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申威alpha架構編譯gcc

申威alpha架構編譯gcc

發布時間: 2022-08-04 08:37:59

Ⅰ 申威CPU,與你龍芯CPU有關系嗎

1、沒有什麼關系,申威處理器採用的是Alpha構架,屬於伺服器的超算處理器吧,龍芯的話是MIPS64架構,算是嵌入式處理器吧,對應intel已過時的atom系列。
2、申威屬於國家軍用項目,可以有國家消化成果,龍芯已脫離了國家撥款,商業運作方面還是有些國家采購的,不過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
3、都算是國產,都屬於國家扶持項目,但畢竟方向不同。

Ⅱ 國產CPU和國產操作系統大揭底:究竟都有啥

近日,龍芯在北京開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並聲稱和Intel最強技術只有30%的差距。因為從某個角度上看,龍芯更是一個自主設計的產品,作為一個中國人是應該感到興奮的。但龍芯的發布會又讓我們對國產CPU的真實狀況和搭配的國產操作系統倍加關注,於是我們在知乎上找到了一篇對比較好的揭底文章:
先不談製造,直說設計,打著國產旗號的CPU有很多,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 龍芯這種從下到上都是自主設計,指令集雖然是模仿的,但也勉強算是自主的,現代CPU架構下指令集的差異性已經不大了。
2. 用開源的硬體方案的,代表類型有SPARC架構下的一些CPU,比如神舟飛船上用的就是這類,拿別人開源的東西改改就可以用了。
3. 直接買別人的硬體方案,這了指的是買了全套東西的那種,代表類型有alpha架構,也就是申威系列,太湖之光用的。
4. 拿別人的授權,然後生產CPU的,代表類型是華為海思這種,拿到ARM的授權,然後重新設計的,雖然ARM會提供公版,但像拿來直接用還是有點難度的。
5. 破解、抄襲、打磨別人家的CPU的,有一些研究所在做。
哪個是國產CPU的最好選擇?
龍芯這種其實意義是最大的,基本上把CPU設計中所有的水都試過,雖然也出過能跑Linux的桌面版本,但整體技術來說有點落後,並且市場前景也不樂觀,MIPS自己都快死了。
龍芯肯定會活著,至少作為國家戰略的技術儲備,也會有人讓它活著,但活的好不好就難說了。玩硬體太燒錢了,看Intel掙的多,燒的錢更多。
SPARC和alpha其實在實際中差不多,一種是開源的,另一種是整體買過來的。問題在於,不管是開源還是買的,基本上搞不到太好的東西,雖然申威拿到的超算的第一,但申威自身的問題很多,比如內存設計就很弱,適合做並行計算,但不適合民用。
當年太湖之光拿下超算第一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國產CPU成氣候了,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民用領域對單核性能要求很高的,申威的單核可能還不如龍芯(沒研究過具體數據,可能有偏差),申威的優勢在於浮點性能強悍,但普通用戶要那麼強的浮點性能幹嘛?
SPARC多用在航天領域,歐洲人一直在用,我們在後面跟著學(之前寫的有誤,老美用的是PPC,歐洲人用SPARC),我們自己造的SPARC整體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只是使用的話,已經足夠了。
再次強調,這兩類不太適合民用。
第四類就是拿授權,自己設計Soc之類的,這類包含很多,廣義一點來說,兆芯(x86)、飛騰(ARM)、海思(ARM)、展訊(ARM)等等,好像PPC指令集在國內也有拿到授權的。龍芯拿到MIPS授權以後,其實也可以歸到這類,但畢竟龍芯早期確實是全自主設計,只不過是「兼容」MIPS指令,而且龍芯發布的年代國內缺人缺錢,條件要困難的多。
狹義的看,像兆芯這種其實不算,因為沒有什麼自主性可言,其實就是VIA,但要是哪天VIA賣給國內也許不是什麼壞事,起碼可以合法生產x86的CPU了(評論里說最新的兆芯已經重新設計IP了,如果這樣就跟海思之類的差不多)。
拿到的授權不同,自主的程度也不一樣,有些可以做深度定製,有些就只能簡單改改,因為這類廠商實在是太多了,我了解的不全,不好一一評價。但我個人認為,從商業化的角度上看,這條路是最好走的。兼容性上沒有門檻,前期不需要燒特別多的錢(但也不少),對於商業化來說相對比較容易。
最後一類是拿別人的片子搞破解抄襲之類的,基本沒有什麼市場可言,要麼是打著科研的旗號,要麼打著國防的旗號,要麼就是純粹騙錢,當然可能兩三種情況並存的也有。還有,特別注意區別一下龍芯是自己做出來的,漢芯是靠打磨騙錢的,兩個不是一回事。
以上都是CPU設計方面的。
關於製造方面
生產方面,國內晶元工藝相對落後,光刻機被卡著脖子,高端的晶元生產不了。這里的晶元類型包括但不限於CPU、內存、Flash存儲等,低端的可以做一些,高端的基本沒戲。設計CPU已經很燒錢了,造CPU就更燒錢,這方面除了收購別人已經沒有捷徑可言,可是稍微好點的又限制中國收購(鎂光),龍芯過去都是委託別人製造的。
光刻機雖然是別人不賣(編者按:據ASML相關人透露,現在是已經取消這個限制了),但主要原因還是工業積累的時間不夠長。從科技樹的角度上看,光刻機依賴於高精度機床、高精度光學設備(鏡片),這些東西國產的都不行,說到尼康,都知道是做單反的,其實尼康還做光刻機,而國內就沒有這樣的企業,所以國產光刻機的路還很漫長。
國產操作系統的「爛賬」
說的到國產操作系統,這個話題就太大了,因為廣義上說國產操作系統太多了。大致分這么幾類:
1. 全自主設計的;
2. 拿開源的改的;
3. 合法的拿閉源的改的;
4. 不合法的。
以上所有大類又可以細分為民用市場和專用領域兩大塊,其中2、3條又分為改logo改皮膚的,以及深度定製的。
軟體不像硬體那麼好界定,畢竟指令集什麼的,是一下就能看出來的,軟體想要搞清楚究竟是借鑒還是抄襲還是原創,有一定難度。
下面挨個細說一下:
全自主設計的,這個怎麼說呢,要說多,也非常多,一個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水平高的就能自己搞一個簡單的內核,16位的、32位的、64位的,基於SMP/SMT的,甚至帶虛擬化的,我自己都寫過類似的東西。難度一點也不高,但操作系統重要的是生態,這方面全自主設計的國產系統基本上是零。
全自主設計的國產系統,一般都在專用領域,總之民用的不多見,比如嵌入式的DJYOS(我不是太了解,只是聽說)等等。
拿開源的改的,是國產系統里最常見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避免生態系統的困局,但也很容易招罵,比如過去的麒麟、紅旗之類的。基本上都是改Linux,或者BSD系列。這里也有一些深度定製的,比如deepin之類的。
安卓家族從廣義上說也是這類,幾家手機廠商都在搞,另外像阿里雲之類的也屬於類Linux系統。
普通用戶接觸的「國產」操作系統,大部分屬於拿開源的改的這一類。同時,在超算、嵌入式領域,這種思路也行得通。
合法拿閉源的改的,這類里也有不少,只不過很多人不了解。跟硬體一樣,軟體一樣可以拿到完整的授權(源碼級),然後就可以自己DIY了,只不過要掏很多錢,代表類型是VxWorks這類,在嵌入式里很常見。我在上家公司做交換機的時候,OS的核心也是買的。
還有一類是不合法的,但這種卻沒人管,因為管不了,主要集中在國防,航天軍工這類行業里。前面我已經說了,國內喜歡抄老美的方案,不管硬體還是軟體,硬體的CPU抄完,操作系統也跟著抄,但因為不敢明面上直接抄,只好打著兼容XXX系統這種旗號了,究竟這類系統是全自主的還是全抄襲的還是混合的,我也搞不清楚,民用領域很難接觸到,不做評價。
就出路而言,2、3、4其實差不多,論自主可控程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有源碼)。別覺得抄的東西不一定就好,其實抄別人的,本身也不那麼容易,抄好了反過來把對方吞並,也不是不可能。
有些領域因為要緊跟著老美的步伐,不得不採用抄襲的方式,這其實是一種省錢辦事的好方法,自己去試水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的代價都太大,本來我們就落後,再挨個試水,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有人會說源碼不是中國人寫的,不安全。我想說的是:源碼都給你了你還覺得不安全,那什麼是安全?中國人自己寫的就安全無bug?簡直是笑話。是從頭寫一個操作系統更容易更穩定,還是拿現有的源碼研究更容易更穩定?
至於民用系統,走Linux的路子其實也沒什麼問題,將來國內企業有錢了,保留Linux上層API,把內核換了就完事了,況且Linux社區里華人的貢獻也不少呢。Linux是屬於全世界的。
同時,也別把國產系統想的多麼重要,從科技樹的角度上看,國產系統依賴國產硬體,國產硬體依賴國產工業設備(機床、光刻),先把依賴性搞清楚了再看看哪個才是最重要的。真有一天美國對中國搞技術封鎖了,最大的問題是晶元,而不是什麼操作系統之類的東西。
而且建立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需要很多很多錢,可能是幾倍十幾倍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的錢,國內缺錢的地方很多,搞IT的千萬別覺得自己是個程序員,國內的所有資源都應該投放到軟體行業。代碼不能當飯吃,代碼不能當水喝,代碼也不能給誰生孩子。

Ⅲ 申威26010 採用什麼指令集

是Shenwei-64 Instruction Set 。
每當中國取得技術突破之時,網路上總會冒出一群「找爹黨」,本次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刷榜也不例外——一些人將申威26010與 DEC的Alpha聯系起來,並將其「認爹」。就事論事來說,申威確實與Alpha有一定淵源,但血緣關系非常淡薄,和DEC當年的Alpha已經完全是兩回事了(畢竟DEC被康柏收購已經快18年了),有人稱之為類Alpha自主指令集,筆者聯系過申威的科研人員,他明確表示是自主指令集。而本次大會上,相關單位明確表示Shenwei-64 Instruction Set (this is NOT related to the DEC Alpha instruction set)。請廣大網友不要給申威找「爹」,何況這個「爹」已經掛了18年了。

Ⅳ 申威26010"眾核處理器相當於英特爾晶元的哪一代水平

英特爾並不擅長做顯卡,其GPU性能也是不怎麼樣的,在當今的旗艦處理器當中基本處於墊底,其性能大致與ipad4上的power VR SGX544MP3相當 比adreno330要差一些。

申威26010的研發成功離不開Alpha的架構基礎,而這又與國外的架構技術分不開。張雲泉表示,經過多年的迭代更新,中國的「申威26010」已經完全具備了獨立創新的能力,屬於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上述國家高性能集成電器(上海)設計中心的工作人員在評價「申威26010」時說:「(它)追平了英特爾晶元的水平。」袁學鋒回憶,在1979年他上大學時,用的就是「intel8088」晶元,如今已經過去了將近40年的時間,這期間英特爾經歷了不斷的更新迭代,可見「神威」在應用上的發展仍然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Ⅳ 龍芯、兆芯、飛騰、海光、申威、宏芯、華為海思麒麟分別基於什麼構架,分別基於什麼指令集

龍芯採用MIPS
兆芯採用X86/ARM
飛騰採用ARM/SPARC
海光採用X86-64
申威採用alpha
宏芯採用Power
海思採用ARM
*以上大部分是公司名,部分架構開源或授權,所以實際不同產品系系列型號會有變動。
華為加入RISC-V

Ⅵ 申威處理器的DEC公司的Alpha 21164背景介紹

Alpha架構於1992年2月25日,在東京召開的一次會議上面被正式推介,新架構的關鍵特性都一一的被羅列出來。當時說Alpha只是產品開發的內部代號。新處理器採用完全64-bit RISC設計,執行固定長度指令(32 bits)。有32個64 bit整數寄存器,操作43-bit的虛擬地址(在後來能夠擴充到64-bit)。和VAX相同,使用little-endian位元組順序,即低位元組的寄存器佔用低內存地址線。而不像如摩托羅拉等大多數處理器所使用的big-endian位元組順序,即低位元組寄存器佔用高內存地址線。除此之外,處理器還內建一個算術協處理器,有32個浮點64-bit寄存器,採用隨機存取,而不是在intel x86協處理器上使用的堆棧存取方式。整個Alpha的生命周期被設計為至少25年。 Alpha被簡化後的指令集更利於流水線操作,它由5個部分所組成:
·整數指令
·浮點數指令
·分支和比較指令
·讀取和存儲指令
·PAL編碼指令 21264晶元保持了Alpha處理器可以運行多種操作系統的特點,其中包括Tru64UNIX、OpenVMS和Linux等,而在這些系統中,已經有許多成熟的應用程序,這也是Alpha處理器的一個優勢。對於追求性能的用戶,DEC公司的Alpha處理器是個具有誘惑力的選擇。Alpha是RISC處理器中最快的一種,而且是唯一得到了WindowsNT繼續支持的RISC處理器(1995年,NT中斷了對MIPS和PowerPC的支持)。如果你的應用效率被幾個高端應用程序所限制,而這些應用又可以在Alpha上運行,那麼Alpha可能對你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現今的Alpha晶元是21164,有從300MHz到600MHz的各種型號。在整數應用程序方面,Alpha所表現出的性能優勢與PentiumII相比,並不是非常大,雖然它的時鍾頻率非常高,但平均每個周期完成的操作卻較少。實際上,能否體現出Alpha處理器的優勢與應用程序有關,在各種需要浮點運算的應用中,例如3-D圖象處理和計算機輔助設計,21164才能顯示出卓越的性能。
在技術方面,21164具有高達960萬個晶體管的驚人設計。它有集成在晶元內的16K一級緩存和同樣集成在晶元內的96K二級緩存。系統匯流排的寬度是128位,這與x86系統的64位匯流排相比,具有更大的帶寬。
對於所有RISC處理器來說,他們面臨PC市場的最大挑戰就是缺乏應用軟體。Digital雖然盡力吸引軟體開發人員而且有一個很驚人的應用列表,但這些應用主要是面象工程師和創作人員的,而不是面向主流的PC應用領域。
為解決這個問題,Digital開發了一個有趣的軟體,稱為FX!32,可以使Alpha運行幾乎所有的32位Windows應用程序。性能比其它軟體模擬器,例如SoftPC要好,但它只使用了50%到70%的Alpha原生代碼(Digital的說法)。FX!32是運行那些完整的軟體套件的良好途徑,它可以滿足你對x86PC的部分需要,但這樣並不能提供領先的高性能和價值。絕大多數Alpha系統都比典型的PC系統貴得多。
Digital發售了一種新的處理器,稱為21164PC,它比21164便宜而且性能與之相差不多。21164PC有400,466和533MHz的型號。這種新處理器的價格大約為在1000片時每片495美元(533MHz的型號),與之相比,500MHz的21164售價在1450美元,而233MHz的PentiumII售價是386美元。
Digital希望在1996年年底會出現使用這種新的晶元的系統,而且售價只有2500美元。藉助這種低價系統,Alpha可以佔領一部分的PC市場——如果有足夠的能吸引用戶的應用程序的話。1998年,Digital計劃發行21264,這種晶元可以讓Intel最快的x86處理器黯然失色,特別是在浮點運算方面。到1999年或更晚,使用這種晶元的系統可能能降到約10000美元。如果價格對你來說不是問題,而你又想得到世界上最快的WindowsNT系統,這種處理器就是你的選擇。

Ⅶ 申威CPU的申威CPU簡介

申威處理器或申威CPU,簡稱 「SW處理器」。SW處理器源自於DEC的Alpha 21164,其研製得到了國家「核高基」專項資金支持。在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支持下、採用自主指令集,具體負責研發的單位是江南計算機所屬於軍方研究機構(總參56所),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處理器系列。 指令集:RISC,自主指令集
核心數量:單核心
架構:Alpha CPU型號:SW-2
CPU頻率:1400MHz
製造工藝:130nm
指令集:RISC,自主指令集
核心數量:雙核心
架構:Alpha CPU型號:SW1600
CPU頻率:1600MHz
製造工藝:65nm
指令集:RISC,自主指令集
核心數量:16
數據位寬:64位
架構:Alpha
其中,SW1600處理器是江南計算所研製申威系列的第三代處理器,擁有16個RISC處理核,浮點高達140GFLOPS。是高性能伺服器和存儲技術與江南計算所合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知識產權,並且,SW1600已經運用到神威藍光(Sunway BlueLight MPP)超級計算機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開面世的首台全採用自主研發生產處理器,達到每秒千萬億次浮點的超級計算機,2011年9月安裝於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神威藍光由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獲得科技部863計劃支持,系統採用8704個SW1600處理器,峰值計算能力1.07016PFLOPS,持續計算速度795.9TFLOPS,LINPACK效率達到74.37%,總功耗只有1074KW。

熱點內容
python常用正則表達式 發布:2025-02-09 04:42:53 瀏覽:178
機器人編程培訓哪家好 發布:2025-02-09 04:37:44 瀏覽:308
上海怎麼學習java 發布:2025-02-09 04:26:39 瀏覽:23
erp系統搭建備用伺服器 發布:2025-02-09 04:07:38 瀏覽:946
戴爾伺服器在bios怎麼配置管理ip 發布:2025-02-09 04:01:53 瀏覽:551
小魚易連雲存儲 發布:2025-02-09 03:59:47 瀏覽:92
正在限制訪問 發布:2025-02-09 03:47:17 瀏覽:904
架設資料庫 發布:2025-02-09 03:41:29 瀏覽:966
imacpro哪個配置最好 發布:2025-02-09 03:32:29 瀏覽:253
用編程對話 發布:2025-02-09 03:23:43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