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器裡面沒有二進制目錄
A. 怎樣使用vi編輯器修改Linux中的二進制文件
使用過Linux的人基本上都對vi有些許了解,這是Linux各種發行版都會有的標准文本編輯器,功能很強大。他不但能編輯正常的ASCII/ASIN文本文檔,也可以編輯二進制文檔的,這里我們就以Fedora為例來看一下如何使用vi編輯二進制文檔。
工具/原料
安裝了Linux的計算機/筆記本電腦
vi編輯器和需要編輯的二進制文件
方法/步驟
在Fedora桌面打開「Applications」-「System Tools」-「Terminal」打開命令終端,為vi編輯做准備。
在終端切換到要編輯的二進制文件目錄,然後輸入「vi -b test.bin」,其中「test.bin」是我要編輯的二進制文件。當然也可以直接指定vi要打開編輯的文件路徑。「-b」參數,就是告訴vi編輯器,我是在用二進制模式打開文件的。
打開文件之後,我們是很難看到文件實際內容的,因為是二進制的,文件不是可讀的,因此也不能直接編輯和修改的。這時,我們可以使用命令「:%xxd」強制將其轉化為可讀的十六進制顯示,就可以使用正常的vi命令對文件進行編輯了。
轉化之後的文件內容以十六進製表示,左側是文件偏移值。我們計劃將文件編譯00000010開始的4個十六進制字元「FFFFFFFF」修改一下。
使用正常的vi編輯器命令將十六進制字元「FFFFFFFF」修改為「88888888」,修改完成後,使用esc命令返回到vi的命令模式,然後使用命令「:%xxd -r」就可以將其重新轉化為二進制模式了。
步驟閱讀
6
轉化完成後,就可以看到,二進制顯示的內容與沒修改之前的內容已經有所差異。這時使用命令「:wq」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B. 用Dev-C++中編譯時就出現「在編譯器設置 "New compiler" 中沒有提供二進制
應該是沒有正確配置MinGW GCC工具集,有兩個版本的Dev-C++安裝包,一個是自帶並配置好GCC的,另一個只是IDE沒有編譯器工具集,後者需要手工在Dev-C++的目錄下建立MinGW32或/和MinGW64目錄,然後把另外下載的MinGW放進去,根據32bit/64bit不同的版本,然後在Dev-C++里編譯器配置里點自動尋找編譯器,它才能自動發現並配置好
C. C語言編譯後顯示沒有這樣的文件或目錄是什麼意思
最好上個截圖,應該是庫文件的路徑設置不對。通常在集成環境的選項中有連接文件庫的路徑設置。
D. 為什麼VS的VC目錄下沒有bin
看你要配置哪個exe的系統變數,舉個例子:如果是配置nmake的系統變數的話,我剛開始在下載的VS文件夾里按網上的路徑也沒有找到,很簡單,在C盤里搜索nmake關鍵字,然後右擊打開文件所在位置,再把路徑粘貼到path裡面就OK了
E. 發現編譯器裡面沒有一些頭文件該怎麼辦
應該都有。如果沒有,可以從其他的電腦上復制過來,然後放到你的編譯工具的庫文件目錄下,就可以了。
F. 在「64-bit release」中什麼是沒有二進制目錄已被指定
將文件夾中的MinGW64改成MinGW32似乎就可以了
(或者將MinGW32改成MinGW64)
G. 剛下的DEV C++,如何解決:在編譯器設置 "TDM-GCC 4.8.1 32-bit Release" 中沒有提供二進制目錄。中止編譯
在C盤中找到以自己命名的文件夾(用戶文件夾里找),打開隱藏文件,出現AppData文件夾,刪除devc++就好。親試,這種問題絕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