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面向語言編程

面向語言編程

發布時間: 2022-07-07 01:59:11

㈠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有哪些

1、Smalltalk

Smalltalk被公認為歷史上第二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和第一個真正的集成開發環境(IDE)。由Alan Kay,Dan Ingalls,Ted Kaehler,Adele Goldberg等於70年代初在Xerox PARC開發。

Smalltalk對其它眾多的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有:Objective-C,Actor, Java 和Ruby等。90年代的許多軟體開發思想得利於Smalltalk,例如Design Patterns, Extreme Programming(XP)和Refactoring等。

2、Eiffel

Eiffel語言是繼Smalltalk-80之後的另一個"純"OOPL。這種語言是由OOP領域中著名的專家Bertrand Meyer等人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ISE公司(Interac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開發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全面的靜態類型化、有大量的開發工具、支持多繼承。

3、C++

C++是C語言的繼承,它既可以進行C語言的過程化程序設計,又可以進行以抽象數據類型為特點的基於對象的程序設計,還可以進行以繼承和多態為特點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C++擅長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基於過程的程序設計,因而C++就適應的問題規模而論,大小由之。

4、Java

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不僅吸收了C++語言的各種優點,還摒棄了C++里難以理解的多繼承、指針等概念,因此Java語言具有功能強大和簡單易用兩個特徵。

Java語言作為靜態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代表,極好地實現了面向對象理論,允許程序員以優雅的思維方式進行復雜的編程 。

Java具有簡單性、面向對象、分布式、健壯性、安全性、平台獨立與可移植性、多線程、動態性等特點 。Java可以編寫桌面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分布式系統和嵌入式系統應用程序等 。

(1)面向語言編程擴展閱讀: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原則:

1、單一職責原則:一個對象應該只包含單一的職責,並且該職責被完整地封裝在一個類中。

單一職責原則是實現高內聚、低耦合的要素。類的職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數據職責和行為職責,數據職責是通過其屬性來體現的,行為職責是通過其方法來體現。如果職責過多將導致系統非常的脆弱,類被復用的可能性就越少,一個職責可能會影響其他職責。

2、開閉原則:一個軟體實體應當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

任何軟體都需要面臨一個問題,當軟體系統需要面對新的需求時,我們要保證系統的設計框架是穩定的。為了滿足開閉原則,需要對系統進行抽象化設計,抽象化是開閉原則的關鍵。百分百的開閉原則很難達到,但是要盡量使系統設計符合開閉原則。

3、里氏代換原則:所有引用基類(父類)的地方必須透明地使用其子類的對象。

里氏代換原則是實現開閉原則的重要方式之一,由於使用基類對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子類對象,因此在程序中盡量使用基類類型來對對象進行定義,而在運行時再確定其子類類型,用子類對象代替父類對象。子類的所有方法必須在父類中聲明,或子類必須實現父類中聲明的所有方法。

4、依賴倒轉原則:高層模塊不應該依賴低層模塊,他們都應該依賴於抽象。抽象不應該依賴於細節,細節應該依賴於抽象。

依賴倒轉原則是面向對象設計的主要手段。在代碼中使用抽象類,而具體類放在配置文件中。里氏代換原則是依賴倒轉原則的基礎。如果系統行為發生變化,只需要擴展抽象層,並修改配置文件,而無需修改原有系統的源代碼,滿足開閉原則的設計要求。

5、介面隔離原則:客戶端不應該依賴那些他不需要的介面。

首先需要滿足單一職責原則。將一組相關的操作定義在一個介面中,在滿足高內聚的前提下,介面中的方法越少越好。可以在進行系統設計時採用定製服務的方式。

6、合成復用原則定義:盡量使用對象組合,而不是繼承來達到復用的目的。

通過繼承來實現復用很簡單,而且子類易於擴展。但其主要問題是會破壞系統的封裝性,繼承會將基類的實現細節暴露給子類。同時沒有足夠的靈活性,如果基類發生變化,子類的實現也不得不發生改變。

7、迪米特法則原:每一個軟體單位對其他的單位都只有最少的知識,而且局限於那些與本單位密切相關的軟體單位。

在類的結構設計上,每一個類都應當盡量降低其成員變數和成員函數的訪問許可權。在類的設計上,只要有可能,一個類型應當設計成不變類。一個對象對其他對象的引用,應當降到最低。

㈡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是

相關舉例如下:


1、Smalltalk:

Smalltalk被公認為歷史上第二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和第一個真正的集成開發環境(IDE)。由Alan Kay,Dan Ingalls,Ted Kaehler,Adele Goldberg等於70年代初在Xerox PARC開發。

Smalltalk對其它眾多的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有:Objective-C,Actor, Java 和Ruby等。90年代的許多軟體開發思想得利於Smalltalk,例如Design Patterns, Extreme Programming(XP)和Refactoring等。

2、Eiffel:

Eiffel語言是繼Smalltalk-80之後的另一個"純"OOPL。這種語言是由OOP領域中著名的專家Bertrand Meyer等人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ISE公司(Interac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開發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全面的靜態類型化、有大量的開發工具、支持多繼承。

3、C++:

C++是C語言的繼承,它既可以進行C語言的過程化程序設計,又可以進行以抽象數據類型為特點的基於對象的程序設計,還可以進行以繼承和多態為特點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C++擅長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基於過程的程序設計,因而C++就適應的問題規模而論,大小由之。

4、Java:

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不僅吸收了C++語言的各種優點,還摒棄了C++里難以理解的多繼承、指針等概念,因此Java語言具有功能強大和簡單易用兩個特徵。

Java語言作為靜態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代表,極好地實現了面向對象理論,允許程序員以優雅的思維方式進行復雜的編程。

Java具有簡單性、面向對象、分布式、健壯性、安全性、平台獨立與可移植性、多線程、動態性等特點。Java可以編寫桌面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分布式系統和嵌入式系統應用程序等。

㈢ 試述面向過程的編程語言和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的概念、特點和區別。

在面向過程程序設計中,問題被看作一系列需要完成的任務,函數則用於完成這些任務,解決問題的焦點集中於函數。它的主要觀點是採用自頂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設計方法,使用三種基本控制結構構造程序,即任何程序都可由順序、選擇、循環三種基本控制結構構造。

面向對象語言(Object-Oriented Language)是一類以對象作為基本程序結構單位的程序設計語言,指用於描述的設計是以對象為核心,而對象是程序運行時刻的基本成分。語言中提供了類、繼承等成分,有識認性、多態性、類別性和繼承性四個主要特點。

兩者區別:

(1)從設計思路來看。

面向過程:程序設計的重點是分析解決問題的步驟,以及完成步驟的流程,是一種結構化自上而下的程序設計方法。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重點是把構成問題的事物分解成對象,從局部著手,通過迭代的方式逐步構建出整個程序,是一種以數據為核心,以類設計為主的自下而上的程序設計方法。

(2)從適用范圍來看。

面向過程:由於不涉及實例化對象等操作,程序性能更高,開銷更少,因此像切入式等對資源要求較高的系統大多都採用面向過程開發。

面向對象:由於其抽象、封裝、繼承、多態的特性,使得系統具有更好的擴展性、維護性、復用性,對於功能復雜且維護成本較高的系統採用面向對象的開發。

(3)從代碼復用來看。

二者都可以實現代碼復用,但是面向過程主要是函數,而面向對象主要是類。

(3)面向語言編程擴展閱讀:

由於面向過程的編程語言對解題過程的描述採用了比較接近人們習慣的方式,因而易學、易懂、易使用,是用戶廣泛使用的一類程序設計語言。這類語言的代表有ALGOL,FORTRAN,COBOL,PL/1,PASCAL和ADA等。

㈣ 什麼是面向過程的編程語言和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

C語言是面向過程的編程,它的最重要特點是函數,通過主函數來調用一個個子函數。程序運行的順序都是程序員決定好了的。它是我學的第一種程序語言。

C++是面向對象的編程,類是它的主要特點,程序執行過程中,先由主函數進入,定義一些類,根據需要,執行類的成員函數,過程的概念被淡化了(實際上過程還是有的,就是主函數的那些語句),類就是對象,所以我們稱之為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不同點:1.編程模型

所有計算機均由兩種元素組成:代碼和數據.精確的說,有些程序是圍繞著"什麼正在發生"而編寫,有些則是圍繞"誰正在受影響"而編寫的.

第一種編程方式叫做"面向過程的模型",按這種模型編寫的程序以一系列的線性步驟(代碼)為特徵,可被理解為作用於數據的代碼.如 C 等過程化語言.

第二種編程方式叫做"面向對象的模型",按這種模型編寫的程序圍繞著程序的數據(對象)和針對該對象而嚴格定義的介面來組織程序,它的特點是數據控制代碼的訪問.通過把控制權轉移到數據上,面向對象的模型在組織方式上有:抽象,封裝,繼承和多態的好處.

2.抽象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要素是抽象,程序員通過抽象來管理復雜性.

管理抽象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層次式的分類特性,這種方法允許用戶根據物理含義分解一個復雜的系統,把它劃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塊.例如,一個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獨立的對象.而在計算機系統內部由幾個子系統組成:顯示器,鍵盤,硬碟驅動器,DVD-ROM,軟盤,音響等,這些子系統每個又由專門的部件組成.關鍵是需要使用層次抽象來管理計算機系統(或其他任何復雜系統)的復雜性.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本質:這些抽象的對象可以被看作具體的實體,這些實體對用來告訴我們作什麼的消息進行響應.

/* (我的理解)

*計算機是一個實體,我要輸入字元,顯示器顯示出來,那麼

*計算機(對象).輸入(鍵盤屬性).顯示(顯示方法)

*使用分層來引用,操作.而不用管計算機內部如何處理.

*只要有計算機對象,它就能響應我的操作,而我敲鍵盤,

*計算機對象就把這個消息傳給屏幕,屏幕顯示.

*/

計算機對象包含了它所有的屬性,以及操作,這就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三大原則之一:封裝.

3.封裝

封裝是一種把代碼和代碼所操作的數據捆綁在一起,使這兩者不受外界干擾和誤用的機制.封裝可被理解為一種用做保護的包裝器,以防止代碼和數據被包裝器外部所定義的其他代碼任意訪問.對包裝器內部代碼與數據的訪問通過一個明確定義的介面來控制.封裝代碼的好處是每個人都知道怎樣訪問代碼,進而無需考慮實現細節就能直接使用它,同時不用擔心不可預料的副作用.

在JAVA中,最基本的封裝單元是類,一個類定義著將由一組對象所共享的行為(數據和代碼).一個類的每個對象均包含它所定義的結構與行為,這些對象就好象是一個模子鑄造出來的.所以對象也叫做類的實例.

在定義一個類時,需要指定構成該類的代碼與數據.特別是,類所定義的對象叫做成員變數或實例變數.操作數據的代碼叫做成員方法.方法定義怎樣使用成員變數,這意味著類的行為和介面要由操作實例數據的方法來定義.

由於類的用途是封裝復雜性,所以類的內部有隱藏實現復雜性的機制.所以JAVA中提供了私有和公有的訪問模式,類的公有介面代表外部的用戶應該知道或可以知道的每件東西.私有的方法數據只能通過該類的成員代碼來訪問.這就可以確保不會發生不希望的事情.

4.繼承

繼承是指一個對象從另一個對象中獲得屬性的過程.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三大原則之二,它支持按層次分類的概念.例如,波斯貓是貓的一種,貓又是哺乳動物的一種,哺乳動物又是動物的一種.如果不使用層次的概念,每個對象需要明確定義各自的全部特徵.通過層次分類方式,一個對象只需要在它的類中定義是它成為唯一的 各個屬性,然後從父類中繼承它的通用屬性.因此,正是由於繼承機制,才使得一個對象可以成為一個通用類的一個特定實例.一個深度繼承的子類將繼承它在類層次中的每個祖先的所有屬性.

繼承與封裝可以互相作用.如果一個給定的類封裝了某些屬性,它的任何子類將會含有同樣得屬性,另加各個子類所有得屬性.這是面向對象程序在復雜性上呈線性而非幾何增長的一個重要概念.新的子類繼承其所有祖先的所有屬性.子類和系統中的其他代碼不會產生無法預料的交互作用.

5.多態

多態是指一個方法只能有一個名稱,但可以有許多形態,也就是程序中可以定義多個同名的方法,用"一個介面,多個方法"來描述.可以通過方法的參數和類型引用.

6.封裝,繼承,多態的組合使用

在由封裝,繼承,多態所組成的環境中,程序員可以編寫出比面向過程模型更健壯,更具擴展性的程序.經過仔細設計的類層次結構是重用代碼的基礎.封裝能讓程序員不必修改公有介面的代碼即可實現程序的移植.多態能使程序員開發出簡潔,易懂,易修改的代碼.例如:汽車

從繼承的角度看,駕駛員都依靠繼承性來駕駛不同類型(子類)的汽車,無論這輛車是轎車還是卡車,是賓士牌還是菲亞特牌,駕駛員都能找到方向盤,手剎,換檔器.經過一段時間駕駛後,都能知道手動檔與自動檔之間的差別,因為他們實際上都知道這兩者的共同超類:傳動裝置.

從封裝的角度看,駕駛員總是看到封裝好的特性.剎車隱藏了許多復雜性,其外觀如此簡單,用腳就能操作它.發動機,手剎,輪胎大小的實現對與剎車類的定義沒有影響.

從多態的角度看,剎車系統有正鎖反鎖之分,駕駛員只用腳踩剎車停車,同樣的介面可以用來控制若干種不同的實現(正鎖或反鎖).

這樣各個獨立的構件才被轉換為汽車這個對象的.同樣,通過使用面向對象的設計原則,程序員可以把一個復雜程序的各個構件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一致,健壯,可維護的程序

㈤ 面向過程的語言有哪些

針對處理過程,獨立於計算機進行程序設計的語言。設計程序時不必關心計算機的類型和內部結構,只需對解題及實現演算法的過程進行設計。如algol、fortran、cobol等語言。

面向過程基於演算法函數過程數據流圖、偽代碼,面向對象基於對象類UML建模 Rose,viso等。面向對象編程語言是支持類或對象的語法機制,並有現成的語法機制,能方便地實現面向對象編程四大特性(封裝、抽象、繼承、多態)的編程語言。


面向過程的語言:

面向過程思想一種以過程為中心的編程思想,是以什麼正在發生為主要目標進行編程。面向過程就是分析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步驟,然後用函數功能把這些步驟一步一步實現,使用的時候一個一個依次調用。

把解題的過程看做是數據被加工的過程,這種程序設計語言稱為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常用的面向過程的語言有C、Fortran、Basic、Pascal等。使用這類編程語言,程序設計者可以不用關心機器的內部結構,甚至工作原理,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上。

這類擺脫了硬體束縛的程序設計語言被統稱為高級語言。高級語言的出現大大地提高了編程效率,使人們能夠開發出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強的程序。

㈥ 什麼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啊

面向對象語言(Object-Oriented Language)是一類以對象作為基本程序結構單位的程序設計語言。指用於描述的設計是以對象為核心,而對象是程序運行時刻的基本成分。

其特點如下:

(1)任何事物都是對象。

(2)運行期的基本實體,也是一個包括數據和操作這些數據的代碼的邏輯實體。

(3)每個對象可以有自己的內存空間包含其他對象。

(4)類是具有相同類型的對象的抽象。一個對象所包含的所有數據和代碼可以通過類來構造。

(5)程序由一系列的對象組合,它們通過發送消息告訴彼此做什麼。

(6)封裝是將數據和代碼捆綁到一起,避免了外界的干擾和不確定性。

(7)一個特定類型的所有對象都可以接受同樣的消息。

(8)繼承是讓某個類型的對象獲得另一個類型的對象的特徵。

(9)每一個對象都有類型。

(10)多態是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表現形式的能力。

注意事項:

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具有功能強大和簡單易用兩個特徵。

C語言是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有所不同。

VB是一種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程序設計語言,採取了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

(6)面向語言編程擴展閱讀:

面向對象編程的優點:

易維護 :可讀性高,由於繼承的存在,即使改變需求,那麼維護也只是在局部模塊。

易擴展 :通過繼承,我們可以大幅減少多餘的代碼,並擴展現有代碼的用途;

模塊化 :封裝可以定義對象的屬性和方法的訪問級別,通過不同的訪問修飾符對外暴露安全的介面,防止內部數據在不安全的情況下被修改。

方便建模:很多時候可以使用現實生活中對象的概念抽象後稍作修改來進行建模,極大方便了建模的過程。

㈦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是什麼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的實質是選用一種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OOPL),採用對象、類及其相關概念所進行的程序設計。

面向對象設計的結果,既可以用面向對象語言實現,也可以用非面向對象語言實現。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本身就支持面向對象概念的實現,其編譯程序可以自動地實現面向對象概念到目標程序的映射。而且與非面向對象語言相比,面向對象語言還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1)一致的表示方法。

面向對象的採用方法從問題域表示到面向對象分析,再到面向對象設計與實現始終穩定不變。一致的表示方法不但有利於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始終使用統一的概念,也有利於維護人員理解軟體的各種配置成分。

(2)可重用性。

為了能帶來可觀的商業利益.必須在更廣泛的范圍中運用重用機制,而不是僅僅在程序設計這個層次上進行重用。軟體開發組織既可能重用它在某個問題域內的OOA結果,也可能重用相應的OOD和OOP結果。

㈧ 編程都有哪些語言

使用較普遍的有FORTRAN、ALGOL、COBOL、BASIC、PROLOG、Ada、LISP、SNOBOL、Pascal、C、C++、VC、VB、Delphi、JAVA等。
1、編程語言(programminglanguage),是用來定義計算機程序的形式語言。它是一種被標准化的交流技巧,用來向計算機發出指令。一種計算機語言讓程序員能夠准確地定義計算機所需要使用的數據,並精確地定義在不同情況下所應當採取的行動。最早的編程語言是在電腦發明之後產生的。
2、編程語言的描述一般可以分為語法及語義。語法是說明編程語言中,哪些符號或文字的組合方式是正確的,語義則是對於編程的解釋。有些語言是用規格文件定義,例如C語言的規格文件也是ISO標准中一部分,2011年後的版本為ISO/IEC9899:2011,而其他語言(像Perl)有一份主要的編程語言實現文件,視為是參考實現。
3、編程語言俗稱"計算機語言",種類非常的多,總的來說可以分成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三大類。電腦每做的一次動作,一個步驟,都是按照已經用計算機語言編好的程序來執行的,程序是計算機要執行的指令的集合,而程序全部都是用我們所掌握的語言來編寫的。所以人們要控制計算機一定要通過計算機語言向計算機發出命令。目前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兩種形式: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㈨ 什麼是面向結構的編程語言什麼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面向結構的編程語言是指按這種模型編寫的程序以一系列的線性步驟(代碼)為特徵,可被理解為作用於數據的代碼.如C語言等過程化語言

㈩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有哪些

1、Smalltalk:
Smalltalk,被公認為歷史上第二個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和第一個真正的集成開發環境(IDE)。

Smalltalk對其它眾多的程序設計語言的產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有:C++,C#,Objective-C,Actor,Java和Ruby等。90年代的許多軟體開發思想得利於Smalltalk,例如設計模式、敏捷編程和代碼重構等。

(10)面向語言編程擴展閱讀

面向對象語言既可以用面向對象語言實現,也可以用非面向對象語言實現。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本身就支持面向對象概念的實現,其編譯程序可以自動地實現面向對象概念到目標程序的映射。

面向對象的採用方法從問題域表示到面向對象分析,再到面向對象設計與實現始終穩定不變。一致的表示方法不但有利於在軟體開發過程中始終使用統一的概念,也有利於維護人員理解軟體的各種配置成分。

熱點內容
存儲過程性能優化 發布:2025-02-09 13:42:59 瀏覽:727
源碼失竊 發布:2025-02-09 13:38:34 瀏覽:525
自動瀏覽器腳本 發布:2025-02-09 13:37:00 瀏覽:139
易語言問道源碼 發布:2025-02-09 12:59:03 瀏覽:661
ip和伺服器有關嗎 發布:2025-02-09 12:51:26 瀏覽:950
極光免費腳本 發布:2025-02-09 12:50:33 瀏覽:394
c存儲過程返回結果集 發布:2025-02-09 12:42:00 瀏覽:150
gs哪個配置性價比高 發布:2025-02-09 12:35:57 瀏覽:283
java棧數組 發布:2025-02-09 12:33:37 瀏覽:557
php上傳文件form 發布:2025-02-09 12:33:31 瀏覽: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