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基因編程兒童

基因編程兒童

發布時間: 2022-08-19 22:56:03

Ⅰ 基因編輯和基因編程有什麼區別

基因編輯,修改基因,改變很小。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
基因編程,通過計算機編程的方式對基因片段進行重組和修飾,改變很大

Ⅱ 人類基因組計劃科幻故事

推薦你先看一下劉慈欣的《天使時代》,不長的一片小說,很精彩。看來你會有幫助的。

先找兩個片段讓你看看,或許有助於你了解內容:
片段一:

自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以後,人們就知道飛速發展的分子生物學帶來的危機遲早會出現,聯合國生物安全理事會就是為了預防這種危機而成立的。生物安理會是與已有的安理會具有同等權威的機構,它審查全世界生物學的所有重大研究課題,以確定這項研究是否合法,並進而投票決定是否終止它。

今天將召開生物安理會第119 次例會,接受桑比亞國的申請,審查該國提交的一項基因工程的成果。按照慣例,申請國在申請時並不提及成果的內容,只在會議開始後才公布。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許多由小國提交的成果在會議一開始就發現根本達不到審查的等級。但各成員國的代表們都不敢輕視這個非洲最貧窮的國度提交的東西,因為這項研究是由諾貝爾獎獲得者,基因軟體工程學的創始人依塔博士做出的。

依塔博士走了進來,這位年過五十的黑人穿著桑比亞的民族服飾,那實際上就是一大塊厚實的披布,他骨瘦如柴的身軀似乎連這塊布的重量都經不起,像一根老樹枝似的被壓彎了。他更深地躬著腰,緩緩向圓桌的各個方向鞠躬,他的眼睛始終看著地面,動作慢地令人難以忍受,使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時間。印度代表低聲地問旁邊的美國代表:「您覺得他像誰?」美國代表說:「一個老傭人。」印度代表搖搖頭,美國代表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依塔,「你是說……像甘地?哦,是的,真像。」

本屆生物安理會輪值國主席站起來宣布會議開始,他請依塔在身旁就座後說:「依塔博士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人,雖然近年來深居簡出,但科學界仍然沒有忘記他。不過按慣例,我們還是對他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博士是桑比亞人,在三十二年前於麻省理工學院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而後回到祖國從事軟體研究,但在十年後,突然轉向分子生物學領域,並取得了眾所周知的成就。」他轉向依塔問,「博士,我有個問題,純粹是出於好奇:您離開軟體科學轉向分子生物學,除了預見到軟體工程學與基因工程的奇妙結合外,是不是還有另一層原因:對計算機技術能夠給您的祖國帶來的利益感到失望?」

「計算機是窮人的假上帝。」依塔緩緩地說,這是他進來後第一次開口。

「可以理解,雖然當時桑比亞政府在首都這樣的大城市極力推行信息化,但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還沒有用上電。」

當分子生物學對生物大分子的操縱和解析技術達到一定高度時,這門學科就面對著它的終極目標:通過對基因的重新組合改變生物的性狀,直到創造新生物。這時,這門科學將發生深刻變化,將由操縱巨量的分子變為操縱巨量的信息,這對於與數學仍有一定距離的傳統分子生物學來說是極其困難的。直接操縱四種鹼基來對基因進行編碼,使其產生預期的生物體,就如同用0 和1 直接編程產生WINDOWSXP一樣不可想像。依塔最早敏銳地意識到這一點,他深刻地揭示出了基因工程和軟體工程共同的本質,把基礎已經相當雄厚的軟體工程學應用到分子生物學中。他首先發明了用於基因編程的宏匯編語言,接著創造了面向過程的基因高級編程語言,被稱為「生命BASIC 」;當面向對象的基因高級語言「伊甸園++」出現時,人類真的擁有了一雙上帝之手。

這時,人們驚奇地發現,創造生命實際上就是編程序,上帝原來是個程序員。與此同時,程序員也成了上帝,這些原來混跡於矽谷或什麼什麼技術園區的的人紛紛混進生命科學行業來,他們都是些頭發蓬亂衣冠不整的毛頭小子,過著睡兩天醒三天的日子,其中有許多人連有機物和無機物都分不清,但都是性能良好的編程機器。有一天,項目經理把一個光碟遞給一位臨時召來的這樣的上帝,告訴他光碟中存有兩個未編譯的基因程序模塊,讓他給這兩個模塊編一個介面程序。談好價錢後上帝拿著光碟回到他那間悶熱的小閣樓中,在電腦前開始他那為期一周的創世工作,他干起活來與上帝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倒很像一個奴隸。一周後,他搖晃著從電腦前站起來,從驅動器中取出另一塊拷好的光碟,趟著淹沒小腿的煙蒂和速溶咖啡袋走出去,到那家生命科學公司把那個光碟交給項目經理。項目經理把光碟放入基因編譯器中,在一個球形透明容器的中央,肉眼看不見的分子探針精巧地撥弄著幾個植物細胞的染色體。然後,這些細胞被放入一個試管的營養液中培養,直至其長成一束小小的植株,後來這個植株被放入無土栽培車間,長成樹苗後再被種進一個熱帶種植園,最後長成了一棵香蕉樹。當第一串沉重的果實從樹上砍下後,你掰下一個香蕉剝開來,發現裡面是一個碩大的橘瓣……

當然,以上只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實際的基因軟體開發都是龐大的工程,絕非個人的力量所能及。例如僅編制一個視網膜感光細胞的基因軟體,其代碼量與一個最新的視窗操作系統相當。所以完全憑借基因編程創造新的生命還只能是病毒級別,科學家們傾向於從生物的自然基因中分離出各種功能模塊和函數,通過引用和組合這些模塊和函數來得到具有新的特徵的生物,對此,面向對象的基因編程語言「伊甸園++」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第二個片段:

美國代表說:「非洲確實是一個被文明進程拋下的大陸,但,博士,這是一個涉及到社會政治、歷史、地理條件等諸多復雜因素的問題,不是科學家們僅憑手中的科學就能夠解決的。」

依塔搖搖頭說:「不,科學也許真能解決飢餓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要換一個思考方向。」

代表們茫然地互相對視著,主席首先想到了什麼,說:「如果我沒理解錯,依塔博士已經開始了我們這次會議的議程了。」

依塔鄭重地說:「是的,主席先生,如果您允許,在介紹我們的研究成果前,我想先讓各位認識一個孩子,一個能吃飽飯的桑比亞孩子。」

他揮揮手,一個黑人男孩兒走進會議大廳。他赤裸著上身,肌肉飽滿,皮膚光亮,濃密卷鬈發下的一雙大眼睛閃閃有神,他用強健而輕快的腳步,把一股旺盛的生命力帶進了會議大廳。

「哇,好一個小奧塞羅!」有人贊嘆道。

依塔介紹說:「這是卡多,十二歲,一個土生土長的桑比亞孩子。當然,在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的尚比亞,他這樣的年紀通常已經不算是孩子了,但卡多確實是孩子,而且是個小孩子,因為他的壽命肯定要超過我們在座的各位。」

「這不奇怪,看得出來這孩子的營養狀況很好。」代表中的一位醫學家說。

依塔扶著卡多的雙肩環視著會場說:「他肯定與各位印象中的桑比亞兒童有很大差別,那些飢餓中的孩子都是細細的脖頸撐著大大的腦袋,四肢像樹干般枯瘦,肚子因積水而鼓起,臉上落著蒼蠅,身上生著瘡……所以大家都看到了。只要吃飽了飯,任何民族的孩子都能變得像天使般高貴。」

卡多向大家點頭致意,大聲說了一句誰都聽不懂的話。

「他在向各位問好,」依塔說,「卡多隻會講桑比亞語。」

「您剛才說,這孩子是在桑比亞土生土長的?」主席問。

「是的,而且是在桑比亞最貧瘠的地區長大,從未離開那裡。在這場旱災中,他的家鄉餓死了不少人。」

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這個健壯的黑孩子,一時誰也說不出話來。

依塔第一次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大家的下一個問題自然是:他在那裡吃什麼?那麼下面,我就請大家看卡多吃一頓午餐。」

他說完又向門的方向揮了一下手,有三個人走進會議大廳,其中兩位是參加會議的桑比亞官員,第三個人令大家大吃一驚,他竟是一名紐約警察。他腰上累贅地別著手槍、警棍、對講機等等,手裡提著一個大塑料袋,進門後猶豫地站住了。

「是我們請這位警官進入會場的。」依塔對主席說,主席示意讓那名警察走上前來。

警察走到圓桌旁,兩位代表給他讓開了位置,他把大塑料袋中的東西都傾倒在桌面上,首先倒出的是一大捆青草,然後是一堆梧桐樹葉,最後是一堆深綠色的松針。警察指指這堆青草和樹葉,又指指同他一起進來的那兩名尚比亞官員說:「這兩位先生在庭院里的草坪上拔草,我去制止他們,他們就把我帶到這里來了。」

依塔起身向警察鞠躬:「尊敬的警官先生,我對我們的粗魯行為表示歉意,並願意交納相應的罰款,我們只是想請你來做個證明,證明這些青草和樹葉是真實的。」

警察瞪大雙眼說:「當然是真實的!是我把它們收集到袋子里一直提到這里的。」

依塔點點頭:「好吧,卡多該用他的午餐了。」

這個桑比亞孩子抓起一大把青草,捲成粗繩壯的一根,像吃香腸那樣咬下一大截,津津有味地嚼了起來,草莖被嚼碎時發出的吱吱聲清晰可聞……他吃得很快,轉眼把那粗粗的一把草吃光了,又開始大口吃樹葉……

旁觀者的反應分為兩類:一部分人極力忍住嘔吐的慾望,另一部分人則抑制不住開始咽口水,這是在看到別人享用他感覺中的美味時的一種自然條件反射,不管那美味是什麼。

卡多又卷了一把草吃,然後開始吃松針,他咀嚼的聲音立刻發生了變化,一道墨綠色的汁液順著他的嘴角流下來,他含著滿嘴的松針和青草,高興地對依塔說了句什麼。

「卡多說這里的草和樹葉比桑比亞的味道好。」依塔解釋說,「由於盲目引進高污染的工業,桑比亞已經成了西方的垃圾傾倒場,那裡的環境污染比這里要嚴重得多。」

在眾目睽睽之下,卡多吃光了桌子上所有的青草、梧桐葉和松針,他滿意地抹去嘴角的綠色汁液,笑著對依塔點點頭,顯然是在感謝這頓美味的午餐。

用後來一位記者的描述,會議大廳陷入「地獄般的寂靜」。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這寂靜才被主席顫抖的聲音打破。

「這么說,依塔博士,這就是您代表桑比亞國提交生物安全理事會審查的研究成果了?」

依塔鎮靜地點點頭:「是的,這就是我剛才說過的換一個思考方向:我們既然可以用基因工程來改造農作物,為什麼不能用它來改造人自身呢?比如說這個桑比亞孩子,他的消化系統經過了重新編程,使他的食物范圍大大擴展。對於這樣的新人類,農作物完全可以改種一些速生或抗旱的植物,那些以前讓我們頭疼的瘋長的野草對他們來說就是萬傾良田。即使是種植傳統作物,他們從土地中收獲的糧食也要比我們多十倍,比如對於小麥來說,麥秸稈甚至根系他們都能食用。糧食對於他們,將真的如空氣和陽光一樣隨手可得了。」

各國代表都如石雕般站在大圓桌旁,把陰沉的目光聚焦到依塔身上,依塔坦然地承受著這些目光,平靜地說:「尊敬的各位先生,我向聯合國轉達魯維加總統的話:桑比亞已准備好為此承受一切。」

主席首先從呆立的狀態中恢復過來,撐著桌沿小心地坐下,好像他已虛弱得站立不穩似的,他兩眼平視前方說:「您剛才好像說過,這孩子十二歲?」

依塔點點頭。

「這么說,你們十二年前就對人類基因重新編程了?」

「確切地說應該是十五年前,第一批編程是使用基因匯編語言進行的,半年後,編程工具改用面向過程的高級語言『BASIC 』。至於卡多,是用面向對象的『伊甸園++』編程,這是三年以後的事了。我們從食草動物中提取了大量的消化系統的函數和子模塊,去掉了反芻部分,經過優化和組合後植入人類的受精卵的基因編碼中,但其中有許多程序,比如胃液的成分、胃壁的強度和腸道蠕動方式等,沒有借用任何自然代碼,純粹是我們自行編制開發的。」

「依塔博士,我們最後想知道,在桑比亞,經過重新編程的人類有多少?」

「卡多這一批只有不到一百人,因為我們對面向對象的編程方式還沒有十分把握。重新編程的桑比亞人只要是十五年前那兩批,使用宏匯編語言和『生命BASIC』編程的受精卵共有兩萬一千零四十三個,其中兩萬零八百一十六個成活並正常分娩。」

嘩啦一聲,上屆諾貝爾生物學獎獲得者,法國生物學家弗朗西絲女士暈倒了。她旁邊的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生理學家,本屆生物安理會輪值副主席施道芬格博士臉色發紫呼吸急促,正閉著眼從胸前的衣袋中摸索硝化甘油片。只有美國代表很鎮靜,他指著依塔,轉身對那個仍然目瞪口呆的警察說:「逮捕他。」

他說得很平靜,像是朝人借個火兒,看到那個警察茫然不知所措,他平靜的薄紗立刻被摧毀了,如火山爆發般咆哮起來:「聽到了嗎?逮捕他!別管什麼轄免權,那是對人的,不是對魔鬼!」

主席站起身,試圖使美國代表平靜下來,然後轉向依塔,眼裡含著悲憤的淚水說:「博士,您和您的國家可以違反聯合國生物安全條約的最高禁令,對人類基因進行重新編程,但你們不該如此猖狂,竟到這個神聖的地方來向全人類的臉上潑糞!你們違反了第一倫理,你們抽掉了人類文明的基石!」

「人類文明的基石是有飯吃,桑比亞人只是想吃飽飯。」依塔向主席鞠了一躬,以他特有的緩慢語調說。

Ⅲ 基因編程的意義

基因編程的意義不僅於此。地球上的物種所使用的是同一套基因程序系統,那麼,解讀人類基因程序語言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解讀地球生物圈的程序代碼。這對研究物種誕生之緣有著重要意義,當然我們不排除「人造」地球生物圈的可能性。如果把地球的生物圈當作一個生物進化的實驗工廠,那麼在宇宙其他適宜星球建立的實驗工廠可能使用有別於地球的程序語言。我們自己的程序語言代碼是文明溝通的極佳工具。當人類最終理解自身的基因程序語言時,那意味著人類也具有創造以新程序語言為基礎的生物圈系統。
當基因編程成功,人類將有機會獲得動物、植物的非公式性變數波動(即情感波動),那麼也可以理解動物的語言(如果他存在),通過這些,就可以探索幾個未解之謎,揭開整個歷史的面紗。

Ⅳ 基因編程嬰兒與天人合一的矛盾是什麼

這個是違法的

Ⅳ 基因編程嬰兒的誕生,除了運用了基因編輯技術之外還用了哪些技術

還用了輔助生育技術,比如體外受精,胚胎體外培養,胚胎移植等

Ⅵ 孩子學編程的好處和壞處

首先我們來說說以下幾個優點:
1)構思能力。編程是一種「先寫劇本,後看結果」的活動,這要求孩子先在腦子里進行構思並模擬出結果,然後再實際驗證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這是一個「非同步」的過程,對於這種「都得事先想好」的方式,孩子一開始是不適應的,因為這違背他們的直覺。我見過很多父母給孩子買「迷宮書」,其實走迷宮也包含這個要素,有的孩子會先在腦子里走一遍,然後一次性下筆把路線畫出來,這就是一種構思和模擬能力的體現。
2)

邏輯能力。編程需要考慮到各種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選擇(分支),而且各個分支之間不能重復,也要避免遺漏某一種可能性造成程序的異常行為。在邏輯思維中有個詞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就是「相互排斥且整體完備」,也就是「不重復,不遺漏」。這是邏輯思維中的一個重要原則。舉個例子,交通信號燈有紅、黃、綠三種狀態,如果你在寫程序的時候只考慮了紅燈和綠燈的情況,沒考慮黃燈的情況,那就不「完備」了。此外,條件還會涉及到「與」、「或」、「非」等邏輯操作,比如說,「當信號燈為紅色或黃色時」和「當信號燈不是綠色時」這兩個描述應該是等價的,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好的邏輯訓練。
3)

模式識別能力。在編程中我們經常需要發現一些「可以重復」的單元,然後讓計算機去重復它。舉個簡單的例子,計算(1+5)×4相當於(1+5)+(1+5)+(1+5)+(1+5),其中每一個(1+5)就是一個可重復的單元,或者說是一種模式(pattern)。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模式並不都是顯而易見的,有些模式是隱藏的,或者需要一定的變換才能出現的,這些都考驗孩子觀察力和識別力。
4)

分解問題的能力。一些復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中等的問題,中等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分解成小問題。在解決復雜問題時,問題的分解是非常重要的,編程中我們也經常需要使用這樣的方法。舉個例子,比如要造一輛汽車,我們先要把汽車分解成很多小的部件,比如發動機、變速器等,這些部件還可以繼續分解成更小的部件,我們需要先造好每一個小部件,再把他們組合起來變成一輛汽車。
5)
調試除錯能力。任何工作都無法一蹴而就,是人總會犯錯誤,程序運行起來發現不對有問題,這時需要孩子能夠找到出錯的地方在哪裡,並且將它改正。這裡麵包含的能力很多,比如抗挫折力、觀察力、專注力等等。
然後是學習編程的缺點,要花很多時間在屏幕前,擔心孩子眼睛影響視力,這是很多家長們最顧慮的地方。其實近視的最大影響因素在於基因,環境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小。在環境因素中,目前認為相關性(並非因果性)最強的是戶外活動時間,戶外活動時間長有助於減少近視的發生率,這可能和陽光的刺激有關。除此之外,無論是看書的距離、姿勢和時間、光線的明暗,以及電子屏幕的使用,都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和近視的發生率有關。

Ⅶ 基因編程的介紹

基因編程,是一項先進的生物基因改良技術,美國於二十一世紀初期於紐約州立大學,SUNY Albany Mohawk Tower suite 2013 建立其部門進行相關研究。 這門技術顧名思義原理與電腦編程相像,將人類基因代碼公式化,進行編輯及重組,並以「人體」執行其程序代碼。負責人稱,如果研發順利,未來二十年內可自由更換人類的瞳孔顏色或形狀,對人體某些器官進行改良,甚至可以進行 CCR5-delta32 人工突變使人體對艾滋病病毒免疫。

熱點內容
python處理excel文件 發布:2025-02-06 16:36:09 瀏覽:439
演算法相對定位 發布:2025-02-06 16:32:42 瀏覽:725
java程序的編譯和執行 發布:2025-02-06 16:21:45 瀏覽:416
什麼是淘寶帳號和密碼 發布:2025-02-06 16:21:36 瀏覽:495
解壓前面簽 發布:2025-02-06 16:02:00 瀏覽:324
華碩訪問點 發布:2025-02-06 15:56:57 瀏覽:331
excel拼接sql 發布:2025-02-06 15:50:10 瀏覽:501
加密手機直播 發布:2025-02-06 15:49:31 瀏覽:535
自帶ftp伺服器好用嗎 發布:2025-02-06 15:26:11 瀏覽:110
win7訪問xp區域網 發布:2025-02-06 15:17:07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