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洲志編譯者
㈠ 《四洲志》的作者是誰
林則徐。
林則徐,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中國清代後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則徐是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歷官翰林編修等職。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虎門銷毀。
《四洲志》的創作背景:
《四洲志》是清林則徐主持編譯,共一卷。1839年(道光十九年)林則徐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廣州,在嚴禁鴉片的同時,積極探求域外大勢,派人收輯、翻譯外文資料,以備參考。
《世界地理大全》是英人慕瑞所著,1836年倫敦出版。林氏組織幕僚將此書全文譯出,並采加潤色而成。譯作簡述世界4大洲30多國的地理、歷史、政情,是當時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世界地理志,在近代史上具有開風氣的作用。
㈡ 林則徐簡介
林則徐的資料?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侯官縣(今福州市)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編修,歷任江西、雲南鄉試考官,江南道監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蘇和陝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則徐「出膺外任已歷十年,品學俱優,辦事細心可靠」,擢升為東河河道總督,主持修浚黃河、運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蘇巡撫,十八年(1838年)任湖廣總督,嚴禁吸食鴉片,成效卓著,十一月,欽命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並節制廣東水師。林則徐在廣東宣誓旦旦:「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英商義律等懾於林則徐的正氣,被迫繳出鴉片2萬多箱,即於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林則徐因此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抵禦外侮的第一個民族英雄。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病逝。咸豐元年(1851年),咸豐帝賜祭葬,謚號「文忠」,晉贈太子太傅。林則徐逝世後,全國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福州的林則徐祠堂額稱「林文忠公祠」,建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樓式的大門檣,氣勢凌空。大門前有一對石獅拱護,栩栩如生。入大門是「儀門廳」,中間石鋪甬道,兩側分立8尊青石雕刻的石人、石獸,兩旁的迴廊里,則陳列20多面的儀仗執事牌。在「紫禁城騎馬」、「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江蘇巡撫」、「陝西巡撫」等等。有楹聯曰:「焚毒沖雲霄,正氣壯山河之色;揮旗抗敵寇,義征奪鬼魅人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萬端。
「林文忠公祠」是於1982年改為「林則徐紀念館」的,並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街的門牆新匾「林則徐紀念館」,又左匾「中興宗袞」,右匾「左海偉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員會以「林則徐紀念館」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這里在福州人民,在中國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個碩大的豐碑。
林則徐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段返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等。
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乎握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 *** 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主要功績是從英國手裡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余斤。於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
嘉慶三年(1798年),林則徐中秀才,就讀鰲峰書院。嘉慶九年(1804年)中舉,任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後入福建巡撫張師誠幕府。
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選為庶吉士,授編修。先後任江西鄉試副考官、雲南鄉試正考官。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監察御史轉浙江杭嘉湖道,任上修海塘,興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聲。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
史學界稱他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的政治才幹、務實精神,屢受道光帝贊賞,並給予層層提拔,最後把他推向禁煙的最前線—廣東,為林則徐施展個人才幹,實現愛國主義抱負,提供了廣闊的實踐原野。
因此,可以這樣說,倘若沒有道光帝的知人善任,林則徐雖有作為,但其影響面極其有限,更不可能主持6. 3為民族雪恥、振撼全世界的虎門銷煙。 (2)四洲志編譯者擴展閱讀 林則徐的主要事跡: 清朝的後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國的殖民主義者和投機商人,紛紛向我國走私毒品鴉片(俗稱大煙).他們的目的,一是用鴉片握頃飢換取白銀,掠奪我國的財富;二是用毒品殘害中國人的身體,便於他們侵略。
當時,很多正直的官員看透了英國人的險惡目的,堅決主張查禁鴉片。 林則徐的態度最堅決。
他說:再不禁煙,我國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的士兵抵抗侵略了。為了國家的尊嚴,必須禁煙。
皇帝就讓他去廣州查禁鴉片。 林則徐到了廣州,命令外國商人把全部鴉片繳出來並保證不再私運鴉片到中國來,否則給予嚴懲。
有些外國商人照辦了,可英國商人不肯繳,英國 *** 的代表義律還策劃陰謀,企圖頑抗。林則徐當機立斷,堅決行使 *** ,中斷與英方的貿易並不再供應食物和水。
英國人沒辦法,只好繳出了鴉片。 1839年6月3日這一天,林則徐親自到虎門海灘,主持銷毀害人的毒品鴉片。
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請提供林則徐的資料
林則徐(1785-1850) 則徐之名的來源:則,君子是則是效。
徐:巡撫徐嗣曾(新任福建巡撫徐嗣曾是一個清官)字元撫,又字少穆、石磷,謚號文忠。晚號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
元撫:以巡撫徐嗣曾為榜樣的意思。少穆石麟,據程恩澤《題林暘谷年丈飼鶴圖遺照》詩及注的解釋,林則徐出生那天晚上,林賓日「夢中親見鳳凰飛」,這使他立即聯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類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為是吉兆,因此在給兒子取名「則徐」之餘又給字「少穆」,「石麟」。
林則徐早年家境貧寒,受過良好的教育。嘉慶十六年賜進士。
在為官40年中,他「經世自勵」,廉潔奉公;又重視水利事業,救災賑民。他最大的功績是領導了中國歷史上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虎門銷煙,指揮了抗英斗爭,維護了國家 *** 和民族的尊嚴,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愛國者。
同時,他編譯《四洲志》等外文書籍、資料,開創了中國近代學習和研究西方的風氣,是中國近代維新思想的先驅。
林則徐故事簡介
虎門銷煙
1839年6月3日,天剛蒙蒙亮,廣州城就沸騰起來了。城門旁張貼著一張大布告,人們紛紛前來圍觀。有的人大聲宣讀著:「欽差大臣林則徐,遵皇上御旨,於6月3日在虎門灘將收繳的洋人鴉片當眾銷毀,沿海居民和在廣州的外國人,可前往觀瞻……」老年人邊聽邊點頭,笑盈盈地捋著胡須。青年人興奮地揮著拳頭,贊不絕口。頑皮的孩子們在人群里鑽來鑽去,高興地叫喊著:「燒洋鬼子的大煙了,快到虎門灘去看呀!」
成群結隊的百姓,穿著節日盛裝,敲鑼打鼓,起勁地舞著獅子和龍燈;孩子們用竹竿挑著一掛掛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聾。浩浩盪盪的人流,向虎門灘涌去。
前往虎門灘的群眾,經過英國洋館。那裡,過去英國人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館卻死一般寂靜,幾個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國商人,見人海如潮,喊聲震天,嚇得趕忙把頭縮了回去。
虎門離廣州城約有一百多里地,人們冒著6月的驕陽,經過長途跋涉,前來觀看。虎門海灘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門灘高處,挖了兩個15丈見方的銷煙池,池子前面有一個涵洞①,直通大海,後面有一個水溝,往裡灌水。池子周圍搭了幾個高台,林則徐、鄧廷楨、關天培等文武官員,在高台上監督銷煙。
銷煙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後把一包包海鹽倒入池內,再把煙土切成四瓣扔進水裡。等煙土泡透後,再把一擔擔生石灰倒進池子里。不一會兒,池子像開了鍋似的,黑色的鴉片在池子里翻來滾去,一團團白色煙霧從池子里往上蒸騰,彌漫了整個虎門灘。圍觀的群眾歡呼跳躍。在雷鳴般的歡呼聲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開了,銷毀的鴉片被咆哮的海水捲走了。
許多外國商人看到這驚天動地的場面,都非常震驚,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則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彎腰,表示敬畏。林則徐浩然正氣地對他們說:「現在你們都看到了,天朝嚴令禁煙。希望你們回去以後,轉告各國商人,從此要專做正當生意,千萬不要違犯天朝禁令。走私鴉片,自投羅網。」商人們洗耳恭聽,連聲稱是。
兩萬多箱鴉片,23天才全部銷毀。這一壯舉,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外國侵略者的威風。
名詞簡介:林則徐100字左右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主張「開眼看世界」第一人,1838 年,林則徐在湖廣總督任上,頒布了六條禁煙章程,實行禁煙,取得一定效果.12 月,道光帝召林則徐到北京,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到廣州查禁鴉片.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等採取措施,堅決懲辦鴉片販子,迫使外國鴉片商交出鴉片二萬零二百餘箱,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與此同時,他積極籌備海防,修建炮台,於海口設置木排鐵鏈,添置大炮,整頓水陸軍,組織水勇,並發出告示:「英夷兵船一進內河,許以人人持刀痛殺」,因而多次打敗英軍的武裝挑釁.他還積極了解外國情況,並親自主持編譯《四洲志》.1840 年 1 月,林則徐任兩廣總督.6 月,英國發動侵略戰爭,由於林則徐戰備認真,防守嚴密,英軍在廣東未能得逞,於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清 *** 把英軍的侵略,歸罪於林則徐.10 月,林則徐被革職.林則徐在鴉片戰爭中,積極抵抗外來侵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他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林則徐事跡簡介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虎門銷煙使中英關系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
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
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為《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2)四洲志編譯者擴展閱讀:
林則徐的個人作品:
1、主要著作
林則徐生平愛好詩詞、書法,著有《雲左山房文鈔》、《雲左山房詩鈔》、《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書》《荷戈紀程》等著作。所遺奏稿、日記、公牘、書札、詩文等,建國後輯為《林則徐集》。
林則徐著作包括奏摺、公牘、文鈔、詩詞、信札、日記以及他主持翻譯的《四洲志》等譯作。這些著譯散藏各地,長期沒有經過系統整理。
《林則徐全集》分奏摺、文錄、詩詞、信札、日記、譯編六卷,共十冊。
2、書法作品
林則徐書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聖教序》為基本路數,屬於
傳統派系,通篇秀勁乃其可貴之處。同時,從林氏楷書作品亦足可見其臨池之功力。
林氏在1827年(道光七年)《跋沈毅齋墨跡》中說:「初學臨摹輒舍唐人矩范而躐等於鍾張羲獻,是猶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
可見,林氏有自己的學書心得,從唐人入手是他的主張。實際上,林氏並沒有忽視「取法乎上」的傳統共識,其楷書,不拘泥於某家框架,也並不純然是唐人的規矩,還在點劃使轉之間偶爾透露出晉人的風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
林氏的書法取勢,端重安詳,絕無矯揉造作的氣息,雖不屬於雄強一路,但其字里行間體現出一股中華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氣、凜然大義。
㈢ 林則徐編譯的《四洲志》是哪四洲
應該是南部瞻洲 東勝神州 北蘆具洲 西牛賀洲,古代中國認為天下為這四洲,中國位於東勝神州,林應該是用這四洲代指天下,主要介紹世界的一些情況
㈣ 《四洲志》的作者是誰
《四洲志》的作者是林則徐。《四洲志》約七萬字。記事止道光十五年。所記亞洲安南、暹邏、緬甸、印度、巴社、阿丹(阿拉伯)、都魯賀備機、伊楫、阿邁司尼等國,與南、北、東、西、中阿利未加洲諸國。
以及歐洲之型升布魯亞、大呂宋、荷蘭、彌爾尼壬、法蘭西、義大利、耶馬尼、歐塞特里、波蘭、俄羅斯、綏林那威;北墨刺加(北美洲)之育奈士迭和南美智利等國的位置、四鄰、東西、南北里距、山川、歷史、經濟、貿易、軍事、風俗、物產等。
特色
《四洲志》除了節譯出原書中關於世界各國的歷史由來、地理沿革、山川河湖、國家結構、民族分布、宗教信仰之外,林則徐還在其中發表自己的見解,表明自己的編纂原則和傾向。如改變了原書以歐洲為中心的模式,凡原書耶穌紀年後均標注中國的皇帝紀年,以便中國讀者比較對照。
全書多處以漢文文獻和其他相關中文記述相印證,如稱「巴社」(今譯波斯)「《史記》所載,亦古名邦,如阿西利阿、巴比羅尼阿」。
「印度國」一節中稱「《海錄》謂居卜拍老斯士者為巴史種類,顏色稍皙,即今來粵貿易之白頭夷也」,「果真,南印度部落,《海錄》作固真,東界戈灣都,西界海,南界特那彎戈,北界馬那麻」。在講述「依輯」(今譯埃及)時,特別指出當年「利瑪竇所謂黑人多是也」。這些都是原書中沒有的內容。
㈤ 魏源在四洲志提出什麼思想
四洲志的核悶橡心思想是「「師夷之長隱手技以制夷」,通俗點就是學習國外的技術來克制外國殖民侵略。
PS:四洲志最早的時候是林則徐最先讓螞攜旁人編譯了英國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而編纂集成的,不過當時來不及出版,後來林則徐被遣到伊犁,把書稿全部交給了魏源,魏源用這些書稿作為基礎,添加了更多世界其它國家的資料,而後成書。
㈥ 四洲志的作者
《四洲志》的作者是林則徐。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中國清代後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則徐是嘉慶十六年(1811年)進士,歷官翰林編修、江蘇按察使、東河總督、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職。戰爭爆發不久,林則徐被構陷革職,發往新疆戍邊。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獲起用,歷任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等職,加太子太保。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則徐在奉命鎮壓拜上帝會起事途中,病逝於潮州普寧。獲贈太子太傅,謚號「文忠」。有《林文忠公政書》等作品傳世。
林則徐一生遍歷地方,治績卓著。雖在兩廣抗擊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由他主持編譯的《四洲志》及魏源編撰的《海國圖志》,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㈦ 1839年組織編寫成《四洲志》,向中國人介紹西方情況的是誰
《四洲志》是林則徐主持編譯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簡要敘述了世界四大洲(亞洲、歐洲、非洲、美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和政治狀況
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不明白咐凱念的可以追問衡困!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
請點擊下面的【孫賣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
㈧ 四洲志是誰編譯的
林則徐
㈨ 四洲志是誰編寫的
1、林拍虧則徐,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2、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在虎門進行銷毀。虎門銷煙使中英關系陷改賀運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核梁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
3、盡管林則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
4、《四洲志》是由林則徐主持編譯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簡要敘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和政治狀況,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相對完整、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書。林則徐也被後人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