的編譯器:vi、emace是屏幕互動式編譯器,GNU CC是GNU項目中符合ANSI C標準的編譯系統。
vi命令是Linux下全屏幕文本編輯,雖然這個編譯器特簡陋,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是很友好,但是在Linux中vi的作用非常大。
主要的三種模式:命令模式、輸入模式、末行模式。
掌握這三種模式十分重要:
命令模式:vi啟動後默認進入的是命令模式,從這個模式使用命令可以切換到另外兩種模式,同時無論在任何模式下只要按一下[Esc]鍵都可以返回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中輸入字幕「i」就可以進入vi的輸入模式編輯文件。
輸入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我們可以編輯、修改、輸入等編輯工作,在編輯器最後一行顯示一個「--INSERT--」標志著vi進入了輸入模式。當我們完成修改輸入等操作的時候我們需要保存文件,這時我們需要先返回命令模式,在進入末行模式保存。
末行模式:在命令模式輸入「:」即可進入該模式,在末行模式中有好多好用的命令。
vim是vi編輯器的改進版本,在vi編譯的基礎上擴展了很多實用的功能。
至於vi/vim的命令就不給大家介紹了,我們在日常實際的使用之中隨著積累都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