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外科護理宣教腳本

外科護理宣教腳本

發布時間: 2022-07-19 10:49:38

⑴ 如何開展護理健康教育

1運用健康教育路徑前對病人或家屬的評估



護理評估是護理程序的第一步,是護士通過閱讀病歷、與病人或家屬交談、觀察及體格檢查等方法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資料的過程[3],護理評估做得是否准確、全面直接影響到護士工作的准確性。因此,護理人員在對病人進行健康宣教前要先評估病人當時的病情是否許可、病人有無不適和焦慮、病人目前是否需要護士的宣教、宣教的時機是否適宜。


2 掌握臨床疾病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綱要

健康教育路徑是將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內容以表格的形式制訂出來,主要以兩大類病人為主。
非手術病人包括入院指導及與檢查、治療、護理相關的知識指導、飲食指導、生活保健指導、康復指導、出院前指導、出院當天指導。
手術病人包括入院指導及與檢查、治療、護理相關的知識及配合指導;指導床上使用便器、深呼吸、有效咳痰的方法;解釋術前准備的意義和配合要點;介紹手術日的准備程序和配合要點;介紹術後表述和緩解疼痛的方法;指導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及床上活動;飲食指導、生活保健指導、康復指導、出院前指導、出院當天指導。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注意應按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內容,不能千篇一律,否則達不到個體化的宣教效果。


3 掌握好執行時機

對住院病人的健康宣教要掌握好時機,避免機械按照路徑表中制訂的時間進行,當班護士根據病人當時的病情及醫生的治療方案將健康宣教適當的提前或推後是正常的。我院在運用健康教育路徑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指導低年資護士的工作,制訂了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參考時機(見表1)。表1
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參考時機(略)


4 宣教對象的選擇

對於一些意識清醒、能理解及配合的病人,護士可以直接對該病人進行宣教。對於一些需要病人家屬配合的,如飲食指導、出院指導等則可以選擇對病人和家屬一起進行宣教,但是在面對患兒和老年人的時候,病人的陪護可能每天都會更換,護理人員在進行宣教時就會不斷地跟每個人進行講解,效果並不理想。


5 宣教方式的選擇

目前,醫院大多數的宣教方式是口頭宣教並配合一些文字和圖譜進行補充說明。對於一些特殊病區(愛嬰區)會配合一些錄像帶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新生兒沐浴、乳房護理等宣教。在康復科、骨外科等病區針對病人的康復鍛煉宣教,護士大多採用的是現場指導的方式。總之,健康宣教的方式要根據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個人需求等來加以調整和補充。


6 評估的方法和技巧

護士在使用健康教育路徑的同時要掌握評估和實施的技巧。

評估的技巧:並非所有的評估都是直接問出來的,很多評估結果是通過觀察、推理得出來的,所以護理人員在對病人進行評估的時候不能只重視病人的主訴,更多的是應在日常工作中進行病情觀察。

實施的技巧:護理人員的工作比較忙,沒有專門的時間為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所以在工作中要注意實施健康教育的技巧,為病人提供護理、治療、查房時等都是健康教育的時機,護理人員要做到逢做必講,講後補記,記時查漏,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將健康教育貫穿於護理工作中。

⑵ 外科護理具體學什麼

外科護理學是闡述和研究對外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的一門臨床護理學科,是基於醫學科學的整體發展而形成的。它包含醫學基礎理論,外科學基礎理論,專科護理學基礎理論及技術,還包括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和社會學等人文科學知識。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學的重要分支,它以創傷,感染,腫瘤,畸形,梗阻,功能障礙等外科疾病病人為研究對象,在現代醫學模式和護理觀的指導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根據病人身心健康和社會家庭文化需求提供整體護理。

⑶ 骨外科護理常規

<一> 骨折病人急救護理常規

一.骨折病人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命體征的平穩:

1. 密切觀察神志、生命體征的變化;

2. 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prn;

3. 輸血輸液,補充有效血容量;

4. 觀察胸腹部有無異常體征;

5. 准確記錄出入量;

二.骨折部位的處理:

1. 妥善固定骨折部位於功能位,綳帶加壓包紮止血;

2. 注意傷口有無活動性出血和使用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的加重;

3. 如使用止血帶則應注意1~2小時放鬆3~5分鍾,注意患肢血循環;

4. TAT測試,使用TAT;

5. 鎮痛以穩定病人情緒,並且避免過多移動患肢;

6. 清潔傷口周圍皮膚,肢體腫脹較劇烈時應剪開衣袖或褲管,一切操作都要謹慎輕柔;

7. 病人要以最佳狀態接受手術:告訴病人和家屬手術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配合手術;剪開污染的衣褲,換上清潔衣褲;取下假牙、眼鏡等;給予術前葯;

8. 病人如意識清醒應配合搶救及治療:避免各種管道的脫落,避免躁動;有異常不適及時告訴護士;及時告訴護士疼痛性質及部位;避免綳帶或止血帶脫落;

三.心理安慰及健康教育:

1. 簡要告知病人及家屬採取的搶救措施(如包紮、固定、使用止血帶等)的目的,教育家屬保持冷靜配合搶救,並根據情況留陪護;

2. 安慰病人,減輕其恐懼感;

3. 醫護人員送病人進入手術室,手術室的醫生護士要熱情接待病人。

<二> 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手術前後整體護理常規

一. 術前護理常規:

1. 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感染機會;

2. 讓病人對病情和手術方案有所了解,使其恐懼和緊張度降至最低,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並根據病情落實陪護;

3. 講解此類手術的有關知識,介紹同種疾病患者的康復情況,增強患者信心;

4. 卧硬板床休息,疼痛劇烈者給鎮痛劑,協助做好術前常規檢查,測定並記錄生命體征;

5. 注意避免受涼,要教會病人有效咳痰深呼吸以及在床上練習使用便器,知道禁飲禁食時間;

6. 進行有關疾病的衛生宣教,介紹手術前後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配合醫生完成手術;

7. 術前備皮,12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遵守醫囑使用術前葯,帶病歷葯品進手術室;

8. 醫護人員護送病人到手術室,貴重物品交給家屬或護士保管,手術室醫護人員要熱情接待和安慰病人;

二. 術後護理常規:

1. 介紹手術情況、護理內容以及疼痛的管理知識,使病人及家屬對術後護理方式有一定程度了解,並在需要時給予止痛劑,盡可能把病人的疼痛降至最低程度;

2. 安慰病人及家屬,隨時提供治療信息讓其了解恢復情況,解除恢復期的各種顧慮;

3. 合理膳食,增強營養,保證睡眠;

4. 注意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傷口情況;注意大小便情況,鼓勵自解小便,必要時導尿;術後平卧6小時,定時更換體位;重點觀察神經根症狀和下肢肌力恢復情況;病情出現特殊情況由主管醫生和護士解釋原因並及時處理;

5. 讓病人對術後早期功能鍛煉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介紹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預防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主動活動雙下肢關節肌肉,做直腿抬高鍛煉;術後3周後行腰背肌鍛煉;堅持功能鍛煉,循序漸進。

三. 出院前護理常規:

1. 加強營養,保持良好心境;

2. 掌握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觀察功能鍛煉後有無不適,功能鍛煉堅持3個月以上;

3. 掌握下床活動的正確姿勢,注意坐、行走及勞動姿勢;

4. 給予出院指導,並囑定期門診復查,需轉入二病區繼續治療者應解釋原因消除顧慮。

<三> 下肢骨折病人整體護理常規

影響下肢骨折病人的主要問題是劇烈疼痛和對於出血的恐懼感,所以首先要針對疼痛的不同原因對症處理,介紹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合理使用止痛葯,使病人疼痛和不適減到最低程度,緩解其恐懼緊張焦慮情緒,並安慰鼓勵病人及其家屬,介紹同種骨折病人的恢復情況以增強病人信心。

下肢骨折病人的護理內容包括對其心理、生理的護理以及健康教育,並教會病人進行自我照顧。不同時期對病人的護理情況簡介如下:

l 術前護理:

1. 根據需要留陪,術前要對病人講解不良情緒對骨折癒合的影響,保持良好的心態並發揮自護能力,增強信心,並准確及時陳述不適症狀;

2. 進行有關疾病的衛生宣教,配合完成術前各種檢查,並講解合理營養的重要性,給予營養豐富飲食;

3. 局部制動,置患肢於恰當體位,保持骨折處無移位或移位加重,局部腫脹得到控制;

4. 抬高患肢減輕水腫,講解患肢腫脹的原因以及抬高患肢的重要性,腫脹嚴重的注意有無骨筋膜綜合症的發生;

5. 術前一日備皮及葯物過敏試驗,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術晨遵醫囑給術前葯;

6. 講解手術目的和方式,介紹麻醉師及手術醫師,介紹手術前後的注意事項;

7. 避免受涼,保持健側肢體平常活動。

l 術後護理:

1. 維持生命體征平穩,注意觀察神志是否清醒;

2. 妥善患肢體位,保持患肢於功能位,保證手術效果;

3. 隨時給予幫助,並讓病人對術後情況及術後護理有一定了解,解除術後的思想顧慮;

4. 告訴病人及家屬長期卧床易引起並發症的原因及如何預防:定時更換體位,每日按摩受壓部位,自行擴胸運動深呼吸,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多吃水果蔬菜;

5. 告知其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紹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使病人能主動配合、遵循原則、正確地進行功能鍛煉;

l 出院前護理:

1. 加強營養,注意安全,避免再次骨折;

2. 給予出院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定時鍛煉,最大限度恢復肢體功能,並囑其定期復查;

3. 了解拐杖的用法;

根據病情需要轉科繼續二病區治療的應解釋原因消除顧慮。

<四> 膝關節鏡手術病人手術前後整體護理常規

一.術前護理常規:

1. 進行衛生宣教,講解有關關節鏡手術的知識以及同種疾病病人的恢復情況,使病人對病情和手術有一定的了解、對手術的顧慮減到最低程度;

2. 介紹手術前後的注意事項;

3. 術前戒煙酒,下肢備皮,做麻醉葯過敏試驗以及生化檢查,告訴病人術前術後禁食時間;

二.術後24小時內的護理常規:

1. 讓病人對術後情況以及護理有所了解並隨時提供幫助,可給予止痛劑,把病人術後的不適減到最低;

2. 指導正確的冷敷方法防治凍傷,告訴病人正確的活動方法,使其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

3. 平卧位抬高患肢以減輕腫脹,防止並發症的發生;

4. 觀察傷口、患肢血運及感覺運動情況;

三.術後24小時以後的護理常規:

1. 講解有關功能鍛煉的知識,對病人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

2. 指導正確地使用功能康復機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教會病人發揮自護能力;

3. 保持傷口敷料乾燥,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無骨折者可下床活動;

四.出院前護理常規:

1. 爭取在出院前使膝關節功能恢復到最好程度;

2. 給予出院指導,注意出院後繼續功能鍛煉的方式方法;

3. 解答有關康復鍛煉的疑問。

<五> 牽引病人整體護理常規

一.牽引術前護理常規:

1. 講解牽引有關知識、介紹同種疾病的康復情況,使病人能配合術前檢查使恐懼和顧慮降至最低,並有充分的思想准備接受牽引治療以減輕疼痛;

2.進行衛生宣教,介紹牽引前後注意事項,並教病人練習床上使用便器;

3.清潔牽引部位皮膚,卧床休息,准備好牽引用物;

二.牽引期間護理常規:

1.解除病人牽引期的各種顧慮,告訴其牽引的效果,並定期測量肢體的長度;

2.冬天注意保暖,注意多喝水和增強營養;

3.不能隨意增減牽引重量或中斷牽引,而且要避免重物壓在牽引繩上;

4.預防穿刺針眼部位感染,介紹如何預防並發症;

5.指導病人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鼓勵有效的咳痰、深呼吸;

6.保持有效牽引並保持肢體功能位,觀察患肢血循環及感覺運動;

7.骨牽引穿針處局部用酒精消毒每日2次,預防感染;

8.顱骨牽引時應抬高床頭,下肢牽引應抬高床尾並保持正確體位;

9.定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

三.出院前護理常規:

1.解除思想顧慮,指導使其掌握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

2.注意皮膚清潔;

3.觀察牽引效果,定期復查。

⑷ 我要一份完整的外科護理病歷範本

運用護理程序護理病人,要求有系統、完整、能反映護理全過程的記錄,包括有關病人的資料、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計劃及效果評價,構成護理病歷。書寫要求詳細記錄、突出重點、主次分明、符合邏輯、文字清晰及正確應用醫學術語。

一、首頁

首頁多為表格式,主要內容為患者的一般情況、簡要病史、心理狀態及護理體檢等(表23-2)。在記錄中應注意:

1.反映客觀,不可存在任何主觀偏見。從病人及其家屬處取得的主觀資料要用引號括明。

2.避免難以確定的用詞,如「尚可」、「稍差」、「尚好」等字眼。

3.除必須了解的共性項目外,還應根據個體情況進一步收集資料,以判斷確定護理問題。

二、計劃護理單

是指護理診斷、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的書面記錄(表23-3)。

1.護理診斷是患者存在的和潛在的健康問題。

2.護理目標是制定計劃的指南和評價的依據。

3.護理措施是針對護理診斷所制定的具體方案。

4.評價則是在實施護理過程中和護理後患者感覺及客觀檢查結果的記錄。

護理計劃書寫尚無完全統一的規范,大致有:①個體化的護理計劃;②標准化的護理計劃;③計算機制定的護理計劃三大類。

三、病程記錄

護理病程記錄是對患者病情動態及病情恢復和進展情況的記錄,包括估計資料的記錄,護理措施,醫囑執行情況的記錄以及病人對醫療和護理措施的反應(表23-4)。

病程記錄頻率取決於病人的狀況,一般病人3-4天記錄1次,危重病人每天記錄,特殊情況隨時記錄。

四、護理小結

護理小結是患者住院期間護士按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概括記錄。包括病人入院時的狀態,護理措施實施情況,護理效果是否滿意,護理目標是否達到,護理問題是否解決,有否護理並發症,護理經驗教訓和存在的問題等。

五、出院指導

出院指導是指在患者出院前夕所給予的指導和訓練。出院指導是住院護理計劃的繼續,有助於病人從醫院環境過度到家庭環境,使病人獲得自理能力,鞏固療效,提高健康水平。

出院指導的原則:根據病人的疾病特點、個性特徵、文化程度、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做到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因人施導,達到個體化要求。

出院指導的內容:針對患者身心現狀與對疾病的認識程度,提出出院後在飲食、用葯、休息、功能鍛煉、衛生保健、定期復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

責任護士應將對病人出院後的健康指導記錄在護理小結(出院小結)之後,另寫一份交給病人。

表23-2護理病歷首頁

姓名 冠× 性別 男 年齡 72 床號 13 住院號 179872
民族 漢 職業 離休幹部 文化程度 高中 婚姻 已婚 入院時間94.9.13
11

入院診斷 支氣管哮喘 出院診斷 記錄時間 94.9.13.3pm 通知軍醫時間

入院方式:卧位、坐位、步行

入院處理:洗澡、更衣、未處理。

入院介紹: 對症宣教,住院須知(飲食、休息、衛生、探視、陪客、物資保管等等
入院原因: 間斷氣喘十一年,加重三個月,出現呼吸困難一天。
護理檢查: √
神志:清楚、嗜睡、恍惚


呼吸:平穩、困難、端坐呼吸。咳嗽:有痰、無痰。

表情:正常、淡漠、痛苦面容。對光反應:存在、遲鈍、消失。

全身營養 良好、一般、欠佳、惡病質。四肢活動:自如障礙癱。

皮 膚 正常、黃染、失水、癤腫、褥瘡。

五官功能 耳聽力正常、下降。鼻通氣好、差。過敏史(有無)。
√ √
口腔粘膜 正常、潰瘍、白斑。牙齦:正常、紅腫、出血。
引流物及傷口情況 無

心理狀態 開朗、焦慮、憂愁、恐懼、思念。其它:

⑸ 普通外科的基本護理操作有哪些

無菌技術、吸氧、口腔護理、導尿、灌腸、心肺復甦、抽血、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尿護、鋪床、鼻飼、床上擦浴、皮膚護理。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綜合性醫院外科除普外科外還有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醫院甚至將普外科更細的分為頸乳科、胃腸外科、肝膽胰脾外科等,還有肛腸科、燒傷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兒外科、移植外科、營養科等都與普外科有關系。

(5)外科護理宣教腳本擴展閱讀:

職業要求

護理專業中專以上學歷,取得護士執業資格。

護士被稱作天使的職業,它需要有愛心、細心、責任心以及耐心,一名優秀的護士不僅需要了解診療護理常規,熟練掌握護理三級操作技能。

而且要有很強的親和力、溝通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敏銳的洞察力。

按照《護士條例》規定,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並在教學、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包括應屆畢業生),可報名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獲得省級以上教育和衛生主管部門認可的普通全日制中等學校護理、助產專業學歷,擔任護士職務滿5年。

⑹ 普外科 護士應該有那些護理操作,及一天的工作流程

普外科最常涉及到的操作有:導尿 灌腸 下胃管 各種注射等。
一般就是早晨去了:查葯品儀器——交班——開會——處置室核對注射人及葯品——開始靜脈注射——不停的換葯——到中午做日常護理(測血壓 體溫 抽血 基礎護理等)——發葯——下午寫護理病治——快下班時查葯品儀器——等待交班。
其實絕大都科室的流程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涉及到的操作而已。

⑺ 護理生命體征的腳本什麼意思

護理生命體征的腳本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做護理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注意護理這些事情。

熱點內容
光遇切換賬號安卓要輸入些什麼 發布:2025-02-07 07:10:20 瀏覽:501
多角線演算法 發布:2025-02-07 07:08:56 瀏覽:273
有效提高ftp傳輸速度 發布:2025-02-07 07:06:47 瀏覽:703
寒靈之劍腳本 發布:2025-02-07 06:57:12 瀏覽:119
解壓的窗口 發布:2025-02-07 06:44:34 瀏覽:798
android身份證 發布:2025-02-07 06:36:43 瀏覽:431
python的庫在哪 發布:2025-02-07 06:30:24 瀏覽:349
帶鎖的鉛筆如何改密碼 發布:2025-02-07 06:18:05 瀏覽:165
ubuntu搭建samba伺服器 發布:2025-02-07 05:52:54 瀏覽:55
小型企業網如何配置可以互通 發布:2025-02-07 05:33:56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