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編譯法廣告翻譯

編譯法廣告翻譯

發布時間: 2022-09-21 20:28:46

A. 英語編譯程序怎麼翻譯

編譯程序一般翻譯為compiler。
實際上在整個編譯過程中會用到很多的工具,預處理器、編譯器、匯編器、定位/分配器、連接器。

B. 翻譯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採用的兩種方法

編譯執行:把源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生成可執行文件,比如com或exe文件),然後
執行。(包含匯編和鏈接兩個過程)
解釋執行:把一行源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然後執行;再翻譯下一行源程序成機
器語言,然後執行。(翻譯一句,執行一次。不生成可執行文件)

C.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很著急,軟體翻譯就一邊閃吧。。。。。

。。。鬼才願意為了10分。。。

D. 編譯程序是什麼意思編譯是什麼意思

編譯程序(Compiler,compiling program)也稱為編譯器,是指把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等價的機器語言格式目標程序的翻譯程序。

解釋程序是一種語言處理程序,在詞法、語法和語義分析方面與編譯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運行用戶程序時,它直接執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內部形式(中間代碼)。

(4)編譯法廣告翻譯擴展閱讀:

結構:

編譯過程分為分析和綜合兩個部分,並進一步劃分為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代碼優化、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等六個相繼的邏輯步驟。這六個步驟只表示編譯程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是時間關系。

編譯過程既可以按照這六個邏輯步驟順序地執行,也可以按照平行互鎖方式去執行。在確定編譯程序的具體結構時,常常分若干遍實現。對於源程序或中間語言程序,從頭到尾掃視一次並實現所規定的工作稱作一遍。每一遍可以完成一個或相連幾個邏輯步驟的工作。

可以把詞法分析作為第一遍;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作為第二遍;代碼優化和存儲分配作為第三遍;代碼生成作為第四遍。反之,為了適應較小的存儲空間或提高目標程序質量,也可以把一個邏輯步驟的工作分為幾遍去執行。

E. 編譯程序有編譯和翻譯兩種方式分別對其說明並比較 急 在線等

編譯程序 編譯程序
compiler
把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等價的計算機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的目標程序的翻譯程序。編譯程序屬於採用生成性實現途徑實現的翻譯程序。它以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源程序作為輸入,而以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表示的目標程序作為輸出。編譯出的目標程序通常還要經歷運行階段,以便在運行程序的支持下運行,加工初始數據,算出所需的計算結果。編譯程序的實現演算法較為復雜。這是因為它所翻譯的語句與目標語言的指令不是一一對應關系,而是一多對應關系;同時也因為它要處理遞歸調用、動態存儲分配、多種數據類型,以及語句間的緊密依賴關系。但是,由於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程序具有易讀、易移植和表達能力強等特點,編譯程序廣泛地用於翻譯規模較大、復雜性較高、且需要高效運行的高級語言書寫的源程序。
功能 編譯程序的基本功能是把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但是,作為一個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編譯系統,除了基本功能之外,還應具備語法檢查、調試措施、修改手段、覆蓋處理、目標程序優化、不同語言合用以及人-機聯系等重要功能。①語法檢查:檢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語法。如果不符合語法,編譯程序要指出語法錯誤的部位、性質和有關信息。編譯程序應使用戶一次上機,能夠盡可能多地查出錯誤。②調試措施:檢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設計者的意圖。為此,要求編譯程序在編譯出的目標程序中安置一些輸出指令,以便在目標程序運行時能輸出程序動態執行情況的信息,如變數值的更改、程序執行時所經歷的線路等。這些信息有助於用戶核實和驗證源程序是否表達了演算法要求。③修改手段:為用戶提供簡便的修改源程序的手段。編譯程序通常要提供批量修改手段(用於修改數量較大或臨時不易修改的錯誤)和現場修改手段(用於運行時修改數量較少、臨時易改的錯誤)。④覆蓋處理:主要是為處理程序長、數據量大的大型問題程序而設置的。基本思想是讓一些程序段和數據公用某些存儲區,其中只存放當前要用的程序或數據;其餘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先存放在磁碟等輔助存儲器中,待需要時動態地調入。⑤目標程序優化:提高目標程序的質量,即佔用的存儲空間少,程序的運行時間短。依據優化目標的不同,編譯程序可選擇實現表達式優化、循環優化或程序全局優化。目標程序優化有的在源程序級上進行,有的在目標程序級上進行。⑥不同語言合用:其功能有助於用戶利用多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應用程序或套用已有的不同語言書寫的程序模塊。最為常見的是高級語言和匯編語言的合用。這不但可以彌補高級語言難於表達某些非數值加工操作或直接控制、訪問外圍設備和硬體寄存器之不足,而且還有利於用匯編語言編寫核心部分程序,以提高運行效率。⑦人-機聯系:確定編譯程序實現方案時達到精心設計的功能。目的是便於用戶在編譯和運行階段及時了解內部工作情況,有效地監督、控制系統的運行。
早期編譯程序的實現方案,是把上述各項功能完全收納在編譯程序之中。然而,習慣做法是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配置調試程序、編輯程序和連接裝配程序,用以協助實現程序的調試、修改、覆蓋處理,以及不同語言合用功能。但在設計編譯程序時,仍須精心考慮如何與這些子系統銜接等問題。
工作過程 編譯程序必須分析源程序,然後綜合成目標程序。首先,檢查源程序的正確性,並把它分解成若干基本成分;其次,再根據這些基本成分建立相應等價的目標程序部分。為了完成這些工作,編譯程序要在分析階段建立一些表格,改造源程序為中間語言形式,以便在分析和綜合時易於引用和加工(圖1)。
數據結構 分析和綜合時所用的主要數據結構,包括符號表、常數表和中間語言程序。符號表由源程序中所用的標識符連同它們的屬性組成,其中屬性包括種類(如變數、數組、結構、函數、過程等)、類型(如整型、實型、字元串、復型、標號等),以及目標程序所需的其他信息。常數表由源程序中用的常數組成,其中包括常數的機內表示,以及分配給它們的目標程序地址。中間語言程序是將源程序翻譯為目標程序前引入的一種中間形式的程序,其表示形式的選擇取決於編譯程序以後如何使用和加工它。常用的中間語言形式有波蘭表示、三元組、四元組以及間接三元組等。
分析部分 源程序的分析是經過詞法分析、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三個步驟實現的。詞法分析由詞法分析程序(又稱為掃描程序)完成,其任務是識別單詞(即標識符、常數、保留字,以及各種運算符、標點符號等)、造符號表和常數表,以及將源程序換碼為編譯程序易於分析和加工的內部形式。語法分析程序是編譯程序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務是根據語言的語法規則,檢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語法。如不合乎語法,則輸出語法出錯信息;如合乎語法,則分解源程序的語法結構,構造中間語言形式的內部程序。語法分析的目的是掌握單詞是怎樣組成語句的,以及語句又是如何組成程序的。語義分析程序是進一步檢查合法程序結構的語義正確性,其目的是保證標識符和常數的正確使用,把必要的信息收集和保存到符號表或中間語言程序中,並進行相應的語義處理。
綜合部分 綜合階段必須根據符號表和中間語言程序產生出目標程序,其主要工作包括代碼優化、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代碼優化是通過重排和改變程序中的某些操作,以產生更加有效的目標程序。存儲分配的任務是為程序和數據分配運行時的存儲單元。代碼生成的主要任務是產生與中間語言程序符等價的目標程序,順序加工中間語言程序,並利用符號表和常數表中的信息生成一系列的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指令。
結構 編譯過程分為分析和綜合兩個部分,並進一步劃分為詞法分析、語法分析、 語義分析、 代碼優化、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等六個相繼的邏輯步驟。這六個步驟只表示編譯程序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而不是時間關系。編譯過程既可以按照這六個邏輯步驟順序地執行,也可以按照平行互鎖方式去執行。在確定編譯程序的具體結構時,常常分若干遍實現。對於源程序或中間語言程序,從頭到尾掃視一次並實現所規定的工作稱作一遍。每一遍可以完成一個或相連幾個邏輯步驟的工作。例如,可以把詞法分析作為第一遍;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作為第二遍;代碼優化和存儲分配作為第三遍;代碼生成作為第四遍。反之,為了適應較小的存儲空間或提高目標程序質量,也可以把一個邏輯步驟的工作分為幾遍去執行。例如,代碼優化可劃分為代碼優化准備工作和實際代碼優化兩遍進行。
一個編譯程序是否分遍,以及如何分遍,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其判別標准可以是存儲容量的大小、源語言的繁簡、解題范圍的寬窄,以及設計、編制人員的多少等。分遍的好處是各遍功能獨立單純、相互聯系簡單、邏輯結構清晰、優化准備工作充分。缺點是各遍之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些重復的部分,而且遍和遍之間要有交接工作,因之增加了編譯程序的長度和編譯時間。
一遍編譯程序是一種極端情況,整個編譯程序同時駐留在內存,彼此之間採用調用轉接方式連接在一起(圖2)。當語法分析程序需要新符號時,它就調用詞法分析程序;當它識別出某一語法結構時,它就調用語義分析程序。語義分析程序對識別出的結構進行語義檢查,並調用「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程序生成相應的目標語言指令。
隨著程序設計語言在形式化、結構化、直觀化和智能化等方面的發展,作為實現相應語言功能的編譯程序,也正向自動程序設計的目標發展,以便提供理想的程序設計工具。
參考書目
陳火旺、錢家驊、孫永強編:《編譯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北京,1980。
A.V.Aho, Principles of Compiler Design,Addison Wes-ley, Reading, Massachusetts, 1977.
--------------------------------------------------------------------------------
編譯程序 (compiler)
將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等價的用計算機匯編語言、機器語言或某種中間語言表示的目標程序的翻譯程序。用戶利用編譯程序實現數據處理任務時,先要經歷編譯階段,再經歷運行階段。編譯階段以源程序作為輸入,以目標程序作為輸出,其主要任務是將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運行階段的任務是運行所編譯出的目標程序,實現源程序中指定的數據處理任務,其工作通常包括:輸入初始數據,對數據或文件進行數據加工,輸出必要信息和加工結果等。編譯程序的實現演算法較為復雜。這是因為它所翻譯的語句與目標語言的指令不是一一對應關系,而是一多對應關系;同時因為它要在編譯階段處理遞歸調用、動態存儲分配、多種數據類型 實現 、 代碼生成與代碼優化等繁雜技術問題;還要在運行階段提供良好、有效的運行環境。由於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程序具有易讀、易移植和表達能力強等特點,所以編譯程序廣泛地用於翻譯規模較大、復雜性較高、且需要高效運行的高級語言書寫的源程序。
功能 編譯程序的基本功能是把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此外,還要具備語法檢查、調試措施、修改手段、覆蓋處理、目標程序優化、不同語言合用以及人機聯系等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重要功能。①語法檢查。檢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語法 。②調試措施。檢查源程序是否合乎用戶的設計意圖。③修改手段。為用戶提供簡便的修改源程序的手段。④覆蓋處理。主要為處理程序較長、數據量較大的大型問題程序而設置。基本思想是讓一些程序段和數據公用某些存儲區,其中只存放當前要用的程序段或數據,其餘暫時不用的程序段和數據均存放在磁碟等輔助存儲器中,待需要時動態地調入存儲區中運行。⑤目標程序優化。提高目標程序的質量,即使編譯出的目標程序運行時間短、佔用存儲少。⑥不同語言合用 。便於用戶利用多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應用程序或套用已有的不同語言書寫的程序模塊。最為常見的是高級語言和匯編語言的合用。⑦人機聯系。便於用戶在編譯和運行階段及時了解系統內部工作情況,有效地監督、控制系統的運行。
早期編譯程序的實現方案,是把上述各項功能完全收納在編譯程序之中 。後來的習慣方法是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配置編輯程序、調試程序、連接裝配程序等實用程序或工具軟體,目的是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發環境和運行環境,便於應用軟體的編程、修改、調試、集成以及報表生成、界面設計等工作。但編譯程序設計者設計編譯方案時,仍需精心考慮上述各項功能,較好地解決目標程序與這些實用程序或軟體工具之間的配合與銜接等問題。
工作過程 編譯程序必須分析源程序,然後綜合成目標程序。為達到這個目的,編譯程序要在分析階段建立一些表格,改造源程序為中間語言形式,以便在分析和綜合時易於引用和加工。
數據結構 分析和綜合時所用的主要數據結構,包括符號表、常數表和中間語言程序。符號表由源程序中所用的標識符連同它們的屬性組成,其中屬性包括種類(如變數、數組、結構、函數、過程等)、類型(如整型、實型、字元串、復型、標號等),以及目標程序所需的其他信息。常數表由源程序中用的常數組成,其中包括常數的機內表示以及分配給它們的目標程序地址。中間語言程序是將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前引入的一種中間形式的程序,其表示形式的選擇取決於編譯程序以後如何使用它和如何加工它。常用的中間語言形式有波蘭表示、三元組、四元組以及間接三元組等。
分析部分 源程序的分析是經過詞法分析、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三個步驟實現的。詞法分析由詞法分析程序(又稱為掃描程序 )完成,其任務是識別單詞(即標識符 、常數、保留字,以及各種運算符、標點符號等)、造符號表和常數表,以及將源程序換碼為編譯程序易於分析和加工的內部形式。語法分析程序是編譯程序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務是根據語言的語法規則,檢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語法,並分解源程序。如果不合乎語法,則輸出語法出錯信息;如果合乎語法,則分解源程 序的語法結構, 構造中間語 言形式的內部程序。語法分析的目的是掌握單詞是怎樣組成語句的,以及語句又是如何組成程序的。語義分析程序進一步檢查合法程序結構的語義正確性,其目的是保證標識符和常數的正確使用,把必要的信息收集和保存到符號表或中間語言程序中,並進行相應的語義處理。
綜合部分 綜合階段根據符號表和中間語言程序產生出目標程序,其主要工作包括代碼優化、存儲分配和代碼生成。代碼優化是通過重排和改變程序中的某些操作,以產生更加有效的目標程序。存儲分配是為程序和數據分配運行時的存儲單元。 代碼生成是產 生與中間語 言程序等價的目標程序,亦即,順序加工中間語言程序,利用符號表和常數表中的信息生成一系列的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指令。
動態 20世紀80年代以後,程序設計語言在形式化、結構化、直觀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隨著程序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發展,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程序設計語言,如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並發程序設計語言、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函數式程序設計語言、智能化程序設計語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等;②基於語法、語義和語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上深刻地揭示了程序設計語言的內在規律和外在表現形式。與此相應地,作為實現程序設計語言重要手段之一的編譯程序,在體系結構、設計思想、實現技術和處理內容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變化和擴充。另外,編譯程序已作為實現編程的重要軟體工具,被納入到軟體支援環境的基本層軟體工具之中。因此,規劃編譯程序實現方案時,應從所處的具體軟體支援環境出發,既要遵循整個環境的全局性要求和規定,又要精心考慮與其他諸層軟體 工具之間的相互支援、配合和銜接關系。

F. 旅遊翻譯分類為哪些

國際旅遊促銷或旅遊信息服務都離不開翻譯。「旅遊翻譯,由於其特殊性、多樣性與復雜性,仍不為我們翻譯工作者所熟悉和掌握。」(黃友義, 2007)旅遊業具有帶動、促進眾多行業發展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承擔著建立跨文化溝通和理解的歷史使命,開展旅遊翻譯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和特殊的學術意義。
一、旅遊翻譯:定義與實踐
陳剛教授對旅遊翻譯作了以下定義:旅遊翻譯應是為旅遊活動、旅遊專業和行業進行的翻譯(實踐),屬於專業翻譯。概括地說,旅遊翻譯是一種跨語言、跨社會、跨時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際活動。同其他類型的翻譯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際特點上表現的更直接、更為突出、更為典型、更為全面(2004: 59)。這個定義較為准確、全面體現了旅遊翻譯實踐的特點和理論依託。依據旅遊翻譯自身的特點,陳剛教授對這個「專業翻譯」進行了以下分類:
1.翻譯手段分類:導譯;口譯(視傳、交傳、同傳);筆譯;機器翻譯。
2.語言和符號分類;語內翻譯;語際翻譯;符際翻譯。
3.譯出語/譯出文本和譯入語/譯入文本分類:本族語—外族語;外族語—本族語。
4.翻譯題材分類:專業翻譯;一般性翻譯;文學翻譯。
5.翻譯方式分類:全譯;部分翻譯:節譯、摘譯、闡譯、改譯、編譯、參譯、譯述、綜述/譯、譯寫等。
6.旅遊翻譯者分類:7.職業性質分類;機構翻譯;旅行社職業翻譯;旅行社全職導游;旅行社兼職導游;自由職業導游。工作區域(或業務范圍)分類:旅行社職業翻譯;地方導譯;全程導譯;定點導游;國際導游。(2004: 60-63)
對於旅遊翻譯題材、體裁分類,陳剛教授重點指出了導游翻譯所涉及導譯內容與形式,並進行了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的論述。從宏觀層面來看旅遊翻譯的功能、方法、工作業態、文本類別,不難發現他們都是事實存在於旅遊促銷和信息服務的大系統中,共存互動,相輔相成。進入21世紀以來,旅遊業促銷和信息服務無不以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為指導。「整合營銷傳播是指將與企業進行市場營銷有關的一切傳播活動進行的一元化整合。整合營銷傳播一方面把廣告、促銷、公關、直銷、CI、包裝、新聞、媒體等一切傳播活動都涵蓋於營銷活動的范圍之內,另一方面則使企業能夠將統一的傳播資訊以整合的形式最有效地傳達給目標消費群體或個人。其主旨是以通過企業與顧客的多渠道、多層面、多形式溝通滿足顧客信息需求,確定企業統一的促銷策略,協調使用各種不同的傳播手段,發揮不同傳播工具的優勢,從而使企業實現促銷宣傳的低成本化,以高強沖擊力形成促銷高潮,實現企業促銷和營銷戰術和戰略目標。」(躍馳咨詢網, 2007)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旅遊業的應用不僅影響了「文本」內容、語言風格的選擇,還使原本聯系相對比較疏遠的印刷和廣電媒介為載體的文本內容與功能在企業營銷大目標前提下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協調一致,構成疏而不漏的立體傳播網路體系。全球化語境下的旅遊翻譯在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指導下關注的不再是個別語句、語篇,還高度關注實現旅遊信息服務、共同的營銷大目標,關注不同功能的動態旅遊信息和靜態旅遊信息系統,及其內部的各個語篇的功能和具體目的間的關聯。構成旅遊業的促銷或信息服務系統動態信息和靜態信息系統的主要內容包括:
1.動態旅遊信息(口譯):導游、談判、解說、咨詢、導購、會議口譯(交傳、同傳)、演出、人員推銷、咨詢、旅遊顧問、乘務、電話、專題活動、形象代言、駕駛員等。
2.靜態旅遊信息(筆譯):導游圖、交通圖、旅遊指南、景點介紹、畫冊、產品目錄、活動宣傳品、廣告、新聞、菜單、招貼/海報、紀念品、交通工具、公示語、城市導向、商場導購、國情、音帶、錄象帶、影片、幻燈片、網路、會展、節事/專題、電子郵件、直郵、BBS、博客、手機簡訊、專欄、專刊、雜志、電子導游、電子顯示(屏)、光碟、遊客中心等。
旅遊業的屬性包括:依據信息服務系統中的具體功能,分為1.啟迪性; 2.教育性; 3.信息性; 4.休閑性; 5.促銷性; 6.公關性。
依據旅遊促銷信息服務提供的區域/目標市場分為1.海外/客源地; 2.國內/目的地。
依據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身份分為1.國際機構;2.區域機構; 3.國家機構; 4.省市機構; 5.地區機構;6.企業機構; 7.景區機構; 8.行業機構; 9.媒體機構;10.旅遊者等。
依據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行業類別分為1.政府;2.組織; 3.企業; 4.個人。
依據信息服務的對象類別分為1.直接為旅遊者服務; 2.間接為旅遊者服務。
依據信息服務的周期類別分為1.長期; 2.中長期; 3.中期; 4.中近期; 5.近期; 6.短期; 7.瞬時。
依據信息服務內容的精確度類別分為1.高度精準; 2.精準; 3.基本准確; 4.寬泛; 5.泛泛。
依據信息服務方式分為1.公開, 2.隱蔽。旅遊信息服務系統內部類別的細分遵循了這樣
一個原則就是以服務對象———旅遊者為核心。正是這個特定的消費群體的構成呈多元性,需求呈多樣性,旅遊信息的題材和體裁形式幾乎包括了翻譯實踐者接觸的絕大多數形式。翻譯策略和方法的採用也就不會是某種,或某幾種。旅遊信息服務系統的動態和靜態旅遊信息兩大系統分支,各功能信息載體,各信息提供機構依據旅遊市場發展程度和旅遊者需求特點提供信息服務;動態和靜態旅遊信息兩大系統分支之間,各功能信息載體之間,各信息提供機構之間協調互補,構成旅遊信息服務的宏觀和微觀網路體系,滿足不同文化背景、消費取向、消費階段的旅遊者日益增長的文化和信息需求。在旅遊產業運作和經營過程中企業間、政府間、企業和政府間、行業間、國際組織間的交流都需要翻譯人員前赴後繼。既然「旅遊」的內涵和外延有繼續不斷擴大的趨勢,旅遊翻譯的實踐領域也會越來越寬廣。
二、旅遊翻譯:地位與角色
既然何謂「翻譯」的辯論仍在進行,那麼「旅遊翻譯」的地位和角色自然也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旅遊翻譯」完全可以同文學翻譯一樣繼續其「自由職業」的生涯。「旅遊翻譯」也可以占據一隅,在旅遊經營機構或政府組織中接受上司的安排、差遣,在本族語———外族語,外族語———本族語,譯出語/譯出文本和譯入語/譯入文本間繼續筆耕口播。「旅遊翻譯」還可以受雇於專門翻譯服務公司,直接服務於特定旅遊企業或機構。旅遊翻譯人員的業態可以是「自己說了算」,但是在全球化經濟條件下,他們實際都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方式服務於一個系統———旅遊信息服務系統。這個系統因參與者個人的素質、企業管理水平、國家發達程度不同而效率不同。負責任,懂營銷的旅遊翻譯不僅在這個大系統中從字句、篇章層面進行具體的文本轉換,還從全球市場格局、國家和企業發展目標、旅遊產品生命周期、旅遊者認知和消費特點、不同形式的旅遊服務信息的互補協調角度審時度勢,進行跨文化交際旅遊傳播。
「旅遊翻譯」的理想業態應是旅遊信息服務提供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應當參與到整合營銷傳播從策劃提出到評估總結的每一步運作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譯者不僅要「無私」,「忘我」,還要忽略「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食人主義」、操縱、闡釋等理念的影響,實時、實事求是。只有這樣,翻譯的作品才可能符合整體促銷或信息服務的預設目的,適應目標市場通行題材規范,高度關注受眾或特定旅遊者群體的文化、思維和消費習慣,「旅遊翻譯」才能實現跨文化精準傳播。
目前,在廣告公司、公關公司、傳播公司工作的翻譯人員正以不同以往的方式參與廣告文案策劃,品牌的轉換,新聞的譯寫,宣傳卡的編譯。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投入極大,旅遊企業和旅遊目的地所期待的市場回報也就極高;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廣泛使用大眾傳播媒介,信息覆蓋迅速且廣大,為此,積極的和消極的反饋也就迅速而強烈;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跨地區、跨文化、跨國家進行,對文化的敏感度和適應度要求等同本族文化;旅遊的國際促銷推廣和信息服務在競爭激烈的異地市場和本土市場同時進行,既要運籌帷幄,用兵千里,也要統籌全局,決勝城前;翻譯人員的跨文化意識、雙語素質、組織與協調水平、單兵作戰與團隊合作能力都應是上上乘的。「委託人」聘請旅遊翻譯人員進行「翻譯」完全是基於自己對異域文化、語境、消費群體的了解有限,對「形象目標」和「利潤目標最優化的追求,並不刻意要求翻譯人員「轉達」或「闡釋」他們的只言片語。旅遊翻譯人員要為企業的「形象目標」、「利潤目標」最優化的追求和旅遊消費者的最大滿足盡心竭力,傳播溝通。
三、旅遊翻譯:原則與標准
方夢之教授最近撰文提出了「達旨�6�1循規�6�1共喻———應用翻譯三原則」,從理論層面深入研究應用翻譯的原則和標准,是近幾年來應用翻譯理論研究的一大進步。林克難教授對實用翻譯提出「看、易、寫」的翻譯原則,丁衡祁教授對公示語翻譯提出「模仿—借用—創新」的翻譯模式,楊清平提出「目的指導下的功能原則與規范原則」。這些翻譯模式或原則的提出都有積極的意義及其適用性。方教授受到以上研究和嚴復翻譯思想的啟示,提出應用翻譯的「達旨—循規—喻人三原則」,以在更大范圍上提高對應用翻譯實踐和研究的適用性,提高理論的概括力和解釋力,達旨———達到目的,傳達要旨;循規———遵循譯入語規范;共喻———使人明白暢曉.三者各有側重,互為因果。」(方夢之, 2007)
方教授提出應用翻譯的「達旨—循規—喻人」三原則把目前翻譯實踐和翻譯教學所應關照的幾大要素聚合在一起,「三者各有側重,互為因果。」實際就是動態管理翻譯實踐和質量的基本原則。旅遊翻譯實踐的多樣性,翻譯人員背景的多樣性,促銷和傳播目標的多樣性、交際傳播目標的具體精確性要求不僅有原則性的翻譯標准,還需要可操作性的實施標准。旅遊翻譯實踐不同於單一的文學翻譯,或科技翻譯,或時政翻譯,或外事翻譯,譯文質量因委託方期待高低,資金投入多寡,時間周期長短,譯者資歷深淺,管理水平高低,支持條件優劣,受眾特點變化等要素決定翻譯的質量檢驗標準是動態的,是與市場的實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另外,值得認真思考的是應用於翻譯教學和翻譯研究的翻譯標准可以是相對恆定的,劃一的;而翻譯實踐中,現實中採用的翻譯標准則是動態的,可操作的,定性定量的,以客戶/委託者或受眾/消費者/旅遊者滿意度為評估尺度的。借鑒整合營銷傳播方案策劃模式,遵循應用翻譯的「達旨—循規—喻人」三原則,旅遊翻譯標准可以細化為有可操作性的Translation Brie,f將經整合營銷傳播調研了解到的目標市場的宏觀、微觀文化、語境因素,特定目標受眾文化特點、心理狀態、語言風格,可實現的具體的項目、策劃的目的約定,各具體的項目、策劃之間的關系、聯系,不同文本使用的傳播媒介的優勢特點等呈獻給譯者,在嚴格的程序管理、質量管理、人事管理措施保障下,使譯者精確鎖定「目標」,生產出市場需要的、受眾滿意的、委託者期待的譯作來;承擔起MatchMaker,Mediator和Communicator的多重角色。
四、結語
中國翻譯協會近年來曾先後兩次舉辦研討會,定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最佳譯文。吳偉雄教授的參賽譯稿「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獲大賽金獎。此後中國翻譯協會再次組織專家獻計獻策,提出了「By water, bymountains, most lovely, Guilin.」這些譯法如果用於教育性的旅遊文本,詩意盎然,形象傳神,文學色彩濃厚;但如果應用於海外旅遊促銷,就可能出現針對性、形象性和時尚性疏離的問題。
29屆奧運會的口號「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世界同一夢想」的翻譯充分考慮了「全球化」、和平與發展這個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共同需求這個語境因素,翻譯處理也是嚴謹對應。游記、旅遊影視片翻譯文學意味濃郁,旅遊合同、保險協議接近「法律翻譯」,旅遊廣告、產品目錄涉及「商務翻譯」,旅遊新聞、旅遊公關聯系新聞和媒體翻譯,公示語和菜單翻譯又是一個「出神入化」新領域,需要新思維,新視角。旅遊翻譯不應因服務旅遊者和旅遊行業就一定要有一整套「奇門絕技」;翻譯也不應因涉及旅遊就以為誰都是旅遊者而「自以為是」。旅遊翻譯研究對翻譯研究整體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縱觀世界翻譯研究史,不難發現文學翻譯理論研究已經形成體系和流派,相對完善和成熟;而近年來翻譯理論研究的突破是在應用翻譯領域。鑒於旅遊翻譯理論研究歷史相對短暫,涉及廣泛,需求殷切,特點鮮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理論創新和突破的空間已經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作者:呂和發周劍波 資料來源:上海翻譯)

G. 新聞英語編譯是什麼

新聞編譯是通過翻譯人員的加工,將外語新聞編寫為本族語新聞。英語新聞能及時提供讀者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已成現代人獲取信息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手段。編譯作為一種有效的翻譯手段已經廣泛地應用到新聞翻譯實踐中。

新聞編譯越來越被國內廣大讀者所接受。新聞編譯要把握好語言層的加工、背景文化的注釋,及政治言辭的合理修正,以提高目的語讀者的閱讀效果,避免西方輿論誤導。

(7)編譯法廣告翻譯擴展閱讀

美英新聞刊物形形色色,內容涉及十分廣泛,如時事報道、社論、述評、特寫、廣告等,所以其採用的文體也不盡相同。新聞有其獨特的文體特徵,新聞報道的翻譯,除遵循一般的翻譯原則外,還應遵循新聞翻譯的基本規律。

一、語言總體風格

大眾性、趣味性和節儉性構成了新聞英語在語言風格上的特色。新聞英語的語言有趣易懂,簡潔精煉,用非常經濟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因此在翻譯過程中應盡可能刪去可用可不用但又不影響表達內容完整與准確的詞。

此外,新聞語體語言清晰,不能模稜兩可,更不應晦澀難懂,但同時,新聞語體又講究表達有力、敘述生動,因而我們翻譯時必須在用詞上多加錘煉,表現出新聞文體的總貌。

二、詞彙特點

1、常用詞彙有特定的新聞色彩

新聞報道常使用某些詞彙來表達事實和事件,因此這些詞彙經過長期使用後逐漸取得與新聞報道相聯系的特殊意義,成為新聞體詞語(journalistic words)。

例如,horror一詞是新聞標題中常用的詞,用以表示不幸事故和暴力行動,再如nadir常指「兩國關系的最低點」。此外,新聞報道中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套語,如according to sources concerned (據有關方面報道),cited as saying(援引…的話)。

2、使用「小詞」

小詞(midget words)即簡短詞,一般為單音節詞。小詞的廣泛使用一是由於報紙篇幅有限,用小詞可以免於移行,二是由於小詞的詞義范疇很寬,一般比較生動靈活。新聞英語稱這類詞為synonyms of all work (萬能同義詞),如back(支持), ban(禁止)等。

3、大量使用縮略語

這主要是為了節省時間和篇幅。比如WB(world bank世界銀行), ASP(American selling price美國銷售價), biz (business商業)等。

4、臨時造詞

為了表達需要和追求新奇,新聞報道常常使用「臨時造詞/生造詞」, 即臨時創造或拼湊起來的詞或片語,例如Euromart(European commom market 歐洲共同市場),haves and have-nots(富人和窮人)等。

三、語法特點

1、時態的使用

在英語新聞中現在時被廣泛使用,為了造成事件正在進行中的效果,給人以真實感,無論是標題或是正文都常常採用現在時代替過去時。另外,甚至在said, told, reported, added等動詞過去時後面的that賓語從句中,過去時也常常為現在時態所替代。

2、較多使用擴展的簡單句

由於報刊篇幅有限,新聞文體在語法方面一個重要特點是句型的高度擴展,結構嚴謹,將豐富的信息壓縮在有限的篇幅中。常見的方法有使用同位語、介詞短語、分詞短語等語言成分擴展簡單句,有時還較多的使用插入語代替從句,從而簡化句子結構。

3、前置修飾語高度濃縮

新聞文體為了使句子結構緊湊嚴密,大量使用前置修飾語修飾名詞,如a hand grenade and machine gun attack。

四、文化因素和國情因素

要做好新聞的翻譯工作,譯者除了應具備語言知識外,還需要具備必要的文化常識和政治常識,要注意擴大知識面,這樣才不會誤譯或導致嚴重後果。例如將國家和地區並列,都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五、語言差異——編譯和解釋性翻譯

此外,考慮到中英兩種語言習慣的差異,對外新聞報道的翻譯往往採用非逐字對譯法,這就需要引入另外兩種翻譯方法——編譯和解釋性翻譯。

我國獨有的機構、節日、習俗、行話、套話和歷史典故等都需要採用解釋性的翻譯方法。比如「巴金」譯作「Chinese writer Ba Jin」。

H. 改譯,編譯,節譯等分類在翻譯中屬於翻譯策略還是翻譯實踐的分類,除此外還有其他什麼類別

這是按翻譯的處理方式分類
還可以根據:
1、根據翻譯作品在譯入語言文化中所預期的作用,分為工具性翻譯和文獻性的翻譯。
2、根據翻譯所涉及的語言的形式與意義。分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語義翻譯在譯入語語義和句法結構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准確再現原作上下文的意義,交際翻譯追求譯文讀者產生的效果盡量等同於原作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
3、根據譯者對原文和譯文進行比較與觀察的角度,分為文學翻譯和語言學翻譯。文學翻譯尋求譯文與原文之間文學功能的對等,其理論往往主張在不可能復制原文文學表現手法的情況下,譯文只能更美而不能遜色,缺點是不重視語言結構之間的比較和關系問題。語言學翻譯尋求兩者之間的系統轉換規律,主張把語言學研究的成果用於翻譯,同時通過翻譯實踐促進語言學的發展。
4、根據翻譯目的與原語在語言形式上的關系,分為直譯與意譯。
5、根據翻譯媒介分為口譯、筆譯、視譯、同聲傳譯、機器翻譯和人機協作翻譯。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view/538479e9b8f67c1cfad6b874.html 希望能幫到你。

I. APK反編譯加廣告方法

下載apk拆分器,把你的程序加入,然後修改清單列表。另外優酷上有教程,我看到過的,不是太一樣,但可以借用

J. 翻譯學的翻譯的類型

1、根據所涉及的語言,翻譯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為語內翻譯(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語言的各個語言變體之間的翻譯,如將方言譯成民族共同語,將古代語譯成現代語,把將歌譯成散文,等等;

另一類為語際翻譯(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語言之間的翻譯活動,如將漢語文本譯為外語文本,或將外語文本譯為漢語文本。

2、根據活動方式,翻譯可分為口譯(interpretation)和筆譯(translation)兩類。

口譯一般指口頭翻譯,其基本方式有兩種:一是連續.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又稱即席翻譯,用於會議發言、宴會致辭、商務談判、學術研討、游覽參觀等場合,發言人講完部分或全部內容之後,由口譯人員進行翻譯;

二是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於大型正式會議上,要求譯員利用專門設備,不間斷地邊聽邊譯。

筆譯就是筆頭翻譯,多用於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等文獻資料的翻譯。其有利條件是時間限制不像口譯那樣緊迫,往往可以反復斟酌,但在標准方面則要求更嚴更高。

3、根據翻譯材料的文體,翻譯可分為應用文體、科技文體、論述文體、新聞文體和藝術文體五大類。其中每一大類又包含許多小類,並各有其特點。

(10)編譯法廣告翻譯擴展閱讀

人工翻譯:

1、根據翻譯者翻譯時所採取的文化姿態,分為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歸化翻譯是指把在原語文化語境中自然適宜的成分翻譯成為在譯入語言文化語境中自然適宜的成分,使得譯入讀者能夠立即理解,即意譯。而異化翻譯是直接按照原語文化語境的適宜性翻譯,即直譯。

2、根據翻譯作品在譯入語言文化中所預期的作用,分為工具性翻譯和文獻性的翻譯。

3、根據翻譯所涉及的語言的形式與意義。分為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語義翻譯在譯入語語義和句法結構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准確再現原作上下文的意義,交際翻譯追求譯文讀者產生的效果盡量等同於原作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

4、根據譯者對原文和譯文進行比較與觀察的角度,分為文學翻譯和語言學翻譯。文學翻譯尋求譯文與原文之間文學功能的對等,其理論往往主張在不可能復制原文文學表現手法的情況下,譯文只能更美而不能遜色,缺點是不重視語言結構之間的比較和關系問題。

熱點內容
scratch少兒編程課程 發布:2025-04-16 17:11:44 瀏覽:639
榮耀x10從哪裡設置密碼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368
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84
php微信介面教程 發布:2025-04-16 17:07:30 瀏覽:310
android實現陰影 發布:2025-04-16 16:50:08 瀏覽:793
粉筆直播課緩存 發布:2025-04-16 16:31:21 瀏覽:344
機頂盒都有什麼配置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212
編寫手游反編譯都需要學習什麼 發布:2025-04-16 16:19:36 瀏覽:812
proteus編譯文件位置 發布:2025-04-16 16:18:44 瀏覽:366
土壓縮的本質 發布:2025-04-16 16:13:21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