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寫程序是是先編譯

寫程序是是先編譯

發布時間: 2022-09-18 23:23:10

『壹』 程序是如何編寫的

設計環境 程序也就是指令的集合,它告訴計算機如何執行特殊的任務。

『貳』 編譯是在程序運行的時候還是在程序開發的時候。

編譯在程序運行之前,用於生成可執行文件。
但注意有部分解釋執行的語言不需要編譯

『叄』 執行c語言一定要先編譯么,不可以直接執行么

一般來說編譯過後就成了基本上能執行的2進制代碼。但是這些2進制代碼並不完善,一個程序往往需要調用不止一部分的代碼,所以需要把這些代碼全部整合起來才能執行。
即時你的程序看起來只有一個文件,但是編譯過後,多多少少裡面至少會調用到一些操作系統功能,和其它的一些設置,所以依然需要組建這個過程把這個程序和這些系統默認的代碼組建起來形成一個完成、單一的可執行文件。所以一般組建過程就包含了組建內部和外部代碼,一般來說內部代碼就是我說的系統預留的必要的一些代碼(例如怎麼具體完成把一些字元顯示在屏幕上呀這些功能),而外部代碼就是額外的調用自己寫得或者別人寫得其它程序功能(往往當你的程序調用了非c標准函數的時候)。
所以就算你的代碼可以編譯,但是可能因為組建並不成功(例如需要組建的代碼本身有bug,或者丟失,或者版本不匹配),你的程序依然可能無法正確運行。

『肆』 用c語言編寫的源程序需要用編譯程序先編譯成由機器語言組成的目標程序,在經過( )後才能得到可執行程序

源代碼需經過編譯和鏈接,才可生成可執行文件。
由匯編程序生成的目標文件並不能立即就被執行,其中可能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例如,某個源文件中的函數可能引用了另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某個符號(如變數或者函數調用等);在程序中可能調用了某個庫文件中的函數,等等。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需要經鏈接程序的處理方能得以解決。
鏈接程序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有關的目標文件彼此相連接,也即將在一個文件中引用的符號同該符號在另外一個文件中的定義連接起來,使得所有的這些目標文件成為一個能夠誒操作系統裝入執行的統一整體。
根據開發人員指定的同庫函數的鏈接方式的不同,鏈接處理可分為兩種:
(1)靜態鏈接
在這種鏈接方式下,函數的代碼將從其所在地靜態鏈接庫中被拷貝到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這樣該程序在被執行時這些代碼將被裝入到該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靜態鏈接庫實際上是一個目標文件的集合,其中的每個文件含有庫中的一個或者一組相關函數的代碼。
(2) 動態鏈接
在此種方式下,函數的代碼被放到稱作是動態鏈接庫或共享對象的某個目標文件中。鏈接程序此時所作的只是在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記錄下共享對象的名字以及其它少量的登記信息。在此可執行文件被執行時,動態鏈接庫的全部內容將被映射到運行時相應進程的虛地址空間。動態鏈接程序將根據可執行程序中記錄的信息找到相應的函數代碼。
對於可執行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可分別採用動態鏈接或靜態鏈接的方法。使用動態鏈接能夠使最終的可執行文件比較短小,並且當共享對象被多個進程使用時能節約一些內存,因為在內存中只需要保存一份此共享對象的代碼。但並不是使用動態鏈接就一定比使用靜態鏈接要優越。在某些情況下動態鏈接可能帶來一些性能上損害。

『伍』 python師先編譯後解釋的嗎

1、C++和C都是屬於編譯型語言,本來的.c文件都是用高級語言編寫的,計算機是不能識別高級語言的,所以,必須要通過編譯,鏈接等手段,將.c文件轉換成可執行文件,可執行文件就是純二進制文件,然後計算機才能夠執行。

unix>./p:(p是可執行文件)

上述命令的過程,是外殼(shell)調用操作系統一個叫載入器的函數,它拷貝可執行文件p中的代碼和數據到存儲器,然後將控制轉移到這個程序的開頭。

2、

1. Python是一門解釋型語言?

我初學Python時,聽到的關於Python的第一句話就是,Python是一門解釋性語言,我就這樣一直相信下去,直到發現了*.pyc文件的存在。如果是解釋型語言,那麼生成的*.pyc文件是什麼呢?c應該是compiled的縮寫才對啊!

為了防止其他學習Python的人也被這句話誤解,那麼我們就在文中來澄清下這個問題,並且把一些基礎概念給理清。

2.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

計算機是不能夠識別高級語言的,所以當我們運行一個高級語言程序的時候,就需要一個「翻譯機」來從事把高級語言轉變成計算機能讀懂的機器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分成兩類,第一種是編譯,第二種是解釋。

編譯型語言在程序執行之前,先會通過編譯器對程序執行一個編譯的過程,把程序轉變成機器語言。運行時就不需要翻譯,而直接執行就可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語言。

解釋型語言就沒有這個編譯的過程,而是在程序運行的時候,通過解釋器對程序逐行作出解釋,然後直接運行,最典型的例子是Ruby。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來總結一下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優缺點,因為編譯型語言在程序運行之前就已經對程序做出了「翻譯」,所以在運行時就少掉了「翻譯」的過程,所以效率比較高。但是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一些解釋型語言也可以通過解釋器的優化來在對程序做出翻譯時對整個程序做出優化,從而在效率上超過編譯型語言。

此外,隨著java等基於虛擬機的語言的興起,我們又不能把語言純粹地分成解釋型和編譯型這兩種。

用Java來舉例,Java首先是通過編譯器編譯成位元組碼文件(不是二進制碼),然後在運行時通過解釋器給解釋成機器文件。所以我們說Java是一種先編譯後解釋的語言。

總結:將由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文件轉換為可執行文件(二進制的)有兩種方式,編譯和解釋,編譯是在程序運行前,已經將程序全部轉換成二進制碼,而解釋是在程序執行的時候,邊翻譯邊執行。

3. Python到底是什麼

其實Python和Java/C#一樣,也是一門基於虛擬機的語言,我們先來從表面上簡單地了解一下Python程序的運行過程吧。

當我們在命令行中輸入python hello.py時,其實是激活了Python的「解釋器」,告訴「解釋器」:你要開始工作了。可是在「解釋」之前,其實執行的第一項工作和Java一樣,是編譯。

熟悉Java的同學可以想一下我們在命令行中如何執行一個Java的程序:

javac hello.java(編譯的過程)

java hello(解釋的過程)

只是我們在用Eclipse之類的IDE時,將這兩部給融合成了一部而已。其實Python也一樣,當我們執行python hello.py時,他也一樣執行了這么一個過程,所以我們應該這樣來描述Python,Python是一門先編譯後解釋的語言。

4. 簡述Python的運行過程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兩個概念,PyCodeObject和pyc文件。

我們在硬碟上看到的pyc自然不必多說,而其實PyCodeObject則是Python編譯器真正編譯成的結果。我們先簡單知道就可以了,繼續向下看。

當python程序運行時,編譯的結果則是保存在位於內存中的PyCodeObject中,當Python程序運行結束時,Python解釋器則將PyCodeObject寫回到pyc文件中。

當python程序第二次運行時,首先程序會在硬碟中尋找pyc文件,如果找到,則直接載入,否則就重復上面的過程。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來定位PyCodeObject和pyc文件,我們說pyc文件其實是PyCodeObject的一種持久化保存方式。

總結:Python也是先編譯後解釋的一門語言,當python程序運行時,編譯的結果是保存在內存中的PyCodeObject中,當Python程序運行結束時,Python解釋器則將PyCodeObject寫回到pyc文件中。也就是說保存,pyc文件是為了下次再次使用該腳本時避免重復編譯,以此來節省時間。也就是說,只執行一次的腳本,就沒必要保存其編譯結果pyc,這樣只是浪費空間。下面舉例解釋。

5、運行一段Python程序

我們來寫一段程序實際運行一下:


不用仔細看代碼,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原理,其實每次在載入之前都會先檢查一下py文件和pyc文件保存的最後修改日期,如果不一致則重新生成一份pyc文件。

8. 寫在最後的

其實了解Python程序的執行過程對於大部分程序員,包括Python程序員來說意義都是不大的,那麼真正有意義的是,我們可以從Python的解釋器的做法上學到什麼,我認為有這樣的幾點:

A.其實Python是否保存成pyc文件和我們在設計緩存系統時是一樣的,我們可以仔細想想,到底什麼是值得扔在緩存里的,什麼是不值得扔在緩存里的。只有要重用的模塊才是值得編譯成pyc文件的。

B. 在跑一個耗時的Python腳本時,我們如何能夠稍微壓榨一些程序的運行時間,就是將模塊從主模塊分開。(雖然往往這都不是瓶頸),那麼再次運行時,就可以不用編譯了,直接使用上次編譯後的結果。

C. 在設計一個軟體系統時,重用和非重用的東西是不是也應該分開來對待,這是軟體設計原則的重要部分。

D. 在設計緩存系統(或者其他系統)時,我們如何來避免程序的過期,其實Python的解釋器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特別常見而且有效的解決方案。



總結:Python是編譯+解釋型的語言,執行的時候是由Python解釋器,逐行編譯+解釋,然後運行,因為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編譯+解釋,所以Python的運行性能會低於編譯型語言,比如C++。為了提高性能,Python解釋器,會將模塊(以後要重用的腳本文件放在模塊里)的編譯+解釋的結果,保存在.pyc中。這樣下次執行的時候,就省了編譯這個環節。提高性能。一次性的腳本文件,解釋器是不會保存編譯+解釋的結果,也就是沒有.pyc文件。

『陸』 請問在vc++6.0中寫完語言程序後是先保存還是先編譯運行

直接編譯運行即可,編譯時會自動先保存的

『柒』 初學c語言時,輸入程序後運行,是執行還是預編譯預編譯是什麼為什麼最開始要有#include如

預編譯是把一個工程中較穩定的代碼預先編譯好放在一個文件里.這些預先編譯好的代碼可以是任何的C/C++代碼。而輸入程序後的運行,只是將代碼編譯成了obj(object)文件,所有obj文件經鏈接(link)成為可執行文件。而你說的執行,應該就是點擊最後生成的.exe文件了。開始要有的#include,是表明要包含的頭文件,或者其它的保存的代碼文件。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引用到那個文件中的代碼,來供目前的文件來使用。
至於你說的什麼大型游戲的編程,應該也是這樣的一套,因為C語言就是上述生成文件的套路。游戲的編程,初學的話可以建議看《游戲編程入門》( 美 哈本),這本書基於windows平台,是為幾乎沒有游戲開發經驗的初學者寫的,循序漸進,從2D講到3D 的一些基本技術,其中的例子也非常經典,看完書基本就可以做出不錯的2D 游戲了,也有了一定的3D基礎了,之後再看一些深入的書籍像《Windows游戲編程大師技巧》。

『捌』 編程完要編譯,編譯到底是什麼意思

編程就是編寫程序,也就是敲代碼
編輯應該也是寫代碼的意思吧
編譯一般都是在寫了一行代碼保存的時候,開發工具會編譯你寫的代碼是否有錯,然後會幫你生成一些其他文件

『玖』 運行java程序時,為什麼要先編譯再運行,編譯運行一起進行不行嗎

java講究的是 一次編譯 處處運行,也就是提高了程序的一致性。java的程序之所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上的運行結果是一樣的,是因為java虛擬機。

所以要運行java都要裝一個叫jdk的東西,裡面有java的虛擬機。這個虛擬機就是來解釋我們寫的代碼。通過這個虛擬機,就實現了代碼的移植。

我們寫好的程序,通過虛擬機,編譯成class文件,然後在運行。但是我們只需要編譯一次即可。

熱點內容
scratch少兒編程課程 發布:2025-04-16 17:11:44 瀏覽:621
榮耀x10從哪裡設置密碼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350
java從入門到精通視頻 發布:2025-04-16 17:11:43 瀏覽:65
php微信介面教程 發布:2025-04-16 17:07:30 瀏覽:290
android實現陰影 發布:2025-04-16 16:50:08 瀏覽:785
粉筆直播課緩存 發布:2025-04-16 16:31:21 瀏覽:335
機頂盒都有什麼配置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199
編寫手游反編譯都需要學習什麼 發布:2025-04-16 16:19:36 瀏覽:794
proteus編譯文件位置 發布:2025-04-16 16:18:44 瀏覽:352
土壓縮的本質 發布:2025-04-16 16:13:21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