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R的公式
㈠ 數控車床倒角和R編程中怎麼算有公式么
唉!那倒角假如要倒多少度的話我都忘了,反正口算是算不了的要用科學計算器算的!一般倒角就是要求去毛刺都是45度,就X是Z的一倍,就是Z走一毫米X要走兩毫米!
㈡ 數控車床r角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首先講一下倒角原理如圖所示。倒角也就是若能實現編程以q點為圓心畫圓的4分之一箭頭所指處的圓弧。那麼這個角也就完成了因為工件是轉動切削的所以箭頭未指的另一半圓弧加工時也就能夠完成了。
所以只要計算Z的移位長度和X的移位長度加上R6.3即可。
公式刀起點zox0.4(加工工藝的原因以上述故x等(13/2)-6.3)*2(直徑編程)。
刀終點位置z-6.3 X13即可。
一般若想以終點編程倒R角以上所述逆推即可。
(2)編程R的公式擴展閱讀:
零件圖的數學處理主要是計算零件加工軌跡的尺寸,即計算零件加工輪廓的基點和節點的坐標,或刀具中心輪廓的基點和節點的坐標,以便編制加工程序。
基點坐標的計算:
一般數控機床只有直線和圓弧插補功能。對於由直線和圓弧組成的平面輪廓,編程時數值計算的主要任務是求各基點的坐標。
構成零件輪廓的不同幾何素線的交點或切點稱為基點。基點可以直接作為其運動軌跡的起點或終點。
2、直接計算的內容:根據填寫加工程序單的要求,基點直接計算的內容有:每條運動軌跡的起點和終點在選定坐標系中的坐標,圓弧運動軌跡的圓心坐標值。
基點直接計算的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可根據零件圖樣所給的已知條件用人工完成。即依據零件圖樣上給定的尺寸運用代數、三角、幾何或解析幾何的有關知識,直接計算出數值。在計算時,要注意小數點後的位數要留夠,以保證足夠的精度。
節點坐標的計算
對於一些平面輪廓是非圓方程曲線Y=F(X)組成,如漸開線、阿基米德螺線等,只能用能夠加工的直線和圓弧去逼近它們。這時數值計算的任務就是計算節點的坐標。
1、節點的定義:當採用不具備非圓曲線插補功能的數控機床加工非圓曲線輪廓的零件時,在加工程序的編制工作中,常用多個直線段或圓弧去近似代替非圓曲線,這稱為擬合處理。擬合線段的交點或切點稱為節點。
2、節點坐標的計算:節點坐標的計算難度和工作量都較大,故常通過計算機完成,必要時也可由人工計算,常用的有直線逼近法(等間距法、等步長法、和等誤差法)和圓弧逼近法。
㈢ 數控編程圓弧的r怎麼計算出來
具體在機床執行這個R指令的時候,機床內部有演算法,R編程時模糊的圓弧過度,要精確地圓弧的話最好用XYZIJK值,注意設置刀具象限。
比如說90度直線夾圓角 和非90度直線夾圓角 還有就是說圓弧與圓弧(兩段圓弧),還有就是多段圓弧,況且重要的是圖紙給的有效條件不一樣,就像數學幾何一樣可以給不同的條件來用不同的方法解。
用復合循環G71指令,編程如下:
G0 X400 Z200
G71 U2.5 R2 F0.25 ;
G71 P10 Q20 U0 W0;
N10 G01 X350 F0.2
N20 G03 X190 Z345 R160 F0.15
G0 X400
Z500
(3)編程R的公式擴展閱讀:
數控編程同計算機編程一樣也有自己的"語言",但有一點不同的是,現在電腦發展到了以微軟的Windows為絕對優勢佔領全球市場。
數控機床就不同了,它還沒發展到那種相互通用的程度,也就是說,它們在硬體上的差距造就了它們的數控系統一時還不能達到相互兼容.所以,當要對一個毛坯進行加工時,首先要以我們已經擁有的數控機床採用的是什麼型號的系統。
㈣ 數控編程中G03 X Z R F中的R是怎麼算的求公式
x是起點坐標
z是終點坐標
r是【x坐標的起點-x坐標的終點】除以2
f是走刀速度
如是廣州928那個r不用除以2
快給分
㈤ 數控編程時,圖紙上的R如何計算
簡單來講,看用多大直徑的刀具,零件二維R1圓角,刀具半徑r。
如果走內圓圓弧插補,編程半徑用R1-r,
如果走外圓圓弧插補,編程半徑用R1+r。
㈥ 請問數控編寫程序時,裡面的R怎樣計算的
數控中的R表示:1.圓弧半徑
2.錐度的大小徑差(一般為負值)
1的演算法超級簡單,直徑為10
那麼R=5
2的演算法考點頭腦,得看車削的方向,一般我們做的左手打夾頭的那種機床,也就是右邊(右邊小,左邊大的錐體)
往左邊車削,那麼就是小的那個直徑減去大的直徑,所以是負值。公式R=d-D
(小減大)
㈦ 數控車床R值計算公式
實際輸入R值=R(圖面才尺寸)+刀尖
(指外R,若內R為減去刀尖R)
㈧ 數控車床編程中圓弧倒角R怎麼計算
這個我做過研究了,倒外圓角(完全相切,1/4圓角的情況),編程按圖標R+刀尖R,例如2+1.2=3.2,編程按R3.2編,Z向和X向距離均按3.2編程。(這個原理其實是用刀尖中心的軌跡來編程的)。
而內圓角相反,用R-刀尖R,即2-1.2=0.8.編程按R0.8編就可以了。
(我說的外圓角是R凸出來的那種,內圓角是R凹進去的那種)。
如果不是90度,那算起來就復雜了,曾經算過幾次,頭都搞大了,還是在CAD上測量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