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

發布時間: 2022-01-15 09:54:12

㈠ 陳可忠的先生生平

陳可忠,生於1899年10月25日,福建閩縣臚雷村(今屬福州市倉山區)人。父母早逝,兄弟共四人,陳可忠最幼。在兄長們的支持下,1914年陳可忠考入上海南洋中學,1917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高等科二年級。1920年陳可忠於清華學校畢業,獲公費資送美國留學,是為清華庚申級,同學中有陳岱孫、薩本鐵、曾昭掄、蕭公權等。留美六年,陳可忠先後於1924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1925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作為我國早期化學學者,陳可忠對於引進西方近代化學,推進中國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最早的科學活動,可追溯到美國留學時期。1924年4月,留美學生庄長恭、王箴等發起成立中華化學會,陳可忠等9人為徵求會員委員會委員,負責聯絡海內外熱心者共同推進會務。次年6月1日,中華化學會在美國正式成立,有留美學生數十人參加,這是中國最早的化學團體之一。
1926年9月,陳可忠由美國完成學業回國,被廣州的中山大學聘為教授,在理學院化學系講授有機化學。陳可忠在校內極力倡導樹立研究風氣,最早申請開辟了教授專用實驗室,長日留校從事教學實驗。1930年一年中完成兩篇關於辨認有機酸的研究論文,在中國科學社年會與年刊中宣讀發表。在陳可忠的努力下,中山大學成為當時與北平的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京的中央大學並駕齊驅的化學研究中心之一。1931年4月,陳可忠因患肺病離粵易地療養,同時南京方面因曾昭掄改就北京大學之聘,使兩地的研究暫時停頓,於是北平成為全國化學研究的唯一中心,這種局面直到1934年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在上海改組之後才有所改觀。
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科學界人士「深知外侮日亟,挽救危亡,非群起奮斗不為功」。1932年8月,教育部採納時任國立編譯館自然組主任陳可忠的建議在南京召開全國化學討論會,討論化學譯名、國防化學、化學課程標准三大問題,共有53名化學學者參加。開會之中,群情激奮,深感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咸期各以所長,貢獻國家而日臻自強之域」,於是共同發起組織中國化學會。科學家行事,條理加上毅力,功效極高,幾天之中,他們草擬了章程,選舉了領導機構,確定了創辦會刊、組織專門委員會等重要事項。8月4日,中國化學會宣告正式成立,陳可忠與陳裕光、吳承洛、王琎、曾昭掄、鄭貞文等共11人當選為理事,又與曾昭掄、薩本鐵、高崇熙等共7人被推為會刊《中國化學會會志》的編輯。中國化學會是我國成立較早、影響較大的自然科學專門學會之一,中國化學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化學事業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國立編譯館是政府設立的國家級圖書編譯機構。晚清以降,西學東漸,大量的外國科學書籍被翻譯介紹到國內,涌現了許多官方的及民間的翻譯出版機構。民國時期沿襲清廷舊規,也設立了政府編譯機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於1932年6月14日正式成立國立編譯館。國立編譯館直屬教育部,掌理關於學術文化書籍及教科圖書的編譯與教科書教學設備的審查事宜。
國立編譯館的首任館長為生物學家辛樹幟,館內主要設自然、人文兩組,陳可忠任自然組主任兼專任編審。1936年7月,陳可忠繼任館長。1942年1月,國立編譯館實施改組擴大,由教育部長陳立夫親自兼任館長,陳可忠轉任副館長。1944年2月,陳立夫辭去館長兼職,陳可忠復任館長。1948年5月,陳可忠辭職離任。從1932年國立編譯館成立至1948年,陳可忠長期任職於國立編譯館,其間執掌國立編譯館達十二年之久。
國立編譯館各項工作中最可稱道的是其對科學術語譯名統一的領導與推動。隨著各學科文獻翻譯量的增多,許多有識之士很早就認識到譯名統一的重要性:「譯述之事,定名為難。而在科學,新名尤多。名詞不定,則科學無所依倚而立。」(《科學》發刊詞,1915年)早期的譯名統一工作主要由個別學者或學術團體進行,國立編譯館成立後,在編訂、統一、推廣譯名上具有了權威性,編譯館制定了詳盡的編訂譯名計劃,成立譯名委員會各學科組,與各民間學會、協會密切合作,先後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80個學科領域的譯名審定統一工作。統一公布的名詞,由編譯館正式出版付印為圖書的有《化學命名原則》、《葯學名詞》、《天文學名詞》、《物理學名詞》、《礦物學名詞》、《細菌學免疫學名詞》、《數學名詞》及《社會學名詞》、《經濟學名詞》等20餘種。作為化學專家,陳可忠以化學名詞審查委員會委員的名義親自參與了化學譯名的審訂。這些工作在翻譯傳播外國先進科學知識和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審定公布的許多科學譯名一直沿用至今。
抗戰期間,國立編譯館內遷重慶,陳可忠與避居江津的陳獨秀曾有一段特別的交往。1939年,編譯館向陳獨秀約編教師用的中國文字說明書稿,並預支稿費五千元,這對於陳獨秀當時清苦的生活不啻是一大幫助。陳獨秀晚年以鄉居老病之身,投入幾乎全部精力研究文字學,撰述《小學識字教本》一書。陳獨秀對這部凝聚著他一生心血的書稿非常看重,一再請陳可忠向陳立夫及商務印書館的王雲五(編譯館所編書籍多由商務出版)交涉,希望能夠盡早付印,但由於陳立夫等作梗,此書一直未能出版。不得已,陳可忠應陳獨秀的要求由編譯館油印了五十份用於分送學界友好和各文化機構,遺憾的是陳獨秀連油印本也未見到就於1942年5月27日在江津病逝了。 1948年5月,陳可忠被任命為中山大學代理校長,8月任校長。這是陳可忠第二次任職於中山大學,但其時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校內風潮不斷。應陳可忠之邀南下到中山大學任教的梁實秋後來在回憶文章中寫到:「在廣州這半年,我們開始有身世飄零之感。」這或許也是陳可忠當時心境的一個寫照。1949年6月,陳可忠辭去中山大學校長職務。
不久陳可忠轉赴台灣,受聘任教於台灣師范大學,後出任理學院院長。當時台灣師范大學除了陳可忠掌理理學院,文學院院長梁實秋和教育學院院長田培林亦俱稱一時之選,三院院長陣容的堅強,是當時師大最引以為豪的事。原本藉藉無名的師大也自此發展成為公認學術水準很高的大學。
1956年1月,清華大學研究院籌備處在台北成立,陳可忠被聘為主任,清華在台復校工作由此開始。當年9月,即招考原子科學研究所首屆研究生。次年秋季開始在新竹校址上課。新竹清華大學成立後,陳可忠即出任教務長,並一度兼任原子科學研究所所長。1962年5月19日,任清華校長達三十一年之久的梅貽琦在台北病逝,陳可忠代理清華大學校務。1965年1月正式任清華大學校長,直至1969年7月退休。新竹清華大學初期只原子科學研究所一所,1962年夏,始在原科所外增設數學研究所,後又分別於1966年、1968年增設物理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並設立物理研究所博士班。1964年,新竹清華大學恢復大學部,到1966年先後設置核子工程、數學、物理和化學四個學系。在陳可忠掌理校務期間,通過不斷的滋長擴大,新竹清華大學逐漸成為具有理工特色的較為完整之大學。
陳可忠晚年定居美國,1992年2月17日清晨安然瞑逝於賓州蘭得斯維鎮家中,享年93歲。

㈡ 史念海的上下求索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史念海為避敵追捕,輾轉來到後方,先在西安之西北文化學社及陪都重慶之國立編譯館擔任編輯與副編審等職,後又進入大學從事教育工作,曾擔任遷至重慶北碚之復旦大學副教授與蘭州大學教授兼代系主任、西北大學教授等教職,並繼續從事歷史地理研究。在中華民族英勇抗擊日寇侵略的嚴峻形勢面前,史先生出於更好地報效國家的心願,開始深刻地思索如何發展歷史地理學的問題。他清醒地看到,雖然禹貢學會創立之初,就如其半月刊英文譯名所標示的那樣,包孕有建立中國歷史地理學這門現代學科的意圖(《禹貢》半月刊英譯名是「中國歷史地理半月刊」),但由於學會中大多數人原都是師承乾嘉學派,擅長考據之學,加之盧溝橋事變後日寇很快侵佔華北,學會被迫中止活動,因此還遠沒有完成這一任務,大多數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沿革地理學的范圍內。沿革地理學的研究工作誠然可以為世所用,但其功效究竟有限。由此,史先生一度深感迷惘,繼之起而探索。

㈢ 求台灣1988年前的國立編譯館出的全套教科書(電子書)

電子書的話其實到圖書館或者網路裡面去看

㈣ 電腦自帶系統顯示配置能用編程修改么

出現問題自動更新的方法:

控制面板/系統和安全/WindowsUpdate(左邊)更改設置/把重要更新下面的選項改為,從不檢查更新即可(Win7810)。

電腦開機顯示配置windows update失敗還原更改請勿關閉計算機,是怎麼回事啊!
1、打開電腦左下角「開始」菜單,找到【運行】選項,點擊打開
2、在彈出的運行對話框輸入 services.msc 命令點擊確定,進入服務界面
3、進入服務項界面,在服務列表中找到【windows update】服務,雙擊打開
4、進入windows update服務配置對話框,將該服務停止
5、然後點開桌面我的電腦,定位到c:\Windows\SofareDistribution\DataStore路徑下
6、進入DataStore文件夾,將該路徑下的所有文件都刪除
7、此時在返回windows update服務下,將該服務啟動即可

win7開機顯示配置windows update失敗 還原更改 請勿關閉計算機 怎麼回事
如果您是開啟了打補丁的功能,短時間有反映就等等。如果總是不動,或是提示失敗、還原更改,請稍後、正在配置,請勿關機等,這是打補丁時死機了,沒有更好的方法,只有按開關機鍵關機在開機了(在不可以就要拔電源了,如果進不了系統就要重裝了)。

系統打補丁的功能需要自動連網,這個功能本身也不好用,經常出錯,沒有更好的方法。

建議將自動更新關閉,用軟體更新,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現這的殺毒軟體都有打補丁的功能,比如:360、金山、QQ電腦管家等。

㈤ 中國近代為中國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中國近代化學工業,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於福建閩侯(今福州),科學家,化學家,赴美留學,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1921年獲博士學位。被選入美國最高榮譽sigmaxi科學會會員。譽滿國際化學工業界,英國皇家學會聘他為名譽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也先後聘他為榮譽會員。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中國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中國近代化學,細菌和病毒學的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鰲峰坊人,改名高士其,棄仕途和金錢不要,立志不做官,不愛錢,以科學家造福中國。192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學士學位。1930年又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中國為記念他的貢獻,把國際的一顆行星命名為高士其星。科學家,化學家。細菌和病毒學家的中國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中國普及科學的先驅,統一化學名詞的奠基人。

鄭貞文(1891年—1969年)字幼坡,號心南,福州長樂縣人。1891年3月2日出生於福州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12歲時考取秀才,15歲赴日本留學。1909年他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1915入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攻讀理論化學,1918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鄭貞文是自然科學專門學會的發起人。翻譯和編著了多種自然科學著作,積極將近代科學知識向國內廣為傳播,內容涉及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動物學、植物學、氣象學等多種學科。普及科學的先驅。將錯綜復雜的外國有機化學名詞,譯成統一的中文用語。統一化學名詞的奠基人。

中國近代天文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天文學會創始人。

高魯(1877~1947)中國天文學家。字曙青,號叔欽。福建福州長樂人。1905年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留學,後來獲該校工科博士學位。1909年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1911年回國報效中國。中國近代天文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天文學會創始人。創造發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機,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展示並獲獎。天文學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魯的文章中曾建議,我國第一座假天館(即天文館)應命名為「高魯假天館」,以紀念這位我國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偉大人物。中國天文學一代宗師。

中國近代和現代天文學雙奠基人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州閩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天文系。留在該校葉凱士天文台做緯度測定工作。 [隨後在葉凱士天文台 觀測研究工作。1929年,以論文《關於雙星軌道極軸指向在空間的分布》獲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 同年,張鈺哲歸回報效祖國。譽滿國際天文學界,國際天文學界為了紀念他,將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一顆新星命名為「張鈺哲星」。

中國近代和現代經濟學一代宗師

陳岱孫(1900.10.20-1997.7.27),原名陳總,1900年10月20日生於福州閩侯縣。經濟學家、教育家。1922年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學士學位,並獲最高榮譽金鑰匙獎;1922年入哈佛大學研究院;192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他在北大致詞, 「學無止境、自強不息」,「學以致用、用在奉獻」。這是他一生的寫照。陳岱孫在財政學、統計學、國際金融、經濟歷史學說等方面,是中國近代和現代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

中國法醫學創始人,法醫科學奠基人。
林幾(1897~1951),1897年12月20日出生於福建福州一書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醫學專門學校(北京大學醫學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國維爾茨堡大學醫學院學習兩年,專攻法醫學,後又在柏林大學醫學院法醫研究所深造兩年。1928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創建了法醫學科和法醫研究所。創辦《法醫月刊》;建立「法醫學研究會。中國近代和現代法醫學創始人,法醫科學奠基人。

近代和現代中國森林病理學的創始人,中國高等真菌的奠基人。

鄧叔群(1902年12月12日-1970年5月01日),福建福州人,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先後獲得森林碩士學位和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由於成績優異,先後榮獲「斐陶斐」獎和選為Sigma-Xi最高榮譽會員。為報效中國,謝絕校方和導師的挽留,毅然回國。真菌學家、植物病理學家、森林學家,中國森林病理學的創始人,中國高等真菌的奠基人,在國際上享有極高聲譽。載入具有世界權威性辭典的唯一的中國人。

中國鳥類地理學的開拓者,近代和現代鳥類學的奠基人。

鄭作新(1906.11.18-1998.6.27),出生於福建福州,生物學家,鳥類學家。1927年和1930年分別獲美國密歇根大學碩士和科學博士學位。獲最高榮譽SigmaXi金鑰匙獎。這是美國大學研究院獎勵學生的最高榮譽。鄭作新先生是享譽世界的鳥類學家、動物分類學家、教育家、科普作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鳥類地理學的開拓者,近代和現代鳥類學的奠基人、中國乃至於全世界鳥類學和動物學界的一代宗師。

福州是中國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驅,中國昆蟲學創始人,中國昆蟲科學奠基人。
劉崇樂(1901年9月20日—1969年1月6日),出生於上海,父母福州人,原籍福建省福州市。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昆蟲學,獲博士學位(1926年)。昆蟲學家,中國昆蟲學創始人,中國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驅。他為中國科昆蟲系統分類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中國昆蟲科學奠基人。
中國物理學家一代宗師,開拓物理電子學新領域的奠基人,物理學開拓者和奠基人。

薩本棟(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亞棟,福州閩侯縣人,物理學家、電機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24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士學位,之後進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學院。薩本棟是中國物理學最早成就者,於1937年獲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薩本棟比任何一位物理學家都旱被中國中央研究院承認的物理學家,他用英文撰寫成專著,被譽為物理學巨著。開創了中國科學家編寫的自然科學專著被外國人採用為教材的先例。

近代和現代中國航天技術重要開拓者之一,導彈與航天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導彈總體和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重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33年(17歲),受當時「科學救國」、「工程救國」熱潮影響,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繫航空組,從此走上「航空救國」之路。193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航空工程;193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學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學航空系系主任。中國導彈之初,梁守槃被任命為總體設計師,於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液體近程彈道導彈發射成功,從而揭開了中國導彈事業的序幕。
中國最早生物化學家先軀,開拓者,奠基人,中國近代和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吳憲(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造船工程,後改習化學,1916年獲理學士學位後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錄取為研究生;1919 年獲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院長兼營養研究所所長。吳憲一生發表研究論文l63篇,專著3種。他開拓的領域主要包括:臨床生物化學、氣體與電解質的平衡、蛋白質化學、免疫化學、營養學以及氨基酸代謝等方面,此外,還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他開拓的《一種血液分析系統》引發了一場血液化學方面的革命。吳憲對於國際生物化學和中國科學事業的貢獻卓著,並贏得了國際學術界的崇高聲望和在中國科學界的地位。

近代和現代中國電信網路開拓者,數字電信奠基者

因劉宜倫,1913年5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長樂縣譚頭鎮一個小商家庭。電信網路理論家、教育家。我國電信網路教學的開拓者,數字電信奠基者。1933年 到美國入普度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1936年,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1937年又在該校獲得電機工程碩士學位,此後又獲得哈佛大學獎學金,轉入哈佛大學工程研究院學習。1938年,取得通信工程碩士學位。 於1977年研製出我國第一套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技術標準的30/32路脈碼調制系統設備及配套專用儀表,為我國通信向數字化方向發展開辟了新時代的道路。
中國近代和現代最傑出的歷史學家、哲學家、文化學家、宗教學家、中外思想學家。

朱謙之(1899年-1972年),字情牽,福建福州市人。我國近代和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哲學家和東方學家,中外思想文化學家。1916年入讀北京大學哲學系。歷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主任、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文學研究院院長。1952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研究員。我國中外,通史方面最傑出的學者。他的代表作是《中國哲學對於歐洲之影響》。九·一八事變發生,使他深感到「以為欲救中國,須根本上從文化著手。深感於民族之不能復興,乃由於文化之不能復興。」

中國地震、地磁研究開創者,海洋研究的奠基人,氣象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蔣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聰,字右滄,福建閩侯人。中國近代氣象事業的開創者、中國氣象學會的主要發起人和領導者。天文學家,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和現代氣象事業奠基人,中國氣象學會創建人之一。為我國近代和現代天文事業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1913年7月氣象科正式開展工作,從此中國的氣象事業正式起步,正如蔣丙然所說:「氣象一名詞,亦於此時在中國開一新紀元」。並為我國海洋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義大利氣象學會名譽副會長。

中國近代和現代石油石化的創造者,石油煉油技術的奠基人

陳俊武,1927年3月出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福州長樂區,194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工系。石油煉制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石化,石油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1949年,先後擔任石油工程裝置設計師、工廠設計師、總工程師,石油工業部煉油技術攻關組專業組長等職。1982年,擔任中國石化總公司催化裂化技術攻關組組長,組織科研、設計、煉油等單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關,開發了國家「六五」攻關重點項目「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技術。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院士)。

開創地球物理教育事業,地球物理科學奠基人和開拓者,國際地震波傳播先驅者。

傅承義(1909年10月7日—2000年1月8日),福建福州閩侯人,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名譽所長。 1940年進入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系進修;1941年獲得麥吉爾大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 1946年被聘為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1947年回國到中央氣象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並兼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傅承義主要從事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包括地震體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線及地震成因的理論等研究 。

近代和現代中國石油化學領域開拓者和奠基人。

蕭光琰(1920—1968),中國物理化學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坡蒙那大學化學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院,曾專攻物理化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助理研究員。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學冶金研究所研究員、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化學師。他在美國時,連得過四枚金質獎章。回國後,從事的「頁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機理研究」和「電子酸性催化劑研究」填補了中國的空白。中國石油化學領域開拓者,石油化學領域奠基人。

創建中國人體科學者,核彈和導彈結合技術開拓,奠基者,國防超級電腦開拓,奠基者。

張震寰(1915年10月21日—1994年3月23日)祖籍福建福州閩侯縣,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1961年晉升少將。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紅星功勛榮譽章(一級)。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原主任。1982年成功研製「銀河」億次計算機,填補了中國計算機的空白,為國家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組織並指揮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和首次原子彈空爆試驗,組織指揮了「兩彈」結合試驗,為發展我國核武器技術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中國近代和現代小麥育種與遺傳開創者,倡導三交和雜交育種科學家之一,小麥肓種奠基者。
庄巧生(1916.8.5-)福建福州閩侯縣人,小麥遺傳育種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1939 被選為美國「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被授予「最高榮譽金鑰匙」獎, 1946年10月到北平農業試驗場任技正兼麥作研究室主任。庄巧生畢生從事小麥育種與遺傳研究,主持育成10 多個冬小麥優良品種;積極探索改進育種方法,是國內倡導使用三交和雜交的少數育種學家之一,在推動數量遺傳學和計算機在中國作物育種中的應用研究及倡導改良小麥加工品質等方面作出了貢獻;主持「六五」和「七五」全國小麥育種攻關,參加主編《中國小麥學》《中國農業網路全書農作物卷》和《中國小麥品種改良及系譜分析》等專著,為發展中國小麥生產與育種事業和繁榮作物科學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河海大學創始人,水利事業的開拓者,中國海岸工程奠基者。

嚴愷(1912.8.10--2006.5.7),祖籍福建褔州閩侯,一級教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墨西哥科學院三冕院士,世界著名的水利海岸工程學家。河海大學創始人、校長、名譽校長,水利部交通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水利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名譽理事長。 他致力於我國大江大河治理和海岸帶綜合開發利用,開創了我國淤泥質海岸研究事業,為建立海岸動力學、海岸動力地貌學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長江葛洲壩和三峽樞紐工程建設、長江口和太湖流域綜合治理、全國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學術成就,為江蘇和全國水利建設及水利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黃河下游的治理計劃》, 站洪水流量計算方法之研究《河槽過渡曲線之規劃》,《潮汐問題》,《華東水利》。1957年《天津新港回淤問題的研究》。1963年《關於珠江三角洲整治規劃問題的報告》,《三峽工程——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宏偉工程》,《中國海岸帶的開發利用》,《中國的水利建設》,《中國海岸工程》,《海港工程》, 《中國南水北調》,《海岸工程》科研成果獎勵,1992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96年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獎1997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近代和現代中國中南礦冶學院創始人,粉末冶金科學創建人,中國粉末冶金科學奠基者。

黃培雲(1917年8月23日-2012年2月6日),出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金屬材料及粉末冶金專家,中國粉末冶金學科奠基人,中南礦冶學院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學術顧問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1941年抵達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1945年獲得科學博士學位後繼續在該院從事博士後工作;為了報效祖國,謝絕導師挽留,於1946年底偕夫人回到中國;1947年在武漢大學工學院礦冶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受命赴長沙參加中南礦冶學院籌建工作;11月1日中南礦冶學院成立,任教授,兼教務長、副院長。黃培雲在中南礦冶學院相繼創建了中國國內第一個粉末冶金教研室,第一個粉末冶金研究所,成立了中國第一座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粉末冶金工程中心,國家計委先後批准以該所為依託建設「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粉末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黃培雲創立了粉末壓制理論和燒結理論,研製成功多種用於核子、航天、航空、電子等領域的粉末冶金材料,進入了當代國際材料科學和高技術發展的前沿領域,引起了國際粉末冶金界的重視和高度評價。黃培雲是國際上最早採用粉末流變理論來研究粉末壓制的學者之一,他提出的粉末體應變推遲、應力鬆弛、粉末體變形充分馳豫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理論,不僅對粉末冶金具有重大貢獻,而且對力學、流變學也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這一理論因而被稱為「黃氏壓制理論 。為我國第一枚人造衛星、第一枚洲際導彈、第一艘核潛艇的研發作出了重大貢獻。這種高超粉末冶金是一門製取金屬、非金屬和化合物粉末及其材料的高新技術,能滿足航空、航天、核能、兵器、電子、電氣等高新技術領域各種特殊環境中使用的特殊材料的要求。他的理論水平領先國際。科研成果獎勵截至2012年,在黃培雲的主持和領導下,共完成國家重點科研項目300餘項,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發明一等獎1項、其他國家獎共7項,省部級獎47項。

中國近代和現代射電天文學開創者,射電天文學奠基者,中國光纖光譜望遠鏡建立者。

王綬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福建福州,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名譽台長 。王綬琯是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他開創了中國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對提高中國授時訊號精度、推動天體測量學發展作出了貢獻。負責成功地研製出多種射電天文設備並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綬琯奉命接受了國家急需的「提高時號精確度」的緊急任務,在二年時間里完成了這一任務,同時也為打下時間、緯度等基本天體測量研究的基礎創造了條件。當時引進的光電中星儀及超人差棱鏡等高儀技術還為爾後中國發展的光電等高儀起了先導作用 。1966年以來,王綬琯負責成功地研製出了米波16面天線射電干涉儀、分米波復合射電干涉儀、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系統等重要射電天文觀測設備,並在相應的觀測研究中取得多項創見性成果。20世紀90年代,王綬琯與蘇定強等一道提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大型科學工程項目 。中國為了記念他,於1993年10月1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綬琯頒布小行星命名書:謹以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17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王綬琯星 。

近代和現代中國化學會創立者之一,開創了化學研究實驗,中國最偉大的自然科學譯名編審者,執掌國立編譯了中國80個學科領域的統一譯名首要奠基者。

陳可忠先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人,生於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曾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立台灣師范大學理學院院長。1932年8月4日,中國化學會宣告正式成立,陳可忠當選為理事之一,又被推為會刊《中國化學會會志》的編輯之一。中國化學會是我國成立較早、影響較大的自然科學專門學會之一,中國化學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化學事業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1926年9月,陳可忠由美國完成學業回國,在理學院化學系講授有機化學。陳可忠在校內極力倡導樹立研究風氣,最早申請開辟了教授專用實驗室,長日留校從事教學實驗。1932年國立編譯館成立,陳可忠任自然組主任兼專任編審。從1932年國立編譯館成立至1948年,陳可忠長期任職於國立編譯館,其間執掌國立編譯館達十二年之久。國立編譯館各項工作中最可稱道的是其對科學術語譯名統一的領導與推動。隨著各學科文獻翻譯量的增多,許多有識之士很早就認識到譯名統一的重要性:「譯述之事,定名為難。而在科學,新名尤多。名詞不定,則科學無所依倚而立。」(《科學》發刊詞,1915年)早期的譯名統一工作主要由個別學者或學術團體進行,國立編譯館成立後,在編訂、統一、推廣譯名上具有了性,編譯館制定了詳盡的編訂譯名計劃,成立譯名委員會各學科組,與各民間學會、協會密切合作,先後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80個學科領域的譯名審定統一工作。統一公布的名詞,由編譯館正式出版付印為圖書的有《化學命名原則》、《葯學名詞》、《天文學名詞》、《物理學名詞》、《礦物學名詞》、《細菌學免疫學名詞》、《數學名詞》及《社會學名詞》、《經濟學名詞》等20餘種。這些工作在翻譯傳播外國先進科學知識和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審定公布的許多科學譯名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學領域統一譯名的巨人,中國最偉大的自然科學譯名編審者。中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發展必不可缺的倚靠。

㈥ cn是什麼意思

Cn意思是:鎶

鎶是第112號化學元素,於1996年被合成出來,被正式命名為「Copernicium」,符號為Cn,中文譯名為「鎶」。此名稱是為了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而得名的。

鎶元素最早由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GSI)西格·霍夫曼(Sigurd Hofmann)和維克托·尼諾夫(Victor Ninov)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996年合成出來。他們在重離子加速器中用高速運行的鋅原子束轟擊鉛靶獲得一顆(另一顆被擊散)半衰期僅為0.24毫秒的Cn原子。

(6)國立編譯館擴展閱讀:

cn名稱的由來:

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在第112號元素未有正式名稱時,其臨時名稱為Uub(Ununbium)。

國際純化學與應用化學聯盟(IUPAC)在經過長期驗證後,於2009年6月正式承認第112號元素的合成,並隨後邀請Hofmann團隊為112號元素提出一個永久名稱。2009年7月17日,該團隊提議將112號元素命名為Copernicium,縮寫Cp,以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他們稱,將其命名為Cp的原因,是由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說與化學中的原子結構(盧瑟福模型)有很多相似之處。

Cp這個名稱未獲得IUPAC的正式承認。

2010年2月19日,德國重離子研究所正式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所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在台灣,此元素之中文名稱由國立編譯館化學名詞審議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名詞委員會開會討論後決定命名為鎶。

㈦ 白沙和北碚為什麼有兩處國立編譯館

抗戰時期的重慶沙坪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江津白沙壩,合稱四川文化四壩,是當年大後方的著名文化區。

㈧ 安徽桐城有哪些名人

1、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後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後,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餘,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2、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李龍眠既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因安慶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於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3、施從雲

施從雲(1880—1912),字燮卿,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國軍事將領。1912年,在雷庄附近指揮官兵與清軍展開激戰。戰至次日黎明,清軍詭稱停戰議和,要他與王金銘入清營談判,遂率100多名官兵前往,在雷庄為伏兵包圍,被俘遇害。

1912年2月17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追贈陸軍大將軍,1923年4月16日中華民國北京政府追贈陸軍上將,1936年4月2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追贈陸軍上將。

4、方令孺

方令孺(1897年—1976年9月30日),安徽桐城人,散文作家、女詩人,方苞的後代。1923年留學美國,在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讀書。

1929年回國後,先後任青島大學講師和重慶國立劇專教授。1939年至1942年任重慶北碚國立編譯館編審。1943年後在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任教授。1949年後被選為上海市婦聯副主席。1958年至「文革」前,任浙江省文聯主席。

5、嚴鳳英

嚴鳳英(1930~1968),原名嚴鴻六,安徽省桐城縣羅嶺(今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人。女,中共黨員,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嚴鳳英10歲時開始學唱黃梅調,為族人所不容,後跟隨嚴雲高學戲,取藝名鳳英。在1952年上海舉行的第一次華東戲曲會演,嚴鳳英以黃梅戲傳統小戲《打豬草》和摺子戲《路遇》,獲得廣泛贊譽,1954年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揚名全國。

㈨ 中國近代知名漫畫家

豐子愷、葉淺予、張樂!

國近代的漫畫家至民國初年首推豐子愷,漫 畫(Comic )一詞,根據1943年定義 :『漫畫是簡筆而注重意義的一種繪畫』後,廣為現代辭書所沿用增修。例:《國語日報辭典》、《王 雲五小辭典》皆提到『漫畫為含有諷刺、幽默、教育意義的簡筆畫』。至於英文漫畫名稱的說法,筆者歸納如次:(一)Cartoon是卡通的總稱(包括漫畫及動畫)。(二)Caricature是諷刺畫,特指肖像漫畫(或稱似顏漫畫)。(三)Comics泛指漫畫的總稱:包括幽默漫畫、單元漫畫、連環漫畫。(四)Comics Strip指多格漫畫或稱單元漫畫、連續漫畫。本文所指稱的漫畫在泛指英文的Comics總稱。就形式上包含單幅漫畫、多格漫畫、連環漫畫。

台 灣 漫 畫 史 概 述

台灣漫畫在廿世紀初,日本統治的時代即發行過《台灣潑克》期刊,如同時期的台灣文學 一樣,受到皇民文化的影響。唯約於1930年代初期成名的台灣漫畫家,包括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許丙丁等雖在日本統治下,其創作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據洪德 麟的說法:1954年由漫畫家陳炳煌創作的《雞籠生漫畫集》為台灣第一個出書的漫畫家。根據李闡的說法,將台灣漫畫史初分為:
(一)萌芽期:1945-1949,以陳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畫集團成員 四大編輯陳家鵬、王花、葉宏甲、洪晁明及漫畫專欄的作家:包括陳定國、梁梓義、華王兒等筆名可稱為台灣本土的第一代漫畫家,而此時期的代表作還包括了:漫畫家王朝宗創作的《水滸 傳》 為台灣光復後第一本連環漫畫單行本。1949年經歷二二八事件後,台灣漫畫也一片沉寂。
(二)興盛期:1946-1960,隨中央政府遷台之前輩漫畫家如梁又銘、梁中銘帶 來了各類豐富的漫畫,也啟開了兩岸漫畫交流的先河。中央日報、新生報、日日新報於此一時期各版面提供了為數極多的時事評論的報刊漫畫:政治漫畫家如朱嘯秋、陸慶祥、友心、亞文、斌 人、馬得的畫作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另外,張有為的四格單元《劉郎奮斗史》是自傳式的題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傳》、牛哥的《牛小妹》、陳弓的《阿華》則為當時兒童漫畫的代表作。至 於連環漫畫如陳海虹的《小俠龍卷風》、葉宏甲的《諸葛四郎》、陳定國的《呂四娘》、劉興欽的《阿三哥》、《大嬏婆》等噲炙人口的連環漫畫締造了空前紀後的漫畫黃金時代。而此一時代 後期孕育出的漫畫家還包括了林文義、洪義男、許淞山、游龍輝、楊進士等持續推動兒童漫畫的創作。
(三)哀頹期:1961-1981由於1952中央、新生兩報的漫書版相繼停刊,轉 載外國漫畫的風氣取代了本土的評論漫畫雖然為台灣漫畫引進了國際觀,不過也間接影響了本土漫畫發表的創作園地。另外,國立編譯館於1963年的漫畫審查制度最為前輩漫畫家詬病爭 議,尤其對於日本漫畫的盜版漫畫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場導向,甚至對文化教育影響,至今皆為優質漫畫的最大隱憂。
(四)轉型期:1974-1982此一階段的主要特色在於漫畫推廣活動的辦理及國際 漫畫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聞處於1974年舉辦之中國當代漫畫展為例,參與的漫畫家多達八十九人且觀賞民眾亦達十五萬人次。另中國漫畫學會於1986年接受美國亞洲學會推 薦李闡等為期三梯次為期一個月的訪美漫畫交流活動與行政院新聞局於1987年主辦的李表哥及國際漫畫比賽開啟了漫畫家國內外交流的先河。值得注意此一時期的漫畫期刊如《漫畫劇 場》《皇冠漫畫周刊》《歡樂漫畫半月刊》《漢堡漫畫》《漫畫捷豹》都以專欄或連環漫畫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畫家非常多的發表園地。此一時期發表兒童漫畫的漫畫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龍、 孫家裕、敖幼祥、麥仁傑、洪德麟、劉興欽、鄭雅鈴、劉宗銘、王金選、王平、王金選皆已嶄露頭角。
(五)成熟期:(1983-)此一時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畫的多元化與連環漫畫的流行、 漫畫理論的研究、漫畫人才的培訓與獎勵及國際觀,而於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則首開了公共圖書館以漫畫為館藏特色的先河。

㈩ 漫畫的起源、發展

依據大美網路全書描述漫畫的起源,可追溯公元3000年前埃及畫家創作出的娛樂卡通或動物 簡筆圖,而17世紀英國銷售極佳的宣傳畫冊Punch and Judy則可謂世界第一本漫畫書,至於西 元1910則進入歐美漫畫的黃金時期,直至近年更蔚為風潮。

我國近代的漫畫家至民國初年首推豐子愷,漫 畫(Comic )一詞,根據1943年定義 :『漫畫是簡筆而注重意義的一種繪畫』後,廣為現代辭書所沿用增修。例:《國語日報辭典》、《王 雲五小辭典》皆提到『漫畫為含有諷刺、幽默、教育意義的簡筆畫』。至於英文漫畫名稱的說法,筆者歸納如次:(一)Cartoon是卡通的總稱(包括漫畫及動畫)。(二)Caricature是諷刺畫,特指肖像漫畫(或稱似顏漫畫)。(三)Comics泛指漫畫的總稱:包括幽默漫畫、單元漫畫、連環漫畫。(四)Comics Strip指多格漫畫或稱單元漫畫、連續漫畫。本文所指稱的漫畫在泛指英文的Comics總稱。就形式上包含單幅漫畫、多格漫畫、連環漫畫。

台 灣 漫 畫 史 概 述

台灣漫畫在廿世紀初,日本統治的時代即發行過《台灣潑克》期刊,如同時期的台灣文學 一樣,受到皇民文化的影響。唯約於1930年代初期成名的台灣漫畫家,包括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許丙丁等雖在日本統治下,其創作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據洪德 麟的說法:1954年由漫畫家陳炳煌創作的《雞籠生漫畫集》為台灣第一個出書的漫畫家。根據李闡的說法,將台灣漫畫史初分為:
(一)萌芽期:1945-1949,以陳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畫集團成員 四大編輯陳家鵬、王花、葉宏甲、洪晁明及漫畫專欄的作家:包括陳定國、梁梓義、華王兒等筆名可稱為台灣本土的第一代漫畫家,而此時期的代表作還包括了:漫畫家王朝宗創作的《水滸 傳》 為台灣光復後第一本連環漫畫單行本。1949年經歷二二八事件後,台灣漫畫也一片沉寂。
(二)興盛期:1946-1960,隨中央政府遷台之前輩漫畫家如梁又銘、梁中銘帶 來了各類豐富的漫畫,也啟開了兩岸漫畫交流的先河。中央日報、新生報、日日新報於此一時期各版面提供了為數極多的時事評論的報刊漫畫:政治漫畫家如朱嘯秋、陸慶祥、友心、亞文、斌 人、馬得的畫作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另外,張有為的四格單元《劉郎奮斗史》是自傳式的題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傳》、牛哥的《牛小妹》、陳弓的《阿華》則為當時兒童漫畫的代表作。至 於連環漫畫如陳海虹的《小俠龍卷風》、葉宏甲的《諸葛四郎》、陳定國的《呂四娘》、劉興欽的《阿三哥》、《大嬏婆》等噲炙人口的連環漫畫締造了空前紀後的漫畫黃金時代。而此一時代 後期孕育出的漫畫家還包括了林文義、洪義男、許淞山、游龍輝、楊進士等持續推動兒童漫畫的創作。
(三)哀頹期:1961-1981由於1952中央、新生兩報的漫書版相繼停刊,轉 載外國漫畫的風氣取代了本土的評論漫畫雖然為台灣漫畫引進了國際觀,不過也間接影響了本土漫畫發表的創作園地。另外,國立編譯館於1963年的漫畫審查制度最為前輩漫畫家詬病爭 議,尤其對於日本漫畫的盜版漫畫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場導向,甚至對文化教育影響,至今皆為優質漫畫的最大隱憂。
(四)轉型期:1974-1982此一階段的主要特色在於漫畫推廣活動的辦理及國際 漫畫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聞處於1974年舉辦之中國當代漫畫展為例,參與的漫畫家多達八十九人且觀賞民眾亦達十五萬人次。另中國漫畫學會於1986年接受美國亞洲學會推 薦李闡等為期三梯次為期一個月的訪美漫畫交流活動與行政院新聞局於1987年主辦的李表哥及國際漫畫比賽開啟了漫畫家國內外交流的先河。值得注意此一時期的漫畫期刊如《漫畫劇 場》《皇冠漫畫周刊》《歡樂漫畫半月刊》《漢堡漫畫》《漫畫捷豹》都以專欄或連環漫畫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畫家非常多的發表園地。此一時期發表兒童漫畫的漫畫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龍、 孫家裕、敖幼祥、麥仁傑、洪德麟、劉興欽、鄭雅鈴、劉宗銘、王金選、王平、王金選皆已嶄露頭角。
(五)成熟期:(1983-)此一時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畫的多元化與連環漫畫的流行、 漫畫理論的研究、漫畫人才的培訓與獎勵及國際觀,而於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則首開了公共圖書館以漫畫為館藏特色的先河。

熱點內容
壓縮某個文件夾 發布:2024-11-15 09:03:11 瀏覽:891
網址能解壓嗎 發布:2024-11-15 08:54:09 瀏覽:933
python更改目錄 發布:2024-11-15 08:41:08 瀏覽:265
伺服器快閃記憶體可以裝在一般電腦上嗎 發布:2024-11-15 08:36:46 瀏覽:8
安卓手機怎麼查詢自己的路線軌跡 發布:2024-11-15 08:32:19 瀏覽:969
phpdatet 發布:2024-11-15 08:32:17 瀏覽:507
HDB3編解碼實驗 發布:2024-11-15 08:17:31 瀏覽:212
怪星球編程 發布:2024-11-15 08:15:55 瀏覽:844
慧編程價格 發布:2024-11-15 08:14:09 瀏覽:459
python多行注釋的快捷鍵 發布:2024-11-15 08:09:14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