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量公式
Ⅰ 1Mbps帶寬能同時接受多少人訪問網站伺服器需要多大帶寬
1M帶寬可以支持的同時在線人數大概為17個。N M帶寬可以支持的同時在線人數大概為N*17個。人數越多,需要寬頻越大。
影響在線人數的因素
一、訪問量
二、網站類型:如果是出文字的網站(如小說站),1M帶寬頻動日均5000IP。如果是普通網站有圖片,有文字、論壇、新聞資訊類型網站 大概1M能帶一千IP。考慮到高峰期並伏拿逗發,1M高峰期還會卡。(最低配 單核CPU+512內存。1千IP CPU佔用10%左右,內存200到300之間)。
下面根據影響因素計算下1M帶寬能同時承受多少人在線(以網路狀況良好為前提)
1、 打開網站8秒原則;
2、 評判的只是:用戶從雲伺服器下載文件的速度;
3、 頁面的標准尺寸大小為:60KB;
參考公式:支持連接敏租個人 = 伺服器帶寬/頁面尺寸大小
通過計算大致結果是,1Mbps的帶寬(伺服器的1M帶寬最快上下速度能達到1M/s,跟我們家用的帶寬稍有區別)支持的連接數為:17個
因此,N M帶寬可以支持的同時在線人數大概為N*17個。
(1)訪問量公式擴展閱讀:
帶寬 /8 =流量(常說的網速),1 Mps / 8 = 1024 Kps / 8 = 128 k/s。
1M帶寬是指上行最高512K下行最高1024K,連接速度只是指你連接到某某伺服器的實時速度,下載與選擇的下載伺服器有關,缺賣如果連接速度快下載速度當然最好了。所以測試的網速只是連接到測試伺服器的網速與下載無關。
上行帶寬就是本地上傳的帶寬,一般server的上傳帶寬需求比較大。
下行帶寬就是客戶從server上下載文件的帶寬就稱為下行帶寬。網速和帶寬是兩者密不可分。寬頻理論最大速度512k=512kbps=512k bits/s=64k bytes/s,1M=1024kbps=1024k bits/s=128k bytes/s等。
Ⅱ 流量和流速計算公式
流量和流速的方程為:流速乘以橫截面積就是流量。他兩個是正比例關系。
Q=Sv=常量。(S為截面面積,v為水流速度)(流體力學上長用Q=AV),單位是立方米每秒。
流速與壓力的關系是「伯努利原理」。
最為著名的推論為:等高流動時,流速大,壓力就小。
丹尼爾·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伯努利原理」。
這是在流體力學的連續介質理論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學所採用的基本原理,其實質是流體的機械能守恆。
即:動能+重力勢能+壓力勢能=常數。
其最為著名的推論為:等高流動時,流速大,壓力就小。
伯努利原理往往被表述為p+1/2ρv2+ρgh=C,這個式子被稱為伯努利方程。
式中p為流體中某點的壓強,v為流體該點的流速,ρ為流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h為該點所在高度,C是一個常量。
它也可以被表述為p1+1/2ρv12+ρgh1=p2+1/2ρv22+ρgh2。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伯努利方程是由機械能守恆推導出的,所以它僅適用於粘度可以忽略、不可被壓縮的理想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