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編程參數
Ⅰ 求CNC編程加工參數,刀具參數,轉速進給
一般通過以下來確定
切削速度公式:
Vc=πDN/1000。
π:3.14。
D:車床是工件直徑,銑床是銑刀直徑。
N:轉速。
1000:mm轉換成m。
進給是根據每轉切削量來確定的,一般車床這個比較好確定,用每轉進給就可以了。加工中心就要根據刀具來確定了,公式 F=f*n*s f是每個切削刃的進給量 單位 毫米 n是刀具的切削刃數 s主軸轉速。
CNC數控加工有下列優點:
①大量減少工裝數量,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不需要復雜的工裝。如要改變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適用於新產品研製和改型。
②加工質量穩定,加工精度高,重復精度高,適應飛行器的加工要求。
Ⅱ 數控銑銑鋼的最佳切削參數是多少啊請大哥幫忙下吧~~~感謝
要看你用的是什麼刀了,合金刀可以適當的放高些,而且
背吃刀量
也要看你是粗加工,還是精加工,一般粗加工時大一些,2mm左右,精銑時要小,一般0.5mm以下。
Ⅲ 加工中心用高速鋼做鋼件的切削參數怎麼定,誰有更好的參數急用,謝謝了
加工中心對速度與進給量比普通機床有更高要求,要求高效率,高精度,而高速鋼紅硬度低,不適合高速加工,所以加工中心一般使用硬質合金及更高硬度,更高強度刀具,高速鋼一般不再加工中心用與切削鋼件類工件。
Ⅳ 碳素鋼的基本參數
1、碳素結構鋼
主要用途:各類工程。通常熱軋後空冷供貨,用戶一般不需進行熱處理而直接使用。這類鋼按其屈服強度等級共分五個等級。
命名:標志符號Q+最小σS值—等級符號+脫氧程度符號 如:Q235AF
等級符號:A、B、C、D(D級達到了優質鋼水平)
2、優質碳素結構鋼
主要用途:重要機件。可以通過熱處理調整零件的力學性能。出廠狀態可以是熱軋後空冷,也可以是退火、正火等狀態。按國家標准(GB/T699-1999的規定,分為優質鋼、高級優質鋼A和特級優質鋼E三個質量等級。
命名:用兩位數字表示,兩位數字表示鋼中含碳量的萬分之幾。 如:45鋼 WC=0.45%
常用牌號:08F、15、45、60、60Mn等。
3、碳素工具鋼(WC=0.65%~1.35% 屬高碳鋼)
主要用途:製作各種小型工具。可進行淬火、低溫回火處理獲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分為優質級和高級優質級兩大類。
命名:標志符號T+含碳量的1000倍。 如:T10 WC=1.0%
高級優質級在鋼號尾部加A,如T10A
4、一般工程用鑄造碳素鋼件(鑄鋼)
主要用途:難用鍛壓等方法成型的復雜零件且力學性能要求較高;
命名:標志符號ZG+最低σS值—最低σb值 如:ZG340-640 編號:Q+數字+質量等級符號·脫氧方法符號
例如:Q235A·F
其中Q表示屈服強度,235表示屈服強度的數值,A表示質量等級為A級,F表示沸騰鋼。
Q235A·F―表示屈服強度為235N/mm2;,A等級質量沸騰鋼。 碳素鋼的性能主要取決於鋼的含碳量和顯微組織。在退火或熱軋狀態下,隨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沖擊韌性下降(見圖)。焊接性和冷彎性變差。所以工程結構用鋼,常限制含碳量。碳素鋼中的殘余元素和雜質元素如錳、硅、鎳、磷、硫、氧、氮等,對碳素鋼的性能也有影響。這些影響有時互相加強,有時互相抵銷。例如:①硫、氧、氮都能增加鋼的熱脆性,而適量的錳可減少或部分抵銷其熱脆性。②殘余元素除錳、鎳外都降低鋼的沖擊韌性,增加冷脆性。③除硫和氧降低強度外,其他雜質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鋼的強度。④幾乎所有的雜質元素都能降低鋼的塑性和焊接性。
氫在鋼中能造成很多嚴重缺陷,如產生白點、點狀偏析、氫脆、表面鼓泡和焊縫熱影響區內的裂縫等。為保證鋼的質量,必須盡可能降低鋼中氫的含量(見應力腐蝕斷裂和氫脆)。脫氧帶入的殘余元素如鋁,可減小低碳鋼的時效傾向,還可以細化晶粒,提高鋼在低溫下的韌性,但餘量不宜過多。由爐料中帶入的殘余元素如鎳、鉻、鉬、銅等,含量高時可提高鋼的淬透性,但對要求具有高塑性的專用鋼,如深沖用鋼板,則是不利的。 碳素鋼大都採用氧氣轉爐和平爐冶煉,優質碳素鋼也採用電弧爐生產。根據煉鋼過程脫氧程度的不同,碳素鋼可分為鎮靜鋼、沸騰鋼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半鎮靜鋼。冶煉方法對鋼的性能影響,主要是通過鋼的純凈度而起作用的。人們通過真空處理、爐外精煉和噴吹技術等,都可獲得更高純凈度的鋼,從而顯著改善了碳素鋼的品質。
碳素鋼的塑性加工工藝通常分熱加工和冷加工。經過熱加工,鋼錠中的小氣泡、疏鬆等缺陷被焊合起來,使鋼的組織緻密。同時,熱加工可破壞鑄態組織、細化晶粒。使鍛軋的鋼材比鑄態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經冷加工的鋼,隨著冷塑性變形程度增大,強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韌性降低。為提高成材率,廣泛應用連續鑄鋼工藝。
Ⅳ 求助鎢鋼刀加工45號鋼的切削參數!!(要詳細說明)
你好,我是上海工具廠銷售有限公司的,主要負責我廠產品(工量具,共十大類產品)的技術服務工作。
其實您所提供的資料不是很全面,因此根據加工中心的特性,我只能假設你是在進行銑削加工。
45#鋼屬結構鋼,淬火前的硬度是140—220HB。以我廠ME系列經濟型立銑刀(國產硬質合金材料、TiCN塗層)在濕冷卻情況下切削為例,建議的切削用量為:
銑槽:
Vc(線速度)=70m/min
fz(每齒進給量)=0.005*直徑D
ap(切深)=0.40*D
側銑精加工:
Vc=105m/min
fz=0.008*D
ap=0.80*D
ae(切寬)=0.03*D
側銑粗加工:
Vc=91m/min
fz=0.007*D
ap=1.00*D
ae=0.20*D
9mm的切深應當沒問題,但並不推薦。建議的側銑切深不宜過大,因為會由於刀具懸伸長度過長、切削載荷過大產生撓曲使加工面不垂直,正確的方法是採用較小切深的多次分層側銑,從而解決此問題。9mm的切深分兩刀切比較合適。
Ⅵ 數控加工不銹鋼304切削參數如何選擇
在編程時,編程人員必須確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選擇切削用量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影響切削的各種因素,正確的選擇切削條件,合理地確定切削用量,可有效地提高機械加工質量和產量。影響切削條件的因素有:機床、工具、刀具及工件的剛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進給率;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刀具預期壽命及最大生產率;切削液的種類、冷卻方式;工件材料的硬度及熱處理狀況;工件數量;機床的壽命。
上述諸因素中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進給率為主要因素。
切削速度快慢直接影響切削效率。若切削速度過小,則切削時間會加長,刀具無法發揮其功能;若切削速度太快,雖然可以縮短切削時間,但是刀具容易產生高熱,影響刀具的壽命。決定切削速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來有:
(1)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不同,允許的最高切削速度也不同。高速鋼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不到50m/min,碳化物刀具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達100m/min以上,陶瓷刀具的耐高溫切削速度可高達1000m/min。
(2)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硬度高低會影響刀具切削速度,同一刀具加工硬材料時切削速度應降低,而加工較軟材料時,切削速度可以提高。
(3)刀具壽命
刀具使用時間(壽命)要求長,則應採用較低的切削速度。反之,可採用較高的切削速度。
(4)切削深度與進刀量
切削深度與進刀量大,切削抗力也大,切削熱會增加,故切削速度應降低。
(5)刀具的形狀
刀具的形狀、角度的大小、刃口的鋒利程度都會影響切削速度的選取。
(6)冷卻液使用
機床剛性好、精度高可提高切削速度;反之,則需降低切削速度。
上述影響切削速度的諸因素中,刀具材質的影響最為主要。
切削深度主要受機床剛度的制約,在機床剛度允許的情況下,切削深度應盡可能大,如果不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可以使切削深度等於零件的加工餘量。這樣可以減少走刀次數。
主軸轉速要根據機床和刀具允許的切削速度來確定。可以用計演算法或查表法來選取。
進給量f(mm/r)或進給速度F(mm/min)要根據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和工件材料來選。最大進給速度受機床剛度和進給驅動及數控系統的限制。
編程員在選取切削用量時,一定要根據機床說明書的要求和刀具耐用度,選擇適合機床特點及刀具最佳耐用度的切削用量。當然也可以憑經驗,採用類比法去確定切削用量。不管用什麼方法選取切削用量,都要保證刀具的耐用度能完成一個零件的加工,或保證刀具耐用度不低於一個工作班次,最小也不能低於半個班次的時間。
不銹鋼的加工
不銹鋼的強度和硬度與中碳鋼相近,但塑性大,加工硬化嚴重,使切削抗力增大,消耗功率多,加上不銹鋼導熱性差,使切削區和刀具的溫度高,刀具易磨損。此外,不銹鋼的塑性大,粘附性強,容易粘刀而形成積屑瘤,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切切屑不易捲曲和折斷,造成排屑困難。因此,切削不銹鋼的刀具材料,應選擇熱硬性、耐磨性、導熱性、抗粘接性能好的刀具材料。
車刀宜採用較大的前角和較小的副倒棱,在保證切削刃強度的條件下,盡可能使切削刃鋒利,以減輕加工硬化。車刀的前刀面和後刀面應仔細研磨,以保證加工表面獲得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Ⅶ 碳素鋼有哪些基本參數
碳素鋼是近代工業中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世界各工業國家,在努力增加低合金高強度鋼和合金鋼產量的同時,也非常注意改進碳素鋼質量,擴大品種和使用范圍。
目前碳素鋼的產量在各國鋼總產量中的比重,約保持在80%左右,它不僅廣泛應用於建築、橋梁、鐵道、車輛、船舶和各種機械製造工業,而且在近代的石油化學工業、海洋開發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
碳素鋼的基本參數:
碳素鋼的簡要介紹:
含碳量小於2.11%,除鐵、碳和限量以內的硅、錳、磷、硫等雜質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鐵碳合金。工業用碳鋼的含碳量一般為0.05%~1.35%。碳素鋼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含碳量。含碳量增加,鋼的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和可焊性降低。與其他鋼類相比,碳素鋼使用最早,成本低,性能范圍寬,用量最大。適用於公稱壓力PN≤32.0MPa,溫度為-30-425℃的水、蒸汽、空氣、氫、氨、氮及石油製品等介質。常用牌號有WC1、WCB、ZG25及優質鋼20、25、30及低合金結構鋼16Mn。
碳素鋼的命名方法:
1、碳素結構鋼
主要用途:各類工程。通常熱軋後空冷供貨,用戶一般不需進行熱處理而直接使用。這類鋼按其屈服強度等級共分五個等級。
命名:標志符號Q+最小σS值—等級符號+脫氧程度符號如:Q235AF。
等級符號:A、B、C、D(D級達到了優質鋼水平)。
2、優質碳素結構鋼
主要用途:重要機件。可以通過熱處理調整零件的力學性能。出廠狀態可以是熱軋後空冷,也可以是退火、正火等狀態。按國家標准(GB/T699-1999的規定,分為優質鋼、高級優質鋼A和特級優質鋼E三個質量等級。
命名:用兩位數字表示,兩位數字表示鋼中含碳量的萬分之幾。如:45鋼WC=0.45%。
常用牌號:08F、15、45、60等。
3、碳素工具鋼(WC=0.65%~1.35%屬高碳鋼)
主要用途:製作各種小型工具。可進行淬火、低溫回火處理獲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分為優質級和高級優質級兩大類。
命名:標志符號T+含碳量的1000倍。如:T10WC=1.0%
高級優質級在鋼號尾部加A,如T10A。
4、一般工程用鑄造碳素鋼件(鑄鋼)
主要用途:難用鍛壓等方法成型的復雜零件且力學性能要求較高;
命名:標志符號ZG+最低σS值—最低σb值如:ZG340-640
表示方法:
編號:Q+數字+質量等級符號·脫氧方法符號
例如:Q235A·F
其中Q表示屈服強度,235表示屈服強度的數值,A表示質量等級為A級,F表示沸騰鋼。
Q235A·F—表示屈服強度為235N/mm2;,A等級質量沸騰鋼。
碳素鋼化學影響:
碳素鋼的性能主要取決於鋼的含碳量和顯微組織。在退火或熱軋狀態下,隨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沖擊韌性下降(見圖)。焊接性和冷彎性變差。所以工程結構用鋼,常限制含碳量。
碳素鋼中的殘余元素和雜質元素如錳、硅、鎳、磷、硫、氧、氮等,對碳素鋼的性能也有影響。這些影響有時互相加強,有時互相抵銷。例如:①硫、氧、氮都能增加鋼的熱脆性,而適量的錳可減少或部分抵銷其熱脆性。②殘余元素除錳、鎳外都降低鋼的沖擊韌性,增加冷脆性。③除硫和氧降低強度外,其他雜質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鋼的強度。④幾乎所有的雜質元素都能降低鋼的塑性和焊接性。
氫在鋼中能造成很多嚴重缺陷,如產生白點、點狀偏析、氫脆、表面鼓泡和焊縫熱影響區內的裂縫等。為保證鋼的質量,必須盡可能降低鋼中氫的含量(見應力腐蝕斷裂和氫脆)。脫氧帶入的殘余元素如鋁,可減小低碳鋼的時效傾向,還可以細化晶粒,提高鋼在低溫下的韌性,但餘量不宜過多。由爐料中帶入的殘余元素如鎳、鉻、鉬、銅等,含量高時可提高鋼的淬透性,但對要求具有高塑性的專用鋼,如深沖用鋼板,則是不利的。
碳素鋼加工性能:
碳素鋼大都採用氧氣轉爐和平爐冶煉,優質碳素鋼也採用電弧爐生產。根據煉鋼過程脫氧程度的不同,碳素鋼可分為鎮靜鋼、沸騰鋼和介於兩者之間的半鎮靜鋼。冶煉方法對鋼的性能影響,主要是通過鋼的純凈度而起作用的。人們通過真空處理、爐外精煉和噴吹技術等,都可獲得更高純凈度的鋼,從而顯著改善了碳素鋼的品質。
碳素鋼的塑性加工工藝通常分熱加工和冷加工。經過熱加工,鋼錠中的小氣泡、疏鬆等缺陷被焊合起來,使鋼的組織緻密。同時,熱加工可破壞鑄態組織、細化晶粒。使鍛軋的鋼材比鑄態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經冷加工的鋼,隨著冷塑性變形程度增大,強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韌性降低。為提高成材率,廣泛應用連續鑄鋼工藝。
Ⅷ 模具45#鋼材用UG編程參數怎麼設置
你說的應該是加工中心的參數。這個參數其實很簡單就可以找到,但是你在實際的加工中就會發現這些參數只能作為你入門時設置參數的一個參考。並不是所有的工件在加工的時候都適合的,所以我還是建議你自己去看去感覺 這個很重要的,總結經驗你會發現同一的活你的加工速度提升的 空間在哪裡 才是你進步最好的方法。 千萬不要想得到那麼一份參數表就像得到秘籍一樣就覺得自己能獨步江湖。
Ⅸ 求模具鋼,硬料CNC開粗的加工參數。
加工材料的狀態不同,不可能有一個固定的參數,既然是硬料,一般採用低轉速、小吃刀、慢走刀的方法試著加工。在加工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切削的顏色來判斷選擇的加工參數是否合適。應根據切屑的顏色、機床的吃刀受力情況來調整切削參數。比如:提高或者降低主軸的轉速,加快或者降低走刀速度或者吃刀深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