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態加密代碼
❶ 軟體加密與解密的目錄
《軟體加密與解密》
第1章 什麼是隱蔽軟體 1
1.1 概述 1
1.2 攻擊和防禦 5
1.3 程序分析的方法 6
1.4 代碼混淆 11
1.4.1 代碼混淆的應用 13
1.4.2 混淆技術概述 17
1.4.3 被黑客們使用的代碼混淆技術 21
1.5 防篡改技術 27
1.5.1 防篡改技術的應用 27
1.5.2 防篡改技術的例子 29
1.6 軟體水印 30
1.6.1 軟體水印的例子 32
1.6.2 攻擊水印系統 34
1.7 軟體相似性比對 36
1.7.1 代碼剽竊 36
1.7.2 軟體作者鑒別 37
1.7.3 軟體「胎記」 38
1.7.4 軟體「胎記」的案例 40
.1.8 基於硬體的保護技術 41
1.8.1 把硬體加密鎖和軟體一起發售 42
1.8.2 把程序和cpu綁定在一起 43
1.8.3 確保軟體在安全的環境中執行 43
1.8.4 加密可執行文件 44
1.8.5 增添物理防護 45
1.9 小結 46
1.9.1 使用軟體保護技術的理由 46
1.9.2 不使用軟體保護技術的理由 47
1.9.3 那我該怎麼辦呢 47
1.10 一些說明 48
第2章 攻擊與防禦的方法 49
2.1 攻擊的策略 50
2.1.1 被破解對象的原型 50
2.1.2 破解者的動機 52
2.1.3 破解是如何進行的 54
2.1.4 破解者會用到的破解方法 55
2.1.5 破解者都使用哪些工具 58
2.1.6 破解者都會使用哪些技術 59
2.1.7 小結 69
2.2 防禦方法 70
2.2.1 一點說明 71
2.2.2 遮掩 73
2.2.3 復制 75
2.2.4 分散與合並 78
2.2.5 重新排序 80
2.2.6 映射 81
2.2.7 指引 84
2.2.8 模仿 85
2.2.9 示形 87
2.2.10 條件—觸發 88
2.2.11 運動 90
2.2.12 小結 91
2.3 結論 92
2.3.1 對攻擊/防禦模型有什麼要求 92
2.3.2 該如何使用上述模型設計演算法 93
第3章 分析程序的方法 94
3.1 靜態分析 95
3.1.1 控制流分析 95
3.1.2 數據流分析 103
3.1.3 數據依賴分析 107
3.1.4 別名分析 109
3.1.5 切片 115
3.1.6 抽象解析 116
3.2 動態分析 118
3.2.1 調試 118
3.2.2 剖分 129
3.2.3 trace 132
3.2.4 模擬器 135
3.3 重構源碼 137
3.3.1 反匯編 139
3.3.2 反編譯 146
3.4 實用性分析 155
3.4.1 編程風格度量 156
3.4.2 軟體復雜性度量 158
3.4.3 軟體可視化 159
3.5 小結 162
第4章 代碼混淆 163
4.1 保留語義的混淆轉換 164
4.1.1 演算法obfcf:多樣化轉換 164
4.1.2 演算法obftp:標識符重命名 170
4.1.3 混淆的管理層 173
4.2 定義 177
4.2.1 可以實用的混淆轉換 178
4.2.2 混淆引發的開銷 181
4.2.3 隱蔽性 181
4.2.4 其他定義 182
4.3 復雜化控制流 183
4.3.1 不透明表達式 183
4.3.2 演算法obfwhkd:壓扁控制流 184
4.3.3 使用別名 186
4.3.4 演算法obfctjbogus:插入多餘的控制流 191
4.3.5 演算法obfldk:通過跳轉函數執行無條件轉移指令 195
4.3.6 攻擊 198
4.4 不透明謂詞 201
4.4.1 演算法obfctjpointer:從指針別名中產生不透明謂詞 202
4.4.2 演算法obfwhkdopaque:數組別名分析中的不透明值 204
4.4.3 演算法obfctjthread:從並發中產生的不透明謂詞 205
4.4.4 攻擊不透明謂詞 207
4.5 數據編碼 211
4.5.1 編碼整型數 213
4.5.2 混淆布爾型變數 217
4.5.3 混淆常量數據 220
4.5.4 混淆數組 222
4.6 結構混淆 226
4.6.1 演算法obfwcsig:合並函數簽名 226
4.6.2 演算法obfctjclass:分解和合並類 229
4.6.3 演算法obfdmrvsl:摧毀高級結構 232
4.6.4 演算法obfajv:修改指令編碼方式 239
4.7 小結 243
第5章 混淆理論 245
5.1 定義 248
5.2 可被證明是安全的混淆:我們能做到嗎 249
5.2.1 圖靈停機問題 250
5.2.2 演算法reaa:對程序進行反混淆 252
5.3 可被證明是安全的混淆:有時我們能做到 254
5.3.1 演算法obflbs:混淆點函數 254
5.3.2 演算法obfns:對資料庫進行混淆 261
5.3.3 演算法obfpp:同態加密 263
5.3.4 演算法obfcejo:白盒des加密 267
5.4 可被證明是安全的混淆:(有時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72
5.4.1 通用混淆器 273
5.4.2 混淆最簡單的程序 276
5.4.3 對混淆所有程序的不可能性的證明 277
5.4.4 小結 278
5.5 可被證明為安全的混淆:這玩兒還能成嗎 279
5.5.1 跳出不可能性的陰霾 280
5.5.2 重新審視定義:構造互動式的混淆方法 281
5.5.3 重新審視定義:如果混淆不保留語義又當如何 283
5.6 小結 286
第6章 動態混淆 288
6.1 定義 290
6.2 代碼遷徙 292
6.2.1 演算法obfkmnm:替換指令 293
6.2.2 演算法obfagswap:自修改狀態機 296
6.2.3 演算法obfmamdsb:動態代碼合並 307
6.3 加密技術 311
6.3.1 演算法obfcksp:把代碼作為產生密鑰的源泉 312
6.3.2 演算法obfagcrypt:結合自修改代碼和加密 318
6.4 小結 324
第7章 軟體防篡改 325
7.1 定義 327
7.1.1 對篡改的監測 328
7.1.2 對篡改的響應 331
7.1.3 系統設計 332
7.2 自監測 333
7.2.1 演算法tpca:防護代碼之網 335
7.2.2 生成hash函數 338
7.2.3 演算法tphmst:隱藏hash值 342
7.2.4 skype中使用的軟體保護技術 349
7.2.5 演算法rewos:攻擊自hash演算法 352
7.2.6 講評 356
7.3 演算法retcj:響應機制 357
7.4 狀態自檢 360
7.4.1 演算法tpcvcpsj:易遭忽視的hash函數 362
7.4.2 演算法tpjjv:重疊的指令 365
7.5 遠程防篡改 368
7.5.1 分布式監測和響應機制 368
7.5.2 解決方案 369
7.5.3 演算法tpzg:拆分函數 369
7.5.4 演算法tpslspdk:通過確保遠程機器硬體配置來防篡改 372
7.5.5 演算法tpcns:對代碼進行持續的改變 375
7.6 小結 376
第8章 軟體水印 378
8.1 歷史和應用 378
8.1.1 應用 379
8.1.2 在音頻中嵌入水印 382
8.1.3 在圖片中嵌入水印 383
8.1.4 在自然語言文本中嵌入水印 384
8.2 軟體水印 387
8.3 定義 388
8.3.1 水印的可靠性 389
8.3.2 攻擊 391
8.3.3 水印與指紋 392
8.4 使用重新排序的方法嵌入水印 392
8.4.1 演算法wmdm:重新排列基本塊 394
8.4.2 重新分配資源 396
8.4.3 演算法wmqp:提高可靠性 397
8.5 防篡改水印 400
8.6 提高水印的抗干擾能力 403
8.7 提高隱蔽性 408
8.7.1 演算法wmmimit:替換指令 409
8.7.2 演算法wmvvs:在控制流圖中嵌入水印 409
8.7.3 演算法wmcc:抽象解析 416
8.8 用於隱寫術的水印 421
8.9 把水印值分成幾個片段 425
8.9.1 把大水印分解成幾個小片段 426
8.9.2 相互冗餘的水印片段 427
8.9.3 使用稀疏編碼提高水印的可靠性 432
8.10 圖的編/解碼器 432
8.10.1 父指針導向樹 433
8.10.2 底數圖 433
8.10.3 排序圖 434
8.10.4 根延伸的平面三叉樹枚舉編碼 434
8.10.5 可歸約排序圖 435
8.11 講評 436
8.11.1 嵌入技術 437
8.11.2 攻擊模型 438
第9章 動態水印 439
9.1 演算法wmct:利用別名 443
9.1.1 一個簡單的例子 443
9.1.2 水印識別中的問題 445
9.1.3 增加數據嵌入率 447
9.1.4 增加抵禦攻擊的抗干擾性能 452
9.1.5 增加隱蔽性 455
9.1.6 講評 458
9.2 演算法wmnt:利用並發 459
9.2.1 嵌入水印的基礎構件 462
9.2.2 嵌入示例 467
9.2.3 識別 469
9.2.4 避免模式匹配攻擊 470
9.2.5 對構件進行防篡改處理 471
9.2.6 講評 473
9.3 演算法wmccdkhlspaths:擴展執行路徑 474
9.3.1 水印的表示和嵌入 474
9.3.2 識別 479
9.3.3 講評 480
9.4 演算法wmccdkhlsbf:防篡改的執行路徑 481
9.4.1 嵌入 481
9.4.2 識別 484
9.4.3 對跳轉函數進行防篡改加固 484
9.4.4 講評 485
9.5 小結 486
第10章 軟體相似性分析 489
10.1 應用 490
10.1.1 重復代碼篩選 490
10.1.2 軟體作者鑒別 492
10.1.3 剽竊檢測 495
10.1.4 胎記檢測 496
10.2 定義 497
10.3 基於k-gram的分析 501
10.3.1 演算法ssswawinnow:有選擇地記錄k-gram hash 501
10.3.2 演算法ssswamoss:軟體剽竊檢測 504
10.3.3 演算法ssmckgram:java 位元組碼的k-gram「胎記」 507
10.4 基於api的分析 509
10.4.1 演算法sstnmm:面向對象的「胎記」 510
10.4.2 演算法sstonmm:動態函數調用「胎記」 512
10.4.3 演算法sssdl:動態k-gram api「胎記」 513
10.5 基於樹的分析 514
10.6 基於圖的分析 518
10.6.1 演算法sskh:基於pdg的重復代碼篩選 518
10.6.2 演算法sslchy:基於pdg的剽竊檢測 521
10.6.3 演算法ssmcwpp:整個程序的動態「胎記」 522
10.7 基於軟體度量的分析方法 525
10.7.1 演算法sskk:基於軟體度量的重復代碼篩選 525
10.7.2 演算法sslm:基於度量的軟體作者鑒別 527
10.8 小結 532
第11章 用硬體保護軟體 534
11.1 使用發行的物理設備反盜版 535
11.1.1 對發行碟片的保護 536
11.1.2 軟體狗和加密鎖 541
11.2 通過可信平台模塊完成認證啟動 545
11.2.1 可信啟動 546
11.2.2 產生評估結果 548
11.2.3 tpm 550
11.2.4 盤問式驗證過程 551
11.2.5 社會可信性和隱私問題 553
11.2.6 應用和爭議 555
11.3 加密的可執行文件 556
11.3.1 xom體系結構 557
11.3.2 阻止重放攻擊 560
11.3.3 修補有漏洞的地址匯流排 561
11.3.4 修補有漏洞的數據匯流排 564
11.3.5 講評 565
11.4 攻擊防篡改設備 565
11.4.1 監聽匯流排——破解微軟的xbox 566
11.4.2 猜測指令——破解達拉斯半導體公司的ds5002fp微處理器 567
11.4.3 破解智能卡 570
11.4.4 非侵入式攻擊 573
11.4.5 主板級的保護 574
11.5 小結 576
參考文獻 578
❷ dpa鏄浠涔堝竵 浠涔堟槸dpa甯
DPA鍏ㄧО涓 Distributed Password Authentication錛 鍩轟簬鏁板瓧鐜伴噾鐨 鍖哄潡 閾炬妧鏈鍒嗗竷緋葷粺鐧誨綍瀵嗙爜璁よ瘉緋葷粺杞浠躲傝儲浜х綉緇滀俊鎮瀹夊叏鐜板湪宸茬粡鎴愪負姣忎釜浜洪兘蹇呴』鑰冭檻鐨勯毦棰橈紝鏍規嵁鍧楅摼鐨勫簲鐢ㄥ強鍏剁ぞ浼氱殑蹇呰佹э紝 DPAS 鏄涓栫晫涓婄涓涓絎﹀悎鏁板瓧閲戣瀺瑙勮寖鍜屽垎甯冨紡緋葷粺鍖哄潡 閾炬妧鏈鍒嗗竷寮忕郴緇燂紝 DPAS 寮鍙戣捐$殑鏁堟灉鏍規嵁浠g爜鍜屾堜緥鎻愰珮浜嗚よ瘉鍣ㄧ殑瀹夊叏緋繪暟浜掔敤鎬у拰鏄撶敤鎬с備互涓婂氨鏄痙pa鏄浠涔堝竵鐩稿叧鍐呭廣
DPAS 鐨勮韓浠介獙璇佸櫒鍔熸晥
DPAS 鐨勮韓浠介獙璇佸櫒 鏃ㄥ湪 甯鍔╃敤鎴峰紑灞曠櫥闄嗭紝騫跺噯浜堝湪欏甸潰鐨勪簰鑱旂綉鎶鏈榪愮敤浠ュ強鍚屼竴鏈烘拌懼囩殑瀹夊叏鎬ч槻鎶よ懼囦笂寤虹珛鐨勪拱鍗栧湪 DPAS 鍒嗗竷寮忔灦鏋勭敤鎴峰悕鍜屽瘑鐮侀獙璇佺郴緇熶腑錛岃稿氫嬌鐢ㄤ簡褰撲粖浜掕仈緗戞暟鎹瀹夊叏鍜屽姞瀵嗙畻娉曠殑縐戠爺鎴愭灉錛岄噸瑕佸寘鎷錛 hash 綆楁硶銆佸圭О鍔犲瘑銆佸圭О鍔犲瘑銆佺數瀛愮懼瓧銆佹湰浜轟釜浜烘暟瀛楄瘉涔︺佸悓鎬佸姞瀵嗐侀浂鐭ヨ瘑璇佹槑絳 DPAS 楠岃瘉緋葷粺錛屾槸涓涓渚濇嵁鍖哄潡閾懼簲鐢ㄥ簳灞傚姞瀵嗘妧鏈瀵規暟鎹淇℃伅榪涜屼匠鏄庤繍鍔ㄨ〃鍙樻崲緙栫爜鐨勭郴緇燂紝鍏墮獙璇侀樁孌墊槸緙栫爜 鏁版嵁鍔犲瘑銆佺牬瑙g殑鏁翠釜榪囩▼銆傛湰鏂囦富瑕佸啓鐨勬槸dpa鏄浠涔堝竵鏈夊叧鐭ヨ瘑鐐癸紝鍐呭逛粎浣滃弬鑰冦
❸ 計算機網路安全數據加密技術的運用
計算機網路安全數據加密技術的運用
在計算機網路的運行過程中,應用系統離不開數據的傳輸,不論是各種服務還是最基礎的運行都要通過數據的傳輸,所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是保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核心。認證認證技術的應用能有效的核實用戶的身信息,保障網路安全,其中最為常見的認證方式是數字簽名技術。
摘要: 隨著信息化普及范圍越來越大,網路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導致網路外部與內部均面臨這多項威脅,而加密技術則是保障網路安全的關鍵性技術,在網路安全防護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本文基於上述背景,從計算機網路安全現狀和加密技術應用現狀出發進行分析,並以此為依據,本文主要探討了數據加密技術在網路安全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 計算機網路安全;數據加密;應用
隨著計算機網路普及范圍越來越大,網路安全事件也越來越多,因此,用戶對網路的安全性能要求越發嚴格,尤其是信息數據的保密性能。有效保障網路安全是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一方面,老式的防病毒技術已無法滿足現在的加密標准要求,另一方面,網路上的惡意攻擊事件層出不窮。加密技術則是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主要技術,目前在計算機網路中應用廣泛,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信息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1計算機網路安全受到威脅的主要因素
1.1操作系統存在漏洞
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是所有程序運行的環境,作為整個電腦的支撐軟體,操作系統如果存在隱患,入侵者就有可能通過竊取用戶口令進一步操作整個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得到用戶個人殘留在各個程序中的個人信息;如果系統的CPU程序、系統掌管內存存在隱患,入侵者就可以利用漏洞導致計算機或伺服器癱瘓;如果系統在網路安裝程序、上傳文件等地方出現安全漏洞,在用戶的傳輸過程中入侵者就可以利用間諜程序進行監視,這些隱患都是通過不安全的程序進入操作系統,所以在日常操作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使用陌生軟體。
1.2網路安全隱患
網路是獲取和發布各類信息十分自由的平台,這種自由也導致了網路面臨的威脅較多。網路安全攻擊有傳輸線攻擊、計算機軟體的硬體攻擊、網路協議攻擊等,其中網路協議不安全因素最為關鍵。計算機協議主要有TCP/IP協議,FTPNFS等協議,如果入侵者利用協議中存在的漏洞,就能通過搜索用戶名得到機器的密碼口令,對計算機的防火牆進行攻擊。
2數據加密技術的原理
在計算機網路的運行過程中,應用系統離不開數據的傳輸,不論是各種服務還是最基礎的運行都要通過數據的傳輸,所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是保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核心。數據加密技術是按照某種演算法,將原來的文件或數據進行處理,使與原來的“明文”變為一段不可讀的代碼的“密文”,這種代碼只有通過相應的密鑰才能被讀取,顯示其原來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保護數據不被入侵者竊取、閱讀的目的。
3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中的應用
3.1數據加密
按照確定的密碼演算法將敏感的明文數據轉換成難以識別的密文數據,通過使用不同密鑰,可用同一種演算法把相同的明文加密為不同密文的數據保護方法叫做數據加密。數據加密的方式主要有節點加密,鏈路加密和端到端加密。在“網上銀行”興起的前提下,銀行網路系統的安全問題十分重要,數據加密系統作為新的安全措施顯現出許多優點,得到了各大銀行中採用,通過數據加密技術和網路交換設備的聯動,即在交換機或防火牆在運行過程中,各種數據流信息會上報安全設備,數字加密系統對上報的信息和數據流進行檢測。在發現網路安全隱患時進行針對性的動作,並將安全事件的.反應動作發送給防火牆。通過交換機或防火牆精確地關閉或斷開埠,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效果
3.2密鑰技術
密鑰的作用是加密和解碼數據,分私人和公用兩種。私人密鑰的安全性現對較高,因為得到了使用雙方的認可,但當目的不同所需的密鑰不同時會出現麻煩和錯誤,而公用密鑰操作簡單,可以彌補這個缺點。在操作時傳輸方用公用密鑰,接收方用私人密鑰,就很好的解決了問題,並且數據安全性較高。例如:使用信用卡時,商家的終端解密密鑰能解開並讀取用戶信息,再將信息發送到發行信用卡的公司,能確定用戶使用許可權但不能獲取用戶信息,達到方便且安全的效果。
3.3數總簽名
認證認證技術的應用能有效的核實用戶的身信息,保障網路安全,其中最為常見的認證方式是數字簽名技術。此技術以加密技術為基礎,對加密解密技術方式進行核實,採用最多的應用是公用密鑰的數字簽名和私人密鑰的數字簽名。如上文所述,私人密鑰的數字簽名是通過雙方認證的,可能會存在一方篡改信息的情況,此時要引入第三方認證,公用密鑰就避免了這種麻煩。例如在國內稅務行業中,數字簽名認證為網上稅務業務的辦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4結語
綜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時代的更新十分迅速,網路惡意攻擊和木馬病毒等也層出不窮,操作系統技術再高還是會有安全漏洞。所以,建立完善的防護體系,注重管理網路安全應用才能有效的保護信息安全,因此,技術人員要跟隨網路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安全防護系統,才能更好的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郭其標.基於同態加密的無線感測器網路安全數據融合分析[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5):76-79.
[2]於海龍.網路安全中的信息加密[J].青春歲月,2015,(4):574-575.
[3]李帥.淺析加密技術在網路安全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18):23-24,28.
;❹ 資料庫安全網關有什麼功能特點
漁翁信息資料庫安全網關有以下功能特點:
1.國內首次實現了對資料庫的完整加密保護⌄2.全部採用國產密碼技術,全部適配國產環境,自主可控。
3.國內首次實現了全庫同態加密狀態下的資料庫增、刪、改、查等常規操作。
4.核心性能及安全性接近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SQL響應時間達微秒級,緩存命中率為98.9%,對復雜SQL密文查詢速度比普通加密方案高10倍以上。
5.原應用系統代碼「零改動」,達到應用數據透明加密。
6.應用模式支持一台網關對多個應用多個資料庫並行處理,大幅降低系統應用復雜度和運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