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原理作業編譯的過程方法
A. 程序的編譯過程是怎樣的程序的解釋過程是怎樣的
編譯器首先用掃描程序掃描源代碼,然後用語法分析程序分析得到語法樹,然後經過語義分析、優化處理,最後通過代碼生成程序得到目標代碼的文件。
整個編譯過程就是(掃描-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優化-目標代碼生成)。通常生成的是匯編代碼,機器代碼,可以直接執行,不需要解釋。
而解釋的過程只使用與解釋型語言,這種語言只編譯成一種中間文件,在運行時通過虛擬機讀取中間文件進行解釋運行。這種語言天生速度比較慢,但可以達到所謂的跨平台效果。
如果想深入了解,推薦看一看《編譯原理》,如果只是想大概了解,推薦看一看《編譯原理》的目錄~呵呵
B. 編譯原理,編譯過程哪七個階段,不是六個階段嗎 請教!!!急切!!!謝謝!
預處理,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產生,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產生
C. 編譯程序的工作過程一般可以劃分為哪5個基本階段,還自始至終伴隨進行哪兩項工作
1、編譯程序把一個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的工作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
2、編譯程序的工作過程一般自始至終伴隨進行信息表管理和出錯處理兩項工作。
主要是進行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又稱為源程序分析,分析過程中發現有語法錯誤,給出提示信息。
(3)編譯原理作業編譯的過程方法擴展閱讀:
解釋程序是一種語言處理程序,在詞法、語法和語義分析方面與編譯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運行用戶程序時,它直接執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內部形式(中間代碼)。因此,解釋程序並不產生目標程序,這是它和編譯程序的主要區別。解釋程序的工作過程如下:
1、由總控程序完成初始化工作。
2、依次從源程序中取出一條語句進行語法檢查,如有錯,輸出錯誤信息;如果通過了語法檢查,則根據語句翻澤成相應的指令並執行它。
3、檢查源程序是否已經全部解釋執行完畢,如果未完成則繼續解釋並執行下一條語句,直到全部語句都處理完畢。
D. 如何通俗易懂地解釋編譯原理中語法分析的過程
語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或Parsing)和語法分析程序(Parser)
語法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語法分析的任務是在詞法分析的基礎上將單詞序列組合成各類語法短語,如「程序」,「語句」,「表達式」等等.語法分析程序判斷源程序在結構上是否正確.源程序的結構由上下文無關文法描述.
E. 編譯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遵循的原則、識別機構、使用的文法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中的遍概念
編譯階段也常常劃分為兩大步驟,分析步驟和綜合步驟 分析步驟和綜合步驟 分析步驟是指對源程序的分析 -線性分析(詞法分析或掃描) -層次分析(語法分析) -語義分析 綜合步驟是指後端的工作,為目標程序的生成而進行的綜合
你分析過嗎?若按照這種組合方式實現編譯程序,可以設想,某一編譯程序的前端加上相應不同的後 端則可以為不同的機器構成同一個源語言的編譯程序。也可以設想,不同語言編譯的前端生成同一種中間 語言,再使用一個共同的後端,則可為同一機器生成幾個語言的編譯程序。
一個編譯過程可由一遍、兩遍或多遍完成。所謂"遍",也稱作"趟",是對源程序或其等價的中間語言程 序從頭到尾掃視並完成規定任務的過程。每一遍掃視可完成上述一個階段或多個階段的工作。例如一遍可 以只完成詞法分析工作;一遍完成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工作;甚至一遍完成整個編譯工作。對於多遍的編 譯程序,第一遍的輸入是用戶書寫的源程序,最後一遍的輸出是目標語言程序,其餘是上一遍的輸出為下 一遍的輸入。
在實際的編譯系統的設計中,編譯的幾個階段的工作究竟應該怎樣組合,即編譯程序究竟分成幾遍, 參考的因素主要是源語言和機器(目標機)的特徵。比如源語言的結構直接影響編譯的遍的劃分;像 PL/1 或 ALGOL 68 那樣的語言,允許名字的說明出現在名字的使用之後,那麼在看到名字之前是不便為包含該名 字的表達式生成代碼的,這種語言的編譯程序至少分成兩遍才容易生成代碼。另外機器的情況,即編譯程 序工作的環境也影響編譯程序的遍數的劃分。遍數多一點,整個編譯程序的邏輯結構可能清晰些,但遍數 多即意味著增加讀寫中間文件的次數,勢必消耗較多時間,一般會比一遍的編譯要慢。
F. 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利用編譯程序從源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過程; 用編譯程序產生目標程序的動作。 編譯就是把高級語言變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2進制語言,計算機只認識1和0,編譯程序把人們熟悉的語言換成2進制的。
編譯程序把一個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的工作過程分為五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檢查和中間代碼生成
(6)編譯原理作業編譯的過程方法擴展閱讀:
編譯程序的語法分析器以單詞符號作為輸入,分析單詞符號串是否形成符合語法規則的語法單位,如表達式、賦值、循環等,最後看是否構成一個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該語言使用的語法規則分析檢查每條語句是否有正確的邏輯結構,程序是最終的一個語法單位。
編譯程序的語法規則可用上下文無關文法來刻畫。語法分析的方法分為兩種:自上而下分析法和自下而上分析法。自上而下就是從文法的開始符號出發,向下推導,推出句子。
而自下而上分析法採用的是移進歸約法,基本思想是:用一個寄存符號的先進後出棧,把輸入符號一個一個地移進棧里,當棧頂形成某個產生式的一個候選式時,即把棧頂的這一部分歸約成該產生式的左鄰符號。
G. 編譯原理---程序執行的兩種方式是什麼
由於web系統採用http協議在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傳輸數據,而http協議是一種無狀態的協議,如何在不同頁面之間傳遞數據,可以有一下幾種方式方式一:表單方式傳遞表單傳遞參數是一種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參數傳遞方式。注意:表單元素隱藏按鈕的使用方式二:帶參數的url方式傳遞帶參數的url寫法:url?參數名1=值1&參數名2=值2。方式三:請求request對象可以將數據綁定到request對象上,通過request對象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方式四:用戶會話session對象可以將數據綁定到session對象上,通過session對象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方式五:application對象可以將數據綁定到application對象上,通過application對象getAttibute方法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方式六:cookie對象可以將數據寫到到客戶端瀏覽器cookie文件中。其中方式一,方式二隻能實現字元串參數的傳遞,方式三,四,五,六可以實現對象的傳遞(方式六需要對象序列化後進行存儲)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數據傳遞只能請求頁面獲取數據,而方式四,五,六可以在多個不同頁面獲取數據對象方式四和六保存的數據對象都是和某個用戶相關的信息,不同的是方式四將數據保存到伺服器內存中,方式六將數據保存到客戶端內存中。方式五保存的數據對象都是和所有用戶相關的信息,數據也是保存到伺服器內存中。
H. 編譯原理。。
我直接寫答案了:
1.A、B
2.A、D
3.B、C
4.C、D
5.C、D
6.A、D與第二題一樣
7.C、D
以上答案只供參考
I. C語言編譯執行的全過程是怎樣的
不明白樓主什麼意思,就是先把你的代碼轉為匯編代碼,然後轉為二進制文件,讀入內存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