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溫州話
㈠ 為什麼那麼多人對保護方言嗤之以鼻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動日益頻繁,普通話得以更廣泛地應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圍則不斷縮減。一句句方言,連綴著很多人關於故鄉的記憶。而對許多「90後」「00後」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為一個遙遠的概念。方言真的不需要了嗎?
戰爭時期,情報無比重要,知自知彼百戰不殆,所以情報需要層層加密,如果加密強度不夠,或者因為別的原因被破解,後果也就非常嚴重。甲午戰爭中,清政府使用的密碼過於簡單,被日本輕松破譯,不光在戰爭中喪師失地,在談判中也被對手牢牢控制,這些教訓不可謂不慘痛。而方言對於情報而言,有作一種異乎尋常的作用。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這里所說的鬼話並不是侮辱溫州人的意思,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系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系,而日本鬼子的情報部門,總是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復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所以說鬼話不是真的鬼話,否則鬼子怎麼能聽不懂呢。
這里說下美軍「風語者」——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咱們吳宇森導演還特地拍過這部同名美國大片。
▲監聽到在正在用印第安語通話的美軍日本一臉懵逼
無獨有偶,在抗日戰爭中,來自西南的滇軍同樣用過這種土法,全部使用白族士兵當通訊員,就算直接明語通話被日軍監聽到也聽不懂,在八十年代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解放軍乾脆讓溫州籍戰士充當通訊員,越軍長年與中國對抗,能聽懂西南方言、粵語和普通話,但依然在溫州話面前敗下陣來——因此保持我國境內語言的多樣性還是很重要的,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方言或少數民族語言就會成為自帶加密屬性的「戰略資源」。
據報道,前幾年有兩個美國的語言學教授到北京,他們發現北京有一個公司專門在做中國的方言識別系統,就是通過電腦,聽一句話就可以判斷這是哪一個地方的方言,他們想要跟他們合作,想得到和參與開發這個軟體,但是後來就引起了中國有關方面的警覺,因為他們覺得這裡面好像不純粹是學術性的研究,因為如果它得到這個軟體的話,那麼非常明顯他可以利用在竊聽電話的時候,那麼他可以知道這是哪一種方言,然後他就可以進一步的來偵聽這種方言。所以歪果仁想學方言除非入贅,否則統統拒絕!珍愛方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