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交叉編譯如何查看host版本

交叉編譯如何查看host版本

發布時間: 2022-06-26 19:57:56

⑴ 如何使用CMake進行交叉編譯

cmake交叉編譯配置

很多時候,我們在開發的時候是面對嵌入式平台,因此由於資源的限制需要用到相關的交叉編譯。即在你host宿主機上要生成target目標機的程序。裡面牽扯到相關頭文件的切換和編譯器的選擇以及環境變數的改變等,我今天僅僅簡單介紹下相關CMake在面對交叉編譯的時候,需要做的一些准備工作。

CMake給交叉編譯預留了一個很好的變數CMAKE_TOOLCHAIN_FILE,它定義了一個文件的路徑,這個文件即toolChain,裡面set了一系列你需要改變的變數和屬性,包括C_COMPILER,CXX_COMPILER,如果用Qt的話需要更改QT_QMAKE_EXECUTABLE以及如果用BOOST的話需要更改的BOOST_ROOT(具體查看相關Findxxx.cmake裡面指定的路徑)。CMake為了不讓用戶每次交叉編譯都要重新輸入這些命令,因此它帶來toolChain機制,簡而言之就是一個cmake腳本,內嵌了你需要改變以及需要set的所有交叉環境的設置。

toolChain腳本中設置的幾個重要變數

1.CMAKE_SYSTEM_NAME:

即你目標機target所在的操作系統名稱,比如ARM或者linux你就需要寫"Linux",如果Windows平台你就寫"Windows",如果你的嵌入式平台沒有相關OS你即需要寫成"Generic",只有當CMAKE_SYSTEM_NAME這個變數被設置了,CMake才認為此時正在交叉編譯,它會額外設置一個變數CMAKE_CROSSCOMPILING為TRUE.

2. CMAKE_C_COMPILER:

顧名思義,即C語言編譯器,這里可以將變數設置成完整路徑或者文件名,設置成完整路徑有一個好處就是CMake會去這個路徑下去尋找編譯相關的其他工具比如linker,binutils等,如果你寫的文件名帶有arm-elf等等前綴,CMake會識別到並且去尋找相關的交叉編譯器。

3. CMAKE_CXX_COMPILER:

同上,此時代表的是C++編譯器。

4. CMAKE_FIND_ROOT_PATH:

指定了一個或者多個優先於其他搜索路徑的搜索路徑。比如你設置了/opt/arm/,所有的Find_xxx.cmake都會優先根據這個路徑下的/usr/lib,/lib等進行查找,然後才會去你自己的/usr/lib和/lib進行查找,如果你有一些庫是不被包含在/opt/arm裡面的,你也可以顯示指定多個值給CMAKE_FIND_ROOT_PATH,比如

set(CMAKE_FIND_ROOT_PATH /opt/arm /opt/inst)

該變數能夠有效地重新定位在給定位置下進行搜索的根路徑。該變數默認為空。當使用交叉編譯時,該變數十分有用:用該變數指向目標環境的根目錄,然後CMake將會在那裡查找。

5. CMAKE_FIND_ROOT_PATH_MODE_PROGRAM:

對FIND_PROGRAM()起作用,有三種取值,NEVER,ONLY,BOTH,第一個表示不在你CMAKE_FIND_ROOT_PATH下進行查找,第二個表示只在這個路徑下查找,第三個表示先查找這個路徑,再查找全局路徑,對於這個變數來說,一般都是調用宿主機的程序,所以一般都設置成NEVER

6. CMAKE_FIND_ROOT_PATH_MODE_LIBRARY:

對FIND_LIBRARY()起作用,表示在鏈接的時候的庫的相關選項,因此這里需要設置成ONLY來保證我們的庫是在交叉環境中找的.

7. CMAKE_FIND_ROOT_PATH_MODE_INCLUDE:

對FIND_PATH()和FIND_FILE()起作用,一般來說也是ONLY,如果你想改變,一般也是在相關的FIND命令中增加option來改變局部設置,有NO_CMAKE_FIND_ROOT_PATH,ONLY_CMAKE_FIND_ROOT_PATH,BOTH_CMAKE_FIND_ROOT_PATH

8. BOOST_ROOT:

對於需要boost庫的用戶來說,相關的boost庫路徑配置也需要設置,因此這里的路徑即ARM下的boost路徑,裡面有include和lib。

9. QT_QMAKE_EXECUTABLE:

對於Qt用戶來說,需要更改相關的qmake命令切換成嵌入式版本,因此這里需要指定成相應的qmake路徑(指定到qmake本身)

toolChain demo

# this is required
SET(CMAKE_SYSTEM_NAME Linux)

# specify the cross compiler
SET(CMAKE_C_COMPILER /opt/arm/usr/bin/ppc_74xx-gcc)
SET(CMAKE_CXX_COMPILER /opt/arm/usr/bin/ppc_74xx-g++)

# where is the target environment
SET(CMAKE_FIND_ROOT_PATH /opt/arm/ppc_74xx /home/rickk/arm_inst)

# search for programs in the build host directories (not necessary)
SET(CMAKE_FIND_ROOT_PATH_MODE_PROGRAM NEVER)
# for libraries and headers in the target directories
SET(CMAKE_FIND_ROOT_PATH_MODE_LIBRARY ONLY)
SET(CMAKE_FIND_ROOT_PATH_MODE_INCLUDE ONLY)

# configure Boost and Qt
SET(QT_QMAKE_EXECUTABLE /opt/qt-embedded/qmake)
SET(BOOST_ROOT /opt/boost_arm)

這樣就完成了相關toolChain的編寫,之後,你可以靈活的選擇到底採用宿主機版本還是開發機版本,之間的區別僅僅是一條-DCMAKE_TOOLCHAIN_FILE=./toolChain.cmake,更爽的是,如果你有很多程序需要做轉移,但目標平台是同一個,你僅僅需要寫一份toolChain放在一個地方,就可以給所有工程使用。

⑵ Linux下的交叉編譯環境設置

採用交叉編譯的主要原因在於,多數嵌入式目標系統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供編譯過程使用,因而只好將編譯工程轉移到高性能的主機中進行。
linux下的交叉編譯環境重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對目標系統的編譯器gcc
2.對目標系統的二進制工具binutils
3.目標系統的標准c庫glibc
4.目標系統的linux內核頭文件
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步驟
一、下載源代碼 下載包括binutils、gcc、glibc及linux內核的源代碼(需要注意的是,glibc和內核源代碼的版本必須與目標機上實際使用的版本保持一致),並設定shell變數PREFIX指定可執行程序的安裝路徑。
二、編譯binutils 首先運行configure文件,並使用--prefix=$PREFIX參數指定安裝路徑,使用--target=arm-linux參數指定目標機類型,然後執行make install。
三、配置linux內核頭文件
首先執行make mrproper進行清理工作,然後執行make config ARCH=arm(或make menuconfig/xconfig ARCH=arm)進行配置(注意,一定要在命令行中使用ARCH=arm指定cpu架構,因為預設架構為主機的cpu架構),這一步需要根據目標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配置,筆者進行的實驗中目標機為HP的ipaq-hp3630 PDA,因而設置system type為SA11X0,SA11X0 Implementations中選擇Compaq iPAQ H3600/H3700。
配置完成之後,需要將內核頭文件拷貝到安裝目錄: cp -dR include/asm-arm $PREFIX/arm-linux/include/asm cp -dR include/linux $PREFIX/arm-linux/include/linux
四、第一次編譯gcc
首先運行configure文件,使用--prefix=$PREFIX參數指定安裝路徑,使用--target=arm-linux參數指定目標機類型,並使用--disable-threads、--disable-shared、--enable-languages=c參數,然後執行make install。這一步將生成一個最簡的gcc。由於編譯整個gcc是需要目標機的glibc庫的,它現在還不存在,因此需要首先生成一個最簡的gcc,它只需要具備編譯目標機glibc庫的能力即可。
五、交叉編譯glibc
這一步驟生成的代碼是針對目標機cpu的,因此它屬於一個交叉編譯過程。該過程要用到linux內核頭文件,默認路徑為$PREFIX/arm-linux/sys-linux,因而需要在$PREFIX/arm-linux中建立一個名為sys-linux的軟連接,使其內核頭文件所在的include目錄;或者,也可以在接下來要執行的configure命令中使用--with-headers參數指定linux內核頭文件的實際路徑。
configure的運行參數設置如下(因為是交叉編譯,所以要將編譯器變數CC設為arm-linux-gcc):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prefix=$PREFIX/arm-linux --host=arm-linux --enable-add-ons 最後,按以上配置執行configure和make install,glibc的交叉編譯過程就算完成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glibc的安裝路徑設置為$PREFIXARCH=arm/arm-linux,如果此處設置不當,第二次編譯gcc時可能找不到glibc的頭文件和庫。
六、第二次編譯gcc
運行configure,參數設置為--prefix=$PREFIX --target=arm-linux --enable-languages=c,c++。
運行make install。
到此為止整個交叉編譯環境就完全生成了。
幾點注意事項
第一點、在第一次編譯gcc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找不到stdio.h的錯誤,解決辦法是修改gcc/config/arm/t-linux文件,在TARGET_LIBGCC2_CFLAGS變數的設定中增加-Dinhibit_libc和-D__gthr_posix_h。

⑶ 交叉編譯

不是非要安裝在usr目錄下。。只要PATH路徑設對了,命令敲對了就可以。。。

還有就是××gcc是否有執行許可權。。

檢查下,echo 下PATH, 或試下絕對路徑。。

⑷ configure命令只指定host能進行交叉編譯嗎

可以,'
--build=BUILD'
指定軟體包安裝的系統平台.如果沒有指定,默認值將是'--host'選項的值. 。

'--host=HOST'
指定軟體運行的系統平台.如果沒有指定,將會運行`config.guess'來檢測.

'--target=GARGET'
指定軟體面向(target to)的系統平台.這主要在程序語言工具如編譯器和匯編器上下文中起作用.如果沒有指定,默認將使用'--host'選項的值.

⑸ 怎麼查看Linux下系統的內核,交叉編譯,文件系統的版本

一般交叉編譯器里都有一個lib的文件夾的,把你的lib文件cp到這里應該就可以了。也可以用gcc帶的-l,例如:arm-linuc-gcc
-l/root/lib
xx.c
-o
xx.o

⑹ 怎麼查linux的交叉工具鏈版本

如果交叉編譯工具鏈的路徑已經添加到path變數中的話,直接使用... -v即可查看
比如我的是arm-linux-gnueabihf-g++
那麼直接arm-linux-gnueabihf-g++ -v或者是--version就可以得到版本信息了。

⑺ 虛擬機linux怎麼查看交叉編譯環境

1.安裝源碼編譯環境(配置gcc),在ubuntu安裝完成已經有gcc(gcc是由GNU之父Stallman所開發的linux下的編譯器,全稱為GNU Compiler Collection, 目前可以編譯的語言包括:C, C++, Objective-C, Fortran, Java, and Ada.),但是gcc還不能編譯文件,因為缺少一些頭文件.那麼我們就要來配置這些頭文件。在這里我們需要安裝build-essential這個軟體包,安裝了這個包會自動安裝上g++,libc6-dev,linux-libc-dev,libstdc++6-4.1-dev等一些必須的軟體和頭文件的庫。安裝build-essential,你可以在新立得搜索然後安裝或者在終端里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2.除了編輯器之外,我們還需要文本編輯器來編寫程序源碼,Ubuntu中其實已自帶編輯器,但是目前較為著名而且流行的vi / vim 編輯器可以通過在Ubuntu的軟體中心下載,或是在終端輸入指令下載,指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vim-full

3.解壓包:arm-linux-gcc-3.4.5-glibc-2.3.6.tar.bz2,(註:不同文件包類型,指令有區別,如bz2 -xf)如下指令:
sudo tar -xf arm-linux-gcc-3.4.5-glibc-2.3.6.tar.bz2 OR sudo tar -xf arm-linux-gcc-3.4.6-glibc-2.3.6.tgz -C /work/

我的Ubuntu使用第二個指令解壓後解壓包放在了work目錄下。

4.修改環境變數,把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到PATH:方法一:修改/etc/bash.bashrc文件(此文件只對當前用戶適用),指令如下:
sudo gedit /etc/bash.bashrc
然後在文件的末尾空白處加入一下代碼:
if [ -d /work/gcc-3.4.6-glibc-2.3.6 ] ; then
PATH=/work/gcc-3.4.6-glibc-2.3.6/arm-linux/bin:"${PATH}"
fi
即完成路徑的添加。

5.使新的環境變數生效,不用重啟電腦。輸入下面指令:
source /etc/bash.bashrc
6.檢查是否將路徑加入到PATH。輸入下面指令:

echo $PATH
若顯示的內容中含有:/usr/local/arm/4.3.2/bin 說明已經將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PATH。至此,交叉編譯環境安裝完成。

7. 測試是否安裝成功,下面的命令會顯示arm-linux-gcc信息和版本。

⑻ 如何查看linux已安裝的編譯器及其版本

gcc -v、rpm -qa glibc、rpm -qa zlib。
FC6可以用這些命令,rpm -qa gcc glibc zlib。

補充: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體。Linux繼承了Unix以網路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路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誕生於1991 年10 月5 日(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時間)。Linux存在著許多不同的Linux版本,但它們都使用了Linux內核。Linux可安裝在各種計算機硬體設備中,比如手機、平板電腦、路由器、視頻游戲控制台、台式計算機、大型機和超級計算機。

嚴格來講,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

⑼ 交叉編譯的基礎知識

在做實際工作之前,我想我們應該先掌握一些關於交叉編譯的基本知識,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理解一些我們經常會碰到的英文單詞:
宿主機(host) :編輯和編譯程序的平台,一般是基於X86的PC機,通常也被稱為主機。
目標機(target):用戶開發的系統,通常都是非X86平台。host編譯得到的可執行代碼在target上運行。
prefix: 交叉編譯器的安裝位置。
xxx-xxxx-xxxxx 平台描述。
我們在主機平台上開發程序,並在這個平台上運行交叉編譯器,編譯我們的程序;而由交叉編譯器生成的程序將在目的平台上運行。這里值得說明得是平台描述,像arm-linux、i386-pc-linux2.4.3這樣的字元串我們經常會看到,其實它是用來描述平台的,它有完整格式、縮減格式和別名之分。完整格式是:CPU-製造廠商-操作系統,如sparc-sun-sunos4.1.4,說明平台所使用的CPU是sparc,製造廠商是sun,上面運行的操作系統是SunOS,版本是4.1.4。當然,我們都不願記這么長的東西,因此可以使用短格式,短格式中有選擇地去除了製造廠商、軟體版本等信息,因此我們同樣可以用sparc-sunos或sparc-sunos-sunos4來描述這個平台。如果覺得這個還是太麻煩,那就可以使用別名,sun4m就可以很簡單地描述這個平台。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有別名,也不是所有的短格式都可以正確地描述平台。

⑽ 如何實現protobuf在XCODE上armv7/armv7s/i386的交叉編譯

步驟一:部署protoc.exe

1)sudo su ---進入管理模式

//以下操作切換至protobuf文件夾下

2)./configure

3)make

4)make check

5)make install

此時可以查看protobuf文件夾下面的makefile文件,可以查看-build表示的本機環境以及-host表示的編譯庫的運行環境

我本地的-build=x86_64-apple-darwin12.3.0

-host=x86_64-apple-darwin12.3.0

(這兩個參數在後續配置腳本需要用到,與後面腳步的i686-apple-darwin12.3.0以及arm-apple-darwin12.3.0後綴「arm-apple-darwin12.3.0」保持一致)

6)make distclean清理已生成的makefile,為交叉編譯配置新makefile做准備

步驟二:配置交叉編譯

1)執行腳本ios-build.sh,腳本內容如下:

configure_for_platform() {

export PLATFORM=$1

#export PLATFORM=iPhoneOS

echo "Platform is ${PLATFORM}"

if [ "$PLATFORM" == "iPhoneSimulator" ]; then

export ARCHITECTURE=i386

export ARCH=i686-apple-darwin12.3.0

fi

if [ "$PLATFORM" == "iPhoneOS" ]; then

export ARCHITECTURE=$2

export ARCH=arm-apple-darwin12.3.0

fi

export ARCH_PREFIX=$ARCH-

export SDKVER="6.1"
#sdk版本號必須正確

export
DEVROOT=/Applications/Xcode.app/Contents/Developer/Platforms/${PLATFORM}.platform/Developer

export SDKROOT="$DEVROOT/SDKs/${PLATFORM}$SDKVER.sdk"

export
PKG_CONFIG_PATH="$SDKROOT/usr/lib/pkgconfig:$DEVROOT/usr/lib/pkgconfig"

export AS="$DEVROOT/usr/bin/as"

export ASCPP="$DEVROOT/usr/bin/as"

export AR="$DEVROOT/usr/bin/ar"

export RANLIB="$DEVROOT/usr/bin/ranlib"

#export CPP="$DEVROOT/usr/bin/c++"

#export CXXCPP="$DEVROOT/usr/bin/c++"

export CC="$DEVROOT/usr/bin/gcc"

export CXX="$DEVROOT/usr/bin/g++"

export LD="$DEVROOT/usr/bin/ld"

export STRIP="$DEVROOT/usr/bin/strip"

export LIBRARY_PATH="$SDKROOT/usr/lib"

export CPPFLAGS=""

#export CFLAGS="-arch armv7 -fmessage-length=0 -pipe -fpascal-strings
-miphoneos-version-min=4.0 -isysroot=$SDKROOT -I$SDKROOT/usr/include
-I$SDKROOT/usr/include/c++/4.2.1/"

export CFLAGS="-arch ${ARCHITECTURE} -fmessage-length=0 -pipe
-fpascal-strings -miphoneos-version-min=4.0 -isysroot=$SDKROOT
-I$SDKROOT/usr/include -I$SDKROOT/usr/include/c++/4.2.1/"

export CXXFLAGS="$CFLAGS"

#export LDFLAGS="-isysroot='$SDKROOT' -L$SDKROOT/usr/lib/system
-L$SDKROOT/usr/lib/"

export LDFLAGS="-arch ${ARCHITECTURE} -isysroot='$SDKROOT'
-L$SDKROOT/usr/lib/system -L$SDKROOT/usr/lib/"

./configure --host=${ARCH} --with-protoc=protoc --enable-static
--disable-shared

}

mkdir ios-build

#build for iPhoneSimulator

configure_for_platform iPhoneSimulator

make clean

make

cp src/.libs/libprotobuf-lite.a ios-build/libprotobuf-lite-i386.a

#提取完整版本(i386)

cp src/.libs/libprotobuf.a ios-build/libprotobuf-i386.a

#build for iPhoneOS armv7

configure_for_platform iPhoneOS armv7

make clean

make

cp src/.libs/libprotobuf-lite.a ios-build/libprotobuf-lite-armv7.a

#提取完整版本(armv7)

cp src/.libs/libprotobuf.a ios-build/libprotobuf-armv7.a

#build for iPhoneOS armv7s

configure_for_platform iPhoneOS armv7s

make clean

make

cp src/.libs/libprotobuf-lite.a ios-build/libprotobuf-lite-armv7s.a

#提取完整版本(armv7s)

cp src/.libs/libprotobuf.a ios-build/libprotobuf-armv7s.a

make clean

#cerate a fat library containing all achitectures in libprotobuf-lite.a

xcrun -sdk iphoneos lipo -arch armv7 ios-build/libprotobuf-lite-armv7.a -arch
armv7s ios-build/libprotobuf-lite-armv7s.a -arch i386
ios-build/libprotobuf-lite-i386.a -create -output
ios-build/libprotobuf-lite.a

#合並三個完整版本(libprotobuf.a)

xcrun -sdk iphoneos lipo -arch armv7 ios-build/libprotobuf-armv7.a -arch
armv7s ios-build/libprotobuf-armv7s.a -arch i386 ios-build/libprotobuf-i386.a
-create -output ios-build/libprotobuf.a

2)將打包生成的libprotobuf-lite.a和libprotobuf.a復制至工程下進行編譯,可以編譯protobuf在xcode上的模擬器版本和真機版本,完成交叉編譯。

熱點內容
高級語言都要編譯解析型語言 發布:2025-02-13 15:06:32 瀏覽:304
openwrt源碼下載 發布:2025-02-13 15:01:59 瀏覽:644
linux刪除一個目錄 發布:2025-02-13 15:00:29 瀏覽:539
螞蟻存儲 發布:2025-02-13 15:00:25 瀏覽:918
腳本師傳奇 發布:2025-02-13 14:45:48 瀏覽:481
我的世界lce伺服器剪輯 發布:2025-02-13 14:40:50 瀏覽:625
phpsftp上傳 發布:2025-02-13 14:35:43 瀏覽:274
c學生管理系統資料庫 發布:2025-02-13 14:21:41 瀏覽:123
傳奇添加會員腳本 發布:2025-02-13 14:20:50 瀏覽:206
微信開發平台源碼 發布:2025-02-13 14:14:20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