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加密方式
mysql資料庫的認證密碼有兩種方式,mysql
4.1版本之前是mysql323加密型清伍,mysql
4.1和之後的版本都是mysqlsha1加密,mysql資料庫中自帶old_password(str)和password(str)函數,它們均卜或可以在mysql資料庫里進行查詢,前者是mysql323加密,後者是mysqlsha1方式加密。
(1)以mysql323方式加密
selectold_password(');
(2)以mysqlsha1方式加密
select
password(');
mysql323加密中生成的是16位字元串,而在mysqlsha1中生存的是41位字元串,其中*是不加入實際的密碼運正辯算中,通過觀察在很多用戶中都攜帶了"*",在實際破解過程中去掉"*",也就是說mysqlsha1加密的密碼的實際位數是40位。
❷ sql數據加密有幾種方法
對sql中的數據進行加密,有5種方法,
1、利用CONVERT改變編碼方式:
利用該函數把文字或數據轉換成VARBINARY。但該方式不具備保護數據的能力,僅避免瀏覽數據的過程中能直接看到敏感數據的作用。
2、利用對稱密鑰:
搭配EncryptByKey進行數據加密。使用DecryptByKey函數進行解密。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大數據量。因為對稱密鑰的過程耗用資源較少。
3、利用非對稱密鑰:
搭配EncryptByAsymKey進行數據加密。使用DecryptByAsymKey函數進行解密。用於更高安全級別的加解密數據。因為耗用資源叫多。
4、利用憑證的方式:
搭配EncryptByCert進行加密和DecryptByCert函數進行解密。比較類似非對稱密鑰。
5、利用密碼短語方式:
搭配EncryptBypassPhrase進行加密,使用DecryptByPassPhrase函數來解密。可以使用有意義的短語或其他數據行,當成加密、解密的關鍵字,比較適合一般的數據加解密。
(2)資料庫加密方式擴展閱讀:
sql資料庫的組成:
在正式學習SQL語言之前,首先讓我們對SQL語言有一個基本認識,介紹一下SQL語言的組成:
1、一個SQL資料庫是表(Table)的集合,它由一個或多個SQL模式定義。
2、一個SQL表由行集構成,一行是列的序列(集合),每列與行對應一個數據項。
3、一個表或者是一個基本表或者是一個視圖。基本表是實際存儲在資料庫的表,而視圖是由若干基本表或其他視圖構成的表的定義。
4、一個基本表可以跨一個或多個存儲文件,一個存儲文件也可存放一個或多個基本表。每個存儲文件與外部存儲上一個物理文件對應。
5、用戶可以用SQL語句對視圖和基本表進行查詢等操作。在用戶角度來看,視圖和基本表是一樣的,沒有區別,都是關系(表格)。
6、SQL用戶可以是應用程序,也可以是終端用戶。SQL語句可嵌入在宿主語言的程序中使用,宿主語言有FORTRAN,COBOL,PASCAL,PL/I,C和Ada語言等。
SQL用戶也能作為獨立的用戶介面,供交互環境下的終端用戶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QL資料庫
❸ 資料庫怎麼加密
資料庫加密作為近年來興起的資料庫安防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這種基於存儲層加密的防護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資料庫明文存儲引起的泄密風險,也可以防止來自內部或者外部的入侵及越權訪問行為。從技術手段上來看,現今資料庫加密技術主要有三大類,分別是前置代理及加密網關方式、應用層加密方式以及後置代理方式,其中後置代理技術有有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分別為:基於視圖和觸發器的後置代理技術和基於TDE技術的加密技術。你與安華金和了解下吧,以前他們還專門有過相關文章介紹。
❹ 資料庫中用戶密碼通常用什麼加密方式
3des加密很常用
而且演算法很多
自己可以隨意改
自己設置個加密密鑰就行
用戶名沒必要加密
因為你這不是銀行的資料庫
感覺差不多就行,如果想萬全的話,還是要在資料庫的嚴密性上來做文章。。
❺ 資料庫中用戶密碼通常用什麼加密方式
早些時候是md5 後期是sha1 都是摘要演算法x0dx0a原密碼是無法發到郵箱的x0dx0ax0dx0a找回密碼是產生一個隨飢判褲機新密碼的哈希值然後把新密碼的哈沖茄希值寫入資料庫, 然後把新密碼發給用戶.x0dx0a用戶名一般無需加爛簡密
❻ 資料庫怎麼加密
安華金和資料庫加密的技術方案主要有三種種:包括前置代理、應用加密和後置代理。前置代理的技術思路就是在資料庫之前增加一道安全代理服務,對資料庫訪問的用戶都必須經過該安全代理服務,在此服務中實現如數據加解密、存取控制等安全策略;然後安全代理服務通過資料庫的訪問介面實現數據在O中的最終存儲。
安華金和資料庫加密 應用層加密方案的主要技術原理是:
(1) 應用系統通過加密API(JDBC,ODBC,C API等)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將加密數據存儲到Oracle資料庫中;
(2)
在進行數據檢索時,將密文數據取回到客戶端,再進行解密;
(3) 應用系統將自行管理密鑰。
後置代理的基本技術路線是使用「視圖」+「觸發器」+「擴展索引」+「外部調用」的方式實現數據加密,同時保證應用完全透明。
該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利用資料庫自身應用定製擴展能力,分別使用其觸發器擴展能力、索引擴展能力、自定義函數擴展能力以及視圖等技術來滿足數據存儲加密,加密後數據檢索,對應用無縫透明等最主要需求。後置代理方案的核心目標包括:A、實現在資料庫中敏感數據的按列加密;B、對應用提供透明的加密數據訪問;C、為加密數據提供高效的索引訪問;D、實現獨立於資料庫的許可權控制;E、調用國產的加密演算法。
目前在國內安華金和的資料庫加密產品是最成熟的,已經廣泛應用於運營商、中央部委等大型系統上。
❼ 資料庫怎麼加密
當數據被存儲時候被加密,它們被使用的時候就會自動加密。在其他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數據是否要被加密。SQL Server資料庫可以加密下列這些組件:密碼存儲過程,視圖,觸發器,用戶自定義函數,默認值,和規則。
在伺服器和用戶之間傳輸的數據密碼加密SQL Server自動將你分配給登陸和應吵豎用角色的密碼加密。盡管當你可以從主資料庫中直接察看系統表格而不需要密碼。你不能給對這種情況作出任何修改,事實上,你根本不能破壞它。
定義加密在有些時候,如果對對象進行加密是防止將一些信息分享給他人。例如,一個存儲進程可能包含所有者的商業信息,但是這個信息不能和讓其他的人看到,即使他們公開的系統表格並可以並遲看到對象的定義。這就是為什麼SQL Server資料庫允許你在創建一個對象的時候進行加密。為了加密一個存儲進程,使用下面形式的CREAT PROCEDURE 語句:
[;number]
[@
[VARYING][=][OUTPUT]]
[,]
[|ENCRYPTION|RECOMPILE,ENCRYPTION]
我們關心的僅僅是可選的WITH參數。你可以詳細說明ARECOMPILE或者ENCRYPTION,或者你可以同時說明它們。ENCRYPTION關鍵字保護SQL Server資料庫它不被公開在進程中。結果,如果ENCRYPTION在激活的時候系統存儲進程sp_helptext就會被忽視,這個存儲進程將被升蔽大存儲在用戶創建進程的文本中。
如果你不想要加密,你可以使用ALTER PROCEDURE,忽略WITH ENCRYPTION子句來重新創建一個進程。
為了能夠使用加密。用戶和伺服器都應該使用TCP/IP 用來連接。運行適當的Network Utility和檢查Force protocol encryption,看下錶,用戶和伺服器之間的連接將不會被加密。
加密也不能完全自由。當連接確定後源碼天空
要繼續其他的構造,並且用戶和伺服器必須運行代碼來解釋加密和解釋的包裹。這里將需要一些開銷並且當在編譯碼的時候會使進程慢下來。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❽ 資料庫系統的主要安全措施有哪些
方法一、資料庫數據加密
數據加密可以有效防止資料庫信息失密性的有效手段。通常加密的方法有替換、置換、混合加密等。雖然通過密鑰的保護是資料庫加密技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採用同種的密鑰源衫來管理所有數據的話,對於一些不法用戶可以採用暴力破解的方法進行攻擊。
但通過不同版本的密鑰對不同的數據信息進行加密處理的話,可以大大提高資料庫數據的安全強度。這種方式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在解密時必須對應匹配的密鑰版本,加密時就盡量的挑選最新技術的版本。
方法二、強制存取控制
為了保證資料庫系統的安全性,通常採取的是強制存取檢測方式,它是保證資料庫系統安全的重要的一環。強制存取控制是通過對每一個數據進行嚴格的分配不同的密級,例如政府,信息部門。在強制存取控制中,DBMS所管理的全部實體被分為主體和客體兩大類。主體是系統中的活動實體,它不僅包括DBMS被管理的實際用戶,也包括代表用戶的各進程。
客體是系統中的被動實體,是受主體操縱的,包括文件、基表、索引、視圖等等。對於主體和客體,DBMS為它們每個實例(值)指派一個敏感度標記。主客體各自被賦予相應的安全級,主體的安全級反映主體晌裂殲的可信度,而客體的安全級反映客體所含信息的敏感程度。對於病毒和惡意軟體的攻擊可以通過強制存取控制策略進行防範。但強制存取控制並不能從根本上避免攻擊的問題,但可以有從較高安全性級別程序向較低安全性級別程序進行信息傳遞。
方法三、審計日誌
審計是將用戶操作資料庫的所有記錄存儲在審計日誌(AuditLog)中,它對將來出現問題時可以方便調查和分析有重要的作用。對於系統出現問題,可以很快得找出非法存取數據的時間、內容以及相關的人。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上看,目前通過存取控制、數據加密的方式對數據進行保護是不夠的。因此,作為重要的補充手段,審計方式是安全的資料庫系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宴沖也是資料庫系統的最後一道重要的安全防線。
❾ 誰能簡單介紹下資料庫加密
一、資料庫加密是什麼?
資料庫加密技術屬於主動防禦機制,可以防止明文存儲引起的數據泄密、突破邊界防護的外部黑客攻擊以及來自於內部高許可權用戶的數據竊取,從根本上解決資料庫敏感數據泄漏問題。資料庫加密技術是資料庫安全措施中最頂級的防護手段,也是對技術性要求最高的,產品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二、資料庫加密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不同場景下仍在使用的資料庫加密技術主要有:前置代理加密、應用系統加密、文件系統加密、後置代理加密、表空間加密和磁碟加密等,下文將對前四種數據加密技術原理進行簡要說明。
1、前置代理加密技術
該技術的思路是在資料庫之前增加一道安全代理服務,所有訪問資料庫的行為都必須經過該安全代理服務,在此服務中實現如數據加解密、存取控制等安全策略,安全代理服務通過資料庫的訪問介面實現數據存儲。安全代理服務存在於客戶端應用與資料庫存儲引擎之間,負責完成數據的加解密工作,加密數據存儲在安全代理服務中。
2、應用加密技術
該技術是應用系統通過加密API(JDBC,ODBC,CAPI等)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將加密數據存儲到資料庫的底層文件中;在進行數據檢索時,將密文數據取回到客戶端,再進行解密,應用系統自行管理密鑰體系。
3、文件系統加解密技術
該技術不與資料庫自身原理融合,只是對數據存儲的載體從操作系統或文件系統層面進行加解密。這種技術通過在操作系統中植入具有一定入侵性的「鉤子」進程,在數據存儲文件被打開的時候進行解密動作,在數據落地的時候執行加密動作,具備基礎加解密能力的同時,能夠根據操作系統用戶或者訪問文件的進程ID進行基本的訪問許可權控制。
4、後置代理技術
該技術是使用「視圖」+「觸發器」+「擴展索引」+「外部調用」的方式實現數據加密,同時保證應用完全透明。核心思想是充分利用資料庫自身提供的應用定製擴展能力,分別使用其觸發器擴展能力、索引擴展能力、自定義函數擴展能力以及視圖等技術來滿足數據存儲加密,加密後數據檢索,對應用無縫透明等核心需求。
三、資料庫加密的價值
1、在被拖庫後,避免因明文存儲導致的數據泄露
通常情況下,資料庫中的數據是以明文形式進行存儲和使用的,一旦數據文件或備份磁帶丟失,可能引發嚴重的數據泄露問題;而在拖庫攻擊中,明文存儲的數據對於攻擊者同樣沒有任何秘密可言——如Aul、MyDul等很多成熟的資料庫文件解析軟體,均可對明文存儲的數據文件進行直接分析,並輸出清晰的、結構化的數據,從而導致泄密。
資料庫加密技術可對資料庫中存儲的數據在存儲層進行加密,即使有人想對此類數據文件進行反向解析,所得到的也不過是沒有任何可讀性的「亂碼」,有效避免了因數據文件被拖庫而造成數據泄露的問題,從根本上保證數據的安全。
2、對高權用戶,防範內部竊取數據造成數據泄露
主流商業資料庫系統考慮到初始化和管理的需要,會設置以sys、sa或root為代表的資料庫超級用戶。這些超級用戶天然具備數據訪問、授權和審計的許可權,對存儲在資料庫中的所有數據都可以進行無限制的訪問和處理;而在一些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中,除系統管理員,以數據分析員、程序員、服務外包人員為代表的其他資料庫用戶,也存在以某種形式、在非業務需要時訪問敏感數據的可能。
資料庫加密技術通常可以提供獨立於資料庫系統自身許可權控制體系之外的增強權控能力,由專用的加密系統為資料庫中的敏感數據設置訪問許可權,有效限制資料庫超級用戶或其他高許可權用戶對敏感數據的訪問行為,保障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