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加編程碼
#include<stdio.h>
main()
{
char goods[4][20] = {"","T 恤","網球鞋","網球拍"};
float cost[4] = {0,245.0,570.0,600.0};
char c;
int num;
int n;
float total;
float pay;
float dis;
printf("****************************** ");
printf("請選擇購買的商品編號: ");
printf("1.T 恤 2.網球鞋 3.網球拍 ");
printf("****************************** ");
total = 0;
dis = 0.8;
do{
printf(" ");
printf("請輸入商品編號:");
scanf("%d",&num);
printf("請輸入購買數量:");
scanf("%d",&n);
printf("%s¥%0.1f 數量 %d 合計 ¥%0.1f ",goods[num],cost[num],n,n * cost[num]);
total += n * cost[num];
printf("是否繼續(y/n)");
c = getchar();
scanf("%c",&c);
}while(c == 'y');
printf(" 折扣:%0.1f ",dis);
printf("應付金額:%0.1f ",total * dis);
printf("實付金額:");
scanf("%f",&pay);
printf("找現:%0.1f ",pay - total * dis);
}
❷ c語言編程裡面的碼
bioskey函數介紹
函數原型:int
bioskey
(int
cmd)
說明:bioskey()的函數原型在bios.h中
bioskey()完成直接鍵盤操作,cmd的值決定執行什麼操作。
cmd
=
0:
當cmd是0,bioskey()返回下一個在鍵盤鍵入的值(它將等待到按下一個鍵)。它返回一個16位的二進制數,包括兩個不同的值。當按下一個普通鍵時,它的低8位數存放該字元的ASCII碼;對於特殊鍵(如方向鍵、F1~F12等等),低8位為0,高8位位元組存放該鍵的掃描碼。
cmd
=
1:
當cmd是1,bioskey()查詢是否按下一個鍵,若按下一個鍵則返回非零值,否則返回0。
cmd
=
2:
當cmd是2,bioskey()返回Shift、Ctrl、Alt、ScrollLock、NumLock、CapsLock、Insert鍵的狀態。各鍵狀態存放在返回值的低8位位元組中。
位元組位
含義
0
右邊Shift鍵狀態
1
左邊Shift鍵狀態
3
Ctrl鍵狀態
4
Alt鍵狀態
5
ScrollLock鍵狀態
6
NumLock鍵狀態
7
CapsLock鍵狀態
8
Insert鍵狀態
❸ C編程代碼問題
int
max(int
a,int
b)
定義一個新函數
max,其中a,b為這個函數的參數,就是在主函數中引用了這個函數的時候,會將兩個對應的數裝進a,b,然後進行新函數體里的運算
return(z)
返回值。就是在通過新函數里的運算後,得出的值給回引用這個函數的地方
❹ c加加編程題,直接給我代碼
//#include"stdafx.h"//Ifthevc++6.0,withthisline.
#include<iostream>
#include"math.h"
usingnamespacestd;
doublefun(intn){
doubles;
inti,j;
for(s=0.0,i=3;i<=n;i+=2){
for(j=3;j*j<=i;j+=2)
if(i%j==0)
break;
if(j*j>i)
s+=sqrt(i);
}
returns;
}
intmain(intargc,char*argv[]){
intn;
cout<<"Inputn(3~100)... n=";
if(!(cin>>n)||n<3||n>100){
cout<<"Inputerror,exit... ";
return0;
}
cout<<"Theresultis"<<fun(n)<<endl;
return0;
}
運行樣例:
❺ 用C語言寫一個加法運算的代碼怎麼寫
例子如下:
知識擴展:
C語言是一門通用計算機編程語言,應用廣泛。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
盡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著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准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許多電腦平台上進行編譯,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處理器(單片機或稱MCU)以及超級電腦等作業平台。
C語言屬於高級程序語言的一種,它的前身是「ALGOL」。其創始人是布朗·W·卡尼漢和丹尼斯·M·利奇。C語言問世時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它只能用於UNIX系統上。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工業的發展,C語言逐漸脫離UNIX。1987年美國標准化協會制定了C語言的國際標准,簡稱「ANSI C」,從此以後它便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程序語言。
❻ 什麼是「C加加」啊
C加加就是c++。
C++,C語言這個詞在中國大陸的程序員圈子中通常被讀做「C加加」,而西方的程序員通常讀做「C plus plus」,它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計算機編程語言。
C++是一種靜態數據類型檢查的,支持多重編程範式的通用程序設計語言。它支持過程化程序設計、數據抽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製作圖標等等泛型程序設計等多種程序設計風格。
C++是C語言的繼承,它既可以進行C語言的過程化程序設計,又可以進行以抽象數據類型為特點的基於對象的程序設計,還可以進行以繼承和多態為特點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C++擅長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基於過程的程序設計,因而C++就適應的問題規模而論,大小由之。
C++不僅擁有計算機高效運行的實用性特徵,同時還致力於提高大規模程序的編程質量與程序設計語言的問題描述能力。
(6)C加編程碼擴展閱讀:
C++的語言特點:
1、支持數據封裝和數據隱藏
在C++中,類是支持數據封裝的工具,對象則是數據封裝的實現。C++通過建立用戶定義類支持數據封裝和數據隱藏。
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中,將數據和對該數據進行合法操作的函數封裝在一起作為一個類的定義。對象被說明為具有一個給定類的變數。每個給定類的對象包含這個類所規定的若干私有成員、公有成員及保護成員。
完好定義的類一旦建立,就可看成完全封裝的實體,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單元使用。類的實際內部工作隱藏起來,使用完好定義的類的用戶不需要知道類是如何工作的,只要知道如何使用它即可。
2、支持繼承和重用
在C++現有類的基礎上可以聲明新類型,這就是繼承和重用的思想。通過繼承和重用可以更有效地組織程序結構,明確類間關系,並且充分利用已有的類來完成更復雜、深入的開發。新定義的類為子類,成為派生類。它可以從父類那裡繼承所有非私有的屬性和方法,作為自己的成員。
3、支持多態性
採用多態性為每個類指定表現行為。多態性形成由父類和它們的子類組成的一個樹型結構。在這個樹中的每個子類可以接收一個或多個具有相同名字的消息。當一個消息被這個樹中一個類的一個對象接收時,這個對象動態地決定給予子類對象的消息的某種用法。多態性的這一特性允許使用高級抽象。
繼承性和多態性的組合,可以輕易地生成一系列雖然類似但獨一無二的對象。由於繼承性,這些對象共享許多相似的特徵。由於多態性,一個對象可有獨特的表現方式,而另一個對象有另一種表現方式。
❼ c編程代碼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char a,b,c;
for(a='x';a<='z';a++)
{
if(a!='x')
for(b='x';b<='z';b++)
{
for(c='x';c<='z';c++)
if(c!='x'&&c!='z'&&a!=b&&a!=c&&b!=c)
printf("a:%c\nb:%c\nc:%c\n",a,b,c);
}
}
}
❽ 求C語言編程代碼
在實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拓展了可以從鍵盤輸入的功能,以下為各題代碼,望採納。
第一題: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floatscore[10]={60,61,62,63,64,65,66,67,68,69};
//從鍵盤獲取分數
floatget_score_from_stdin(float*m_score,intnum)
{
inti=0;
for(i=0;i<num;i++)
{
printf("請輸入第%d個學生成績:",i);
scanf("%f",&m_score[i]);
}
return0;
}
//求平均數
floatget_average_score(float*m_score,intnum)
{
floatsum=0;
inti=0;
for(i=0;i<num;i++)
{
sum+=m_score[i];
}
floatf_num=(float)(num*1.0);
returnsum/f_num;
}
//求最大數
floatget_max_score(float*m_score,intnum)
{
floatmax_score=0.0;
max_score=m_score[0];
inti=0;
for(i=1;i<num;i++)
{
if(max_score<m_score[i])
{
max_score=m_score[i];
}
}
returnmax_score;
}
//求最小數
floatget_min_score(float*m_score,intnum)
{
floatmin_score=0.0;
min_score=m_score[0];
inti=0;
for(i=1;i<num;i++)
{
if(m_score[i]<min_score)
{
min_score=m_score[i];
}
}
returnmin_score;
}
intmain()
{
charflag='N';
printf("請問你想從鍵盤獲取10個成績嗎?(Y/N):");
scanf("%c",&flag);
intscore_num=sizeof(score)/sizeof(score[0]);
if(flag=='Y'||flag=='y')
{
get_score_from_stdin(score,score_num);
}
printf("平均數:%f,最高分:%f ,最低分:%f ",
get_average_score(score,score_num),
get_max_score(score,score_num),
get_min_score(score,score_num));
return0;
}
第二題: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如果想顯示更多行,最好是分配多一些,單純這個程序就算溢出也不會顯露問題*/
intbinomial_ary[10][10]={0};
intmain()
{
introwNum=10;//顯示總行數
charflag='N';
printf("請問你想從鍵盤輸入顯示多少行?默認10行(Y/N):");
scanf("%c",&flag);
if(flag=='Y'||flag=='y')
{
printf("請輸入要顯示多少行:");
scanf("%d",&rowNum);
}
introwNo=0;//行號
intcolumnNo=rowNo;//列號
for(rowNo=0;rowNo<rowNum;rowNo++)
{
for(columnNo=0;columnNo<rowNo+1;columnNo++)//每一行從0開始,一直計算到列數等於行數
{
if(columnNo==0||columnNo==rowNo)//列數為0或者列數等於行數(最後一列),為1
{
binomial_ary[rowNo][columnNo]=1;
}
else
{
/*每一行除了頭尾兩個數,每個列號的數值都等於前一行的前一列號的數值加當前列號的數值*/
binomial_ary[rowNo][columnNo]=binomial_ary[rowNo-1][columnNo-1]+binomial_ary[rowNo-1][columnNo];
}
printf("%d",binomial_ary[rowNo][columnNo]);
}
printf(" ");//換行的時候列印一個換行符
}
return0;
}
第三題: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defineMATRIC_NUM3
floatmatri_ary[MATRIC_NUM][MATRIC_NUM]={{1,2,3},{4,5,6},{7,8,9}};
intmain()
{
floatmaxNum[MATRIC_NUM]={0};//存儲每一行的最大數
floatmaxNumSum=0;//每一行最大數的加和
inti=0,j=0;
for(i=0;i<MATRIC_NUM;i++)
{
maxNum[i]=matri_ary[i][0];//最大值先附初值,每一行的的第一個數
for(j=1;j<=i;j++)
{
/*每一行獲取最大值*/
if(maxNum[i]<matri_ary[i][j])
{
maxNum[i]=matri_ary[i][j];
}
}
printf("矩陣的第%d行最大值為%f ",i+1,maxNum[i]);
maxNumSum+=maxNum[i];
}
printf("每一行最大值加和為:%lf ",maxNumSum);
return0;
}
❾ C語言編程代碼
第一步,定義3個數組和2個float型變數,用for循環接收學生學號和成績放入a數組並求出成績總數和平均值
第二部,利用for循環和if...else if來找到高出平均成績20%和%10的人,分別放入b,c數組中
第三步,輸出b,c數組中的學生學號和成績,獎學金等級。
❿ c語言編程代碼
兩種方法我寫在一起,可以獨立拆開。
#include <stdio.h>
void finda1(char a[3][10]);
void finda2(char a[3][10]);
void show(char (*p)[10]);
int main()
{
char a[3][10]={{"gehajl"},{"788a987a7"},{"ccabbbabbb"}};
printf("原數組內容: ");
show(a);
printf(" 1、用數組指針的方法(函數finda1): ");
finda1(a);
printf("執行後: ");
show(a);
printf(" --------------------- ");
char b[3][10]={{"gehajl"},{"788a987a7"},{"ccabbbabbb"}};
printf("原數組內容: ");
show(a);
printf(" 2、用指針數組的方法(函數finda2): ");
finda2(b);
printf("執行後: ");
show(b);
return 0;
}
void finda1(char a[3][10])
{
int i,j;
char (*p)[10]=a;
for(i=0;i<3;i++)
for(j=0;j<10;j++)
if(p[i][j]=='a')
printf("發現:第%d行第%d個元素是『a』,已替換 ",i+1,j+1),p[i][j]='1';
}
void finda2(char a[3][10])
{
int i,j;
char *p[3]={&a[0][0],&a[1][0],&a[2][0]};
for(i=0;i<3;i++)
for(j=0;j<10;j++)
if(p[i][j]=='a')
printf("發現:第%d行第%d個元素是『a』,已替換 ",i+1,j+1),p[i][j]='1';
}
void show(char (*p)[10])
{
int i,j;
for(i=0;i<3;i++,printf(" "))
for(j=0;j<10;j++)
printf("%c ",p[i][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