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編程
㈠ 編程都有哪些語言
1、Java:應用廣泛,Android的編程,大部分是用Java;相關崗位:軟體工程師,軟體架構師和DevOps工程師。
2、python:簡單易學,軟體庫廣泛,支持多種編程範例,近些年在人工智慧領域應用廣泛。
3、JavaScript:入門難度較低,可在任何瀏覽器上開發及調試,一門靈活的腳本語言,用於前端,後端,游戲腳本等。大多數要求JavaScript的工作都與網路相關。
4、C#:微軟的編程利器,語法很棒,大部分學習了c語言Java的語法風格,基本是全能語言。
5、c、objec-c、C++:C語言在編程語言中鼻祖級的,比如Linux操作系統就是用c語言編寫的,而Android是Linux進化過來的。開發工具很多。
6、PHP,這是做網站常用的編程語言,一般與MySQL等資料庫結合使用,大部分的網站是用PHP做的。
關於常見的編程語言都有哪些,環球青藤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學習一項技能更是受益終身,所以,只要肯努力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如果您還想繼續了解關於python編程的學習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其他文章學習。
㈡ 中文編程語言有哪些
易語言是一門以中文作為程序代碼的編程語言,其以「易」著稱,創始人為吳濤。易語言早期版本的名字為E語言。其最早版本的發布可追溯至2000年9月11日。創造易語言的初衷是進行用中文來編寫程序的實踐,方便中國人以中國人的思維編寫程序,並不用再去學習西方思維。易語言的誕生極大地降低了編程的門檻和學習的難度。從2000年以來,易語言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功能上、用戶數量上都十分可觀。
易語言,於2000年開始開發,是一款全中文、全可視、跨平台的編程語言。除了易語言還有習語言家族,其中習語言:是中文C語言編程系統。還有O匯編語言等。
高級計算機語言程序中任何標識都可使用中文字、詞、片語和句子的語言文法,又有與中文相匹配的語言語法規則可稱為漢語編程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編寫的程序的過程就是中文編程。
中文編程技術關型伍禪鍵不是簡單程序編寫漢字標識使用,而是程序代碼的編譯技術必須自己掌握,編程與編譯必須互為統一發展。
中文名
中文編程
外文名
Chineseprogramming
地位
打破了英文編程語言的壟斷
開發時間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
提到編程語言,我們所了解的也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些主流編程語言,如Java、C/C++、Python、PHP等。那除了這些編程語言,你有了解過中文編程語言嗎?如果沒有,那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簡單了解一些有趣的中文編程語言。
1、易語言
易語言可以說是中文編程語言的老大,擁有獨立的編譯器。易語言並不是把現存的編程工具進行表面漢化而成的,和其他國外語言相比,「易語言"最大的不同是徹底中文化,且擁有自下而上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易語言的全新版本叫做「易語言.飛揚」,包含垃圾收集機制,是完全面向對象的中文編程語言:
和其他中文編程語言相比,它是最成熟的,而且同時具備了一套完整的開發環境。
2、習語言
習語言即中文版的C語言,由一套完備的編程語法和相配套的工具組成,旨在將計算機及軟體編程大眾化,普及化,中文化,提高程序的維護性而誕生。
習語言家族:
3、丙正正
丙正正是一個能令人使用中文開發程序的編譯器,提出者為魏澤人。它是中文編程語言的嘗試。丙正正會將含有中文的原始碼變成可被gcc編譯的[C++]原始碼,並透過宏定義(#define),達到完全使用中文開發程序的目的。後期的版本中,編譯器gcc及除錯器gdb傳
回的變數名稱,也會被翻成中文,以利於除錯。
4、PerlYuYan
PerlYuYan是一個能令人使用中文文言文開發程式Perl程式的Perl模組,由唐鳳於2002年一月發表,只花了兩個小時就實作完成。它是中文編程語言的嘗試。作者利用中文的特質,將許多指令改成以一個卜塵中國漢字來表示,因而造成了文言語法的感覺。
5、中蟒
中蟒是一套基於Python即時編譯語言的中文編程語言。除了保留字,變數名稱可用中文外,很多內建數據類型的操作都可用中文_進行。
6、周蟒
周蟒,又名zhpy,是一個輕量的,與Python語言互相兼容的中文Python語言。讓使用者可以使周蟒用純中文語句(繁體或簡體)來編寫程式。目前主要適用於教學上。
7、O語言
O語言是一款中文計算機語言(或稱套裝),包括O匯編語言、O中間語橘弊言和O高級語言等,其中窗口設計、界面描述語言、O中間語言已經能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O中間語言可以說是匯編語言的抽象,它和匯編語言-樣,使用單句的語法,除了基本的條件句和函數調用外,基本的一條指令對應一條語句,因此,它比C語言在語法上更低級一些。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底層足夠大的靈活性,使前端代碼比較容易地映射到中間語言。C語言毋_置疑是很強大,Pascal語言也非常強大,但是你很難將兩者代碼進行相互轉換,如果使用中間語言作為中間層,就能夠兼容兩者的語法。
8、中文培基
中文培基是Basic語言的中文本地化版本(八十年代初就有了,不可思議吧,可是,第一門中文編程語言其實從七十年代就有了,其平台是DOS。
其實,中文perl、中文Pascal、中文Cobol、中文LOGO和中文Basic這些明顯的本地化語言都是有的。
我覺得中文編程語言可以按照中文的深度這樣兩種:
01本地化其它編程語言。比如上文介紹過的「丙正正」(題外話:為什麼叫「丙正正」呢?因為原語言叫「C++」嘛)。
02漢語內核語言。包括「易語言」等。這種語言才能說是一門「真正的語言」,要不然只能說是語言+一個漢化包而已
第一個:易語言,原名叫e語言。是中國人開發的第一款編程語言,以「易」著稱,是因以簡體中文為程序代碼進行編程操作。創始人是吳濤,創造易語言的初衷是用中文來編寫程序的實踐。從2000年至今,易語言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功能上、用戶數量上都十分可觀。易語言的特點有6個,1:用全中文編程,圖像化編程,容易學;
2:中國人客服的平台;
3:功能強大;
4:可以與其它編程體系相兼容;
5:強大的資料庫功能支持;
6:完善的網路,埠通訊和互聯網功能支持。這些便是易語言的特點。
第二個:易安卓,簡稱E4A,也是中國人開發的中文編程語言,在2013年06月01日正式發布的,是全中文AndroidAPP開發語言。這款e4a類似易語言的Basic語法,只要你會易語言就會e4a安卓開發工具。e4a也和易語言一樣有可視化開發環境,以及強大的智能語法提示功能。也是純中文編寫代碼,也無需記英語,學英語。目前e4a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在完善中。
㈢ 用古詩編程的故事作文
古詩編成故事作文300字
有哪些由古詩編成故事的300字作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的這一天,天灰濛蒙地下著細雨,我走在離家鄉很遠的路上,想著自己已經過世的親人,心裡萬分哀傷.我想去酒家裡喝一點酒來解我心中的哀傷、悲痛、煩亂、低落,於是,我去問路邊的牧童:「請問,這附近有沒有酒家呢?」只見牧童伸出手來,指向那杏花林後面隱隱約約的村落.我走了過去,白色的杏花讓我看了十分地欣慰,我走到了那一個村子,看到了一個酒家,進去後我喝了很多酒,一直相信酒可以解煩,十分希望今天也成功.我喝酒足足喝了三個時辰,我的心情開朗了起來.這時太陽出來了,我的心情更加象往日一樣了.
我由衷地感嘆:「今年的清明節,我真的是前哀後喜,多謝了這些酒!」
雨過天晴後,一切的事物都變得清新、明亮了.小草上的灰塵都被雨珠洗干凈了.花兒發出那甜甜的花香,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一切都變了.
用古詩編的故事作文450字
讀古詩編故事: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內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看了一容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他抬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這幾十年,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前忙後,為自己准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兒,才結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發,孟郊的心裡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
孟郊想到這里,一股 *** 在胸中回盪。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關於將古詩寫成故事的作文
冬天,凜冽的寒風呼呼地刮著,鵝毛般的大雪覆蓋了大地,到處粉裝玉砌,銀裝素裹。一間破舊的小屋中,微弱的燈光下,只見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坐在灰暗的燈光下,正為即將離家的孩子縫補衣服,母親眯縫著眼,左手拿著針,右手拿著線,在這一針一線中,包含著母親對兒子的多少牽掛與擔心,家中貧困潦倒,沒錢買綾羅綢緞給孩子,只能為孩子縫些粗衣麻布,但在這些粗衣麻布中,溶進了母親的千般情與千般愛。
夜深了,刺骨的寒風透過一快破布侵入屋內,使母親不禁打了個寒顫,她站起身,垂了垂酸痛的被背,端起一杯熱騰騰的茶,走進了兒子的房間,為兒子披上衣裳,擔憂地說:「兒呀,天冷了,早些歇息,明還要起程呢!」孟郊放下手裡的書,看著憔悴的身影,思緒萬千,母親一絲不苟地為將要離家的兒子縫補衣裳,生怕在外地沒有人給他縫衣,樹枝般枯黃的手上長滿了老繭,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在昏暗的燈光下為兒子穿針引線,不時揉了揉眼睛,理了理頭發,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憔悴與擔憂,「你出門在外,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啊。」孟郊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上,熱淚盈眶,握著母親長滿老繭的手,感動不已,想留下來陪著母親,但是又不想辜負母親的希望,揚名於世,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考上了個小官,欣喜若狂,但這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的恩情,卻無法報答。這不禁使孟郊感慨萬千。明日就要離開慈愛的母親,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了,母親的怎能報答?這小草的心怎能報答春天的溫暖呢?兒子又怎能報答母親的恩惠呢?
窗外依然寒風凜冽,但屋內卻依舊溫暖。
用古詩寫一篇故事作文兩百字
聆聽詩人的聲音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古詩詞的金光。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匯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詩人用他們的才學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有的像鏡子,反射出歷史的光環;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澆灌出心靈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現出壯闊的波瀾。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了縣令,「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歸隱田園而不與世爭,開荒南野際而守拙歸園田。他,低頭鋤地耕菊花,抬頭採菊釀詩酒,對酒當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是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陶淵明的聲音,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號五柳先生,難怪世人都羨慕五柳,能度過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領略過直奔入海不復回的黃河水,也想像大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他,寂寞時會把月亮當做朋友月下獨酌卻對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游遍了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的李白,仕途上經歷過嚴重的挫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奔騰的生活,就好似他筆下的江河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豪邁。
她,聲聲慢,一剪梅……淡淡的憂傷,「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飽經戰亂,家破人亡,身在無能的宋朝,自愧為何不託生男兒,像岳飛一樣去保家衛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的苦水,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眸歷史長河,古代詩人詞人的聲音在耳畔回響。「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雖然沒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一生也取之不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永遠是秋夜江上的一輪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會了。啊,古詩古詞,美不勝收,「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詩古詞若流水,共嘆人生皆如此。聽,那潺潺的聲音,永久,永久……
我與古詩的故事!作文。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一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一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滿,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鬱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丑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鬱、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一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你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你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像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一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痴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一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一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一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一種新收獲。——朱光潛
關於古詩編寫成的故事寫作文,字數大約250寧一
她長得胖胖的,一頭卷發披在肩上,戴一副金絲邊眼鏡,很慈祥。她就是我奶奶。我奶奶是一名小學教師,我出生後就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在搖籃里,奶奶就一邊哄我睡覺,一邊念兒歌給我聽。等我會講話的時候,我已會念好多兒歌和古詩了。我們家,奶奶最棒了。在我還不會講話時,我就「咿咿呀呀」的用手指著各種物體,讓奶奶給我編兒歌。有兩首奶奶自編的兒歌至今我還記得。一是我用手指著空調,讓奶奶編空調的兒歌。奶奶看著空調,兒歌脫口而出:「空調、空調你真棒,夏天送來清涼,冬天送來溫暖。」我手又指著爺爺,奶奶看了爺爺一眼,笑著說:「寶寶,你聽好:老爺爺,鬍子翹,叼根煙袋逛大橋。大橋長,大橋寬,大橋兩頭跨長江。」……我就是在奶奶的兒歌和歌聲中慢慢長大的。3歲以後,我是在奶奶的故事中成長起來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科學》故事和動植物的故事,各種《繪本》……奶奶從講故事給我聽,到我和奶奶一道讀故事書,從故事中我找到了快樂;讀書讓我懂得了助人為樂,懂得了真善美。奶奶教會我喜歡書,喜歡讀書。從聽故事到自己讀故事,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也提高了我的口頭表達能力。現在。我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我在奶奶的關愛和引導下,正健康成長。奶奶——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我永遠愛你。
我和古詩的故事(作文)
我最早接觸到的文章就是古詩文了.記得在我還沒上小學的時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開始教我讀古詩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曉>>我張口就來.像這樣的古詩我那時就能背出幾十首了,爸爸媽媽也為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古詩文,直到上學後我才慢慢有了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中國古詩文的寶庫真是太博大精深,星光燦爛了.
我非常喜歡古詩文.我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讀下來;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平常人,只要讀一遍就能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多麼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難怪連外國人都贊嘆和欣賞.
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詩好句.在過去的作文中,我曾通過引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雪中的奇麗景色;通過引用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形容人們遇到的困難之大;通過引用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抒發子女對母親的深情;通過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通過引用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等等等等.總之,通過引用古詩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 力,從而深化文章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編寫元日的古詩故事作文400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這是古詩《秋夕》,是我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就是它把我領入古詩的海洋。
小時侯,,我和酷愛唐詩的爺爺住在一起,整日聽他吟誦各種唐詩。久而久之在爺爺的熏陶之下,我也變得詩情畫意起來,也常常會主動地讀起各色唐詩。
一次,爺爺教了我一首《長恨歌》其中一句最令我欣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簡潔明了,一針見血地表達了要我們好好珍惜現在的大好時光,不要浪費它,要不然等老了再學就來不及了只能留下滿腔的悲傷。這首詩中的「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為我不懂詩人為什麼要寫這句話,我覺得這句是多餘的。後來我就去問學識淵博的爺爺,爺爺見了便笑著替我解答問題,原來詩人這段景物描寫是為了下文的意境更好地烘托出來,能為下 *** 好鋪墊。就這樣我又從古詩裡面學了一招,這招在我平常的習作中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我的作文加了不少分。所以我越來越愛古詩詞了,因為讀古詩不僅讓我收益匪淺,還讓我對習作中的寫作技巧運用的更加熟練。比如我從古詩中知道了結尾要寫得達到總結全文的作用,這樣才能畫龍點睛,我知道了寫作時有些地方要高度凝練而有些地方要寫得細致入微。我還知道了寫作時要分段明確,條理清楚才能讓人讀來舒適,拿到高分。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古詩詞我愛你!在你的身上我獲益良多,我不僅收獲了知識,更凈化了我的靈魂!
古詩改編為故事作文五百字
———【宋·辛棄疾】
夏天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你瞧:鬱郁蔥蔥的樹木為大地撐開了一把把「太陽傘「,花兒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翻過一座大山,穿過幾條幽深的小道,來到了一個偏僻、秀麗的江南小山村。這里很靜,除了幾聲雞叫和狗吠,再沒有別的聲音了。
在山村旁邊,有一條從山上流下來的清澈的泉水,陽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彩,像童話里的寶鏡一樣美麗、神奇。溪上還有些翠綠的荷葉,像使者一樣保護著那嬌滴滴的荷花。偶爾一陣風吹過,溪面上便盪起魚鱗般的漣漪。走到溪邊,掬起一捧清涼的泉水洗把臉,立刻感到神清氣爽。
在溪對岸,有座又低又小的茅屋,成片的荷葉為這座茅屋做了綠色的「天然屏障「。在茅屋裡,有對老年夫婦,他們好像剛飲完酒,微微有些醉了,紅紅的臉上盪著笑意。他們用吳地方言互相逗趣、取樂。聲音是那麼柔美、語言是那麼親切,真幸福呀!在茅屋外面的空地上,綠草成蔭。屋旁一棵大樹下,坐著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是那對老夫婦的二兒子,他正在給雞編織籠子。他編的很認真,真是心靈手巧。在二兒子的左邊,卧著一個兩三歲的頑童,他也沒閑著,瞧:一會兒逗小魚。一會兒剝蓮蓬,那調皮、稚氣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在小溪東邊的一片豆田裡,有一個二十幾歲的棒小伙兒,他是老夫婦的大兒子,正揮著汗在田裡辛勤耕作,烈日把它曬得大汗淋漓,但他還是認真地干著……
看著這生活在世外桃源一樣的一家人,大兒子、二兒子勤勞、朴實,小兒子調皮可愛,真是一個幸福美滿的農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