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原理計算機課程
① 編譯原理常用的查填表技術有哪些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解答如下:
技術: 刪除公共子表示式;復寫傳播;刪除無用代碼;代碼外提;強度削弱;刪除歸納變數;合並常量。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旨在介紹編譯程序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內容包括語言和文法、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法制導翻譯、中間代碼生成、存儲管理、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設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編譯原理課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和高等學校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基礎及核心課程,同時也是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最難及最挑戰學習能力的課程之一。編譯原理課程內容主要是原理性質,高度抽象。
② 編譯原理課程講什麼內容
《編譯原理》課程介紹編譯器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實現方法,主要介紹編譯器的各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本課程在介紹命令式程序設計語言實現技術的同時,強調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如形式語言和自動機理論、語法制導的定義和屬性文法、類型論等。它們是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一部分,在本書中結合應用來介紹這些知識,有助於學生較快領會和掌握。本課程強調形式化描述技術,並以語法制導定義作為翻譯的主要描述工具。本課程強調對編譯原理和技術在宏觀上的理解,作為原理性的教學,本課程主要介紹基本的理論和方法,不偏向於某種源語言或目標機器。
③ 編譯原理與什麼課程有聯系
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操作系統、編譯器等都有關系,屬於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需要扎實掌握;
④ 編譯原理課程講什麼內容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旨在介紹編譯程序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內容包括語言和文法、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法制導翻譯、中間代碼生成、存儲管理、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設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雖然只有少數人從事編譯方面的工作,但是這門課在理論、技術、方法上都對學生提供了系統而有效的訓練,有利於提高軟體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⑤ 什麼是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旨在介紹編譯程序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內容包括語言和文法、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法制導翻譯、中間代碼生成、存儲管理、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設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雖然只有少數人從事編譯方面的工作,但是這門課在理論、技術、方法上都對學生提供了系統而有效的訓練,有利於提高軟體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這門課程關注的是編譯器方面的產生原理和技術問題,似乎和計算機的基礎領域不沾邊,可是編譯原理卻一直作為大學本科的 必修課程,同時也成為了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必考內容。編譯原理及技術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演算法問題而已,當然由於這個問題十分復雜,其解決演算法也相對復雜。 我們學的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也是講演算法的,不過講的基礎演算法,換句話說講的是演算法導論,而編譯原理這門課程講的就是比較專註解決一種的演算法了。在20世紀 50年代,編譯器的編寫一直被認為是十分困難的事情,第一Fortran的編譯器據說花了18年的時間才完成。在人們嘗試編寫編譯器的同時,誕生了許多跟 編譯相關的理論和技術,而這些理論和技術比一個實際的編譯器本身價值更大。就猶如數學家們在解決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樣,雖然沒有最終解決問題,但是其間 誕生不少名著的相關數論。
⑥ 編譯原理學了有什麼用
對大多數人來說,學過編譯原理,應該可以知道對於很多代碼的優化,編譯器其實可以做好,不需要自己寫代碼的時候杞人憂天。在通用、局部的優化上,甚至編譯器往往做得比程序員好。
大概率會意識到編譯原理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沉迷在某個方向,也許還會樂於看一些奇妙的parser構建方式。
大概還可能會去學習類型系統,發現形式化的故事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對應的版本,而後,他們也許會嘗試走向研究,去挑戰目前都沒有好好解決的代碼優化問題,也許會走向應用,用起LLVM,在上面加個target,支持一些新硬體,做個新語言的前端等。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旨在介紹編譯程序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內容包括語言和文法、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法制導翻譯、中間代碼生成、存儲管理、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設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
編譯原理課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和高等學校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基礎及核心課程,同時也是計算機專業課程中最難及最挑戰學習能力的課程之一。編譯原理課程內容主要是原理性質,高度抽象。
編譯可以分為五個基本步驟: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及中間代碼的生成、優化、目標代碼的生成。這是每個編譯器都必須的基本步驟和流程, 從源頭輸入高級語言源程序輸出目標語言代碼。
1、詞法分析
詞法分析器是通過詞法分析程序對構成源程序的字元串從左到右的掃描, 逐個字元地讀, 識別出每個單詞符號, 識別出的符號一般以二元式形式輸出, 即包含符號種類的編碼和該符號的值。
詞法分析器一般以函數的形式存在, 供語法分析器調用。當然也可以一個獨立的詞法分析器程序存在。完成詞法分析任務的程序稱為詞法分析程序或詞法分析器或掃描器。
2、語法分析
語法分析是編譯過程的第二個階段。這階段的任務是在詞法分析的基礎上將識別出的單詞符號序列組合成各類語法短語, 如「語句」, 「表達式」等.語法分析程序的主要步驟是判斷源程序語句是否符合定義的語法規則, 在語法結構上是否正確。
而一個語法規則又稱為文法, 喬姆斯基將文法根據施加不同的限制分為0型、1型、2型、3型文法, 0型文法又稱短語文法, 1型稱為上下文有關文法, 2型稱為上下文無關文法, 3型文法稱為正規文法, 限制條件依次遞增。
3、語義分析
詞法分析注重的是每個單詞是否合法, 以及這個單詞屬於語言中的哪些部分。語法分析的上下文無關文法注重的是輸入語句是否可以依據文法匹配產生式。
那麼, 語義分析就是要了解各個語法單位之間的關系是否合法。實際應用中就是對結構上正確的源程序進行上下文有關性質的審查, 進行類型審查等。
4、中間代碼生成與優化
在進行了語法分析和語義分析階段的工作之後, 有的編譯程序將源程序變成一種內部表示形式, 這種內部表示形式叫做中間語言或中間表示或中間代碼。
所謂「中間代碼」是一種結構簡單、含義明確的記號系統, 這種記號系統復雜性介於源程序語言和機器語言之間, 容易將它翻譯成目標代碼。另外, 還可以在中間代碼一級進行與機器無關的優化。
5、目標代碼的生成
根據優化後的中間代碼, 可生成有效的目標代碼。而通常編譯器將其翻譯為匯編代碼, 此時還需要將匯編代碼經匯編器匯編為目標機器的機器語言。
6、出錯處理
編譯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發現源碼中的錯誤, 尤其是語法分析階段可能會發現大量的錯誤, 因此編譯器需要做出錯處理, 報告錯誤類型及錯誤位置等信息。
⑦ 關於編譯原理
可以自己寫一個JPanel或者JComponent的子類,然後在子類中重寫paint方法,在裡面繪制背景圖片。下面的部分是從我的代碼里截出來的,不保證這樣能用,只是給你個大體的絲路。學會了這個後自己重寫組件就方便多了 public class ChessBoard extends JComponent{ private Image screen = null;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if (screen != null) { g.drawImage(screen, (width - BOARDWIDTH) / 2, (height - BOARDHEIGHT) / 2, this); } else { screen = ChessBoard.this.createImage(BOARDWIDTH,BOARDHEIGHT); } } }
⑧ 編譯原理和演算法與數據結構那門課比較重要
坦白的講都很重要,但這等於沒有回答你的問題,我理解你是想問學習的先後。其實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是計算機編程技術的精髓,偏重理論和抽象,是重中之重;一旦你進入計算機編程領域時,編譯原理是你實現想法的重要工具,是知其然,而後知其所以然,讓你知道機器是如何實現你的想法的,方便你更好的利用機器,讓你的想法有可行性。
⑨ 計算機專業不需要開設編譯原理課程嗎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深化,幾乎所有專業的研究與應用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化浪潮對高等教育也帶來非常直接的變化,各專業課程設置無不將計算機知識教育作為其課程設置的組成部分。幾乎所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都要求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需要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而一些和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專業,如電子信息、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等,課程設置上與計算機專業更是大量重疊,計算機知識教育在各專業中的滲透程度日漸加劇。1 計算機專業面臨的新挑戰 在計算機知識正在成為各專業基本教育內容的背景下,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受到很大的挑戰,以往在軟硬體知識和應用能力上的獨特優勢似乎在逐漸弱化,與具有特定專業背景的學生相比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由此也引發計算機專業到底學什麼、專什麼的現實思考,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專業優勢體現在哪裡?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技術性、工程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並有其基礎理論支撐的科學體系。計算機也是一種使用工具,但那種把工具使用等同於計算機專業的狹隘認識,其思維實際上和十多年前認為「會用計算機打字就是會用計算機」如出一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優勢應該在於:通過系統的專業原理性知識的學習與訓練,熟練掌握基本的應用技能,並能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為此專業基礎課程的熏陶必不可少。而編譯原理就是一門介紹這種原理性知識的綜合性專業基礎課程。 2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專業的理論基礎對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專業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眾多的原理性學習課程中,編譯原理主要承擔了語言實現原理、方法和技術的介紹。人們藉助計算機減輕自己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完成一些人類無法進行的危險、高難度工作。然而所有這些工作都必須藉助程序設計語言書寫的程序來指揮計算機。非機器語言程序功能的實現必須由翻譯程序來完成。正是有了編譯程序、解釋程序、匯編程序等翻譯程序,人們才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語言將需要計算機做的事情描述成程序,並通過這些翻譯程序的工作讓計算機理解並執行。可以說,沒有翻譯程序,計算機不可能象今天這樣得到如此廣泛的普及,網路也不會有今天這樣大的吸引力,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將會是另一個樣子。 包括編譯程序在內的翻譯程序承擔了實現語言的功能,它所涉及的知識包括形式語言、自動機理論等語言定義、翻譯與實現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可以讓學生領悟到計算機理論的精髓,可以讓學生從實現的角度重新審視軟體的開發,有助於學生對軟體的真正認識,對於今後從事應用軟體、語言開發平台、編譯系統甚至操作系統開發等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同時,編譯原理是許多課程的一個綜合性的實踐,它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程序設計語言課程中語言基本單位的定義和作用的理解。例如,編譯程序使用的一些數據結構和演算法是「離散數學」、「數據結構」以及「演算法設計與分析」等課程相關知識的典型應用;編譯程序對目標代碼的存儲組織與分配功能的實現原理又與「操作系統」的相關內容相互滲透;編譯程序對中間代碼的優化功能的實現則是數學、邏輯學、結構程序設計和優化理論的綜合應用和專門化。因此,編譯的原理性研究、學習和實踐,可以多角度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編程調試及綜合應用能力,有助於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另外,編譯課程中介紹的知識也是後續許多課程的基礎。所以,編譯原理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原理,編譯原理課程是計算機專業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程。 盡管經過計算機專業人員的大量努力,大量的工具軟體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以至於人們只需要通過若干次點擊滑鼠左鍵就可以方便地完成很多工作,但這並不是說所有問題都已經解決,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工作需要計算機專業人員去完成。如果我們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也只會「點擊左鍵」,很難想像他們會開發出更好的工具,或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專業理論基礎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洞察力。計算機技術的更新是非常快的,系統的理論基礎可以讓學生在將來更好地適應新技術,可以讓他們在理論框架的指導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朝不同的方向發展!因此,「編譯原理」課程應該是計算機專業必須的重要基礎課。3 編譯技術的應用及需求 編譯原理課程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它所介紹的知識是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組成,也在於編譯程序所使用的一些原理、方法和技術在非編譯系統的實際應用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例如我們常用的文本編輯工具的實現,涉及到的字詞、語法正確性等內容就是編譯里介紹的詞法分析、語法分析技術的具體應用;又如現在大家上網必不可少的搜索引擎,在處理用戶輸入的查詢要求、對文檔資源的特徵分析、提取與描述等工作中都用到編譯的相關知識;一些特定的應用也可以用到編譯中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比如用正規表達式描述網路上某種信息的特徵等。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大量開發,嵌入式系統的應用需求也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搭建適合的交叉編譯環境的工作日益重要,急需掌握編譯器構造相關原理、方法和技術的從業人員。這不僅說明了編譯知識的生命力,同時也給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的編譯課程設置帶來了新的要求。 現實告訴我們,目前的問題不是計算機專業要不要開設編譯原理課程,而是該如何改進編譯原理的內容與教學方式,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4 國內外編譯相關課程的設置情況 我們查閱了國外一些著名的大學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研究了其中與編譯相關的課程安排,發現他們對與編譯相關知識的介紹是非常重視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中,與編譯相關的課程就有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Computer Language Engineering (包括基本概念、編譯器的功能和結構、基本程序優化技術、理論和實踐的交互作用以及使用工具編制軟體),Multithreaded Parallelism: Languages and Compiler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學院的計算機課程設置中,涉及編譯的課程有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Compilers,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等;英國劍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課程與編譯相關的有Compiler construction 和Advanced compiler design等。 在國內,多年來編譯原理一直是各校特別是教育部所屬高校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曾經也是計算機專業碩士入學考試的必考科目,現在某些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碩士生入學面試和博士入學考試還必考編譯原理。編譯原理課程在我國計算機專業人材培養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新形勢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計算機系統軟、硬體,更需要編譯原理課程繼續發揮作用。5 關於我國計算機專業編譯原理課程設置的建議 一般認為,編譯原理課程是計算機專業最難的課程之一,它是數據結構、語言、演算法和軟體設計等知識的綜合體現,學生對這門課程的理解確實會有一定難度,但這正是教師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如果讓學生認識到了課程內容的重要性,並輔之以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不難的。 為此,我們思考了新形勢下編譯原理課程所涉及內容的教學及課程設置的改革問題,如果必須改變現有的課程設置模式,我們建議在編譯原理課程的設置上,可以考慮採取以下兩種模式:(1) 課程分解式 將編譯原理課程根據內容分成兩門課:一門為必修,可命名為「編譯技術」,主要介紹一些為滿足基本應用而需要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方法、技術,以達到語言實現理論基礎介紹的目的;另一門為選修,可命名為「編譯理論」,主要介紹偏重原理性的、更深層次的內容,方便有進一步深造需要的學生學習。 (2) 內容分解式 可以不單獨設置一門編譯課程,可將課程的內容根據其深淺,涉及到的具體問題,及與其他課程內容的相關性等分解到不同的課程中去,使學生在不同課程的學習中逐步掌握相關知識。 比較兩種模式,後者在目前階段來說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是編譯課程內容的分解不是孤立的,需要與其他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因而涉及面太大,短時期內難以做到科學分解與組織;二是增加了其他課程授課教師的工作量與難度,因為他們需要重新考慮、設計新增加的編譯部分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問題,有可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磨合一段時間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因此,在現有形勢下,比較可行的還是第一種模式。當然,在經過學科知識點合理的分解與組織之後,可以逐步過渡到第二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