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方舟編譯器
1. 華為的鴻蒙系統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嗎
華為絕對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我們在分析可能性之前,先來目前四大操作系統是哪些,與鴻蒙比較有何優劣勢。
目前按照市場份額來說,分別是安卓、windows、ios、macOs;
安卓是谷歌打造的一款移動端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39%。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安卓系統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國內除了iphone,其他手機基本安裝的基於安卓的系統。
安卓是開源的,只要遵守協議,任何人都可以拿到源碼,進行二次開發。
這也是安卓市場佔有率高的原因。
windows是微軟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35%。
對於windows,基本上玩過電腦的應該都知道。
有意思的是,windows的市場佔有率有一部分是靠盜版支撐的。
windows現在也在擁抱開源,並且有意將系統往微內核方向發展,之前有報道,已經建立了一條基於手機的windows 10操作系統的分支。
ios是蘋果旗下的手機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13.87%。
ios系統基本是用於蘋果自己的設備上,市場佔有率基於自己的出貨量。
從近年來看,ios的出貨量有所下降,但採取降價策略後,出貨量有所回升。
這是閉源生態的弊端。
macOs是蘋果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5.92%。
macOs也是基本上只用於蘋果自家電腦上,由於macOs灰常滴貴,所以並沒有到人手一本的地步,市場佔有率略低。
這里提下linux系統,論市場佔有率只有0.77%,但如果論影響力的話,絕對是排名前三的操作系統。
2019年華為在東莞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鴻蒙操作系統,目前國內市場份額0.1%,國際市場份額目前還沒找到數據。
鴻蒙系統與安卓一樣,也是基於開源的linux系統開發的。
與安卓不同的是,鴻蒙是採用微內核的架構,並且面向多終端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視、智能 汽車 、可穿戴設備等。
目前已有多個設備搭載鴻蒙操作系統,新發布的榮耀智慧屏就是搭載的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是開源的,雖然目前大多是華為自加設備搭載,但隨著開源的推進,相信會有更多的設備搭載鴻蒙系統。
我們先看看鴻蒙的優勢:
鴻蒙OS的「分布式OS架構」和「分布式軟匯流排技術」通過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將相應分布式應用的底層技術實現難度對應用開發者屏蔽,使開發者能夠聚焦自身業務邏輯,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也使最終消費者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業務協同能力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的無縫體驗。
鴻蒙 OS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順序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順序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鴻蒙OS採用全新的微內核設計,擁有更強的安全特性和低時延等特點。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盡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微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服務,比如多進程調度和多進程通信等。
鴻蒙OS將微內核技術應用於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數學方法,從源頭驗證系統正確,無漏洞的有效手段。傳統驗證方法如功能驗證,模擬攻擊等只能在選擇的有限場景進行驗證,而形式化方法可通過數據模型驗證所有軟體運行路徑。 鴻蒙OS首次將形式化方法用於終端TEE,顯著提升安全等級。同時由於鴻蒙OS微內核的代碼量只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鴻蒙OS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制項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制項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可供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將高級語言編譯為機器碼。此外,方舟編譯器未來將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鴻蒙作為後起之秀,在結合前幾大操作系統優勢的同時,再結合業務場景而開發的,如果生態建設起來了,成為前三大操作系統也不是不可能!
從市場份額來看,排名第四的是macOS,佔比5.92%。
macOS只有蘋果自己的電腦搭載,所有市場份額基於mac電腦的出貨量。
很顯然,華為旗下的設備出貨量遠遠大於mac出貨量的,只是華為的設備由於某些原因大多還沒搭載鴻蒙。目前只搭載了所有出貨量的0.03%。
所以一旦華為開始規模性的搭載鴻蒙系統,超越macOS系統,就是一個季度的事。
目前華為已經在智慧屏上面搭載鴻蒙系統,今年鴻蒙系統將會用於創新國產PC、手錶/手環、車機等設備。
2021年會有鴻蒙OS 3.0,主要用於音箱、耳機。2022年用於VR眼鏡等更多設備。
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推算,華為到年底國內市場份額達到5%,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2%。
從市場佔有率前三個系統的發展來看,都不是靠擠占其他系統來提升市場佔有率的,比如安卓系統,依靠移動互聯網時代占據領先地位。
鴻蒙是屬於物聯網時代的,可以依靠物聯網時代,占據領先地位。
當然安卓和windows也在布局物聯網,但貌似還沒想清楚具體場景,從目前安卓的版本更新來看,也只是在 探索 。而華為旗下有多種物聯網設備,也有很多應用場景,從這一點來看,已經處於領先了!
HMS之於鴻蒙,相當於GMS之於安卓,可以說是系統的靈魂了。
谷歌安卓是免費開源的,主要用GMS來收取廣告費。
華為服務1月份在歐洲發布HMS Core4.0,華為海外設備最新機型將全面搭載華為服務。
華為已經投入10億美元來進行HMS生態建設,目前覆蓋170個國家/地區和6億用戶,注冊開發者超130萬,超過5.5萬個APP正在使用HMS服務。
目前HMS想要全面取代GMS,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這段路必須要走,而且得走的小心仔細。
對HMS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我寫的另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99505263851209227/
未來是物聯網的時代,而華為鴻蒙系統正是為物聯網而生的,對比其他系統,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鴻蒙系統充分結合5G技術,在用戶體驗方面將會得到巨大的提升。期待鴻蒙生態的完善,那時我或許會轉型成為鴻蒙開發者!
國產之路,雖然艱難,但終將崛起!
根據題主的問題,先給出我的答案,一共有兩點:
1. 第四大操作系統一定會出現,而且就在近幾年;
2. 鴻蒙系統很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即使不是,鴻蒙也一定會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上述論點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一起來探討和分析。
首先列舉一下Facebook幾個比較有名的收購案例:
Oculus是一家做VR的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社交屬性的公司,所以它收購WhatsApp和instgram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收購Oculus呢?我們回想一下,從桌面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了三大操作系統--Windows、Android、IOS,到現在依然是我們日常辦公和生活的主要操作系統。因此,當年FB對於Oculus的收購,並不是小扎看好它的產品,而是因為那幾年VR領域的火熱,讓他押寶於下一代操作系統,這才是扎克伯格的野心,他要做下一代操作系統,或者說要統一VR平台的操作系統。
為什麼說OS這么重要,我們可以先簡單回顧一下過去幾十年,全球OS的發展歷程。
下面這張表,我基本整理了一下從1970年到現在的一個發展軌跡,產品一列是指當時的主流產品形態,硬體一列是指晶元等半導體元器件,軟體一列主要是指OS。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70年到現在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是一次OS的變革,那麼每個抓住機會的公司也就基本上會主宰接下來10年的發展。
然後下表中最後一行就是2010年,也就是我們經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目前也是安卓和IOS兩個陣營。而到今天為止,移動互聯網也走過了10年,那麼這個時候或者節點上,大家都很清晰,下一代操作系統又該來了,所以每個人都想搶占這個機會。
目前手機終端的操作系統市場由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瓜分,當然微軟的windows phone幾乎已經從人們的記憶中刪除,從市場佔有率和用戶數量來看,windows phone是失敗的。盡管這樣,它還是第三。那麼第四大手持終端操作系統可能是誰呢?極有可能就是鴻蒙OS。
從2019年4月份開始,美國制裁華為,華為被列入了實體清單。本來人們會以為華為會像中興一樣無奈的去談判,但是令人吃驚的是,華為的整個表現卻出人意料,步步為營,對於美國的打壓政策,華為見招拆招,每一步都化險為夷,每一個坑都能跳過,表現驚艷。從晶元到軟體框架,不落下風。
美國政府先是禁止華為使用谷歌的服務框架GMS,華為就推出了自己的服務HMS,並建立了開發者聯盟、上線開發環境,拉攏開發者。所推出的方舟編譯器功能強大,簡化了開發者的難度、減小了代碼工作量,用方舟編譯一下就可以兼容鴻蒙系統。並在2019年8月9日發布了鴻蒙OS,宣布開源。鴻蒙OS首先在華為智慧屏上實現了搭載。
但是手機終端目前還沒有上鴻蒙OS。先上智慧屏,應該是華為的一種攻擊策略,在生態未健全的情況下,避開和安卓、蘋果IOS正面交鋒,反而從智慧屏上改進完善鴻蒙OS,並同時加快HMS的開發以及軟體生態的建設。等到HMS構建成熟、生態完善後順勢在手持終端推出鴻蒙OS,便可一夜之間向華為手機、榮耀手機用戶推送鴻蒙OS,讓谷歌措手不及。
在美國政府的政策打壓之下,我們看到了華為生命的頑強和強大的技術儲備,相信華為一直在默默的研發自己的系統,政策的打壓無形之中堅定了華為開發系統的決心、加快了系統發布的步伐。有傳言華為P40將會搭載鴻蒙OS,這一消息是否屬實,我們拭目以待,但毫無疑問的是,鴻蒙OS一定會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
早在2019年8月份,華為就推出了鴻蒙系統,其實鴻蒙系統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了研發,因為一些大家懂得原因,華為不得不將自己的操作系統拿出來,雖然目前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比較少,至今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也沒有正式上市,可是鴻蒙系統一直在華為的籌備當中,不斷的在發展,搭載的設備也會越來越多。
鴻蒙系統是一個基於微內核進行開發的分布式操作系統,由於採用的是微內核,鴻蒙系統比較輕便,可以搭載於多種設備, 比如手機、智能手錶、智慧屏、耳機、平板電腦、電腦、路由器等設備 ,目前鴻蒙系統已經在華為智慧屏、華為路由AX3系列與 汽車 得到了使用。
很多人說鴻蒙系統只是套了殼的安卓系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開發的,安卓是基於Linux系統進行開發的,所以二者不存在的任何關系 ,就像是安卓系統與蘋果IOS的關系。
按正常的道理來講,兩個不同的操作系統之間不會存在相互兼容彼此的軟體。但是華為做到了,因為華為知道如果不去兼容安卓的應用,開發者就要為鴻蒙系統單獨開發應用,在初期,很少人使用鴻蒙系統,開發者基於利益的關系,幾乎不可能為鴻蒙系統開發專門的應用,所以鴻蒙系統很難得到發展。
所以華為開發了「方舟編譯器」, 方舟編譯器可以將高級語言轉換為二進制代碼,通俗來講就是可以將安卓應用轉換為鴻蒙系統可以使用的應用,相當於安卓系統與鴻蒙系統之間的一個翻譯官。
目前方舟編譯器已經對外界進行了開源,開發者只需要將現有的安卓應用放到方舟編譯器上重新進行編譯,這時生成的軟體安裝鴻蒙系統就可以使用了。
為應對谷歌禁止華為使用GMS,推出了HMS,即華為移動服務。 華為移動服務包括華為應用市場、華為瀏覽器、華為郵件服務、華為地圖等基礎軟體以及華為服務框架。 目前已經有5.5萬個應用適配了HMS,華為地圖與華為瀏覽器也在測試當中,很快就會對消費者進行推送,華為郵件服務也在內部進行測試。
同時印度當地的手機操作系統InsOS正在與華為進行商談合作事宜,合作一旦達成,華為便可將印度40萬個應用程序納入HMS的生態當中。
華為在2019年的手機銷量為2.4億部,已經連續好幾年手機銷量都位於全球前三,2019也超過蘋果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華為在電腦、智慧屏領域也在逐步發力。
按照華為現在的體量,在手機操作系統很有可能成為前三。
當然有可能,比較困難也是真的。
不過華為向來是能打硬仗的,挺看好華為。
這個問題可能本身就存在問題,華為推出鴻蒙系統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有安卓及iOS這兩大系統,不存在有第三個(即使有也遠遠達不到與安卓及iOS並稱三大的程度),所以你的問題是不是應該為:華為的鴻蒙系統有可能成為與安卓及iOS並列的第三大系統嗎?
答案是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
給出判斷依據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安卓及iOS兩大系統,
一、時機
iOS出現在3G高速發展的時候,iOS及蘋果手機的發布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及人機交互,加上3G的快速普及4G的快速跟進,用戶數據流量及網速有了保證,消費者迅速接受。
安卓的出現比iOS慢,iOS的封閉性及蘋果自用性給安卓留下了極大的發展空間,有了iOS的啟發安卓少走了不少彎路,安卓選擇開原,除蘋果外的大多數廠商快速上了安卓的車,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二、系統特色
iOS的流暢、簡潔、美觀、安全、不吃硬體的特點是其迅速被消費者接受。
安卓的開源、可玩性深受發燒友喜愛,不同手機廠商的定製UI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安卓系統迅速擴大地盤。
三、用戶基數及軟體生態
手機系統能否成功(用戶基數)很大取決於這個系統的軟體生態豐富程度,軟體生態的豐富程度很大程度取決於這個手機系統的用戶基數,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系統用戶基數大才能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開發適配系統的軟體,更多的適配系統的軟體極大的豐富了系統軟體生態,豐富的系統軟體生態更能吸引消費者購買手機。
蘋果的硬體業界巔峰,與iOS完美匹配,絲般順滑,銷量迅速攀升,蘋果用戶基數越來越大,更有利於App Store生態的推廣及豐富,蘋果手機的用戶基數每年上億的銷量迅速累積,App Store軟體從幾十萬到百萬級發展。
蘋果的封閉,塞班的千古,微軟的陽痿給安卓留出了巨大的蛋糕,加上安卓開源,安卓廣收門徒系統份額達到80%上下,安卓系統的適配App數量很快達到百萬級甚至超過蘋果。
當一個系統的用戶數以億計適配App數以百萬計的時候這個系統肯定是成功的。
所以我們如何定義鴻蒙系統成功的標准呢?當鴻蒙系統的用戶基數達到億級及適配App超過百萬的時候就可以認為是成功了並成為繼安卓iOS後的第三大系統。
現在我們來分析鴻蒙為什麼能成功
一、時機
5G時代來臨,面向萬物互聯的下一代操作系統亟需開發,目前谷歌及蘋果均有開發下一代操作系統的計劃,鴻蒙正是基於萬物互聯的下一代操作系統,是適應5G應用的操作系統,目前谷歌及蘋果的下一代操作系統仍在開發之中,鴻蒙可以說是佔了先機,從時機上來說鴻蒙系統是可能成功的。
二、系統特色
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設計的面向萬物互聯的下一代操作系統,打通了手機、平板、電腦、 汽車 、電視、音響等硬體,可以相互調用硬體。針對華為自家的晶元可以做到更好的軟硬匹配,類似於iOS的軟硬完美匹配,使鴻蒙系統更加絲般順滑更加解約硬體開支。確定時延的設計使得鴻蒙系統在工業應用方面也大有作為。鴻蒙系統是基於5G應用設計開發的微內核操作系統,適應5G時代的消費端應用及工業應用,從系統特色來說鴻蒙是可能成功的。
三、用戶基數及軟體生態
華為手機的銷量2019年達到了2.4億僅次於三星居世界第二,其中海外銷量約1億,數億級的用戶基數是鴻蒙系統推廣的堅實基本盤,是吸引開發者進駐鴻蒙的巨大乳酪。
HMS生態圈的推廣,HMS是鴻蒙能否成功的關鍵,HMS gallery已經發布,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目前HMS的注冊開發者已超過百萬,海外主流的社交App如臉書系得已確認入住,這是海外推廣能否成功的關鍵。同時華為投入10億美金巨資推廣HMS吸引各國開發者,與海外生態合作引入巨量App入駐HMS如與印度InsOS合作引進其40萬App入駐HMS。
鴻蒙系統前期採用兼容安卓的策略可以極大降低HMS生態建設的風險,可以爭取相當時間的過渡發展期。方舟編譯器助力開發者現有安卓生態軟體適配鴻蒙系統,是開發者開發適配鴻蒙App的高效工具。
以上,華為的鴻蒙系統有可能成為繼安卓及iOS後的第三大系統。
鴻蒙系統的發布,稱得上是華為公司 歷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較大程度上改善了華為一貫以來以「硬體技術 「主打的對外品牌形象,成功地讓外界用戶看到了華為在軟體系統開發層面上也擁有非常強大的底蘊和資本,軟硬結合,才能克敵制勝。
對此,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它發布最新報告稱,華為自主操作系統鴻蒙將在2020年取得2%的市場份額,超越Linux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同時,還表示預計在2019年年底,華為鴻蒙會在中國市場份額達到0.1%,明年底達到0.5%,在華為今年所有出貨設備當中,搭載鴻蒙OS的設備比例會達到0.03%。
從8月9日正式發布到如今,華為鴻蒙系統可以說剛剛誕生還不足兩個月,權威市場機構就預測它在明年會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你敢相信嗎?
從報告中給出的數據統計顯示,當前全球操作系統份額中,谷歌Android最高,佔比高達39%;微軟Windows次之,達到35%;蘋果iOS系統以13.87%排在第三位;蘋果MacOS系統以5.92%排在第四位;Linux則居第五,佔比則為0.77%,與前面幾個份額差距頗為明顯。
因此,僅從數額上來看,華為鴻蒙的確有超過Linux的實力,畢竟在它的背後有華為大量的硬體設備作為支撐。在之前的8月10日,榮耀就已經率先發布智慧屏系列,成為了首批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終端,出貨量和受歡迎程度極為火爆。
緊隨其後,華為也發布了更為高端的華為智慧屏系列電視新品,同樣搭載了鴻蒙系統1.0版本,僅僅從這款設備的出貨量來看,鴻蒙系統的確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Linux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
最後,根據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放出的HarmonyOS鴻蒙規劃時間路程,預計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將發布2.0版本,並應用在創新國產PC、手錶/手環、車機等終端設備身上,那麼這也就意味著的鴻蒙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或許追趕上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統都非常有可能,大家覺得呢?
鴻蒙現在還沒出來呢!怎麼會是第四大系統呢?
短時間內幾乎不太可能,研發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對於國內來說並不難。重要的是構建手機操作系統生態。比如蘋果的ios上有無數的app,安卓上面也有無數的手機app. 有了系統以後還要推廣到市場上有用戶使用,制定很多的標准。比如硬體標准晶元,攝像頭等。
總而言之:研發一個操作系統對華為來說並不難,要重新打造一個手機生態卻很難。
幾乎不可能,這是一個系統性全局性的項目。可不是你想當然而然
2. 華為鴻蒙來襲,你手機里的APP還能用嗎
要問你的手機操作系統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還是略知一二的,市場上主流手機操作系統是蘋果IOS和谷歌的Android,二者兩分天下,許多用戶也已經習慣了自己手機上的操作系統,然而 2019年8月9日,在東莞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華為正式發布操作系統鴻蒙OS,一時平地驚雷,震驚寰宇,一場革新和戰爭悄然而至。
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華為鴻蒙OS自從誕生之日起,受到了國人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支持國產,打破國外壟斷,國人熱情高漲,但是也有的用戶會產生這樣的疑惑?手機更新了華為鴻蒙系統後一些Android手機上的APP會不會不兼容,還能不能用?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華為鴻蒙系統。
什麼是華為鴻蒙系統?
華為鴻蒙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體互助、資源共享,用最合適的設備提供最佳的場景體驗。因此, 華為鴻蒙系統不僅僅是一套嶄新的手機操作系統,而是開啟萬物智能互聯的全場景操作系統 ,這個新的 操作系統 將 打通手機 、 電腦 、 平板 、 電視 、 工業 自動化控制 、 無人駕駛 、 車機 設備 、智能 穿戴統一 成 一個 操作系統。華為的布局在未來,在5G智能時代!
手機上的華為鴻蒙系統是什麼樣的?
2020年9月10日,在華為2020開發者大會上,鴻蒙OS2.0 系統正式亮相,2020年12月發布手機 Beta 版本,一些參與內測的用戶首先進行了升級體驗。據一些參與內測用戶的反饋表示,新操作系統表現還是可以的。
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華為手機更換了全新的開機畫面和鈴聲,再次用來區分和安卓系統之間的差別,而在系統中還加入了一首全新鈴聲,推測也是鴻蒙系統獨享。而像息屏顯示,桌面插件、消息通知和個性化鎖屏界面都得以保留。
在流暢度和動畫方面,該參與測試的用戶表示,鴻蒙系統的應用圖標全部進行了重繪、加入和很多過渡動畫、幀率夠快有類似iOS的感覺,運行速度整體流暢快速、還有全新的通知面板和碩大的搜索框。
UI界面 :鴻蒙2.0看起來非常清爽。跟之前的華為的EMUI並沒有太多不同。
性能測試: 有博主測試了王者榮耀以及和平精英,發現在開啟HDR、抗鋸齒畫質下,整體性能比EMUI 11更流程更穩定,功耗更低。
華為鴻蒙系統能兼容大部分手機APP嗎?
對於想要升級華為鴻蒙系統的用戶來說,會想系統更新後,原來的手機APP還能用嗎?其實完全不需要有這方面的擔心。
鴻蒙系統兼容所有的安卓應用 ,並且華為系統採用了方舟編譯器,應用開發商不需要修改源代碼,只需要使用方舟編譯器編譯後,就可以適配鴻蒙系統,降低了應用開發成本。 華為已經提供眾多SDK包、子系統源代碼給開發者。開發者可以很方便地開發出基於鴻蒙系統的APP。 華為透露,截至目前,京東、銀聯、優酷、科大訊飛等120多家知名應用廠商已開始基於HarmonyOS的適配和改進,超過10萬開發者已經參與到鴻蒙系統的開發中來。
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手機APP適配問題。
2021年6月2日,將召開 鴻蒙操作系統及華為全場景新品發布會 ,正式公布可以覆蓋手機等移動終端的鴻蒙操作系統。
正式版發布,你會第一時間選擇升級華為鴻蒙OS嗎?
3. harmonyos是什麼系統
品牌型號:華為P50系統:HarmonyOS 2
harmonyos是鴻蒙系統,是華為完全自主研發的一款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華為鴻蒙系統是華為公司在2019年8月9日於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19)上正式發布的操作系統。
華為鴻蒙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創造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互聯的世界,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將消費者在全場景生活中接觸的多種智能終端實現極速發現、極速連接、硬體互助、資源共享,用合適的設備提供場景體驗。
華為鴻蒙系統採用的是微內核,微內核核心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系統服務,其他系統服務統統都放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來實現。隨著操作系統越來越復雜,微內核的優勢逐步顯現:高安全性、高可靠、高擴展性、高可維護性和支持分布式計算。
其次華為採用了方舟編譯器,華為編譯器最大的優勢在於通過方舟編譯器,開發者的應用在下載之前就已經轉化成為機器可以識別的代碼,因而可以在手機上快速安裝、啟動和運行,而無需在經過VM 的編譯——某種程度上,方舟編譯器是將編譯過程提前到應用開發階段,從而大幅度減少了智能手機和操作系統的運行負擔。
而且搭載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還能與智能穿戴設備以及車機相連。升級到鴻蒙系統的手機已經不能算作是傳統意義上的手機了,更像是一個多功能遙控器,可以控制生活中出現的智能設備。
4. 鴻蒙系統2.0.0用多大的手機膜
鴻蒙系統2.0.0用的OS2.0手機膜。
2021年華為全部智能手機將支持鴻蒙OS2.0。明年4月前,將推出面向平板、內存手機在內的設備的版本;明年10月,將向更多全場景終端設備開放。
每一個模塊都是獨立的,而且互相不受影響,就是說一個模塊出的問題,其他模塊正常運行,而且鴻蒙系統中的方舟編譯器就是為了解決虛擬機問題,任何由方舟編譯器編譯的安卓軟體都可以直接與系統底層進行通信。鴻蒙系統加方舟編譯器將取代虛擬機。
鴻蒙OS 2.0:
HarmonyOS 2.0是華為基於開源項目OpenHarmony2.0開發的面向多種全場景智能設備的商用版本。
2020年9月10日,華為鴻蒙系統升級至華為鴻蒙系統2.0版本,在關鍵的分布式軟匯流排、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安全等分布式能力上進行了全面升級。
為開發者提供了完整的分布式設備與應用開發生態。2020年,華為已與美的、九陽、老闆等家電廠商達成合作,這些品牌將發布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全新家電產品。
5. 「鴻蒙」系統+華為手機,你們會支持嗎
肯定支持!
我現在用的就是華為V10,2200元,差不多兩年了。我覺得這手機還是蠻好用的,也許與裝的東西少吧!挨著身體還是有點熱,行內人士都說這是正常的。三星沒用過,蘋果買不起。所以自我滿足、自我安慰。
鴻蒙系統出來不知道如果,但是我還是腰支持!並不是我又民粹色彩貨保守思想。我著重有兩方面考慮。
1、安全性:雖說乃一介中國草民,沒多少秘密可言。但我還是需要有隱私,是不是?回顧2014年的棱鏡門事件,美國九大網路巨頭及 科技 公司都被美國政府納入其中。雖說爆料都是一些國家領導人遭竊聽,但這樣的行為能讓人放心嗎?能讓人不反感嗎?
2、突破壟斷:生意法則,「物以稀為貴」!如果多了競爭者,物則不稀有,價格也不貴。這樣還能加快延伸升級產品。這難道不是加快推動人類 科技 的步伐嗎?這也是順應 歷史 的發展,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程。
其餘以上兩點,我歡迎鴻蒙系統早日誕生
「鴻蒙」系統+華為手機,你們會支持嗎?在目前大環境都期待有自己國產操作系統的氣氛下,「鴻蒙」系統+華為手機時值得期待的,而且會有相當大部分的機友會試一試這款打造了7年之久的操作系統到底怎麼樣。
「鴻蒙」系統推出的背景,恰好激發了國人擁有自己操作系統的希望。雖然前有YunOS、960 OS、COS等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應用失敗,但並不妨礙對「鴻蒙」的期望,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對華為的期待和信任,以及對對華為實施打壓的國家的憤慨。微軟斷炊、谷歌「斷供」,難道華為就只有坐以待斃嗎?顯然不是,備胎的轉正激起了國內機友支持與好奇。
「鴻蒙」系統也許會出現高開高走的態勢,源於機友對華為的信任,對「鴻蒙」系統目前透露信息的興奮。因為「鴻蒙」系統,是將手機、電腦、平板、電視、 汽車 、智能穿戴等設備統一成為一個操作系統,並且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Web應用,更加吸引人的是,如果安卓應用能夠重新編譯後,可以再鴻蒙系統上實現運行性能60%的提升。這就是華為推出的方舟編譯器的魅力吸引。
而另一方面,不但是「鴻蒙」+華為手機受到很大的支持,即使是「鴻蒙」+非華為手機,也許都會受到支持。目前有很大部分機友包括部分企業,也非常支持「鴻蒙」能夠開源,以便於能夠快速並且擴大「鴻蒙」系統生態的建立。比如360周鴻禕就在「2019南京創新周」上表示,
我認為以周鴻禕經過二三十年市場摸爬滾打,以及獨特的視角分析,應該是有相當的厚實的實踐案例的。如果鴻蒙系統能夠實現開源,也許真的會是中國人自己的全球操作系統的開始。
不過事情有了些轉折,最開始華為余承東宣稱的「鴻蒙系統將在今年秋季或明年春季推出」,然而最近華為副董事長胡厚昆的表態也許會讓「鴻蒙」迷們心裡一涼,華為堅定支持安卓生態,其對於「鴻蒙系統」何時推出也表示沒有明確的推出時間表。是在今年秋季或明年春季的哪月推出沒有明確時間表,還是根本就不知道「鴻蒙系統」將在哪年哪月推出沒有明確時間表呢?
拖得越久,也許願意一試鴻蒙系統的人越來越少。
世界5G看中國,中國5G看華為,華為5G看「鴻蒙」
「鴻蒙」系統+華為手機,將成為未來國人標配!
為何如此自信?順勢而為
中國人做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今的華為有著:「5G技術崛起的天時,全球業務發展的地利,國人創新精神的人和」。這就是華為帶來的非一般的改變。
從硬體到軟體,從手機、晶元、操作系統、智能終端,華為已經成為全球僅有幾家掌握核心技術和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
但根據象過河軟體大數據中心顯示,華為「鴻蒙」系統上市之路機遇與挑戰並存。
「鴻蒙」系統優勢幾何?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移動端操作系統被安卓和蘋果壟斷,占據99.9%的市場份額。
谷歌開源做的好,蘋果內部生態很厲害,剛入世的鴻蒙系統和安卓、蘋果相比,優勢幾許呢?
1、更靈活,可以兼容安卓APP
華為的5G手機實現不用換卡,不用換號直接移過來,安卓的APP在鴻蒙系統上可以照常打開,兼容性更強,比如你在小米手機上安裝了象過河進銷存APP,在華為的「鴻蒙」系統也能打開,這樣才能讓大家使用起來更便捷。
2、手機卡頓請不要摔手機,用了鴻蒙系統再決定
大家使用安卓系統時間長了,系統垃圾特別多,導致手機卡頓,關鍵時刻能卡到你懷疑人生,總有想摔手機的沖動。鴻蒙系統有一項創新是採用方舟編譯器,可以把手機運行速度提升100%以上,使用起來流暢度更快,更強,真正實現飛一般的感覺!
3、軟硬通吃,建立生態圈
鴻蒙系統未來將建立華為自己的生態圈,在5G物聯網時代打下夯實的基礎。系統可以在手機、電腦、車載互聯、穿戴設備、智能硬體上應用。華為已經有了非常強的硬體設施,再加上軟體系統,無形中已經把各個生態一點一點建立起來,憑著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想不火都難。
「鴻蒙」系統挑戰在哪兒?
1、中美貿易摩擦,各方利益圍剿
中美貿易摩擦,美國 科技 巨頭處處圍剿華為,前段時間谷歌放話:停止和華為合作,想從晶元和系統上扼殺華為。任正非甩出王炸,拿出「備胎計劃」推出鴻蒙系統。谷歌馬上表示:撤回以前的決定,盡最大努力挽回與華為的關系!而華為也表示,手機將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中美貿易關系錯綜復雜,摩擦一日不停,這種博弈就不會停止。也使鴻蒙系統何時推出上市,難以最終確定。
2、安卓蘋果市場非常成熟,用戶轉換難度增加
谷歌的安卓系統屬於開源代碼,經過十幾年的驗證和發展,不管是技術還是生態圈已經非常成熟,從2007年開始,聯合各大手機商和運營商、終端設備商,組成聯盟。幹掉了諾基亞的塞班系統。依靠十幾年全球開發者的不斷創造開發,目前已經掌控了全球80%的移動端用戶。而蘋果全部依靠自己打造的封閉生態系統,憑借出色的設計和系統特色,掌控著20%的用戶。目前國產手機幾乎全部都在使用安卓系統。鴻蒙系統如果上市在國內還比較好發展,但從全球市場來看,想要改變安卓和蘋果的市場格局,阻力應該比較大。
3、系統更新迭代,需要時間驗證
鴻蒙系統雖然經過了7年的開發和測試,但還沒有大規模上市發展,後續的軟體更新迭代,生態系統建設、各種終端適配等等,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這需要一個過程。好不好用,最終是根據用戶的體驗感受來決定的,只有用戶說了算。而且鴻蒙系統類型是類似谷歌的開源系統還是蘋果的自有生態系統?現在還不能確定,新事物需要經得起時間和用戶的考驗。
回到樓主的問題:如果哪天裝著「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上市,你會支持嗎?
象妹妹肯定會支持。支持國貨、沖在一線用實踐去檢驗國貨,一直是象妹妹的宗旨。
老闆,你呢?
結束語
我會支持!
第一句話:鴻蒙系統應該得到支持,但是在可承受范圍內。
第二句話:不應該用愛國的道德綁架,去約束消費者去購買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
第三句話:鴻蒙系統必定存在一定的缺點,需要我們去諒解。
在谷歌反應,切斷了GMS業務後,華為的鴻蒙系統立即上線,解決了可能系統存在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支持華為,在多方的禁錮下,華為需要我們的支持。
可是,我們更應該看到一件事:大部分人是工薪階級,如果華為手機定價比較高,消費者不一定能夠接受的起,我們在可承受能力范圍內支持。
第二句話
任正非說:華為手機是個商品,你可以買它,也可以不買它。我們不應該將道德綁架和華為聯系起來,這對於華為是不利的,我們在面對華為這件事的時候,應該更為冷靜,而不是簡單的有點過於急躁。支持的方式並不是被約束的!
第三句話:為什麼說鴻蒙系統有一定的缺點,我的理解是生態鏈。怎麼解決生態鏈問題,一定是我們目前必須要解決的事情,不能簡單的認為華為系統一發布,就立馬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就立馬將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給搶占,這是不是准確的。
但是,我們應該給華為系統時間,也給我們消費者時間,我們支持華為,也需要華為能夠讓我們消費者感受到它的優點,一味的盲目支持是不理智的。
文/小伊評 科技
筆者一定會支持,並且也呼籲大家支持鴻蒙系統,因為這並非為了支持華為這么簡單,其實到頭來也是為了我們消費者自己。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有兩點,第一個是我們缺乏一款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移動操作系統。第二個就是安卓系統其實並不好用。
我們為什麼需要一款本土的操作系統?
因為可以預見的是,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將和美國保持這種尖銳的對抗關系 ,其中 科技 戰就是很重要的一環也是美國最為重視的一個打擊手段。所以我們如果拿不出來像樣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的系統就很容易受制於人,去年是中興,今年是華為,明年可能就是其他國產手機品牌。而且隨著事態的升級不排除會有更進一步封鎖,那麼到那時,我們消費者怎麼辦?所以居安思危發展本土操作系統是必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不光是為了華為也是為了自己。
安卓並不好用,有很多頑疾難以根治。
雖然安卓從2007年問世以來已經發布了有十二個年頭了,而且憑借其開源的特性迅速的發揚光大,目前已經占據了大半的江山。但是就是因為其開源的特性導致了在安卓系統上有很多頑疾根本沒辦法被解決,首當其沖的就是應用生態混亂和性能問題。雖然谷歌針對虛擬機運行效率低下的問題已經做了深度的改良。但是其執行效率以及系統流暢度依然無法和IOS系統相比。並且因為應用生態混亂的問題也會增加用戶的使用風險。而華為的鴻蒙系統如果能做到比安卓流暢安全,我們為什麼不能試著嘗試一下呢?
鴻蒙能不能成?筆者認為很有可能
目前網上有很多網友把華為鴻蒙和微軟wp系統放在一起做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強如微軟都不能撼動安卓,華為的鴻蒙怎麼可能有機會。但是請不要忘了,微軟的wp只是單純的一種商業行為。而我們發布鴻蒙系統則很有可能會上升到國家層面的支持。這就是WP怎麼也趕不上的事情。其實說白了,只要我們常用的一些軟體率先做了適配,大部分人都還是可以認可鴻蒙的。而用的人多了自然就回歸到了一個客觀的商業軌道上來。
會支持!至於支持的理由大致有如下幾點!
1、 情感 因素: 華為是國產企業,目前受大美國的封堵,同時美國也對我們在進行貿易戰,在這種大環境下我自然會支持自己的國家,同時也會支持自己的國產企業。在他們困難的事情,支持一把,也算是出自己的一份力。
2、系統因素: 針對鴻蒙系統余大嘴的說法是屬於未來的操作系統,可以跨平台使用。對於我個人來說,很想見識一下這個所謂的未來系統,想看看其到底何德何能,可以稱得上未來的系統。同時由於支持多平台終端,我也想在電腦上進行使用,手頭也正好有華為的筆記本。
3、華為手機: 個人在14年的時候使用過華為的手機,榮耀四核愛享版U9508,這機器的感受可以說並不咋的,因為才1個月的時間就花屏了(當導航用時),手機本身發熱也厲害,不過後續給保修更換機器後倒也一路用到退休。此後沒正經用過華為機器,這2年華為手機發展很快,各種技術創新挺多,再加其他品牌我該用的也都用過了,魅族、努比亞、中興、iPhone、小米等,因此下一步機器准備切換到華為。
4、生態體系: 鴻蒙可以直接支持安卓應用,那前期基本上不用擔心無應用可用。剩下就看各家軟體廠商是否會去進行獨立的適配。個人認為以華為對廠商的服務能力,以及當前的大環境因素,廠商對華為系統的支持力度會是空前的。所以一些大廠給新系統出適配的版本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配置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前期就可以正常使用,不會對我們當前的各種日常應用產生大的影響。
5、行業因素: 作為IT的從業人員,對於很多新鮮事物一隻是採取擁抱的態度,有些新事物一旦上線,都希望盡量能第一時間體驗一把,了解這些產品的大致情況。當年微軟Windowns系統每次出新版本時,基本上都是守候發布,通常在發布技術預覽版時就會第一時間下載進行安裝測試,出體驗文章。後續的公測版,正式版更是不會拉下,都盡量爭取第一時間出文。因此,對於鴻蒙系統這種在行業內的大事件,首個跨平台的系統,有可能改變全球操作系統市場的產品,不可能不去體驗一把。
6、收入尚可: 就個人每月的收入而言,買一步中高端的手機顯然是不成問題的,占不了每月整體收入多少,如果是先上低端型號上,那資金這塊就更不是問題。在有財力支持的情況下,買部有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算是舉手之勞。
以上就是我支持鴻蒙系統+華為手機的主要原因,基本上都是從我個人角度出發,我想大家都有支持和不支持華為鴻蒙手機的理由,每人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支持或者不支持就好,我覺得都沒有問題。但有一點就是,千萬別跪著舔美國以及其他外國,別老是崇洋,也不要沒有自信。
感謝閱讀,給點個贊鼓勵下吧,歡迎關注【羅氏蟲社】,謝謝~~
必須支持。
首先,不爭饅頭爭口氣,不僅為了爭創中國品牌,也為了讓老外高看中國的軟體系統。
我們不僅硬體棒,自主開發的軟體也要爭第一。
其次,幫助中國的軟體做好各項測試工作,尋找不足並盡快做好程序補丁。因為軟體開發多在存理論指導下進行,真正投入市場實際運行後,總會發現各類復雜或出人意料的問題。
我們樂於嘗試評測系統,也樂於幫助這套系統盡快完善自身,更樂於提高系統的市場佔有率。
最後,我們不是簡簡單單的口頭上說愛國。真正的愛國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
力推華為!力抗不公平待遇。
中國的,就是世界的。
肯定要支持的,國家民族企業優秀代表華為公司能達到如此較高水平是祖國的驕傲,每個中國人只要有良心的有愛國心的都得大力支持華為公司,支持華為就是支持祖國強盛,因為華為是專門攢外國人的錢,優價給國人,給祖國爭得榮譽。只有那些所謂強調國際化的"香蕉"人,才會以同款產品優價給外國人反而高價給國人,才會考慮將企業迀往國外,傷了國人的心,所以支持華為是必須的。
絕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