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類語言
⑴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1.編譯型語言在程序執行之前,有一個單獨的編譯過程,將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以後執行這個程序的時候,就不用再進行翻譯了。
2.解釋型語言,是在運行的時候將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所以運行速度相對於編譯型語言要慢。
3.C/C++ 等都是編譯型語言,而java,C#等都是解釋型語言。
4.雖然Java程序在運行之前也有一個編譯過程,但是並不是將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而是將它編譯成位元組碼(可以理解為一個中間語言)。
在運行的時候,由JVM將位元組碼再翻譯成機器語言。
5.腳本語言一般都有相應的腳本引擎來解釋執行。 他們一般需要解釋器才能運行。JAVASCRIPT,ASP,php,PERL,Nuva都是腳本語言。C/C++編譯、鏈接後,可形成獨立執行的exe文件。
⑵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一、編譯型
編譯型語言:編譯型語言在執行之前要先經過編譯過程,編譯成為一個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因為翻譯只做一遍,以後都不需要翻譯,所以執行效率高。
編譯型語言的典型代表:c語言,C++。
編譯型語言的優缺點:執行效率高,缺點是跨平台能力弱,不便調試。
二、解釋型
解釋型語言: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執行時才翻譯執行。程序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遍。
代表語言:python,JavaScript。
優缺點:跨平台能力強,易於調,執行速度慢。
編譯型與解釋型,兩者各有利弊
前者由於程序執行速度快,同等條件下對系統要求較低,因此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等時都採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編譯語言。
而一些網頁腳本、伺服器腳本及輔助開發介面這樣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不同系統平台間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則通常使用解釋性語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⑶ JAVA是解釋型語言還是編譯型語言
有些答案對JAVA的理解還停留在上古時代或者教科書里。其實,現在用編譯型、解釋型來分類編程語言已經有點力不從心了。JAVA的第一道工序是javac編譯,當然目標文件是BYTECODE。後續可能有三種處理方式:1. 運行時,BYTECODE由JVM逐條解釋執行,2. 運行時,部分代碼可能由JIT翻譯為目標機器指令(以method為翻譯單位,還會保存起來,第二次執行就不用翻譯了)直接執行;3. RTSJ。繼JAVAC之後執行AOT二次編譯,生成靜態的目標平台代碼(典型的就是IBM WEBSHPERE REAL TIME)。有的時候,可能是以上三種方式同時在使用。至少,1和2是同時使用的,3需要程序員手工指定。所以討論語言得更細化一點了,強類型的、弱類型的,靜態的、動態的,GC-based的、手工管理內存的,有沒有VM...
⑷ 哪些屬於編譯型語言
屬於編譯型語言的是: C
屬於解釋型語言的是: php asp jsp
java具有編譯與解釋兩種特性:既可以將其源代碼當作腳本執行,也可以進行編譯成.class代碼(位元組碼)載入運行。
區別在於:
編譯型語言,通常都會對源代碼進行編譯,生成可以執行的二進制代碼,執行的是編譯後的結果。
解釋型語言,通常不用對源代碼進行編譯,一般是通過解釋器載入腳本後運行。由於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進行解釋翻譯,這樣解釋性語言每次執行就要翻譯一次,效率相對要低。
至於難度,個人感覺 java 相對要更復雜些。
⑸ 關於「編譯型語言」和「解釋性語言」的區別
1、程序控制權不同:
對於解釋性語言而言,程序運行時的控制權在解釋器(jre,.net)而不再用於程序。編譯型語言對於編譯器而言,運行時的控制權在用戶程序。
2、運行速度不同:
一些網頁腳本,伺服器腳本以及輔助開發介面這樣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不同系統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則通常使用解釋性語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編譯語言由於程序執行速度快,同等條件下對系統的要求比較低,因此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等時都採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編譯型語言。
3、移植性不同:
解釋型語言,例如Java語言,Java程序首先通過編譯器編譯成class文件,如果在Windows平台上運行,則通過Windows平台上的Java虛擬機(VM)進行解釋。如果運行在linux平台上,則通過Linux平台上的Java虛擬機進行解釋執行。
所以說能跨平台,前提是平台上必須要有相匹配的Java虛擬機。如果沒有Java虛擬機,則不能進行跨平台。
編譯型語言,例如C語言,用C語言開發程序後,需要通過編譯器把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即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二進制文件,因為不同的操作系統識別的二進制文件是不同的),所以C語言程序進行移植後,需要重新編譯(如Windows編譯成ext文件,Linux編譯成erp文件)。
⑹ c語言是編譯型語言嗎
當然!
c程序,編譯後才能運行
⑺ 編譯型語言與解釋型語言分別有哪些
樓上說的對。 做一點補充:其實沒那麼明確,任何一種語言都可以解釋執行和編譯執行。解釋和編譯是程序運行的兩種方式。 不能用來區分語言
⑻ 解釋型語言的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的區別
解釋性語言在運行程序的時候才翻譯,比如解釋性basic語言,專門有一個解釋器能夠直接執行basic程序,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翻譯。這樣解釋性語言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次,效率比較低。 編譯性語言例如c語言:用c語言開發了程序後,需要通過編譯器把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即計算機識別的二進制文件,因為不同的操作系統計算機識別的二進制文件是不同的),所以c語言程序進行移植後,要重新編譯。(如windows編譯成ext文件,linux編譯成erp文件)。
解釋性語言,例如java語言,java程序首先通過編譯器編譯成class文件,如果在windows平台上運行,則通過windows平台上的java虛擬機(VM)進行解釋。如果運行在linux平台上,則通過linux平台上的java虛擬機進行解釋執行。所以說能跨平台,前提是平台上必須要有相匹配的java虛擬機。如果沒有java虛擬機,則不能進行跨平台。
⑼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一、編譯型語言
優點:運行速度快,代碼效率高,編譯後的程序不可修改,保密性較好。
缺點:代碼需要經過編譯方可運行,可移植性差,只能在兼容的操作系統上運行 。
二、解釋型語言
優點:可移植性較好,只要有解釋環境,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上運行。
缺點:運行需要解釋環境,運行起來比編譯的要慢,佔用資源也要多一些,代碼效率低,代碼修改後就可運行,不需要編譯過程。
(9)編譯類語言擴展閱讀:
編譯型語言:程序在執行之前需要一個專門的編譯過程,把程序編譯成 為機器語言的文件,運行時不需要重新翻譯,直接使用編譯的結果就行了。程序執行效率高,依賴編譯器,跨平台性差些。如C、C++、Delphi等。而相對的,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在發布程序時,看起來省了道編譯工序。但是在運行程序的時候,解釋性語言必須先解釋再運行。
⑽ 解釋型語言跟編譯型語言的區別在哪裡
C是編譯型語言(執行速度快),VB是解釋型語言(執行速度慢)
計算機語言包括哪些?各自特點是什麼?
雖說C語言在內存管理方面存在嚴重的缺陷,不過它還是在某些應用領域里稱王稱霸。對於那些要求最高的效率,良好的實時性,或者與操作系統內核緊密關聯的程序來說,C仍然是很好的選擇。
C良好的可移植性也為它加了分。不過現在很多其他的語言可移植性越來越好,C在這方面的優勢可能會逐漸喪失。
現有的很多程序可以產生非常棒的C代碼,比如語法分析器、GUI Builder等,這時候C語言也是有吸引力的,因為你所需要編寫的代碼只是整個程序的一小部分。
再有,我們當然應該認識道,C語言對於程序員來說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就我這里討論的每一種語言而論,只要你發掘的足夠深,到最後你會看到它們的內核都是用純正的、可移植的C寫成的。
到了今天這個時候,我們最好把C看成是UNIX虛擬機上的高級匯編語言。
就算是其他的高級語言完全可以滿足你的工作需要,抽出時間來學習C語言也仍然有益,它能幫助你在硬體體系的層次上思考問題。
即使到了今天,最好的C語言教程仍然是1988年出版的K&R第二版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總結:C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其高效和貼近機器,最糟糕的地方在它的內存管理地獄。
C++
C++最初發布於1980年代中期,當時面向對象語言被認為是解決軟體復雜性問題的銀彈。C++的面向對象特性看相去使其全面超越了C,支持者認為C++將迅速把上一代語言擠到陳列館里去。
但是歷史並非如此。究其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歸咎於C++本身。為了與C兼容,C++被迫作出了很多重大的設計妥協,結果導致語言過分華麗,過分復雜。為了與C兼容,C++並沒有採用自動內存管理的策略,從而喪失了修正C最嚴重問題的機會。
另外一部分原因,恐怕要算到面向對象身上。看起來OO並沒有很好的達成人們當年的預期。我就這個問題調研過,我發現使用OO方法導致組件之間出現很厚的粘合層,並且帶來了嚴重的可維護性問題。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開放源碼社區,你會發現C++的應用還是集中在GUI,游戲和多媒體工具包這些方面,在其他地方很少用到。要知道,面向對象也只是在這些領域被證明非常成功,而開放源碼社區的選擇,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程序員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公司管理層的胡亂指揮。
也許C++實現OO的方法有問題。有證據表明C++程序在整個生命周期的開銷高於相應的C, Fortran和Ada程序。不過,究竟這是否應該歸咎與C++的OO實現上,還不清楚。
最近幾年,C++加入了很多非OO的思想,其異常思想類似Lisp,STL的出現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實C++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它基本上只不過是另一種傳統的語言。STL中的內存管理比先前的new/delete和C的方案要好的多,但是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對於很多應用程序而言,其OO特性並不明顯,相比與C,除了增加復雜度之外沒有獲得很多好處。
總結:C++優點在於作為編譯型語言,把效率與泛型和面向對象特性結合起來,其缺點在於過於華麗復雜,傾向於鼓勵程過分復雜的設計。
Java
Java的設計很聰明,它採用了自動內存管理,這是最大的改進,支持OO設計帶來的好處雖然不那麼突出,不過也很值得贊賞,相比C++,其OO設計規模小而且簡單 。
相對於Python而言,Java有一些明顯的失誤。有些地方設計的還是太復雜,甚至有缺陷。Java的類可見性和隱式scoping規則太復雜了。Interface機制是為了避免多繼承帶來的問題而設計的,但是要理解和使用它還是挺難。內部類和匿名類導致令人困惑的代碼。缺乏有效的析構機制,使得除了內存之外的其他資源(比如互斥量和鎖)管理起來很困難。Java的線程不可靠,其I/O機制很強大,但是讀取一個文本文件卻非常繁瑣。
Java沒有管理庫版本的機制,從而形式上重蹈了了Windows DLL地獄的覆轍。在類似應用伺服器這樣的環境里,這引起了大量的問題。
總體而言,我們可以說除了系統編程和對效率要求極高的程序之外,Java在大部分領域優於C++。經驗表明,Java程序員似乎不太容易象C++程序員那樣構造過度的OO層,不過在Java中這仍然是個嚴重問題。
Java是否優於諸如Perl, Python這樣的語言?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很大程度上似乎跟程序規模有關。其擅長的領域基本上於Python相似,在效率上無法跟C/C++相提並論,在小規模的、大量使用模式匹配和編輯的項目里也無法匹敵Perl。在小項目里,Java顯得過分強大了。我們猜測Python更適合小項目,而Java適合大項目,不過這一點並沒有得到有力的證明。
Python
Python是一種腳本語言,可以與C緊密整合。它可以與動態載入的C庫模塊交換數據,也可以作為內嵌腳本語言而從C中調用。其語法類似C和模塊化語言的雜合,不過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徵,就是以縮進來確定語句塊。
Python語言非常干凈,設計優雅,具有出色的模塊化特性。它提供了面向對象能力,但不強迫用戶進行面向對象設計。其類型系統提供了強大的表達能力,類似Perl,具有匿名lambda表達式,這點又讓Lisp黑客們感到親切。Python依靠Tk提供方便的GUI界面開發能力。
在所有的解釋型語言里,Python和Java最適合多名程序員以漸進方式協同開發大型項目。在很多方面,Python比Java要簡單,它非常適合與構造快速原型,這一點使得它對於Java有獨特優勢:對於那些既不很復雜,又不要求高效率的程序,Python十分合適。
Python的速度沒法跟C/C++相比,不過在今天的高速CPU上,合理地使用混合語言編程策略使得Python的上述弱點被有效地彌補。事實上,Python幾乎被認為是主流腳本語言中最慢的一個,因為它提供了動態多態性。在大量使用正則表達式的小型項目,它遜於Perl。對於微型項目而言,shell和Tcl可能更好,Python顯得太過強大了。
總結:Python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它鼓勵清晰易讀的代碼,特別適合以漸進開發的方式構造大項目。其缺陷在於效率不高,太慢,不但跟編譯語言相比慢,就是跟其他腳本語言相比也顯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