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訪問
㈠ 雲存儲為什麼可以做到大容量
雲存儲實現技術(一)
——雲存儲理解
在當今風起「雲」涌的時代,雲存儲作為「雲」的基礎架構和最廣泛的應用得到了極大的重視。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將底層的基礎打牢,才有可能實現雲中的摩天大樓。
實現的前提在於理解,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雲存儲呢?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概念,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得到的答案肯定不同。這里我想從廣義和狹義的角度分別來理解。廣義上來說,雲存儲發展於分布式存儲,融合了並行與網格技術,延伸了虛擬化概念,通過對網路中大量異構存儲設備的統一協調處理,最終實現了遠程存儲服務的提供。狹義上要從三種視角出發來理解:雲製造商,雲使用商,個人。
1.對於雲製造商來說,雲存儲是一種架構。是對底層異構存儲伺服器的整合,對網路存儲技術的創新,對硬體存儲晶元升級。現在被各大廠商應用的底層雲模式主要有兩種:網路存儲架構,分布式集群存儲技術。
網路存儲模式是在分散的基礎存儲設備上,實現一個統一管理存儲設備系統。存儲設備可以是FC光纖通道存儲設備,可以是NAS和 iSCSI等IP存儲設備,也可以是 SCSI或SAS等 DAS存儲設備。而管理系統主要實現設備虛擬化管理,冗餘鏈路管理,設備監控及安全備份處理。來看看IBM和色卡司公司提出的存儲系統。色卡司推出的新一代的5-bay NAS,融合了NAS/DAS/iSCSI三為一體,提供iSCSI的堆疊擴充功能以及多重RAID技術,為底層存儲提供了極大的應用彈性和數據保護機制。而IBM XIV存儲系統則通過轉架單個磁碟的轉速瓶頸,將性能提升了一大步,但是基於硬體的網路存儲模式終究還是存在容量與性能的擴展瓶頸。
分布式集群存儲技術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瓶頸,不需要構建SAN模型,所依託的只是分布式文件系統,不但能夠很好的支持異構機的搭建,還很容易擴充,高效的演算法實現也帶來了性能的突破。如Googal的GFS,Hadoop架構中的HDFS以及一些輕型的如FastDFS等。這種模型的前景一片明亮,只要人的腦袋足夠聰明,高效的演算法性能的提升終究要快於硬體的提升。
2.對於雲使用商來說,雲存儲是一種服務。這里理解為提供服務與使用服務。提供的服務包括:原始的存儲伺服器,透明的大容量存儲服務,存儲機器與上層應用的綜合體。相對於製造者而言,提供服務商亟需解決的是雲服務的安全性,如何保證商業數據不泄密,如何實現企業數據冗餘備份。還有一些細節方面的諸如可定製性,可擴展性,透明性,簡易性,可靠性等都是雲存儲面臨的困難。
對於使用服務者來說,雲存儲就是一個低成本,遠端控制,安全的企業存儲應用平台,他們不用再為高昂的硬體設備發愁,也不用為後期數據擴展空間擔憂,只要專注與基於服務介面的開發即可。這里存儲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網路帶寬與數據安全的問題。如何實現遠端數據的高訪問性,如何避免傳輸過程的數據損失及竊聽。雲存儲需要的是各方面技術的支撐。
3.一切技術的發展都源於人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雲存儲也不例外。未來存儲最大的應用應該是個人存儲。即一切輕型移動設備之間信息互通,個人信息的最終雲端化。最近UIT和Inter的合作也在向個人存儲進軍,通過與電信服務商的合作,將個人存儲放在雲上,實現隨時隨地的訪問。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信息的整合將在雲中孕育。
雲存儲實現技術(二)
——雲存儲遐想
對於雲存儲來說,異構平台的的設備整合是最大的問題。既然稱之為「雲」,就不是某一單台伺服器或一個機群提供的單一的硬碟數據存儲功能。而是分布在全球多台設備之間的虛擬化管理。如何協調設備之間的統一部署,統一訪問,這將成為巨大的瓶頸,如得不到實現,雲將無法成型,終究只是廣闊互聯網中零星散落的水蒸氣。現在的解決方案多是基於集群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及網格計算技術。
如果不打破現有的觀念,瓶頸終究是瓶頸,技術的發展也只是拖長了瓶頸的到來時間。以下讓我們拋棄傳統的架構模型,遐想下雲存儲。
1.高維度信息的存儲
根據常識,我們在知道維度的大小可以決定存儲容量的大小。傳統我們對數據的存儲都是基於二維結構的。現在我們跌入了二維瓶頸無法自拔,那麼為何不放棄二維存儲而轉向高維呢?
維度的理解可以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理解。
(1)微觀方面,即存儲介質本身的維擴展,令人欣喜的是澳大利亞科學家已經開發了一種新的能夠感知激光波長和偏振材料,可以實現五個維度上的存儲數據。這對於雲存儲容量擴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技術支持。
(2)宏觀方面可以考慮存儲數據的三維結構。可以這樣理解,網路是種極其鬆散的空間拓撲結構,我們可以在其中設定一個笛卡兒坐標系,坐標中規定單位信息元數據。信息的存儲就可以演變為坐標的存儲。這里需要考慮的是單位數據的大小。對於結構數據,可以設置為一個字母,一個漢字或一個數據;對於非結構數據,可以是一個頻繁詞,一個tag 。但是對於龐大的信息而言,這又會造成更嚴重的維災難。
考慮下我們現實世界中的信息冗餘部分:
每一天,多少人在轉載,復制,粘貼別人的信息。
每一分鍾,有多少人在記錄同一句話,計算同一數據。
以上這些佔用了我們大量的存儲設備而毫無意義。所以如何設置高效的單位元數據,如何利用已有的單位數據是亟需考慮的。
(3)笛卡兒坐標的引入對於數據安全方面也有所幫助,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加密來改變每個用戶的參考坐標系。
(4)在三維結構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考慮引入時間的四維空間,因為計算機處理每個人的存儲命令時間肯定是不同的,這一維的利用可以加快檢索及訪問速度。
2.人工智慧的雲存儲
這里的人工智慧是有別與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的人工智慧。
想想我們的大腦,一個1350立方米的空間容納了無法估量的信息,僅這一條就足可以推翻容量與存儲的關系。我們腦中的信息可以動態的加強和減弱(除了一些主觀因素),可以快速檢索而不需要索引表。這些靠的是什麼?聯想,記憶,信號的刺激與傳導。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考慮硬體的仿神經突觸的設計。
我們好象也有過多的考慮冗餘備份,在需要時,我們只需拿張紙記錄就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考慮減輕存儲伺服器的任務,將備份問題交給某些固定的外設就好。
人工智慧這條路也許還有好長路要走,但我們堅信,創新就會有發展
㈡ 除了宇宙,是否還有另一個世界
1.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人們提出了平行宇宙的假設,即在宇宙之外可能存在著另一個世界。
2. 我們所居住的是一個三維世界,但理論物理學家們認為,更高維度的世界可能真實存在,比如四維、五維空間等。
3. 理論上,要到達這些高維世界,速度需要超過光速。然而,宇宙中的第一宇宙速度遠遠超過了光速,因此,我們三維世界的生物實際上無法達到這個速度,也就無法訪問其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