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編程
A. 心理測量的測驗編程
一、測驗的對象
在編制測繪前,先要明確測量的對象,也就是該測驗編成後要用於哪些團體,只有對受測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社會經濟水平、閱讀水平等心中有數,編制測驗時,才能有的放矢。
二、測驗的用途
(一)顯示性測驗
(二)預測性測驗
三、測驗的目標
目標分析以測驗不同而異,分三種情況:
(一)工作分析(用於預測性測驗)
1.確定哪些心理特徵和行為可以使要預測的活動達到成功(士氣高度個體特徵及行為?)
2.建立衡量被試是否成功的標准——效標(確定影響士氣因素?)
(二)對特定概念下定義(用於測量心理特質)
必須發現所要測量的心理特質所包含的維量將通過什麼行為表現出來或怎樣進行測量。(具有士氣激發潛力的人員?用於士氣素質選拔!用於就事選人!)
(三)確定測驗的具體內容(用於顯示性測驗)
編制雙向細目表(具有士氣激發潛力的人員?用於士氣素質選拔!用於就事選人!) 涉及從寫出、編輯到預試、修改等一個循環過程。
一、搜集資料
(一)已出版的標准測驗
(二)理論和專家的經驗
(三)臨床觀察和記錄
二、命題原則
(一)內容方面
符合測驗目的;取樣有代表性;題目間相互獨立;避免貪多而亂出題。
(二)文字方面
准確;簡明;一句話說明一個概念;盡量少用雙重否定句;排除與答案無關的因素。
(三)理解方面
應有確切答案;題目內容不超出受測團體的知識水平和理解力;題目格式不可令人費解;題目不能有歧義。
(四)社會敏感性方面
菲利普(philips,d.l)提出的幾條策略:
1.命題時假定被試有某種行為,使他不得不在確實沒有該行為時才否定。如「你平均多久手淫一次?」
2.命題時假定規范不一致,如「有的醫生認為吸煙有害,另一些醫生認為有益,你呢?」
3.指出該行為時常見的,「多數人在看色情電影是有性沖動,你呢?」
三、編制要領
(一)選擇題
1.題干明確,意義完整
2.選項簡明扼要
3.每題只給一個正確答案
4.各選項長度盡量相等
5.避免題干含有選擇答案的線索
6.選項最好用同一形式,隨機排列
(二)是非題
1.內容應以有意義的概念、事實或基本原則為基礎;
2.每道題只能包含一個概念;
3.盡量避免否定的敘述,尤其要避免用雙重否定的敘述;
4.若是表達意見的題目,最好說明意見的來源和根據;
5.「是」「非」題的數目應有適當比例,基本相等,隨機排列。
(三)簡答題
1.宜用問句形式。如果用填充形式,空格盡量放到最後;
2.如果是填充形式,空格不宜太多,空出來的應是關鍵詞句;
3.每題應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而且答案要簡短而具體。對不完整的答案,應事先規定評分標准。
(四)操作題
1.明確所要測的目標,將其操作化;
2.盡量選擇真實性程度(即逼真度)較高的項目;
3.指導語要簡明扼要;
4.制定好評分標准和計分方法。 一、合成測驗
(一)選擇與審定試題
1、選擇試題形式
(1)測驗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質
(2)接受測驗的團體的特點
(3)各種實際因素來源:
如,人數多少、經費
2、審定題目
(1)題目的范圍應與雙向細目表一致;
(2)題目的數量要比最後所需的數量多一至幾倍;
(3)題目的難度必須符合測驗目的的要求;
(4)題目的說明必須清楚明白;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另外,各類題目的比例要適當。測題要適合施測對象和施測條件,難度和區分度好,題目之間要相互獨立,沒有重疊。
(二)測題的編排來源:
1、測題的難度排列宜逐步上升
2、盡可能將同類型的測題組合在一起
3、注意各種類型測題本身的特點來源:
例如,是非題和選擇題應避免將選擇相同選項的測題安排在一起;匹配題和重組題,所有的選項應在一張紙上,等。
測題常見的編排方式:
1、並列直進式
分成若干分測驗,同一分測驗的試題由易到難排列。如韋氏智力測驗。
2、混合螺旋式來源:
先將各類試題依難度分成若干不同的層次,再將不同性質的試題交叉排列,難度漸次升進。如比內量表。
二、測驗的預試
(一)預測
1.預測對象應取自將來正式測驗准備應用的群體;
2.預測的實施過程與情境應力求與將來正式測驗時的情況相近似;
3.預測的時限可以稍寬一些,最好使每個被試都能做完,便於統計分析;
4.預測過程中,應對被試的反應情況隨時加以記錄。
(二)項目分析
三、信度和效度考察
(一)信度
(二)效度
四、常模製訂
五、編寫指導手冊
內容包括:
1.測驗的目的和功用
2.測驗編制的理論背景以及編制方法
3.如何實施測驗的說明
4.測驗的標准答案和計分標准
5.常模資料
6.測驗的基本特徵,包括難度、區分度、信度、效度、因素分析等資料,以及這些資料取得的條件和情境等。
B. 心理學實驗編程專業軟體E
這個你可以用Presentation E-prime都可以 這些都是心理學的專業軟體 你的實驗很容易實現的 不行的 話 可以自己編程 一邊呈現刺激 一邊記錄成績
C. 誰有e-prime心理學實驗程序軟體
E-Prime在心理學實驗中的應用
1 引 言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自身奧秘的科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志著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心理學也從思辨和經驗科學轉變成實驗科學,成為獨立於哲學之外的科學。不僅如此,心理學輝煌發展的今天,心理學研究中的實驗法仍是推動心理學飛速發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和手段。實驗法是指在觀察和調查的基礎上,對研究的某些變數進行操縱或控制,創設一定的情景,以探求心理現象的原因、發展規律的研究方法。對變數的控制和對因果關系的揭示是實驗法的基本目標。現今,隨著計算
機技術的高度精密發展,絕大部分心理學實驗都移植到計算機上進行,並且,計算機化的心理實驗也正朝著標准化方向發展。
2 心理實驗的計算機化
20世紀50~60年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使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技術思路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反應時測量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結合使反應時測量技術成為信息加工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高科技醫學技術的發展為現代心理學實驗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計算機的優勢在於它對各種控制的精確性和嚴密性,心理學實驗研究儀器正不斷地通過計算機由單一的設備向多種設備聯機使用來對心理學實驗的全過程進行嚴格與高效率控制的形勢發展。如,在認知層面的實驗研究,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來對心理學實驗材料的編輯與製作、實驗參數控制、實驗過程與實驗設計控制、被試信息與實驗數據的採集和數據的初步處理等的全過程進行控制,既使心理學實驗達到標准化,同時也盡可能避免各種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額外因素對實驗結果造成不利的影響。在行為層面的研究中,將計算機與實驗儀器進行聯機來控制實驗和收集數據,如眼動儀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呈現設計好的刺激與眼動儀的頭盔進行聯機來獲取被試的各種眼動軌跡的數據。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領域,如目前常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事件相關腦電位(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腦磁圖(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等儀器也無不都是通過計算機來精確呈現刺激和採集數據。
3 心理實驗生成系統的標准化
時至今日,心理學實驗研究和實驗教學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認知科學的發展已經差不多全部計算機化。在心理學研究方面主要是使用計算機編程語言編制心理學實驗程序,進行刺激精確呈現與嚴格控制,進行數據的快捷方便的收集和標准化統計處理。心理實驗的計算機化在早期大多都使用c語言、Pascal語言、VisualBasic、Delphi等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或匯編語言進行心理實驗程序的編制。這些語言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缺陷。 (1)在Windows系統下,多數是非系統級編程,時間精度不夠,誤差較大;也存在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由多任務系統引起的對數據呈現和記錄方面的隨機誤差。(2)各種編程語言之間相互不兼容,導致實驗程序在刺激呈現和數據記錄方面無法比較或求得一致。(3)非熟練編程者對刺激呈現的精確控制和數據記錄等方面隨機誤差大。(4)編程人員大多為非心理學專業知識背景,難於真正理解實驗研究人員的意圖,同時導致實際的程序與理想的程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諸如此類的缺陷給國內的心理學工作者用這些為數眾多的編程語言設計實驗程序產生的論文,在投寄國外有影響的刊物時受到了審稿人諸多的質疑,為文章的發表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心理實驗程序的設計呼喚著統一的、全球通用的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專門軟體,即標準的心理實驗生成系統的誕生。全球通用的心理學實驗生成系統E—Prime就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心理實驗是一項設計嚴密的實驗,在實驗中應排除各種無關變數的影響,對不能排除的因素,在實驗中應加以恆定,確保因變數確系由自變數引起,而非其他因素引起的。這是實驗法的基本原則。所以,心理實驗的標准化不光要求實驗生成系統的標准化,還要求盡可能做到實驗刺激材料的標准化,如美國國立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編制了3套情緒材料系統包括「國際情緒圖片系統」,「國際情緒數碼聲音系統」,「英語情緒詞系統」;北師大認知所編制的《中國情緒刺激材料資料庫》,包括中國情感圖片系統、中國人情緒面孑L圖片系統、中國情感數碼聲音系統和漢語情感詞系統。這些材料都是經過標准化評定的刺激材料,在情緒研究的各種實驗中都可以放心使用。
4 心理實驗生成系統E.Prime
4.1 E—Prime及其設計方法
E.Prime系統由設計模塊E.Studio、腳本程序運行模塊E.Run、數據處理模塊E.DataAid、數據合並模塊E-Merge、數據修復模塊E—Recover和擴展編程模塊E.Basic等幾個模塊組成。E.Prime的核心模塊E—Studio主要由SessionProc、Procere、List Slide、TextDisplay、Sound、Image、FeedBack等控制項(Object)組成。E—Prime設計實驗的方法,就是把心理實驗分解成一系列對象(或控制項,Ob.ject)組成,並把各個對象按實驗運行的時問的順序分別鑲嵌在總過程SessionProc和核心實驗過程Pro.cere中,通過設置對象的相關屬性來控制實驗,達到完成實驗設計的目的。
4.2 E—Prime的優勢
在設計理念上,E—Prime採用面向對象(「對象」即為我們實驗的各組成部分)的設計方式,並通過對對象屬性的設置達到對實驗的控制。實驗的設計所見即所得,操作相當方便、簡單易學。如圖1所示為E—Prime面向對象的實驗設計理念。DM—DX、SuperLab等軟體則是通過調用承載著各種信息(包括各種刺激及刺激的相關屬性)的腳本控制文件來達到呈現刺激和控制實驗。如DMDX是通過調用RTF格式的文件來運行實驗,如圖2所示。
圖1 E—Prime設計示意圖
圖2 DMDX的RTF格式的實驗腳本文件舉例。
在設計方式上,E.Prime採用結構化的方式設計實驗。E-Prime用SessionProc對象把實驗的各組成部分按實驗運行的前後順序連接起來,實驗程序結構流程圖一目瞭然,先呈現什麼後呈現什麼,實驗有哪些組成成分,有哪些程序模塊(如練習模塊、實驗模塊、分實驗模塊等)也一目瞭然。如罔l所示的實驗結構圖為E.Prime的結構化設計模式示意圖。而DMDX、SuperLab等軟體則不是採用結構化的設計方式而採用調用文件的形式,實驗人員看不見實驗流程及細節,不容易把握對實驗的控制與理解。在時間精度上,E—Prime對刺激的呈現時間與屏幕的刷新時間同步,能精確控制刺激的呈現時間。同時,E—Prime為刺激呈現和反應數據提供了OnsetTime、OffsetTime、OnsetDelay等諸多指標來考驗所記錄數據的精確性。還可通過PreRelease功能進一步控制刺激呈現的精確時間。而DMDX、SuperLab等軟體則提供RT和對錯信息,無法對可疑數據進行查驗;同時他們在處理多重任務時,也沒有提供諸如E.Prime軟體中的那些指標或可行的方法來改善響應的延遲問題。在擴充性和兼容性方面,E—Prime的擴充性和兼容性良好,它能提供鍵盤的、語音的、腳踏板的、串口的、並口的和專用介面等諸多的反應方式,能與當今心理學界研究的前沿研究技術如腦電技術、fMRI技術對接,為這些研究技術呈現刺激記錄數據。同時E.Prime提供了數據的預處理功能,能對實驗記錄的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然後可直接導入到Excel或SPSS等統計軟體進行進一步的統計。而DMDX和舊版的SuperLab等軟體則沒有提供可擴展的模塊,不能與腦電技術、fMRI技術和眼動技術進行對接,也沒有數據導出介面。
4.3 E—Prime的應用
E—Prime在心理學專業本科教學方面上的應用既可用於演示性實驗也可用於驗證性和綜合設計性實驗。在演示實驗方面可進行顏色混合實驗演示,似動現象實驗演示,速度知覺實驗演示,瞬時記憶廣度實驗演示,記憶實驗演示等。在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方面可進行如聽覺選擇反應時實驗,內隱記憶實驗,Stroop效應實驗等。在本科教學中普及EPrime知識與技能的教育,不僅可以幫助他們順利完成課程教學實驗、課題科研實驗和畢業實驗,更為重要的是,為其在未來的研究生教育中鍛煉和培養了扎實的實驗技能與研究本領。E-Prime作為全球通用的心理學實驗生成系統,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廣泛,它是當今心理學界各種研究技術尤其是前沿研究技術如ERP、fMRI、眼動儀等技術或設備所標配的實驗軟體。最主要的是,E—Prime作為全球通用的標准化的心理實驗生成系統,用其做實驗程序所生成的論文,審稿人對實驗技術本身和實驗呈現與記錄的精確性不會有任何的質疑。
4.4 E—Prime的缺陷
E—Prime採用面向對象的、結構化、流程化的設計方式,極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快速高效地構建自己的實驗程序。但E-Prime並不是萬能,它不能生成所有的心理學實驗研究程序,也有自身的缺陷。(1)E-Prime的實驗設計適用於單任務的實驗類型,對同時發生的多任務實驗類型E.Prime只能採用繼時性地處理,而不能同時性地處理。(2)E.Prime用自身的控制項及設置對象屬性的設計方式不能設計出復雜的心理實驗,還需結合E.Prime的Inline控制項編寫一定的程序語言,才能完成復雜的實驗設計。盡管Inline控制項的程序語言是最為簡單的計算機高級編程語言Basic語言,但對計算機編程知識相對薄弱的心理學專業學生來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D. 編程技能對心理學研究有多重要
在初中高中學好數學和英語,這很重要,多看一下關於心理學方面的入門書籍,加深對心理學的理解。
向初學者推薦學心理學的書籍:
1、如果要想系統的學習心理學(教材):普通心理學(最基礎的,也是心理學入門書籍)、發展心理學(兒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咨詢與輔導、個性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額、心理統計學、心理測量學等。
2、只是想了解心理學有關知識推薦:人際關繫心理學(人民教育 鄭全全等著)、心理衛生(廣西教育 李丹著)、社會心理學(北京大學 侯玉波著)、個性心理學(北師大 高玉祥著)、認知心理學(遼寧大學 高玉祥著)、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北京大學 錢銘怡著)
3、想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著作而不是教材,更多是感興趣可以選擇:身體語言密碼(亞倫皮斯)、道德告誡(薩德)、圖騰與禁忌(弗洛伊德)、解開你人格的秘密(張同延、張涵詩)《一個找回自我的心》(克利福德 比爾斯)靈魂的黑夜(托馬斯 摩爾)、《心理學與生活》。
E. 認知心理學用什麼編程最好
認知心理學用Scratch編程最好。
認知心理學是二十世紀50年代中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是作為人類行為基礎的心理機制,其核心是輸入和輸出之間發生的內部心理過程。它與西方傳統哲學也有一定聯系,其主要特點是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知識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因素。
F. 您好!我有一個心理學實驗需要用Eprime設計程序,可否請教一下啊
不妨買本書看看吧
E-Prime實驗設計技術
[編輯本段]圖書信息
書 名: E-Prime實驗設計技術
作 者:曾祥炎
出版社: 暨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10月
ISBN: 9787811353921
開本: 16開
定價: 30.00 元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E-Prime實驗設計技術》共四編八章。第一編是「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理論框架」,介紹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模式化方法,用於指導E-Prime的實驗程序設計,也可用於指導用其他軟體設計心理實驗程序。第二編是「E-Prime基本實驗程序設計」,重點介紹E-Prime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設計技巧,包括E-Prime基本介紹、E-Prime基本實驗設計、E-Prime圖片、語音和視頻實驗的設計三章內容。第三編是「E-Prime的數據處理」,介紹E-Prime數據的合並、提取和修復。第四編是「E-Prime高級實驗程序設計」,著重介紹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常用技術和高級使用技巧,包括E-Prime的擴展—E-Basic的使用、E-Prime實驗設計的四種模式、E-Prime實驗設計的常用技術等章節內容。
[編輯本段]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編 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理論框架
第一章 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模式化方法
第一節 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實驗控制的五個要素
第三節 實驗過程與實驗類型
第四節 心理實驗程序設計的四種模式
第五節 心理實驗常用組成部分的功能與製作
第二編 E-Prime基本實驗程序設計
第二章 E-Prime基本介紹
第一節 關於E-Prime
第二節 E-Prime的軟硬體系統
第三節 E-Prime的安裝
第三章 E-Prime基本實驗設計
第一節 設計軟體E-Studio
第二節 E-Prime實驗設計理念與步驟
第三節 E-Prime實驗設計
第四節 E-PIime實驗的組織與實施
第四章 E-Prime圖片、語音和視頻實驗的設計
第一節 圖片材料實驗的設計
第二節 語音材料實驗的設計
第三節 視頻材料實驗的設計
第四節 錄音控制項SoundIn的使用
第三編 E-Prime的數據處理
第五章 E-Prime的數據處理
第一節 認識E-Prime的數據文件
第二節 合並數據
第三節 提取數據
第四節 數據的修復
第四編 E-Prime高級實驗程序設計
第六章 E-Prime的擴展——E-Basic的使用
第一節 為什麼要用E-Basic
第二節 E-Basic語言編程基礎
第三節 E-Basic語言的流程結構
第四節 數組
第五節 使用Object的屬性和命令
第六節 E-Basic的編程步驟與應用舉例
第七章 E-Prime實驗設計的幾種模式
第一節 單一模式與並聯模式
第二節 串聯模式
第三節 相嵌模式
第四節 平衡模式
第八章 E-Prime實驗設計的常用技術
第一節 反應問題技術
第二節 實驗中途休息問題
第三節 多字元信息輸入問題
第四節 練習的正確率問題
第五節 移動窗口技術
第六節 功能鍵的使用
第七節 InLine呈現刺激的反應時記錄
第八節 復雜實驗設計技術
參考文獻
……
參考資料:
1. 圖書 《E-Prime實驗設計技術》
http://www.beijingtushucheng.com/zhuoyuewangtushu/2464
G. 根據認知心理學講述如何學習軟體工程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學習軟體工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基礎到專業的過程。
首先學習專業基礎課,建議最好把這些基礎課程打扎實,以便你能理解以後一些更抽象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習開發語言,慢慢去接觸它,實踐它,積累你的想法、開發你的軟體開發思維,從小的程序開始實踐它。可以從學習C或者C++開始,經過一段時間的自學接觸後,你就會很快理解軟體工程專業到底是怎麼回事?有個初步的了解了。這個時期,最好先自學理解,盡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懂的也一定要請教或者網路弄懂。
然後,開始接觸一些更深的專業知識,這時候你更應該加強你的專業技能,盡量一面提高自己的編程能力和發展編程思維,一面廣學博文,多去接觸一些跟專業有關的各種信息知識,最好關注幾個專業網站,學習和瀏覽裡面的專業技術或者專業修養、前景、最新技術發展等內容。這個時期,就應該漸漸學會開發一些簡單的項目了,自己到網上去找一些項目或者到圖書館借專業書籍中,自己練習一個完整的項目開發,知道項目開發的基本流程。
接著,進入了主要專業課程的時期,這個時期非常重要。要大量地實踐項目,提高編程能力,要用架構師的眼光去看待軟體開發,就是達到了一個專業人士的水平。這個時候不懂就要去弄懂,不要積累太多問題,學得更加踏實。了解項目開發的流程,而且要不斷鞏固自己的開發能力。
最後主要是進入工作。但是這個時期更要加強你的專業能力,這樣才不會退化。要多動手,接觸大的項目,自己能重頭到尾設計開發出一個完整的軟體出來。對專業知識體系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掌握。
H. python編寫的經典心理學實驗程序
首先確定您的文件所在的位置,如在桌面上,進入終端, 輸入 cd desktop 之後再輸入 python3 您的文件名.py 既可以運行python程序。您的錯誤是No such or directory 意思是在當前終端的工作目錄下沒找到您要運行的文件,切換工作目錄即可。
I. 大學里能同時選修心理學和編程嗎
看學校的政策,一般編程看深淺分課程,淺一點的自學都可以,但要學深學專業點的就比較麻煩,一般不可能再去學心理學,而且學心理學的第一學期要背、記得東西很多不太可能一心二用。個人建議你如果抱著了解一下的興趣去學得話,隨便報二者中的一個專業然後選個理綜型的大學去學,如果想要專精一科,這兩個不太可能兼顧,尤其是在本科生階段……
選學校的話,分夠的話去武大、廈大之類的比較好,那裡這方面NB的老師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