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繪本腳本
㈠ 蘊含傳統文化的兒童繪本,到底都有哪些呢
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用的中國傳統的繪畫方式,是傳統故事和傳統繪畫的精妙結合,非常值得推薦。於是脫離主人的內心,表現於外,到處嚇唬人。這就是讓人聞之喪膽的「年」的實際由來啊!孩子從小到大看的中國繪本太少了,大部分都是國外引進的,這套正好可以補一下傳統文化的課。即突出中國畫古典之美,也吸取了國外優秀繪本的一些元素,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這套書承載了中國兩代人的童年記憶,畫風是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濃濃的中國風,也是彩色印刷的。真實的畫面帶給了我們的視覺沖擊,真實的生活帶給我們心靈的震撼以及對生活、對幸福定義的思考。國內的優秀繪本還是挺多的,只是一些繪本都適合大一點的孩子,比如在6歲以上。
㈡ 奶奶的絲線爺爺的船讀後感
《奶奶的絲線爺爺的船》講述的是一個在城市生活的小孩,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到農村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端午節的故事。以一個城市小孩的視角,通過親手包粽子、親眼看賽龍舟等情節,描述一個不一樣的、更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端午節。這本繪本能讓讀者全面了解到中國傳統端午節的主要元素,如包粽子、賽龍舟等,更通過故事體現了祖孫三代之間的親情。
㈢ 端午節的傳說50字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3)端午節繪本腳本擴展閱讀:
端午節的意義:
1、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歷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2、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3、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國,後人為敬仰其詩,復哀其忠勇事跡,乃與詩人節合並舉行紀念,而詩人節亦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為端午節。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鑒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騎馬擊劍,有花木蘭、秦良玉在世之啤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起義,開會時為清兵所捕,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㈣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一、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日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二、清明節,
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三、端午節,
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食粽子與扒龍舟是普遍習俗。
四、中秋節,
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五、重陽節
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㈤ 北方人過端午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生在北方的我,從我依稀記事開始,我的奶奶每當端午時候會給我准備粽子、茶葉蛋、紅肚兜。
記得小時候,在北方沒有粽葉,可能是農村沒有種的(因為農村做的美食,很少買材料的)奶奶用的是玉米葉,這個玉米葉還得去找,因為五月五沒有種玉米的,有的也是早玉米。
然後糯米都是過年趕大集奶奶買來存下的,在摻和點大米做出來的。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那時候原材料不如現在,但兒時的味道永遠比現在的好吃。(依稀記得跟下面這圖一樣)
後來初中後,如果放假趕上端午,媽媽就給我弄個紅繩,嚴格來講需要五色絲線編織在一起,戴在手腕或者腳腕上面,也是為了辟邪。
現在長大了,每到端午,只要不是特別忙,我都會回家陪父母一起吃頓飯,媽媽會提前包好粽子和煮好茶葉蛋,說一些小時候的事情,畫面也很美好。
雖然現在粽子、茶葉蛋種類很多,但總是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寫到這里時候,忽然很懷念小時候,很想念小時候跟在奶奶屁股後面搶茶葉蛋場景,想念穿上肚兜後拿著棍棒裝哪吒的場景。
再到現在有了小少爺和小公主,媽媽升級為奶奶後,基本都在城市帶娃,每次快到端午時候,媽媽就會跟奶奶當年一樣准備包粽子的材料和煮茶葉蛋,倆娃娃跟著媽媽跑來跑去,嘰嘰喳喳地,跟我當年場景一樣,這可能是就是習俗的傳承吧。
㈥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書目名單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始建於1915年的清華附小,坐落於全球最美的大學——清華大學的西南角,並形成了一校四址辦學的格局,即清華附小本部、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學校一小區、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學校二校區、清華附小昌平學校。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一起來看看推薦閱讀書目有哪些吧!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一年級)
第一學期
必讀書目:《猜猜我有多愛》 《蝴蝶,豌豆,花》 《小狐狸買手套》 《蚯蚓的日記》 《幼學啟蒙第一輯---中國古代神話(盤古開天地、共工觸山、女媧撲天、誇父追日)》
選讀書目: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 《百歲童謠》 《小豬唏哩呼嚕》 《第一次發現(瀕臨危機的動物)》 《神奇的校車(第一輯)》 《熊夢蝶 蝶夢熊》 《格林童話經典繪本(風鈴草姑娘、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第二學期
必讀書目:《青蛙和蟾蜍是好朋友》 《我爸爸》 《幼學啟蒙第一輯---中國古代民俗故事(年除夕的故事、端午節的故事、清明節的故事、年糕的故事)》 《一粒種子的旅行》
選讀書目:《讓路給小鴨子》 《中國神話故事》 《月光下的肚肚狼》 《我媽媽》 《穿靴子的貓》 《小牛頓科學館》 《圖書館獅子》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二年級)
第一學期
必讀書目:《安徒生童話(注音版)》 《妹妹的紅雨鞋》 《幼學啟蒙第二輯---中國成語(朝三暮四、鷸蚌相爭、自相矛盾、愚公移山)》
選讀書目:《木偶奇遇記》 《雪人》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伊索寓言》 《假話王國歷險記》 《小熊帕丁頓》 《灶王爺》 《花瓣兒魚》 《鼴鼠博士的地震探險》 《神奇的校車(第二輯)》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丁丁歷險記》 《布魯姆博士系列(全3冊)》 《雅諾什經典繪本(第四分冊)》 《尋找快活林》
第二學期
必讀書目:《稻草人》 《花婆婆》 《幼學啟蒙第二輯---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紀昌學射箭、愚人買鞋、鐵杵磨成針、疑人偷斧)》 《沒頭腦和不高興》 《人》 《武松打虎》
選讀書目:《超級冒險王(全14冊)》 《不一樣的卡梅拉》 《陌生人》 《京劇貓之武松打虎》 《動畫中國:哪吒鬧海卷》 《小巴掌童話》 《笠翁對韻》 《戴小嬌全傳》 《一年級大個子二年級小個子》 《笨狼的故事》 《動物王國大探秘》 《去年的樹》 《小熊溫尼。菩》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三年級)
第一學期
必讀書目:《夏洛的網》 《鼴鼠的月亮河》 《幼學啟蒙第三輯---中國古代傳說(舜耕歷山、龍生九子、大禹鎖蛟、黃帝誕生)》
選讀書目:《綠野仙蹤》 《蘋果樹上的外婆》 《犟龜》 《公主的月亮》 《三隻小豬》 《春神跳舞的森林》《我有友情要出租》 《北緯36度線》 《長襪子皮皮》 《亞馬遜探險---哈爾羅傑歷險記》 《列那狐的故事》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奇妙的數王國》 《孫悟空在我們村子裡》 《我是白痴》 《讓太陽長上翅膀》
第二學期
必讀書目:《時代廣場的蟋蟀》 《1999年6月29日》 《幼學啟蒙第三輯---中國名勝傳說(莫愁女兒、飛來奇峰、陽燧寶珠、巫山神女)》
選讀書目:《寶葫蘆的秘密》 《親愛的漢修先生》 《淘氣包埃米爾》 《中國傳統故事畫庫(5冊)》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森林報》 《跑豬嚕嚕》 《千家詩》 《希臘神話故事》 《游戲中的科學》 《三毛流浪記(全集)》 《愛花的牛》 《跳舞》 《勇探火山口---哈爾羅傑歷險記》 《舒克貝塔航空公司》 《愛麗絲漫遊奇境》 《神筆馬良》 《生命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四年級)
第一學期
必讀書目:《草原上的小木屋》 《極地特快》 《獾的禮物》 《小飛俠彼得。潘》 《幼學啟蒙第四輯---智謀故事(奇貓、泄氣生員、巧治妒婦、道人父子)》
選讀書目:《銀頂針的夏天》 《天使的雕像》 《小飛人卡爾松》 《君偉上小學》 《金色的茅草》 《成語故事》 《哈里波特與魔法石》 《昆蟲記(美繪版)》 《最美的科普》 《寄小讀者》 《小銀和我》 《隨風而來的瑪麗阿姨》 《神翼》 《讓孩子著迷的77X2個經典科學游戲》 《小英雄雨來》 《有趣的科學》
第二學期
必讀書目:《秘密花園》 《鐵絲網上的小花》 《湯姆。索亞歷險記》 《幼學啟蒙第四輯---中國智謀故事(田忌賽馬、黃蓋詐降、包拯斷牛、海瑞懲霸)》
選讀書目:《青鳥》 《福爾摩斯探案集》 《小鬼魯知勝》 《浪漫鼠德佩羅》 《海底兩萬里》 《小學生最愛玩的380個思維游戲》 《納尼亞王國傳奇(第七冊)》 《綠內牆的安妮》 《天空在腳下》 《藍鯨的眼睛》 《哈利。波特與密室》 《媽媽走了》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芝麻開門》 《圖說中國節》 《書的故事》 《101個神奇的實驗》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五年級)
第一學期
必讀書目:《草房子》 《西雅圖首長的宣言》 《新月集》 《柳林風聲》 《中國百年文學經典圖畫書(第五輯:小桔燈、魚化石、小英雄雨來、蜘蛛、哦香雪,全五冊)》
選讀書目:《叢林故事》 《班長下台》 《藍色海豚島》 《哈里。波特與鳳凰社》 《本愛安娜》 《元素的故事》《金銀島》 《快樂王子》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父與子全集》 《王子與貧兒》 《冬兒姑娘》 《杜立德醫生》 《少年音樂和美術故事》 《地心游記》 《飛向馬座》 《繪本聊齋》 《有老鼠牌鉛筆嗎?》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
第二學期
必讀書目:《城南舊事》 《失落的一角》 《新月集》 《柳林風聲》 《 中國百年文學經典圖畫書(第一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背景、荷塘月色) 》
選讀書目:《安徒生童話》 《烏丟丟的奇遇》 《漢娜的手提箱》 《窗邊的小豆豆》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第一、二巻)》 《男生賈里》《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朱自清經典作品選:荷塘月色、背景》 《月下看貓頭鷹》 《安德的游戲》 《林漢達歷史故事集》 《希利爾講世界地理》 《大盜賊》 《孔子的故事》 《西頓動物故事》 《鐵路邊的孩子們》 《老子說。莊子說》 《四弟的綠色庄園》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兒童的對話》 《偷腦的賊》
清華附屬小學推薦閱讀科目(六年級)
第一學期
必讀書目:《西遊記》 《假如給我有一天光明》 《我的爸爸叫焦尼》 《中國百年文學經典圖畫書(第二輯:憶兒時、故鄉、春、白鵝、膽小鬼)》
選讀書目:《天藍色的彼岸》 《青銅葵花》 《風與樹的歌》 《狼王夢》 《女兒的故事》 《安尼的日記》《一隻狗和它的城市》 《十五歲的小船長》 《霧都孤兒》 《第三軍團》 《毛毛》 《希利爾講世界史》 《我的媽媽是精靈》 《葉永烈講述科學家故事100個》 《魔戒》 《水滸傳》 《狼獾河》 《繁星。春水》 《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萬物簡史》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第二學期
必讀書目:《三國演義》 《小王子》 《開往遠方的列車》 《湯姆大叔的小屋》 《上下五千年》
選讀書目:《七號夢工廠》 《神秘島》 《朝花夕拾》 《史記故事》 《蘇菲的世界》 《海蒂》《再見了,艾瑪奶奶》 《居里夫人自傳》 《人類的故事》 《希利爾講藝術史》 《童年》 《少女的紅發卡》 《基度山伯爵》 《小婦人》 《海燕》 《科學家工作大揭秘》 《不老泉》 《一百個中國孩子的夢》 《世紀三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下一頁是教育部推薦的小學生必讀書目
㈦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
精彩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不如讓我們總結經驗,展望未來。那麼好的活動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精選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1
端午節仍是我中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x月xx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為引導學生過好端午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淵源,充分認識"端午節"的有關知識。
學校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與內容,同時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圖書、互聯網以及向長輩和他人請教等多種途徑,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二、開展各種的活動,豐富"端午節"內容。
1、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會。
端午節前夕,布置學生通過書籍閱讀和上網查詢,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並在班會上進行交流學習。6月18日上午,我校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主題活動。四、五、各中隊開展了"屈原詩歌頌"、"端午節賽詩會活動"等多種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活動。孩子們通過參與這次活動,真正懂得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什麼要紀念屈原,為什麼要把一個端午節人為地和屈原聯系起來。班主任還布置了假期親子活動,讓學生在端午節當天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製法。自己動手製作粽子,感受著民俗文化。六年級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主題,做一張手抄報……
2、網上學習,傳承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網上主題活動,動員學生參與由"中國文明網"開設的"文明小博客"活動,積極參加"我們的節日端午"相關節日和愛國知識的網上學習,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個人傳統文化素質。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文明素質,做名副其實文明人。
在本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偉人的愛國情懷,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2
為切實貫徹落實「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承載端午節所蘊含愛國主義的道德內核,增進全校師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慶祝傳統節日的良好氛圍,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慶祝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學校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並制定了活動方案,要求各班在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講文明樹新風等具體要求,全面推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等多種方式對端午節相關知識進行了廣泛宣傳,並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班會活動。讓全體師生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三、端午活動
1、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手抄報、繪畫活動。小學1-4年級以繪畫為主,5-8年級以手抄報為主。一張張手抄報、一幅幅圖畫向我們講解了端午節的由來、習俗,愛國主義名篇佳作以及屈原和端午節的典故等端午節知識,共同紀念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學生們在製作中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包粽子實踐活動。端午期間,在家長的帶領下,我們的同學也主動地去認識端午傳統食品——粽子,並了解粽子的來歷,包裹的方法,還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包裹粽子,感受勞動的樂趣,品嘗粽子的香甜。
3、健康防疫,清潔衛生。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校結合我市開展爭創文明城市的契機,宣傳健康防疫知識,開展環境衛生教育、健康教育,凈化校園及生活環境。掀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3
為了搞好端午節紀念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根據市文明辦關於在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唱響「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我校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工作部署,積極開展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廣大群眾參與其中,在活動中了解端午、認同端午、過好端午。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精心安排認真部署。
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文明,我校高度重視,對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提出了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學生參與性、加強環境整治、營造氛圍四點具體要求。
二、各種活動精彩紛呈。
(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各班密切配合,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著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一是組織開展「端午節」詩歌朗誦。二是開展端午節經典誦讀活動。宣傳愛國詩人屈原等中華民族優秀代表人物的事跡和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在參與中了解了傳統文化內涵。三是利用板報、廣播、校園網等載體,以專欄、講座、專題報道等方式,宣傳傳統節日習俗,普及端午節等民族傳統節日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倡導和諧社會。
(二)認真開展「崇尚科學文明過端午」活動。節日期間,在開展校園整治工作的同時,在班級開展以「人人動手,清潔校園,促進文明」為主題的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發動學生打掃揚塵,清除衛生死角,進一步在校園內掀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廣泛開展節日民俗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親身體驗節日民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利用板報、標語開展活動,把節日氛圍造濃,組織和引導學生過好了「我們的節日」。
這次開展「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各項活動,大力弘揚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深入了解了傳統文化節日的豐富內涵,強化了人們對端午民俗和傳統文化節日的認知。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更好地弘揚與傳承傳統文化,營造「經典誦讀」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也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意義,學校在端午節前夕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了「誦讀經典·寄情端午」詩歌朗誦活動。
此次活動,本班圍繞「誦讀經典·寄情端午」的主題舉行,活動中,孩子們積極參與、大膽而繪聲繪色地進行誦讀,內容涉及詩歌、散文等文體形式。其中,有家長為孩子寫的散文《粽葉飄香》、有詩歌《端午》、《端午節》、《吊屈原》、《端午懷古》、《七律·端午祭屈原》、《五月五日》等等。總體來講,此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和家長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對端午這樣一個傳統節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把誦讀活動變成了一次學生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本次活動,更是培養了學生對朗讀的濃厚興趣。朗誦會上,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手要求先展示自我,情緒高漲,台上孩子在朗誦時,台下的孩子能認真傾聽。相比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們准備更充分,朗誦語調注意了抑揚頓挫、添加了必要的動作、在台上變得大方自如了些。尤其是楊裔嘉朗誦《端午節》時,語調、動作、表情都非常到位,表現非常優秀。
以後在朗讀課中,要繼續加強對孩子們的訓練,期待下次的朗誦比賽會更精彩!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5
這次端午節親子活動我們家長受邀參加,我們從早上八點左右到幼兒園,到班級里與孩子一起領這次活動的任務,這次任務就是親手做粽子。
幼兒園准備好了粽葉,糯米,我們只需要包好粽子就行,參與的人也包括我們的小孩,而我們只是輔助者,就比如我,要教導我家小寶貝如何包粽子。我並沒有包過粽子,以往過端午,我們一家都是到超市購買,這次親手做,還是感覺比較新鮮,充滿了鬥志。
這次活動最有趣的就是親手做,讓我們感受到了包粽子的樂趣,讓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每個人都在努力學習,當然有的家長有過經驗,包的好而且快,也成為了我們學習的對象。當我學會之後又回到我家孩子身邊告訴他如何包。並且經常發表意見。讓我們之間相處非常融洽。
以前在家中我家孩子都非常內向,不怎麼和我們溝通,整天都只是躲在房間看動畫片,或者玩積木游戲。我們因為工作繁忙,更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與他們溝通,畢竟天天上班,哪有時間考慮那麼多,對於孩子雖然關心,但是也不是那麼重視,每次都做的不好,這也在無形間拉開了我們母子之間的.距離。
有心想要彌補,但是抽不出時間來,恰好這次端午節公司放假,幼兒園剛好讓我們參加這次端午活動,我也希望近距離與孩子相處,好好溝通一番。這次活動是跟具我們國家傳統節日習俗來定的,對我們很熟悉。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互動,這讓他們非常想參加這次活動。
這次的活動是具有比賽性質的,做的快的家長可以得到獎勵,做的慢的家長會在最後配合老師一起蒸粽子。為了盡快包好粽子,孩子表現出了我從沒有見過的一面,非常活潑開朗,讓我感受到了他在這次活動之的心情,覺得參加這次活動值得。孩子本來就需要開開心心。
這次活動讓我感覺非常滿意,我感受到了幼兒園對於孩子們的呵護,作為家長我也放心讓我的孩子繼續在幼兒園接受教育。我們作為家長的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健康成長,在學校開開心心。或許我們會因為工作耽擱時間,但是我們一直都非常關系自己的孩子,幼兒園所做的一切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活動的真正意義還是達到了,我們不但與自己孩子好好相處,還讓孩子們知道了自己動手。對於孩子們的發展極為有利。對於以後的活動,如果有時間我都會盡可能參加。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安海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文化底蘊,我園開展了端午節民俗活動周。
端午到安海,陸上看采蓮,水上看抓鴨。20xx年x月x日下午,安海鎮苗苗中心幼兒園小班段舉行了xx特色民俗活動——「水上掠鴨」。
「掠鴨」,又稱「水上捉鴨」,是流傳於xx地區的端午節水上競技運動,一直備受大家喜愛。瞧!寶貝們身著泳裝,一個個蓄勢待發,勇敢地踏上竹梯,走過光滑的竹竿,翻過泳池捕捉鴨子,孩子們在水裡嬉戲,緊張得想多抓幾只,歡呼聲、歡笑聲響徹雲霄。
接下來把鏡頭切向中班段: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中班段於x月x日上午在操場上舉行了「情濃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孩子們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一同折粽葉、填糯米、放五香肉、裹葉子、扎線……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們一遍遍的學,包散了不氣餒,繼續學,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體驗我國傳統佳節蘊涵的意義。
說到端午,怎能少了賽龍舟呢!「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結粽剪堆將天補,端午習俗傳千古。」x月x日下午大班段開展了「劃龍舟」親子比賽,家長和孩子們聽著配樂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進行比賽。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此次親子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間的有機互動,也讓家長參與我們的健康課程。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家長們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文化底蘊。精彩不斷,未完待續…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7
首先,是要進行全校升旗,幾十名學生以及家長們都在幼兒園的操場上,目光隨著五星紅旗而緩緩上升,唱著國歌。讓學生們感受祖國正日漸強大,而我們的生活也會過的越來越好。進行完升旗儀式後,便開始組織學生們開始今天的端午節活動了。
我們先是開展了端午節知識小問答,由幼兒園的大班學生對陣幼兒園的小班學生。出題人為幼兒園大班的李老師。比賽之前,我們先給孩子們看了一小段視頻,再進行出題,題目的答案就在視頻裡面,比賽的形式是搶答,戰況非常的激烈,第一輪的題目,雙方打成了平手。雖然小班的同學們年齡比較小,但是人小鬼大,非常的聰明。而大班的哥哥們則本著謙讓的態度,很多次都是先讓小班的弟弟們回答。第二輪的答題,是連線題,大班和小班,分別派出一位小朋友進行答題,在黑板上總共有五張圖片,分別畫著粽子、龍舟等代表端午節的物品。題目是比較簡單的,所以這一關實際上比拼的就是看誰的速度更快一些了。最後還是大班的小王同學贏得了勝利,小班的李同學以一秒之差惜敗。
大會的第三項活動,也是最受歡迎的活動,就是包粽子活動了。這一次沒有比賽,而是讓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們一起,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粽子吃起來美味,但是包粽子可是很麻煩的。兩片小小粽葉相互交織在一起,圍成一個小小的綠色漏斗,當然這個漏斗是沒有漏的,往裡面倒入早已洗好的糯米,再塞進去一顆紅棗,用紅線把粽子包起來。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成功的包出了好看的粽子,並放入了本園早已准備好的蒸籠中。品嘗到了由自己做出來的美味的粽子。
這一次的xx幼兒園開展的端午節活動,讓孩子們體驗了一番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文化,感受到了端午節的風情,品嘗到美味的端午節粽子。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8
根據市縣教育局決定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我們第三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端午主題活動:
1、各班引導幼兒通過視頻、繪本故事了解端午節起源、習俗等節日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各班的小朋友進行了形式各異的端午主題活動。有的通過搓繩編織,編成了五彩繩,寓意驅邪迎吉;有的製作小小香包,寓意端午避邪驅瘟、點綴裝飾;有的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小小蜜粽的製作過程,品嘗端午美食;還有的班級用彩紙折疊小小的龍舟,在水池快樂玩耍。幼兒園里還有一群端午小使者,將家中的艾葉拿到幼兒園,插放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室門口,為各班的小朋友送來端午的祝福,慶祝端午節的到來。師幼齊動手一起布置室內外環境,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3、精心組織幼兒和教師一起洗粽葉額、包粽子、吃粽子,置身節日里品嘗自己動手包的各種粽子,通過親自參與洗、包、煮、品的整個過程,充分感受了解端午節,加深印象,感受傳統,了解民俗,傳承民族精神。真正喜歡上我們的傳統節日。包好的粽子被送到廚房蒸煮,下午一起品嘗香噴噴的粽子,體驗端午節日樂趣!
本次活動,小朋友們不僅了解了端午節的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且在包粽子的過程中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更體會了端午節的快樂。
端午節班級主題活動總結9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XX幼兒園為了迎接端午節,開展了「濃情端午粽葉飄香」主題活動,讓孩子們更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中國特有的節日的氣氛,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
教師們通過課件展示,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兩千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個歷史人物與「端午節」的淵源,引導孩子們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加深了他們對傳統節日和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的印象。
同時,各班還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的「端午美食分享」活動,大家一邊品嘗粽子、一邊朗誦著端午的兒歌,分外香甜可口。老師們組織了孩子們開展了「賽龍舟」、「包粽子」等游戲……,並將自己設計的香包送給了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共享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
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好的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節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今天上午,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我校三年一班開展了端午到粽香飄主題班會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紛紛拿出課前搜集的資料,有的通過誦讀端午節的相關古詩,來了解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有的通過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來歷風俗。還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來解說端午的趣聞……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通過這樣的活動,將了解民俗文化與歡度傳統節日融為一體,豐富了同學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園各個班級展開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節日的活動,並且針對端午節3天假期各個班級進行了假期安全教育。
活動中,有的通過圖片的展示來解說端午節的習俗,有的通過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節這一傳統節日的由來以及傳說,有的通過誦讀端午節的相關古詩,來了解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針對交通安全問題、防溺水、防騙、防中暑等問題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通過這一活動,讓孩子更加了解我國端午節傳統文化,豐富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操。希望同學們能過一個健康、安全、快樂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