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口號
1. 一站式學習C編程的前 言
本書最初是為北京亞嵌教育研究中心的嵌入式Linux系統工程師就業班課程量身定做的教材之一。該課程是為期四個月的全日制職業培訓,要求學員畢業時具備非常Solid的C編程能力,能熟練地使用Linux系統,同時對計算機體系結構與指令集、操作系統原理和設備驅動程序都有較深入的了解。然而學員入學時的水平是非常初級而且參差不齊的:學歷有專科、本科也有研究生,專業有和計算機相關的也有很不相關的(例如會計專業),以前從事的職業有和技術相關的也有完全不相關的(例如HR),年齡從二十齣頭到三十五六歲的都有。這么多背景完全不同、基礎完全不同、思維習慣和理解能力完全不同的人來聽同一堂課,大家都迫切希望學會嵌入式開發技術,投身IT行業,這就是職業教育的特點,也是我寫作本書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
學習編程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對於零基礎的初學者來說。大學的計算機專業有四年時間從零基礎開始培養一個人,微積分、線性代數、隨機數學、離散數學、組合數學、自動機、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等一堆基礎課,再加上C/C++、Java、資料庫、網路、軟體工程、計算機圖形學等一堆專業課,最後培養出一個能找到工作的學生。很遺憾這最後一條很多學校沒有做好,來亞嵌培訓的很多學生這四年就是這么學過來的,但據我們考查他們的基礎幾乎為零,我不知道為什麼。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只給我們四個月的時間,同樣要求從零基礎開始,最後培養出一個能找到工作的學生,而且還要保證他找到工作,這就是職業教育的特點。
為什麼我說「只給我們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倒是想教四年呢,但學時的長短我們做不了主,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四年的任務要求四個月做好,要怎麼完成這樣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呢?有些職業教育給出的答案是「實用主義」,打出了「有用就學,沒有用就不學」的口號,大肆貶低說大學里教的基礎課都是過時的、無用的,只有他們教的技術才是實用的,這種炒作很不好,我認為大學里教的每一門課都是非常有用的,基礎知識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倒是那些時髦的「實用技術」有可能很快就過時了。
四年的任務怎麼才能用四個月做好?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優化」。現在大學里安排的課程體系最大的缺點就是根本不考慮優化。每個過來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大一大二學了好多數學課,卻不知道都是干什麼用的,也不懂為什麼要學。連它有什麼用都不知道怎麼能有興趣學好呢?然後到大三大四學專業課時,用到以前的知識了,才發現以前學的數學是多麼有用,然而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考完試都還給老師了,回頭重新學吧,這時候發現很多東西以前根本沒學明白,現在才真的學明白了,那麼前兩年的時間豈不是都浪費了?大學里的課程體系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不靈活,每門課必須佔一個學期,必須由一個老師教,不同課程的老師之間沒有任何溝通和銜接,其實這些課程之間是相互依賴的,把它們強行拆開是不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比如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大一上半學期就被逼著學c語言,其實C語言是一門很難的編程語言,不懂編譯原理、操作系統和計算機體系結構根本不可能學明白,那半個學期自然就浪費掉了。當時幾乎所有學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都是這樣,大一上來就學C語言,有的學校更瘋狂,上來就學C++,導致大多數學生都以為自己會C語言,但其實都是半吊子水平,到真正寫代碼的時候經常為一個Bug搞得焦頭爛額,卻沒有機會再系統地學一遍C語言,因為在學校看來,C語言課早在大一就給你「上完了」,就像一頓飯已經吃完了,不管你吃飽沒吃飽,不會再讓你重吃一遍了。顯而易見,如果要認真地對這些課程做優化,的確是有很多水分可以擠的。
本書有什麼特點
本書不是孤立地講C語言,而是和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結合起來講。或者說,本書的內容只是以C語言為載體,真正講的是計算機的原理和程序的原理。
強調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編排順序上非常重視概念之間的依賴關系,每次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只依賴於前面章節已經講過的概念,而絕不會依賴後面章節要講的概念。有些地方為了敘述得完整,也會引用後面要講的內容,比如說「有關我們到第章再仔細講解」,凡是這種引用都不是必要的依賴,可以當它不存在,只管繼續往下看就行了。
盡量做到每個知識點直到要用的時候才引入。過早引入一個知識點,講完了又不用它,讀者很快就會遺忘,這是不符合認知規律的。
本書面向什麼樣的讀者
這是一本從零基礎開始學習編程的書,不要求讀者有任何編程經驗,但讀者至少需要具備以下素質:
熟悉Linux系統的基本操作。如果不具備這一點,請先參考其他教材學習Linux系統的基本操作,熟練之後再學習本書,《鳥哥的Linux私房菜》據說是Linux系統管理和應用方面比較好的一本書。但學習本書並不需要會很多系統管理技術,只要會用基本命令,會自己安裝系統和軟體包就足夠了。
具有高中畢業的數學水平。本書會用到高中的數學知識。事實上,如果不具有高中畢業的數學水平,也不必考慮做程序員了。但並不是說只要具有高中畢業的數學水平就足夠做程序員了,只能說看這本書應該沒有問題,數學是程序員最重要的修養,計算機科學其實就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如果你的數學功底很差,日後還需惡補一下。
具有高中畢業的英文水平。理由同上。
對計算機的原理和本質深感興趣,不是為就業而學習,不是為拿高薪而學習,而是真的感興趣,想把一切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而學習。
我認為程序員有三種境界①[1]1:第一種是把編程當做謀生手段的程序員,這種人學點技術找到工作就覺得修成正果了,上班時能偷懶則偷懶,一聽說加班就怨聲載道,下班後絕不碰跟工作相關的東西;第二種是希望通過編程不斷提高自己生活品質的程序員,這種人向來認為寫代碼和看書學習是自己的事,是為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做的,只不過順便幫老闆創造了價值,所以加班什麼的從來不計較,不僅積極完成工作,而且每時每刻都在想如何把工作完成得更漂亮;最高境界的是把編程當做畢生愛好的程序員,這種人通常也具備第二種人的品質,此外還有一些獨特之處,無論是工作中用到的技術還是與工作無關的技術都同樣有興趣鑽研,無論是有報酬的工作還是無報酬的開源軟體都同樣積極參與,甚至退休之後仍把編程當做消遣,換句話說,編程就是一種生活方式。我自己大概屬於第二種人吧。如果你不幸屬於第一種人,那麼你不適合做程序員,請放棄學習本書。
勤於思考。本書盡最大努力理清概念之間的依賴關系,力求一站式學習,讀者不需要為了找一個概念的定義去翻其他書,也不需要為了搞清楚一個概念在本書中前後一通亂翻,只需從前到後按順序學習即可。但一站式學習並不等於傻瓜式學習,有些章節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積極思考才能領會。本書可以替你節省時間,但不能替你思考,不要指望像看小說一樣走馬觀花看一遍就能學會。
為什麼要學這本書而不是K&R
K&R是公認的世界上最經典的C語言教程,這點毫無疑問。在C標准出台之前,K&R第一版就是事實上的C標准。C89標准出台之後,K&R跟著標准推出了第二版,可惜此後就沒有更新過了,所以不能反映C89之後C語言的發展以及最新的C99標准,本書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補充。上面我說過了,這本書與其說是講C語言,不如說是以C語言為載體講計算機和操作系統的原理,而K&R只是為了講C語言而講C語言,側重點不同,內容編排也很不相同。K&R寫得非常好,代碼和語言都非常簡潔,但很可惜,只有會C語言的人才懂得欣賞它,K&R是非常不適合入門學習的,尤其不適合零基礎的學生入門學習。
本書「是什麼」和「不是什麼」
本書包括兩大部分:
C語言入門。介紹基本的C語法,幫助沒有任何編程經驗的讀者理解什麼是程序,怎麼寫程序,培養程序員的思維習慣,找到編程的感覺。其中前6章改編自參考文獻[1]。
C語言本質。結合計算機和操作系統的原理講解C程序是怎麼編譯、鏈接、運行的,同時全面介紹C的語法。第 15.1 節改編自林小竹老師的講義,第 25.1 節和第 25.2 節改編自朱仲濤老師的講義,第 17 章改編自參考文獻[2]。
這本書定位在入門級,雖然內容很多,但不是一本網路全書,除了把C語言基本講透了之外其他內容都不深入,書中列出了很多參考文獻,是讀者進一步學習的起點。K&R的第1章是一個Whirlwind Tour,把全書的內容簡單過一遍,然後再逐個深入講解。本書也可以看作是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的一個Whirlwind Tour,學完之後讀者有了一個全局觀,再去學習本書所列的參考文獻就應該很容易上手了。
有的評論者批評我這本書是「滿漢全席(暗含的意思就是這一本就行了)」,什麼都想講,什麼都講不細,不符合UNIX的哲學(Do one thing, do it well),我必須要反駁一下了。設想有一個菜鳥,對學習計算機技術非常有熱情,卻不知從何處入手,於是去請教一個牛人,這個牛人就是批評我的那個評論者,以他的風格一定會給這個菜鳥推薦一個書單子(或許和本書的參考書目差不多吧),然後對菜鳥說:Study each book, study it well.如果這個菜鳥來請教我,我會首先推薦他看這本書,然後對他說:看完這本書只是一個開始,以後的路還長著呢,但我相信你看完這本書就知道以後該看什麼書,而不需要再問別人了。
為什麼要在Linux平台上學C語言?
用Windows學C語言不好嗎?
用Windows還真的是學不好C語言。C語言是一種面向底層的編程語言,要寫好C程序,必須對操作系統的工作原理非常清楚,因為操作系統也是用C寫的,我們用C寫應用程序直接使用操作系統提供的介面。Linux是一種開源的操作系統,你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從源代碼和文檔中找到答案,即使你看不懂源代碼也找不到文檔,也很容易找個高手教你,各種郵件列表、新聞組和論壇上從來都不缺樂於助人的高手;而Windows是一種封閉的操作系統,除了微軟的員工別人都看不到它的源代碼,只能通過文檔去猜測它的工作原理,更糟糕的是,微軟向來喜歡藏著掖著,好用的功能留著自己用,而不會寫到文檔里公開。
Windows平台上的開發工具往往和各種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綁在一起,例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使用IDE確實很便捷,但IDE對於初學者絕對不是好東西。微軟喜歡宣揚傻瓜式編程的理念,告訴你用滑鼠拖幾個控制項然後單擊一個按鈕就可以編譯出程序來,但是真正有用的程序有哪個是這么拖出來的?很多從Windows平台入門學編程的人,編了好幾年程序,還是只知道編完程序單擊一個按鈕就可以跑了,把幾個源文件拖到一個項目里就可以編譯到一起了,如果有更復雜的需求他們就傻眼了,因為他們腦子里只有按鈕、菜單的概念,根本沒有編譯器、鏈接器、Makefile的概念,甚至連命令行都沒用過,然而這些都是初學編程就應該建立起來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編譯器、鏈接器和C語言的語法有密切的關系,不了解編譯器、鏈接器的工作原理就不可能真正掌握C的語法。所以,IDE並沒有幫助你學習,反而阻礙了你學習,本來要學好C編程只要把語法和編譯命令學會就行了,現在有了IDE,除了學會語法和編譯命令,你還得弄清楚編譯命令和IDE是怎麼集成的,這才算學明白了,本來就很復雜的學習任務被IDE搞得更加復雜了。Linux用戶的使用習慣從來都是以敲命令為主,以滑鼠操作為輔,從學編程的第一天起就要敲命令編譯程序,等到你把這些基本概念都搞清楚了,你覺得哪個IDE好用你再去用,不過到那時候你可能會更喜歡vi或emacs而不是IDE了。
有的讀者目前只會用Windows系統,
但想學習C編程,能否從本書學起?
為了照顧只會用Windows系統的讀者,我也會介紹Windows下的C開發環境,本書絕大多數程序只使用標准C的語法和庫函數,在Windows上也可以編譯運行,但是有關調試、操作系統原理和鏈接原理的章節則完全以Linux系統為背景來講解,Windows平台上的鏈接和調試相關知識可以參考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軟體調試》和《程序員的自我修養——鏈接、裝載與庫》。總之,除了第 10 章、第 17 章、第 18 章、第 19 章、第 21 章之外,本書其他章節都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學習。
本書是《Linux C編程一站式學習》的升級版,
它和前一版有什麼不同?
自《Linux C編程一站式學習》出版以來,我收到了很多讀者反饋,讓我意識到很多地方寫得還不到位,所以決定修訂和再版。我認為寫一本書應該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一旦停筆,這本書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這次修訂也不會是最終版本,只要還有不十分滿意的地方,日後我還會繼續修訂下去。
本書相對於前一版的改動僅限於局部細節,已經買過前一版的讀者朋友可以不必購買本書。很多讀者期望本書網路版中的Linux系統編程部分也能修訂出版,很遺憾的是目前我還沒有精力修訂那一部分。下一步計劃可能會把Linux系統編程部分單獨成書出版,但請不要抱有期望,寫書畢竟不是我生活的主線,只是業余的、興趣驅動的和半公益性質的活動,請讀者朋友們諒解。
本書相對於前一版的改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本書是一本C語言教材而不是Linux教材,事實上絕大部分章節是平台無關的,上一版過於強調Linux平台,使很多Windows平台的初學者錯過了本書。我已經知錯了,特將書名中的Linux字眼去掉,並且在書中補充介紹了Windows下的C開發環境。
本書是一本C語言教材而不是嵌入式開發教材,一些培訓公司的市場宣傳給很多初學者植入了錯誤的觀念,比如「只有嵌入式開發才用C語言,做別的開發不需要學C語言」。本書的上一版很不幸地歸類在「嵌入式技術叢書」里,為避免強化嵌入式和C語言之間的錯誤關聯,也為了避免讀者誤以為本書是培訓公司用剪刀漿糊拼湊出來的Yet another嵌入式教材,本書不再歸類於「嵌入式技術叢書」。
雖然我在上一版中信誓旦旦地說這是一本面向完全零基礎讀者的書,但現實教育了我,要寫出一本讓任何零基礎讀者都看得懂的書是一門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只能努力接近這個目標,而永遠達不到這個目標。感謝我老婆桃子和我表弟大鵬,他們作為真正的零基礎讀者仔細Review了我的書,尤其桃子還是一個文科生,她每次給我指出的問題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原來還有人會這么理解啊,原來還有人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啊。經過一番修訂之後,現在我還是要說這是一本面向完全零基礎讀者的書,至少我一直是朝這個目標努力的。
修正了讀者指出的一些小錯誤和不恰當的表達,有些地方闡釋得不夠我又加了些筆墨,有些技術細節改用更好的實現方式,比如重寫了第 21.4 節,我認為現在用的方法比上一版要好。
體例說明
像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這樣的字體在本書中是代碼字體。這種字體的名稱是Dejavu Sans Mono,為什麼我要提倡用這種字體呢?第一,它是等寬字體,因此適合做代碼字體。第二,它的數字1和小寫字母l、數字0和大寫字母O區分得非常清楚(我在教學中發現初學者很容易把這些字元抄錯),因此它比Courier New更適合做代碼字體。第三, 它是我的Linux圖形終端的默認字體,採用這種字體排版可以使得看書和看屏幕的感覺很一致,希望讀者在看這本書時也會有這種Dejavu(似曾相識)的感覺。
像下面這樣有邊線的是代碼:
#! /bin/sh
VAR=1
VAR=$(($VAR+1))
echo $VAR
沒有邊線的是終端顯示,包括輸入的命令和程序運行結果,例如:
$ VAR=1
$ VAR=$(($VAR+1))
$ echo $VAR
2
本書中統一用$表示Shell提示符。
加粗的字句表示強調。
在定義一個名詞時會給出它的英文名稱,例如集成開發環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通過書後的索引可以找到這些定義在書中首次出現的位置。
2. 部門開早會,(編程部)要喊口號,需要既有深意激勵人心,又要有創意不失郁悶,謝絕復制!謝謝
我們是程序員
我們是程序員
一定要把程序-編好!編程好!耶!(互相擊掌)
3. 我要參加IT的C語言編程培訓,我們組成的團隊需要一句口號,既體現團隊合作精神,又與編程有關。謝謝。
千絲萬縷織錦緞,千言萬語編程序!
4. 急求!!!!! c語言程序設計大賽口號主題
指尖揮灑青春,指針書寫人生
5. 為什麼人人都需要學編程
因為學編程是個不錯的出路噠,非常好,可以看看這邊
6. 想一個和「永不言棄,我們是最好的團隊」這個口號有關聯的軟體編程小組名謝謝!急求!現在就要用。
霸氣的口號:
頑強拼搏,超越自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團結進取,爭創佳績,努力拚搏,挑戰自我
積極進取,努力拚搏,磨練意志,強健體魄
龍騰虎躍,雷霆萬鈞,無與倫比,萬眾一心
齊心協力,爭創佳績,勇奪三軍,所向無敵
8班雄風,揚威大眾,歷經風雨,終見彩虹
山中猛虎,水中蛟龍,初一八版,卧虎藏龍
文雅的口號:
磨礪意志,奮發沖刺,團結拼搏,展現自我。
放馬金鞍,惟我十班,超越夢想,激情無限。
愛我季延,立志成材,奮勇沖擊,永爭第一。
競速時代,xx班最帥,團結友愛,不可阻礙。
釋放激情,放飛夢想,今天明天,由我創造。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放飛夢想,創造輝煌。
團結一心,奮勇向前,追求卓越,爭創第一。
積極進取,努力拚搏,磨練意志,強健體魄。
秀出自信,展現自我,非比尋常,xx班最強。
XX班精英,敢闖敢拼,花開不敗,we can fly!
7. 兒童編程語言有哪些
我就知道有個JavaScript。學習少兒編程,有利於強化少兒的邏輯思考能力,幫助孩子開發大腦,提升抽象思考能力。所以我在我家兒子8歲的時候就讓兒子在極客晨星學習少兒編程,學了2年了,2年編程學習下來我兒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確實比同齡的孩子要強很多。
8. 16字計算機與信息學院運動會口號
囂張點的:
文者稱雄,武者稱霸,xx-xxx-x班,雄霸天下。
揚帆起航,劈波斬浪,xx班一出,誰與爭鋒。
龍騰虎躍,雷霆萬鈞,無與倫比,萬眾一心。
齊心協力,爭創佳績,勇奪三軍,所向披靡。
英明神武,勇冠江山 ,史上最強, xx-xxx-x班。
親密五班,合作無間,力挫群雄,舍我其誰。
龍騰虎躍,雷霆萬鈞,無與倫比,萬眾一心。
xx班一出,誰與爭鋒,橫掃賽場,唯我稱雄。
山中猛虎,水中蛟龍,xx-xxx-x班,卧虎藏龍。
(撫長劍,一楊眉,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飲,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文雅點的:
磨礪意志,奮發沖刺,團結拼搏,展現自我。
放馬金鞍,惟我十班,超越夢想,激丶情無限。
愛我季延,立志成材,奮勇沖擊,永爭第一。
競速時代,xx班最帥,團結友愛,不可阻礙。
釋放激丶情,放飛夢想,今天明天,由我創造。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放飛夢想,創造輝煌。
團結一心,奮勇向前,追求卓越,爭創第一。
積極進取,努力拚搏,磨練意志,強健體魄。
秀出自信,展現自我,非比尋常,xx班最強。班: 勇爭第一,團結一心,共創佳績
2班: 強身健體,立志成材,2班2班,非同一般
3班: 揚帆把舵,奮勇拼搏,看我三班,銳不可當
4班: 與時俱進,奮力拚搏,齊心協力,爭創一流
5班: 鐵心拼搏,爭創一流
6班: 團結拼搏,爭創偉績,飛躍夢想,自強不息
7班: 挑戰自我,超越夢想,團結互助,共創佳績
8班: 勵精圖治,開拓進取,超越劉翔,從我做起
9班: 九班九班,勇奪桂冠,齊心協力,共創輝煌
10班: 團結進取,開拓創新,頑強拼搏,爭創一流
11班: 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12班: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頑強拼搏,勇奪第一
八年級
1班: 勵精圖治, 爭創一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班: 八年二班,猛虎出山, 八年二班, 銳不可當
3班: 奮力拚搏,揚我班風,努力學習,勇爭第一
4班: 八(4)精英,敢闖敢拼,齊心協力,爭創佳績
5班: 青春如火,超越自我,八年五班, 奮勇拼搏
6班: 看我六班,影子颯爽, 奮勇拼搏,展現自我
7班: 勵精圖治,奮發向上,努力拚搏,永不言棄
8班: 八班一出,誰與爭鋒,橫掃賽場,唯我稱雄
9班: 揮動激-情,放飛夢想,團結拼搏,樹我雄風
10班: 十班,十班, 銳不可當,超越自我,再創輝煌
11班: 頑強拼搏,擁抱勝利,十一,十一,勇爭第一
12班: 揮動激-情,挑戰自我,突破極限,超越自我
可以改改班級。
9. 少兒編程異軍突起,是「熱門忽悠」還是「成長剛需」
關於「少兒編程」這個話題是否聽上去讓我們感覺很高大上,但實際上我們要了解到,少兒編程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多麼遙遠,多麼遙不可及的一個學科,它並不是像科學家一樣站在金字塔上創造發明,而是一種學習的基礎。
編程與畫畫有著共同之處,美術老師會要求自己的學生用不同的角度觀察被畫的對象。很多學了美術的人之後,發現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是和之前是不一樣的,能夠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質感,以及喜歡用變化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尋找它在不同平面上給人的形狀,編程與此相似。
當然我們也要知道,編程的程序不可能在路上是一帆風順的,就算你學習了少兒編程,但是在編程的這條路上你也要吃很多的苦,但同樣的,也鍛煉了孩子們在失敗後如何面臨失敗的這份勇氣。
這是少兒編程的一種獨特性,少兒編程的出現,讓我們在未來的社會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社會中也有著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在等待著我們,就像我們很多年前想像不到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一樣。
10. 編程班口號怎麼取
我編程,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