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盪電路編程
① 4片51單片機可不可以用一套振盪器電路和復位電路如果用4套會比較費成本,所以我想把他們並在一起
可以。
不過在實際應用時,單片機復位端直接相連,復位電路加一級緩沖驅動再到復位端比較好。
至於時鍾,也可以同用一個時鍾信號。
具體點就是利用一個時鍾發生器或者也可使用其中一個單片機的時鍾電路,在其時鍾輸出端取得時鍾信號後,外加緩沖器分別到其他單片機的時鍾輸入端。
② 有關用NE555做的50HZ的振盪電路圖
電場能達到最大,磁場能為零,迴路中感應電流i=0。放電完畢(充電開始):電場能為零,磁場能達到最大,迴路中感應電流達到最大。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通過線圈的電流,以及跟電流和電荷相聯系的磁場和電場都發生周期性變化,這種現象叫電磁振盪。
電場能在增加,磁場能在減小,迴路中電流在減小,電容器上電量在增加。從能量看:磁場能在向電場能轉化。電場能在減少,磁場能在增加,迴路中電流在增加,電容器上的電量在減少。從能量看:電場能在向磁場能轉化。在振盪電路中產生振盪電流的過程中。
(2)振盪電路編程擴展閱讀:
反饋型振盪電路是由含有兩埠的射頻晶體管兩埠網路和一個反饋網路構成。如使用雙極型晶體管或者場效應管構成的振盪電路採用在射頻放大電路中引入正反饋網路和頻率選擇網路形成振盪電路。
負阻型振盪電路由射頻負阻有源器件和頻率選擇網路構成,如使用雪崩二極體﹑隧道二極體﹑耿氏二極體等構成射頻信號源。
在負阻型振盪電路中通常不出現反饋網路,而反饋型振盪電路必須包含正反饋網路。因此,反饋網路是區分兩種類型振盪電路的標志。
通常反饋型振盪電路的工作頻率為射頻的中低端頻段,負阻振盪電路的工作頻率為射頻的高端頻段。負阻振盪電路更適合於工作在微波﹑毫米波等頻率更高的頻段。
③ 一個12V高頻振盪的霧化電路控制問題
MOSFET 是壓控制元件,U1的8腳與Q1的「G」極相連。如圖:
④ 在PLC的編程中怎樣用兩個定時器實現振盪電路
Y0以OFF兩秒ON一秒的周期震盪,修改K20和K10可以修改震盪比。
回答僅供參考!
⑤ 求大神幫忙給一個由555定時器組成的38KHZ震盪電路圖
等我到辦公室,發一個給你。是不是38KHZ你得調。因為555是模擬數字混合電路,不能編程靠外圍元件調出來的。
⑥ 請畫出最小單片機系統的復位電路圖和振盪電路圖
(不好意思哦!沒有具體的圖樓上的回答了,我在發些怎麼使用的給的咯!!)
單片機的最小系統是由組成單片機系統必需的一些元件構成的,除了單片機之外,還需要包括電源供電電路、時鍾電路、復位電路。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單片機電源和地沒有標出)如圖2-7所示。
圖2-7 單片機最小系統
下面著重介紹時鍾電路和復位電路。
1)時鍾電路
單片機工作時,從取指令到解碼再進行微操作,必須在時鍾信號控制下才能有序地進行,時鍾電路就是為單片機工作提供基本時鍾的。單片機的時鍾信號通常有兩種產生方式: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
內部時鍾方式的原理電路如圖2-8所示。在單片機XTAL1和XTAL2引腳上跨接上一個晶振和兩個穩頻電容,可以與單片機片內的電路構成一個穩定的自激振盪器。晶振的取值范圍一般為0~24MHz,常用的晶振頻率有6MHz、12 MHz、11.0592 MHz、24 MHz等。一些新型的單片機還可以選擇更高的頻率。外接電容的作用是對振盪器進行頻率微調,使振盪信號頻率與晶振頻率一致,同時起到穩定頻率的作用,一般選用20~30pF的瓷片電容。
外部時鍾方式則是在單片機XTAL1引腳上外接一個穩定的時鍾信號源,它一般適用於多片單片機同時工作的情況,使用同一時鍾信號可以保證單片機的工作同步。
時序是單片機在執行指令時CPU發出的控制信號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AT89C51單片機的時序概念有4個,可用定時單位來說明,包括振盪周期、時鍾周期、機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振盪周期:是片內振盪電路或片外為單片機提供的脈沖信號的周期。時序中1個振盪周期定義為1個節拍,用P表示。
時鍾周期:振盪脈沖送入內部時鍾電路,由時鍾電路對其二分頻後輸出的時鍾脈沖周期稱為時鍾周期。時鍾周期為振盪周期的2倍。時序中1個時鍾周期定義為1個狀態,用S表示。每個狀態包括2個節拍,用P1、P2表示。
機器周期:機器周期是單片機完成一個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時間。一條指令的執行需要一個或幾個機器周期。一個機器周期固定的由6個狀態S1~S6組成。
指令周期: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指令周期。一般用指令執行所需機器周期數表示。AT89C51單片機多數指令的執行需要1個或2個機器周期,只有乘除兩條指令的執行需要4個機器周期。
了解了以上幾個時序的概念後,我們就可以很快的計算出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例如:若單片機使用12MHz的晶振頻率,則振盪周期=1/(12MHz)=1/12us,時鍾周期=1/6us,機器周期=1us,執行一條單周期指令只需要1us,執行一條雙周期指令則需要2us。
2)復位電路
無論是在單片機剛開始接上電源時,還是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都需要復位。復位電路用於將單片機內部各電路的狀態恢復到一個確定的初始值,並從這個狀態開始工作。
單片機的復位條件:必須使其RST引腳上持續出現兩個(或以上)機器周期的高電平。
單片機的復位形式:上電復位、按鍵復位。上電復位和按鍵復位電路如下。
圖2-9 單片機復位電路
⑦ PLC怎麼樣做震盪電路
這里的T0、T1都是PLC內部的定時器,時基為100ms。只需要將開關接到PLC的X0端子上,把Y0接燈泡就可以了。用編程電纜線把電腦的RS232介面和PLC的RS422介面連接起來就可以編寫程序了。
⑧ PLC利用定時器設計輸出脈沖閃爍周期和占空比可調的震盪電路,周期為2秒,占空比為0.6
可以利用西門子軟體的PWM向導生成PWM波,非常簡單。
如果要自己編程序的話,比較復雜。正好今天沒事,試著編一下,使用西門子SMART PLC。
註:此程序是PWM周期和占空比均可調的,考慮各種極端情況,如果只是簡單的滿足題目,就太簡單了。
參數定義:time_set:MD0,32位浮點數,PWM波周期,單位:s
pwm_set:MD4,32位浮點數,PWM占空比,范圍0-1。
Q0.0:PWM輸出。其他均為臨時變數,可以忽略。
T33計時PWM為0的時間,計時滿之後,T33閉合,T34計時,Q0.0閉合,T34計時滿之後,復位T33,重復該周期。
注意:因為占空比可能為1或0,因此要對占空比的時間進行一下對比,如果占空比為0,則讓Q0.0一直輸入,如果占空比為1,則此段程序不工作,Q0.0無輸出。
親測可用,程序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