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信訪問題的說明

信訪問題的說明

發布時間: 2023-11-28 20:25:21

1. 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

信訪工作作為各級黨政部門與群眾聯系,群眾與黨政機關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在構建和諧社會這一戰略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最直接、最現實、最有效的群眾工作。信訪在公民政治參與、訴求表達、糾紛解決和權利救濟等方面承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進一步加強和開展好信訪工作,始終是密切與人民群眾聯系,解決好各種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途徑和方式之一。目前,信訪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問題。

一、當前信訪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個別領導幹部的思想認識和服務意識不到位。

一是思想認識和工作方法不到位。有的單位和部門領導幹部一方面在對待群眾上訪時態度不夠熱情、工作不夠積極、解決問題的力度不夠大,沒有顧及到群眾的利益和意見,另一方面在對待上級部門交辦的信訪案件時,採取應付了事的態度,沒有去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在案件的處理過程中也是草率行事,沒有將工作立足點和目的放在徹底化解矛盾上,致使辦理案件質量不高,群眾反復上訪和越級上訪。二是決策制定不夠民主。有的單位和部門在決策過程中不夠科學民主,不注重聽取民意,政策制定的連續性、權衡性和利民性考慮不夠,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也沒有注意做好前期宣傳工作,經常採取強硬的工作態度,容易激發社會矛盾,造成群眾上訪。三是工作作風不夠踏實。一些單位和部門的領導為出政績,在實施工程或制定政策時完全不顧群眾的實際承受能力,做一些有違民意、失去民心的「形象工程」,致使群眾利益受損,引發群眾集體上訪;四是宣傳工作不到位。深入人心的宣傳教育工作是提高認識、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有的單位和部門對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沒有對群眾進行及時到位的宣傳解釋,使得群眾對問題的認識不夠,在對待新事物時不能理性對待而引發矛盾。

(二)群眾的思想觀念上存在著很多誤區。

一是群眾在碰到問題時首先考慮的不是要按照信訪程序訴求,也不會去找基層政府和具體部門,而是片面的認為,不管什麼問題只有找到上級部門和大領導就能很快解決,只要上級部門和大領導批了字,下面的部門才會去把事情辦好。二是認為不論碰到什麼問題,多找幾個部門和領導反映總不會錯,參與信訪的部門越多問題就能更快的得到解決。三是不管有理無理,先鬧再說,政府就是怕人多、怕人鬧,試圖通過製造輿論壓力和群眾壓力來達到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四是群眾的法律意識淡薄,很多涉法問題也希望通過到政府部門上訪來解決,有相當一部分人受「法不責眾」錯誤觀念的影響,法律意識淡薄,遇到不符合自己意願的事,就糾集眾人上訪鬧事,憑借「法不責眾」這個護身符逃避懲罰。有部分群眾中一直存在著這樣錯誤的認識:政府權力大,政府可以「管」法院,同時,各級黨政部門對上訪問題的重視程度也遠遠超過其他問題,這也導致不少人信「訪」不信法。

2. 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怎麼寫

1、信訪矛盾突出

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體制的改革,市場競爭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大,社會與企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導致社會中的不和諧因素顯著增多,社會矛盾日漸激化。

2、信訪人員認知存在問題

部分信訪人員對已經解決了的信訪問題心存不滿,或對已被認定為不受理的信訪事件不認同,存在有「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的錯誤思想,從而採取反復多次集訪的形式,以期可以擴大影響力,引起相關領導部門的重視。

3、處理難度增大

由於受到經濟發展形勢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在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放緩發展步伐,以至於一些信訪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但是,社會的發展也使得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不斷強化,以至於信訪的組織化程度與激烈化程度不斷上升,企業過去存留的問題與當前的實際問題相互影響,進而使問題更加復雜化,以至於信訪工作的處理難度不斷加大。

信訪不足

基層群眾基礎薄弱

信訪工作的基層基礎工作薄弱,是引發群眾信訪的主要原因。從近年來的信訪情況看,有80%都發生在基層。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些縣市對抓好基層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信訪部門人員少,經費也得不到保障,工作處於被動應付狀態。

二是基層信訪工作網路不健全,存在設施簡陋、人員配備不齊、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沒有把問題及時消除在萌芽狀態。

三是信訪系統統一協調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信訪人因為一個問題可能同時找縣、市、省幾級信訪部門,由於沒有統一口徑,得到的答復可能就不一致,甚至引發信訪人進京上訪。

3. 信訪是什麼意思

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3)信訪問題的說明擴展閱讀:

信訪方式:

1、辦轉信

國務院1996年《信訪條例》規定了辦理信訪的總的原則是「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誰主管、誰負責」。2005年新《信訪條例》又強調「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其中分級負責、屬地或歸口辦理就產生了一個信訪機關是以辦信為主還是以轉信為主的問題。 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2003年指出,群眾信訪問題。

「80%以上是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所以,「分級負責」意味著,除基層之外,上級信訪部門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下轉信而不是辦信。

2、走訪

新《信訪條例》列舉了信訪的形式為「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並處處透出不鼓勵「走訪」,而鼓勵書信、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狹義「信訪」的信息。

特點:

1、主體的多方性,包括:被信訪人、信訪受理人、信訪人。

2、內容的復雜性,信訪內容涉及面寬,除信訪人反映的土地、腐敗、城建、勞動人事、民政、政法等問題外。

凡是生活中發生的涉及政治權力運行和政府職能行使的問題都可以信訪。由於信訪內容涉及多方利益和廣泛的社會關系,從而形成了信訪制度內容的復雜性。

3、形式的靈活性,除了傳統的書信和走訪形式以外,信訪的基本形式也在不斷增多,電子郵件、傳真、電話等都可以作為信訪的形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政府辦公網信息化建設,信訪的渠道在不斷增多,通過部門領導公布的微博、QQ等信息化手段來反映問題,可以做到信訪足不出戶。

4、運行的程序性,信訪制度運行的程序是指信訪的方式、步驟、路徑。程序性是指這些方式、步驟、路徑由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所規定,具有相對確定性,而不能是一種無序的狀態。

信訪案件的受理、轉辦審批、回復期限、督辦審查、答復上訪人的方式方法等均有相應的規定,各信訪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案件的終結也有相應的規定。

信訪講求程序性就是要以最小的運行成本換取最大的成效。

4. 信訪工作解決哪些問題

著我國各項改革的逐漸深化和社會關系的逐步調整,各類復雜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信訪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一些問題已經阻礙了信訪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作為一名鄉鎮信訪工作領導幹部,筆者結合農村信訪工作實際,對當前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如下思考:

一、當前農村信訪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領導幹部對信訪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一是認為抓信訪太牽扯精力,影響抓經濟建設,把信訪工作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二是認為上訪群眾多是「刁民」,對他們採取哄、攔、卡、壓的辦法,把政府機關與人民群眾對立起來。三是認為信訪工作是信訪部門的事,由信訪部門處理就行了,把自己與群眾割裂開來。四是認為信訪部門是「救火隊」、「擋箭牌」,有事時想到,無事時忘掉。

(二)地區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訪工作的難度

一是個別政策的制訂遠離實際,脫離群眾,造成了群眾對政府的不滿。二是對新政策出台後可能出現的情況預見不夠,准備不足,造成政府工作被動、形象受損。三是政出多門,口徑不一,造成操作困難、群眾不滿。四是執行政策不及時,不到位,損害了部分群眾的切身利益。

(三)群眾思想觀念上存在誤區

一是信「上」不信「下」。有問題不找基層政府和具體部門,認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門、大領導才能解決問題。二是信「多」不信「少」。其一是認為不論什麼事,多找幾個部門和領導反映總不會錯,多多益善。其二是認為參與信訪的人越多問題解決得就越快。三是信「鬧」不信「理」。不管有理無理,先鬧再說,認為「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四是信「訪」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問題,也要到政府部門上訪解決。

(四)個別幹部素質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造成群眾不斷上訪

一是一些基層領導幹部只重視抓經濟、謀發展,不注重社會效益,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不夠重視,甚至對群眾的上訪徵兆置若罔聞,既不想辦法解決問題,也不採取任何預防措施,把群眾「逼」上上訪之路。二是一些領導為出政績,不顧群眾的實際承受能力,辦一些諸如「形象工程」之類的違民意、失民心的事,引發群眾集體上訪。三是個別領導幹部擺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問題不主動與群眾溝通,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從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對立。四是一些領導幹部不能嚴格自律,辦事不堅持原則,甚至以權謀私,引發群眾的強烈不滿。

二、做好農村信訪工作的對策措施

面對當前的形勢,必須採取以下措施,把做好信訪工作作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

(一)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各級領導幹部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調查了解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密切關注群眾的思想動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針對性地解決好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從而實現變群眾上訪反映問題為領導幹部主動下基層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預防。各職能部門、基層單位,尤其是信訪部門,要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拓寬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時獲得預警性、超前性、深層次的上訪信息。在此基礎上,客觀分析問題,制定工作預案,服務領導決策,把信訪苗頭消除在內部,化解在基層,解決在初始。三是變單純信訪為綜合治理。信訪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把群眾信訪問題都看成是信訪部門的事。大多數信訪是反映某個部門、單位或某幾個部門、單位的問題,這些問題最終還要靠這些部門和單位來解決。只有各部門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認真履行職責,才能真正解決群眾的信訪問題。

(二)加大宣傳疏導工作的力度,努力做好上訪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要教育群眾依法有序上訪,要讓群眾明白處理信訪問題在基層而不是在上級,解決信訪問題靠法規而不是靠領導。第二,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第三,要疏與堵相結合。對於一般性的群眾上訪,採取教育疏導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對於惡意糾纏、影響機關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後果的上訪,必須堅決批評制止,情節嚴重、影響較大的,可移送公安部門依法查處。

(三)以誠相待,認真做好日常信訪接待

一是態度要親和。接待來訪,自始至終都要態度親和,語氣平和,切忌簡單粗暴。來訪群眾一般都是來自基層,他們是弱勢者,或是反映情況,或是提出建議、意見以及訴訟請求,或是因有困惑與困難希望得到幫助和解決。接待人員的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的話,都能讓他們感到溫暖和親切。二是要耐心傾聽。聽是一門學問,良好的傾聽能最大限度地取得上訪者的信任和釋放他們的怒氣。對來訪群眾講的每一句話都要仔細傾聽,即使是表述不清晰的來訪者,也要不厭其煩地邊問邊聽,弄明白原委,讓上訪者將情緒發泄完後再解釋政策,給予答復。三是要詳細記錄。對來訪的情況進行規范的記錄,對口頭形式提出的投訴請求,應當記錄信訪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和請求、事實、理由,並讓來訪者在記錄上簽名確認,讓對方在你的認真記錄過程中感到你對他的尊重和對上訪事項的重視。四是要語言准確。在表述上要准確、嚴謹、形象,讓上訪者聽後無歧意,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要使用普通話,雖然普通話不及地方方言讓群眾感到親近,但卻更規范,更能讓上訪者感到是在國家機關中反映情況,而不是自己家裡閑聊,讓上訪者自覺注意自身行為的規范,不放任。五是要及時答復。對初訪者的及時解答能較好地防止重復訪和越級訪。對能一次性答復的問題要及時答復,同時注意講明講透有關政策和法律規定,不要留下模糊不清的概念給上訪者,不能讓無理纏訪者心存僥幸,要讓有理者心中踏實,信任政府,相信政策。

熱點內容
路由器管理密碼是什麼忘了怎麼辦 發布:2025-01-19 20:34:35 瀏覽:427
java方法定義 發布:2025-01-19 20:20:50 瀏覽:404
kr腳本 發布:2025-01-19 20:17:41 瀏覽:518
幫我開啟存儲 發布:2025-01-19 20:17:39 瀏覽:813
s9存儲縮水 發布:2025-01-19 20:08:06 瀏覽:335
2b2t的伺服器編號是什麼 發布:2025-01-19 19:58:55 瀏覽:874
androidstudio下載與安裝 發布:2025-01-19 19:58:14 瀏覽:560
拉鉤演算法 發布:2025-01-19 19:58:14 瀏覽:866
python中讀取文件 發布:2025-01-19 19:37:26 瀏覽:369
網吧電腦連接到steam伺服器錯誤 發布:2025-01-19 19:37:17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