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器框架
1. 什麼編譯器支持x86架構啊
這要看你用的是什麼語言:
c/c++:大部分的c編譯器都支持x86架構,像GCC,clang等
運行於微軟.net framework的語言,像C#之類的,也類似與第一種,能運行於所有支持.net的平台
問題不是很明確,只能分類討論,望採納!
2. 編譯器採用什麼軟體體系結構風格
軟體架構:整個軟體系統的各個模塊之間的結構設計,是軟體工程范疇的概念,就象設計一棟房子由幾個什麼樣的板塊組成一樣。
軟體體系結構:是軟體編程風格範疇的一個通俗概念,比如說用C++、PoworBuild、Delphi等來進行軟體設計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體系結構,而Basic、C、Foxbase的軟體體系結構特點是面向任務流程的(不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
3. 什麼是程序的編輯器,編譯器,什麼是Framework(框架)
編譯器是程序輔助工具,一般會生成一些幫助代碼
框架是編程的一種模式,把正個代碼實現的功能按起的作用分類,可以使思路清析
4. 各種編程語言的程序員常用框架有哪些
C語言開發用source insight 做編輯器
然後用 cygwin 或者linux 的gcc做編譯器
VC++不是語言,只是一個工具,還自帶有很多封裝好的API
有點代碼框架的意思
現在都用VS不用VC了
5. 如何讓編譯器架構Android.mk動態
Android.mk文件用來告知NDK Build 系統關於Source的信息。 Android.mk將是GNU Makefile的一部分,且將被Build System解析一次或多次。
所以,請盡量少的在Android.mk中聲明變數,也不要假定任何東西不會在解析過程中定義。
Android.mk文件語法允許我們將Source打包成一個"moles". moles可以是:
靜態庫
動態庫。
只有動態庫可以被 install/到應用程序包(APK). 靜態庫則可以被鏈接入動態庫。
可以在一個Android.mk中定義一個或多個moles. 也可以將同一份source 加進多個moles.
Build System幫我們處理了很多細節而不需要我們再關心。例如:你不需要在Android.mk中列出頭文件和外部依賴文件。
NDK Build System自動幫我們提供這些信息。這也意味著,當用戶升級NDK後,你將可以受益於新的toolchain/platform而不必再去修改Android.mk.
1. Android.mk語法:
首先看一個最簡單的Android.mk的例子: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hello-jni
LOCAL_SRC_FILES := hello-jni.c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講解如下:
LOCAL_PATH := $(call my-dir)
每個Android.mk文件必須以定義LOCAL_PATH為開始。它用於在開發tree中查找源文件。
宏my-dir則由Build System提供。返回包含Android.mk的目錄路徑。
include $(CLEAR_VARS)
CLEAR_VARS 變數由Build System提供。並指向一個指定的GNU Makefile,由它負責清理很多LOCAL_xxx.
例如:LOCAL_MODULE, LOCAL_SRC_FILES, LOCAL_STATIC_LIBRARIES等等。但不清理LOCAL_PATH.
這個清理動作是必須的,因為所有的編譯控制文件由同一個GNU Make解析和執行,其變數是全局的。所以清理後才能避免相互影響。
LOCAL_MODULE := hello-jni
LOCAL_MODULE模塊必須定義,以表示Android.mk中的每一個模塊。名字必須唯一且不包含空格。
Build System會自動添加適當的前綴和後綴。例如,foo,要產生動態庫,則生成libfoo.so. 但請注意:如果模塊名被定為:libfoo.則生成libfoo.so. 不再加前綴。
LOCAL_SRC_FILES := hello-jni.c
LOCAL_SRC_FILES變數必須包含將要打包如模塊的C/C++ 源碼。
不必列出頭文件,build System 會自動幫我們找出依賴文件。
預設的C++源碼的擴展名為.cpp. 也可以修改,通過LOCAL_CPP_EXTENSION。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BUILD_SHARED_LIBRARY:是Build System提供的一個變數,指向一個GNU Makefile Script。
它負責收集自從上次調用 include $(CLEAR_VARS) 後的所有LOCAL_XXX信息。並決定編譯為什麼。
BUILD_STATIC_LIBRARY:編譯為靜態庫。
BUILD_SHARED_LIBRARY :編譯為動態庫
BUILD_EXECUTABLE:編譯為Native C可執行程序
2. NDK Build System變數:
NDK Build System 保留以下變數名:
以LOCAL_ 為開頭的
以PRIVATE_ ,NDK_ 或者APP_ 開頭的名字。
小寫字母名字:如my-dir
如果想要定義自己在Android.mk中使用的變數名,建議添加 MY_前綴。
2.1: NDK提供的變數:
此類GNU Make變數是NDK Build System在解析Android.mk之前就定義好了的。
2.1.1:CLEAR_VARS:
指向一個編譯腳本。必須在新模塊前包含之。
include $(CLEAR_VARS)
2.1.2:BUILD_SHARED_LIBRARY:
指向一個編譯腳本,它收集自從上次調用 include $(CLEAR_VARS) 後的所有LOCAL_XXX信息。
並決定如何將你列出的Source編譯成一個動態庫。 注意,在包含此文件前,至少應該包含:LOCAL_MODULE and LOCAL_SRC_FILES 例如: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
2.1.3:BUILD_STATIC_LIBRARY:
與前面類似,它也指向一個編譯腳本,
收集自從上次調用 include $(CLEAR_VARS) 後的所有LOCAL_XXX信息。
並決定如何將你列出的Source編譯成一個靜態庫。 靜態庫不能夠加入到Project 或者APK中。但它可以用來生成動態庫。
LOCAL_STATIC_LIBRARIES and LOCAL_WHOLE_STATIC_LIBRARIES將描述之。
include $(BUILD_STATIC_LIBRARY)
2.1.4: BUILD_EXECUTABLE:
與前面類似,它也指向一個編譯腳本,收集自從上次調用 include $(CLEAR_VARS) 後的所有LOCAL_XXX信息。
並決定如何將你列出的Source編譯成一個可執行Native程序。 include $(BUILD_EXECUTABLE)
2.1.5:PREBUILT_SHARED_LIBRARY:
把這個共享庫聲明為 「一個」 獨立的模塊。
指向一個build 腳本,用來指定一個預先編譯好多動態庫。 與BUILD_SHARED_LIBRARY and BUILD_STATIC_LIBRARY不同,
此時模塊的LOCAL_SRC_FILES應該被指定為一個預先編譯好的動態庫,而非source file. LOCAL_PATH := $(call my-dir)
include $(CLEAR_VARS)
LOCAL_MODULE := foo-prebuilt # 模塊名
LOCAL_SRC_FILES := libfoo.so # 模塊的文件路徑(相對於 LOCAL_PATH)
include $(PREBUILT_SHARED_LIBRARY) # 注意這里不是 BUILD_SHARED_LIBRARY
這個共享庫將被拷貝到 $PROJECT/obj/local 和 $PROJECT/libs/<abi> (stripped) 主要是用在將已經編譯好的第三方庫
使用在本Android Project中。為什麼不直接將其COPY到libs/armabi目錄呢?因為這樣做缺陷很多。下一節再詳細說明。
2.1.6: PREBUILT_STATIC_LIBRARY:預先編譯的靜態庫。 同上。
2.1.7: TARGET_ARCH: 目標CPU架構名。如果為「arm」 則聲稱ARM兼容的指令。與CPU架構版本無關。
2.1.8: TARGET_PLATFORM: 目標的名字。
2.1.9:TARGET_ARCH_ABI
Name of the target CPU+ABI
armeabi For ARMv5TE armeabi-v7a
2.1.10:TARGET_ABI
2.2: NDK提供的功能宏:
GNUMake 提供的功能宏,只有通過類似: $(call function) 的方式來得到其值,它將返迴文本化的信息。
2.2.1: my-dir: $(call my-dir):
返回最近一次include的Makefile的路徑。通常返回Android.mk所在的路徑。它用來作為Android.mk的開頭來定義LOCAL_PATH. LOCAL_PATH := $(call my-dir)
請注意:返回的是最近一次include的Makefile的路徑。所以在Include其它Makefile後,再調用$(call my-dir)會返回其它Android.mk 所在路徑。 例如:
LOCAL_PATH := $(call my-dir) declare one mole include $(LOCAL_PATH)/foo/Android.mk LOCAL_PATH := $(call my-dir) declare another mole
則第二次返回的LOCAL_PATH為:$PATH/foo。 而非$PATH.
2.2.2: all-subdir-makefiles:
返回一個列表,包含'my-dir'中所有子目錄中的Android.mk。
例如: 結構如下: sources/foo/Android.mk sources/foo/lib1/Android.mk sources/foo/lib2/Android.mk
在If sources/foo/Android.mk 中, include $(call all-subdir-makefiles) 那則自動include 了sources/foo/lib1/Android.mk and sources/foo/lib2/Android.mk。
2.2.3:this-makefile:
當前Makefile的路徑。
2.2.4:parent-makefile:
返回include tree中父Makefile 路徑。 也就是include 當前Makefile的Makefile Path。
2.2.5:import-mole:
允許尋找並inport其它moles到本Android.mk中來。 它會從NDK_MODULE_PATH尋找指定的模塊名。 $(call import-mole,<name>)
2.3: 模塊描述變數:
此類變數用來給Build System描述模塊信息。在'include $(CLEAR_VARS)' 和 'include $(BUILD_XXXXX)'之間。必須定義此類變數。 include $(CLEAR_VARS) script用來清空這些變數。
include $(BUILD_XXXXX)收集和使用這些變數。
2.3.1: LOCAL_PATH:
這個值用來給定當前目錄。必須在Android.mk的開是位置定義之。
例如: LOCAL_PATH := $(call my-dir) LOCAL_PATH不會被include $(CLEAR_VARS) 清理。
2.3.2: LOCAL_MODULE:
moles名。在include $(BUILD_XXXXX)之前,必須定義這個變數。此變數必須唯一且不能有空格。
通常,由此變數名決定最終生成的目標文件名。
2.3.3: LOCAL_MODULE_FILENAME:
可選。用來override LOCAL_MODULE. 即允許用戶重新定義最終生成的目標文件名。 LOCAL_MODULE := foo-version-1 LOCAL_MODULE_FILENAME := libfoo
2.3.4:LOCAL_SRC_FILES:
為Build Moles而提供的Source 文件列表。不需要列出依賴文件。 注意:文件相對於LOCAL_PATH存放,
且可以提供相對路徑。 例如: LOCAL_SRC_FILES := foo.c \ toto/bar.c
2.3.5: LOCAL_CPP_EXTENSION:
指出C++ 擴展名。(可選) LOCAL_CPP_EXTENSION := .cxx 從NDK R7後,可以寫多個:
LOCAL_CPP_EXTENSION := .cxx .cpp .cc
2.3.6:LOCAL_CPP_FEATURES:
可選。用來指定C++ features。 LOCAL_CPP_FEATURES := rtti
LOCAL_CPP_FEATURES := exceptions
2.3.7:LOCAL_C_INCLUDES:
一個可選的path列表。相對於NDK ROOT 目錄。編譯時,將會把這些目錄附上。 LOCAL_C_INCLUDES := sources/foo LOCAL_C_INCLUDES := $(LOCAL_PATH)/../foo
2.3.8: LOCAL_CFLAGS:
一個可選的設置,在編譯C/C++ source 時添加如Flags。
用來附加編譯選項。 注意:不要嘗試在此處修改編譯的優化選項和Debug等級。它會通過您Application.mk中的信息自動指定。
也可以指定include 目錄通過:LOCAL_CFLAGS += -I<path>。 這個方法比使用LOCAL_C_INCLUDES要好。因為這樣也可以被ndk-debug使用。
2.3.9: LOCAL_CXXFLAGS: LOCAL_CPPFLAGS的別名。
2.3.10: LOCAL_CPPFLAGS:
C++ Source 編譯時添加的C Flags。這些Flags將出現在LOCAL_CFLAGS flags 的後面。
2.3.11: LOCAL_STATIC_LIBRARIES:
要鏈接到本模塊的靜態庫list。(built with BUILD_STATIC_LIBRARY)
2.3.12: LOCAL_SHARED_LIBRARIES:
要鏈接到本模塊的動態庫。
2.3.13:LOCAL_WHOLE_STATIC_LIBRARIES:
靜態庫全鏈接。 不同於LOCAL_STATIC_LIBRARIES,類似於使用--whole-archive
2.3.14:LOCAL_LDLIBS:
linker flags。 可以用它來添加系統庫。 如 -lz: LOCAL_LDLIBS := -lz
2.3.15: LOCAL_ALLOW_UNDEFINED_SYMBOLS:
2.3.16: LOCAL_ARM_MODE:
預設模式下,ARM目標代碼被編譯為thumb模式。每個指令16位。如果指定此變數為:arm。 則指令為32位。 LOCAL_ARM_MODE := arm 其實也可以指定某一個或者某幾個文件的ARM指令模式。
2.3.17: LOCAL_ARM_NEON:
設置為true時,會講浮點編譯成neon指令。這會極大地加快浮點運算(前提是硬體支持)
只有targeting 為 'armeabi-v7a'時才可以。
2.3.18:LOCAL_DISABLE_NO_EXECUTE:
2.3.19: LOCAL_EXPORT_CFLAGS:
定義這個變數用來記錄C/C++編譯器標志集合,
並且會被添加到其他任何以LOCAL_STATIC_LIBRARIES和LOCAL_SHARED_LIBRARIES的模塊的LOCAL_CFLAGS定義中 LOCAL_SRC_FILES := foo.c bar.c.arm
注意:此處NDK版本為NDK R7C.(不同NDK版本,ndk-build所產生的Makefile並不完全相同)
6. 易語言編譯器與C++的編譯器分別是什麼他們有什麼區別啊
C/C++語言編譯器
編輯
你可以用LCC-Win32開發32位的控制台程序、Windows常規程序、動態連接庫(DLL) 以及靜態連接庫(LIB)。LCC編譯器支持標準的ANSI C,同時支持 C語言的擴展。通過下載相關工具,LCC-Win32還提供對Eiffel、Fortran語言的支持。
1.Borland C++ Compiler 5.5
「Borland C/C++ 5.5.1 for Win32」是Borland公司在2000年免費放出的一個C/C++編譯器,其功能完整、包含多種SDK,且容量極小,安裝版本大小僅8MB。Borland公司的旗艦級產品「C++ Builder 5」內置的就是這一編譯器。
2.Dev-C++ 4.9.9.2
是Bloodshed軟體公司於2005年2月21日推出的一個基於MingW(即GNU C/C++的Win32版)的微型C/C++開發工具。由於使用了GNU C/C+內核,所以在做軟體移植時非常的方便,你可以方便的將一個程序移植到任意一個有GNU C/C++的平台。而且由於基於GNU C/C++的開放源代碼軟體很多,所以使用Dev-C++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由於它的調試不便,幫助不全等問題,也使得它在推廣上舉步艱難,遠比不上Borland C/C++、OpenWatcom C/C++這兩個同是免費的編譯器。
3.DJGPP
DJGPP是基於32位保護模式的C語言編譯器,是一個GNU軟體,換句話說,你可以得到它整個系統的源代碼,且可以任意修改。它的集成環境RHIDE是仿Borland C++ 3.1的,十分好用,這比Watcom C要強多了。
4.LCC-Win32
運行於Windows9x/Me/NT/2000下的免費的32位C語言編譯系統。它的原始發布文件只有 3M,但卻擁有一個功能強大的集成開發環境(IDE)、速度極快的編譯器與連接器、方便順手的調試器、資源編輯器和版本控制系統。另外還提供圖像編輯器和 C 語言源文件格式化縮進器等附加工具。通過它的應用程序向導,你可以單擊幾次滑鼠輕松得到一個應用程序框架,絲毫不比其它龐大的同類軟體遜色。
5.OpenWatcom C/C++ 1.0
Watcom系統編譯器是加拿大Watcom公司開發的Intel x86體系16/32位編譯器,其最新版是11.0c。
Watcom C/C++的集成開發環境極差,不像Borland C/C++和Visual C/C++那樣有漂亮的界面,編譯連結不過輕輕一點。Watcom C/C++的大部分使用者都在命令行下編譯程序。想想吧!一個需要在命令行下編譯程序的編譯器,怎麼匹敵Borland C/C++和Visual C/C++,甚至是C++ Builder呢?
當然,編譯器的好壞並不能單單從使用方便使用上來比較,專業的程序員最關心的是目標程序的質量。Watcom系列編譯器相比Borland編譯器和Microsoft編譯器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便是速度:用Watcom C/C++編譯出來的程序在速度上遠遠超越(記住,不是一點兒,是超越了許多)了Borland C/C++和Microsoft Visual C/C++編譯出來的程序。這樣一來,即使是沒有集成開發環境,程序員們也認了。這也是不少游戲程序員親昧於這個編譯器的原因。
現在我們所用到的OpenWatcom C/C++ 1.0便是Watcom C/C++ 11.0c開放後的版本,它是免費、而且開放源碼的。
6.當然還有我們經常看見的TC2.0 TC3.0 Borland C++3.1 等
參考資料:http://antare.bokee.com/3361182.html
需要付費的編譯器(有些允許有評估期的免費下載):
Borland C++
Comeau C++ - 支持多平台
Compaq C++
Digital Mars C++
Edison Design Group C++ Front End - 被許多C++編譯器廠商採用
Green Hills C++ - 支持嵌入式系統平台
HP C++
IBM C++
Intel C++ - 支持Windows, Linux, 和其他嵌入式系統
Interstron C++
Metrowerks C++ - 支持多平台,可從Metrowerks主頁上查詢
Mentor Graphics/Microtec Research C++ - 支持嵌入式系統平台
Microsoft C++
Paradigm C++ - 支持x86嵌入式系統
The Portland Group C++ - 針對奔騰CPU優化
SGI C++ - 優化的編譯器
Sun C++
WindRiver's Diab C++ - 用於很多嵌入式系統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26cd0b010008d2.html
7. Microsoft Visual C++
Visual C++6.0不僅是一個C++編譯器,而且是一個基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可視化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Visual C++6.0由許多組件組成,包括編輯器、調試器以及程序向導AppWizard、類向導Class Wizard等開發工具。 這些組件通過一個名為Developer Studio的組件集成為和諧的開發環境。
版本由visual C++6.0發展到visual C++2008再到現在的visual C++2010(最新版)
Visual Studio 2010發布
2010年4月12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全球發布會將於北京盛大舉行,我們特別邀請千位中國開發菁英與世界五大城市同步迎接跨世代開發工具!屆時,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博士等多位微軟高層,以及來自微軟總部的多位核心研發團隊主管,將親臨發布會現場,共同為您解密微軟新一代開發平台的革新之處,幫助您實現更完美的Coding夢想!
對於易語言 網上沒有足夠的資料表明它用的獨立的編譯器 很多人都說是用的VC
用查殼工具發現易語言生成的PE文件編譯器為VC6.0,有人推斷易語言可能是在VC上架了一層,最終可能仍然是經由VC的編譯器進行編譯,可能是從易語言到C++,到匯編,再到機器碼,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7. 如何將文本編輯器嵌入框架
下面是在view中的引入:
<link href="<?php echo base_url('/public/css/umeditor/umeditor.css'); ?>" type="text/css" rel="styleshee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php echo base_url('/public/js/jquery.min.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src="<?php echo base_url('/public/js/umeditor/umeditor.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charset="utf-8" src="<?php echo base_url('/public/js/umeditor/umeditor.config.js');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php echo base_url('/public/js/umeditor/zh-cn.js'); ?>"></script>
<link rel="stylesheet" href="<?php echo base_url('/public/css/umeditor/formbtn.css'); ?>">
引入相關PHP類:
在CI框架下的application\libraries中新建一個文件'Umupload.php'(我個人只是想用上傳,所以變這么命名)
然後將圖一中umeditor\php\Upload.class.php中的所以代碼直接Copy至上一步新建的文件中。
處理上傳:
這里本菜雞直接在CI的默認控制器 welcome中寫了兩個function 分別載入編輯器視圖和處理上傳,如下:
load->view('umeditor.html');
}
public function umupload(){
error_reporting( E_ERROR | E_WARNING );
//上傳配置
$config = array(
"savePath" => "upload/" , //存儲文件夾 (感覺沒啥用)
"maxSize" => 1000 ,
"allowFiles" => array( ".gif" , ".png" , ".jpg" , ".jpeg" , ".bmp" )
);
//上傳文件目錄
$Path = "upload/";
//背景保存在臨時目錄中
$config[ "savePath" ] = $Path;
$this->load->library('Umupload',array('fileField'=>'upfile', 'config' => $config));
$type = $_REQUEST['type'];
$callback=$_GET['callback'];
$info = $this->umupload->getFileInfo();
/**
* 返回數據
*/
if($callback) {
echo '<script>'.$callback.'('.json_encode($info).')</script>';
} else {
echo json_encode($info);
}
}
}
其中public function umupload()的函數體就是圖一umeditor\php\imageUp.php中的內容,並且做了相關修改。
至此,編輯器已經全部嵌入框架,但是還需修改一些代碼片段才可以正式使用。
後期加工,以下修改均指CI框架中的修改:
修改JS:CI\public\js\umeditor.config.js 第139行附近修改為:
//圖片上傳配置區
,imageUrl:URL+"../../../index.php/welcome/umupload" //圖片上傳提交地址
,imagePath:URL + "../../../" //圖片修正地址,引用了fixedImagePath,如有特殊需求,可自行配置
,imageFieldName:"upfile" //圖片數據的key,若此處修改,需要在後台對應文件修改對應參數
這里主要是修改路徑,讓JS可以找到控制器。出於倉促這里使用相對路徑。
修改PHP:
據上文所述,在welcome的控制器中 public function umupload()的函數體是而來,所以要修改一部分使之可以在CI中'跑'起來。修改之後的代碼如上文所示,具體修改為:
刪除最開始的兩行:
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error_reporting( E_ERROR | E_WARNING );
將原編輯器中的 17行
$up = new Uploader( "upfile" , $config );
修改為:
$this->load->library('Umupload',array('fileField'=>'upfile', 'config' => $config));
因為此處通過載入library的方式引入編輯器的相關PHP類。並且library的構造函數只能傳一個參數,因此做此修改。
第21行附近的
$info = $up->getFileInfo();
修改為:
$info = $this->umupload->getFileInfo();
8. 請問怎麼解釋.NET框架類庫,JIT編譯器,MSIL,IDE.還有它們的作用個是什麼..
在初學的時候,其實這些大概了解概念就可以了,會用一點.net後,回頭再來深入這些內容
框架類庫:就是微軟提供了很多現成的類,實現了很多功能,讓你使用,比如你可以調用System.IO.File類來操作文件,而不用自己去實現;
JIT編譯器:.net程序編譯後生成的MSIL代碼,真正運行時,必須通過JIT編譯成機器代碼,電腦才能真正識別並運行
MSIL:是中間語言,是為了在不同平台間移植而生成的一種臨時代碼,在實際運行時,會根據機器的實際環境,由JIT編譯成最適合機器運行的機器代碼
IDE:就是開發程序的環境了,比如最簡單的記事本,最常用的Visual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