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源碼編譯好
android源碼中有著許多的源代碼,其中有c和c++編寫的也有java編寫,這些代碼需要通過重新編譯後才能在android機器上運行的!當然你修改源碼,改完源碼後還是需要對源碼進行編譯的編譯的!android系統源碼的整體編譯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一般否是分開來編譯的!這樣縮短了編譯的等待時間,而且也實現了不同人對不同板塊代碼的修改和編譯的分工了!
⑵ 如何在Android源碼下編譯自己的項目
在Android Studio代碼調試一文中,簡單的介紹了代碼調試的一些技巧.現在我們來談談Android源碼編譯的一些事.(俺認為,作為android developer人人都應該有一份自己Android源碼,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對自己有疑惑的地方通過親手調試來加強理解).
本文適用於Ubuntu 16.04上編譯Android 6.0.*,其他情況請酌情處理,自行參考官網吧.
請首先確保自己已經安裝了Git.沒安裝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test」
⑶ 編譯Android源碼和內核源碼的區別
Android源碼編譯之後生成的是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而內核源碼編譯完成之後生成的是ZImage。在一般情況下Android源碼是不帶有內核源碼的,但是帶有一個鏡像,這樣在編譯完Android源碼之後就可以模擬器啟動了,如果要更換系統的內核,此時將高版本的內核源碼進行編譯生成ZImage然後替換Android系統的的鏡像。這樣使用模擬器啟動之後就可以查看內核是否已經被刷新。
請注意,android源碼和kernel源碼是分開下載的
編譯android源碼
進入source目錄下,執行make 即可。
編譯完成後,可以在源碼目錄的out/target/proct/generic/目錄下看到編譯好的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了。
編譯內核源碼
新建Kernel/goldfish,在這個目錄下進行編譯
⑷ 如何編譯android手機源碼
編譯android系統源碼准備工作:
下載android源碼
在windows上用gitbash ,git clone 下載代碼
在linux上這樣下載
創建~/bin目錄,用來存放repo程序,如下:
$ cd ~
$ mkdir bin
初始化repo
repo是android對git的一個封裝,簡化了一些git的操作。
創建工程目錄:
$ mkdir android
$ cd android
下載repo腳本並使其可執行:
$ curl 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 >~/bin/repo
$ chmod a+x ~/bin/repo
repo初始化:
$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在此過程中需要輸入名字和email地址。初始化成功後,會顯示:
repo initialized in /android
在~/android下會有一個.repo的隱藏目錄。
5)同步源代碼
$ repo sync
這一步要很久很久。
安裝linux系統,推薦ubuntu,圖形界面
安裝編譯需要的支持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nupg sun-java5-jdk flex bison gperf libsdl-dev libesd0-dev libwxgtk2.6-dev build-essential zip curl libncurses5-dev zlib1g-dev
安裝java6.0
$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
配置java環境
sudo gedit ~/.bashrc
末尾加上
JAVA_HOME=/usr/lib/jvm/java-6-sun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ANDROID_JAVA_HOME=$JAVA_HOM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 JAVA_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JRE_HOME;
export CLASSPATH;
HOME_BIN=~/bin/
export PATH=${PATH}:${JAVA_PATH}:${HOME_BIN};
sudo source ~/.bashrc
是環境變數生效
編譯android源碼,並得到~/android/out目錄
$ cd ~/andoird
$ make
這一過程很久。
這就編譯結束了
⑸ 怎麼知道android源碼編譯成功
直接連上手機,如果能安裝運行就沒問題,如果是單純的編譯,那就看日誌
⑹ Android 源碼編譯後,怎麼發布到真機
刷機就可以了,不過你得先確定你編譯的東西是針對你的真機的,簡單點說就是你編譯的東西,例如驅動必須是和你的真機所對應的硬體相匹配的。然後可以通過刷機工具或者直接直接系統升級就可以了。刷機工具和系統升級的方法步驟不一而足,基本都有使用操作指南。
⑺ 自己可以編譯安卓源碼嗎
用最新的Ubuntu 16.04,請首先確保自己已經安裝了Git.沒安裝的同學可以通過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test」
其中[email protected]為你自己的郵箱.
簡要說明
android源碼編譯的四個流程:1.源碼下載;2.構建編譯環境;3.編譯源碼;4運行.下文也將按照該流程講述.
源碼下載
由於某牆的原因,這里我們採用國內的鏡像源進行下載.
目前,可用的鏡像源一般是科大和清華的,具體使用差不多,這里我選擇清華大學鏡像進行說明.(參考:科大源,清華源)
repo工具下載及安裝
通過執行以下命令實現repo工具的下載和安裝
mkdir ~/binPATH=~/bin:$PATHcurl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git-repo-downloads/repo > ~/bin/repochmod a+x ~/bin/repo
補充說明
這里,我來簡單的介紹下repo工具,我們知道AOSP項目由不同的子項目組成,為了方便進行管理,Google採用Git對AOSP項目進行多倉庫管理.在聊repo工具之前,我先帶你來聊聊多倉庫項目:
我們有個非常龐大的項目Pre,該項目由很多個子項目R1,R2,...Rn等組成,為了方便管理和協同開發,我們為每個子項目創立自己的倉庫,整個項目的結構如下:
這里寫圖片描述
執行完該命令後,再使用make命令繼續編譯.某些情況下,當你執行jack-admin kill-server時可能提示你命令不存在,此時去你去out/host/linux-x86/bin/目錄下會發現不存在jack-admin文件.如果我是你,我就會重新repo sync下,然後從頭來過.
錯誤三:使用emulator時,虛擬機停在黑屏界面,點擊無任何響應.此時,可能是kerner內核問題,解決方法如下:
執行如下命令:
通過使用kernel-qemu-armv7內核 解決模擬器等待黑屏問題.而-partition-size 1024 則是解決警告: system partion siez adjusted to match image file (163 MB >66 MB)
如果你一開始編譯的版本是aosp_arm-eng,使用上述命令仍然不能解決等待黑屏問題時,不妨編譯aosp_arm64-eng試試.
結束吧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了解了整個android編譯的流程.除此之外,我也簡單的說明android源碼的多倉庫管理機制.下面,不妨自己動手嘗試一下.
⑻ 有沒有已經編譯好的android系統源碼就是直接可以看的,在linux下下載了還要編譯一下才可以看嗎
源碼不需要編譯就可以看的,只是如果不在已編譯的源碼環境下編譯自己的工程,就不能成功。意思是說,如果你要在源碼環境下開發自己的功能,也就是要對源碼進行修改或添加自己個性化的東西,就需要先編譯源碼。如果單純只是想看源碼,不編譯也是可以的。
⑼ Android源碼編譯是干什麼
編譯Android系統。
⑽ 如何單獨編譯Android源碼中的模塊
第一次下載好Android源代碼工程後,我們通常是在Android源代碼工程目錄下執行make命令,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就可以得到Android系統鏡像system.img了。以後如果我們修改了Android源代碼中的某個模塊或者在Android源代碼工程新增一個自己的模塊,是不是還是執行make命令呢?答案是否定的,Google為我們准備了另外的命令來支持編譯單獨的模塊,以及重新打包system.img的命令。在繼續學習Android源代碼之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命令吧。
一. 首先在Android源代碼目錄下的build目錄下,有個腳本文件envsetup.sh,執行這個腳本文件後,就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工具: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 ./build/envsetup.sh 注意,這是一個source命令,執行之後,就會有一些額外的命令可以使用: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這些命令的具體用法,可以在命令的後面加-help來查看,這里我們只關注mmm命令,也就是可以用它來編譯指定目錄的所有模塊,通常這個目錄只包含一個模塊。
二. 使用mmm命令來編譯指定的模塊,例如Email應用程序: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mmm packages/apps/Email/ 編譯完成之後,就可以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app目錄下看到Email.apk文件了。Android系統自帶的App都放在這具目錄下。另外,Android系統的一些可執行文件,例如C編譯的可執行文件,放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bin目錄下,動態鏈接庫文件放在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lib目錄下,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lib/hw目錄存放的是硬體抽象層(HAL)介面文件。
三. 編譯好模塊後,還要重新打包一下system.img文件,這樣我們把system.img運行在模擬器上時,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程序了。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make snod
四. 參照Ubuntu上下載、編譯和安裝Android最新源代碼一文介紹的方法運行模擬器: USER-NAME@MACHINE-NAME:~/Android$ emulator 這樣一切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