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發布時間: 2022-07-27 10:11:55

『壹』 什麼是pLc可編程控制器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它的定義有許多種。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PLC的定義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編程序的存貯器,用來在其內部存貯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的、模擬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
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都應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模塊化PLC:可以把模塊理解成積木塊。不同的積木塊可以組成不同的形狀;同理不同的PLC模塊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這就叫模塊化的PLC。不同的PLC模塊塊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多塊組合可以實現不同的需求。最基本的電源模塊和CPU模塊是必須有的,其它按需要選取,就組成了模塊化的PLC控制系統的硬體配置-也叫硬體組態。

『貳』 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是什麼東西干什麼用的

PLC是數控機床中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功能,用於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算術運算等面向用戶的指令,通過數字或模擬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補充:三菱PLC,又稱三菱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是三菱電氣在大連生產的主要產品。它採用一種可編程存儲器,用於在其中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算術運算等面向用戶的指令,通過數字或模擬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以下類型的三菱PLC在中國市場比較常見:fr-fx1nfr-fx1sfr-fx2nfr-fx3ufr-fx2ncfr-a fr-q)。

PLC是一種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它利用一種可編程存儲器在其中存儲程序,執行面向用戶的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算術運算等指令,通過數字或模擬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擴展數據基本結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本質上是一種專用於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體結構與微機基本相同。基本組成如下:1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電源在整個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良好可靠的供電系統,就無法正常工作。因此,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製造商非常重視電源的設計和製造。一般交流電壓波動在10%(15%)以內,所以PLC可以直接接入交流電網,無需採取其他措施。2.中央處理器(CPU)中央處理器(CPU)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控制中心。它根據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系統程序給出的功能,接收並存儲程序員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檢查電源、內存、輸入/輸出和報警計時器的狀態,並診斷用戶程序中的語法錯誤。當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投入運行時,它首先通過掃描接收現場各輸入設備的狀態和數據,並將其存儲在I/O圖像區,然後從用戶程序存儲器中逐個讀取用戶程序,並在解釋命令後,根據指令執行邏輯或算術運算的結果,並將其發送到I/O圖像區或數據寄存器中。所有的用戶程序執行完畢後,I/O鏡像區中每個輸出狀態或輸出寄存器中的數據最終被傳送到相應的輸出設備,操作循環進行,直到操作停止。

為了進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大型PLC採用雙CPU冗餘系統或三CPU表決系統。這樣,即使一個CPU出現故障,整個系統仍然可以正常運行。第三,存儲系統軟體的存儲器稱為系統程序存儲器。用於存儲應用軟體的存儲器稱為用戶程序存儲器。四.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1.現場輸入介面電路由光耦合電路和微機輸入介面電路組成,作為PLC和現場控制之間介面的輸入通道。

2.現場輸出介面電路由輸出數據寄存器、選通電路和中斷請求電路集成,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通過現場輸出介面電路向現場執行部件輸出相應的控制信號。五、計數、定位等功能模塊。

『叄』 問下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如何呢

感謝題主的邀請,我來說下我的看法:

PLC這種設備對於工作環境的要求比起以往的其他工業控制器,還是比較低的。我認為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現在PLC的控制單元都是一體式的處理器,集成度很高,抗干擾能力強。

2、現在的PLC都集成有相應的保護電路以及自診斷功能,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現在你清楚了嗎?如果您需要帶CAN匯流排介面的PLC的話,可以前往我們的網站進行具體的咨詢,歡迎來訪。

『肆』 什麼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

一種控制機械設備的屬於大腦一類的東西,其實他就是一台工業用的電腦,你可以編輯它裡面的程序來執行機械復雜的動作,功能非常的強大。

『伍』 .PLC的中文全稱是什麼由哪幾部分總成主要控制方式

PLC的中文全稱是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種專門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它採用一種可編程的存儲器,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來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

PLC基本構成和作用如下:

1、電源:電源用於將交流電轉換成PLC內部所需的直流電,目前大部分PLC採用開關式穩壓電源供電。

2、中央處理單元:中央處理器(CPU)是PLC的控制中樞,也是PLC的核心部件,其性能決定了PLC的性能。

3、存儲器:存儲器是具有記憶功能的半導體電路,它的作用是存放系統程序、用戶程序、邏輯變數和其他一些信息。

4、輸入單元:輸入單元是PLC與被控設備相連的輸入介面,是信號進入PLC的橋梁,它的作用是接收主令元件、檢測元件傳來的信號。

5、輸出單元:輸出單元也是PLC與被控設備之間的連接部件,它的作用是把PLC的輸出信號傳送給被控設備,即將中央處理器送出的弱電信號轉換成電平信號,驅動被控設備的執行元件。

(5)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擴展閱讀:

在輸入采樣階段,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以掃描方式依次地讀入所有輸入狀態和數據,並將它們存入I/O映象區中的相應的單元內。輸入采樣結束後,轉入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即使輸入狀態和數據發生變化,I/O映象區中的相應單元的狀態和數據也不會改變。

因此,如果輸入是脈沖信號,則該脈沖信號的寬度必須大於一個掃描周期,才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該輸入均能被讀入。

『陸』 求教,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里DO,DI,AO,AI,VD都是什麼意思

AI:模擬量輸入

AO:模擬量輸出

DI:數字量輸入

DO:數字量輸出

V:寄存器雙位元組數據類型的表示方法。就是表示該雙位元組數據存放於v寄存器的VD(+編號)

首先大概計算IO點數目,包括按鈕輸入,感測器信號輸入,然後計算模擬量的輸入輸出數目,包括類型等。一般數字量的IO可以預留10%~20%,這取決於系統大小,模擬量可以預留三到五個,以備更換的增加。最後當系統電氣原理圖設計完成後,才能確定最後的數量。

(6)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擴展閱讀: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由CPU、指令及數據內存、輸入/輸出介面、電源、數字模擬轉換等功能單元組成。早期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只有邏輯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後來隨著不斷地發展,這些當初功能簡單的計算機模塊已經有了包括邏輯控制、時序控制、模擬控制、多機通信等各類功能。

名稱也改為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於它的簡寫PC與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的簡寫相沖突,加上習慣的原因,人們還是經常使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這一稱呼,並仍使用PLC這一縮寫。

『柒』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定義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簡稱PLC(英文全稱: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需求而產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工業控制裝置。
1.現場輸入介面電路由光耦合電路和微機的輸入介面電路,作用是PLC與現場控制的介面界面的輸入通道。
2.現場輸出介面電路由輸出數據寄存器、選通電路和中斷請求電路集成,作用PLC通過現場輸出介面電路向現場的執行部件輸出相應的控制信號。
常用的I/O分類如下:
開關量:按電壓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晶體管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類型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除了上述通用IO外,還有特殊IO模塊,如熱電阻、熱電偶、脈沖等模塊。
按I/O點數確定模塊規格及數量,I/O模塊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制。
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頒布的PLC標准草案中對PLC做了如下定義:
「PLC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的電子系統,專門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以編製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執行存儲邏輯運算和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或模擬的輸入(I)和輸出(O)介面,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

『捌』 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發展及應用

1. 什麼是PLC?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1987年2月頒布了PLC的標准草案(第三稿),草案對PLC作了如下定義:「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裝置,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的外圍設備都應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連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可編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訊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通用的自動控制裝置。


2. 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產生

2.1 隨著半導體技術,尤其是微型計算機和微處理器技術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期,設計製造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它能完成順序控制,僅有邏輯運算、定時、計數等控制功能。

2.2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處理速度大提高,增加了許多特殊功能,使得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不僅可以進行邏輯控制,還可以對模擬量進行控制。

2.3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16位和32位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也得到迅猛發展,其功能越來越強。PLC具有了高速計數、中斷技術、PID調節、數據處理和數據通信功能。

2.4 1985年1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了PLC的標准。


3. PLC的特點

3.1 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

3.2 通用性強,使用方便

3.3 採用模塊化結構,系統組合靈活方便

3.4 編程語言簡單、易學,便於掌握

3.5 系統設計周期短

3.6 對生產工藝以身試法適應性強

3.7 安裝簡單、調試方便、維護工作量小


4.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分類

4.1 按輸入/輸出點數分

a) 小型機:小型PLCI/O總點數在256點以下,用戶程序存儲容量在4KB左右。

b) 中型機:中型PLCI/O總點數在256∽2048點之間,用戶程序存儲容量在8KB左右。

c) 大型機:大型PLCI/O總點數在2048點以上,用戶程序存儲容量在16KB以上。

4.2 按結構形式分

a) 整體式

b) 模塊式

3) 按生產廠家分

在全世界有上百家PLC製造商,其中佔PLC市場80%以上的生產公司是: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公司、法國的施耐德(SCHNEIDER)自動化公司、日本的歐姆龍(OMRON)和三菱公司。


5. PLC的應用

5.1 開關量邏輯控制

5.2 模擬量控制

5.3 過程式控制制

5.4 定時和計數控制

5.5 順序控制

5.6 數據處理

5.7 通信和聯網


6. PLC的發展趨勢

6.1 系列化、模塊化

6.2 小型機功能強化

6.3 中、大型機高速度、高功能、大容量

6.4 低成本

6.5 多功能


7.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技術性能指標

7.1 I/O點數

I/O點數是指PLC外部I/O端子的總數。如FX毓的I/O點數最多為256。

7.2 掃描速度

一般指執行指令的時間,單位是μs/步,有時也以執行1000步指令的時間計,單位為ms/千步,通常為10ms,小型PLC的掃描時間可能大於40s。

7.3 內存容量

通常以PLC所能存放用戶程序的多少來衡量。

7.4 指令系統

PLC指令的多少是衡量其軟體功能強弱的主要指標。PLC具有的指令種類越多,它的軟體功能則超強。

7.5 內部寄存器

寄存器的配置情況是衡量PLC硬體功能的一個指標。這些寄存器主要用以存放變數狀態、結果和數據等。

熱點內容
優路教育伺服器連接不上怎麼回事 發布:2025-02-06 23:03:49 瀏覽:140
資料庫加速 發布:2025-02-06 23:02:14 瀏覽:564
蘋果ipodpro如何連接安卓手機 發布:2025-02-06 23:00:56 瀏覽:528
android格式化sd卡 發布:2025-02-06 23:00:50 瀏覽:980
郝斌資料庫 發布:2025-02-06 22:44:57 瀏覽:181
全息存儲器 發布:2025-02-06 22:43:51 瀏覽:116
游戲源碼如何使用 發布:2025-02-06 22:43:40 瀏覽:714
表與資料庫 發布:2025-02-06 22:42:47 瀏覽:439
典型宣傳短片拍攝腳本 發布:2025-02-06 22:33:27 瀏覽:551
php資料庫配置 發布:2025-02-06 22:29:38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