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訪問奧巴馬
『壹』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第幾次訪華
歷史的軌跡總有一些相似之處。37年前的冬日,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踏上中國國土就先到了上海,從這里,尼克松開始了他「改變世界一周」的「破冰之旅」;37年後的初冬,2009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首次訪華之旅,也在上海開啟,兩國關系史上新的一頁將從這里翻開。
首次國事訪問翻開兩國關系新的一頁
奧巴馬13日抵達日本,開始上任後首次亞洲之行。他將先後訪問新加坡、中國、韓國並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在4個國家中,中國是奧巴馬訪問時間最長的一站。他將停留4天3夜,足見奧巴馬對中國的重視。
「兩國只有通過緊密合作,才能實現在氣候變化、經濟復甦及核不擴散等關鍵問題上的目標。這正是美中展開戰略合作的目的。因此,我的訪華之行將非常重要。」奧巴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奧巴馬此次訪問的重中之重是與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會晤,會晤議題將涉及全球經濟、自由貿易、地區安全、氣候變化、清潔能源、防擴散、核安全等方面。」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這樣介紹奧巴馬的訪問。
「奧巴馬總統這次訪問,旨在鞏固美中關系,並將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洪博培說。
首位就職第一年內訪華的美國總統
2009年,邁入而立之年的中美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自奧巴馬今年1月就職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開局良好。奧巴馬將成為首位在就職第一年內就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與以往幾屆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中美關系都經歷先摩擦後合作的過程不同,奧巴馬就職以來,表現出了與中國合作的積極姿態,避免過去摩派山擦不斷、激梁起伏不定的情況。」中國駐美大使周文重說。
兩國利益交融之深前所未有
奧巴馬訪華前夕,中美貿易又起波瀾。先是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油井管加征高額反傾銷稅的初步裁決,後有中國商務部對美國部分汽車進行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案調查公告。
事實上,僅今年1至9月,美國就對華發起貿易救濟調查14起,涉案總額達58.4億美元。
「摩擦僅僅是兩國關系的支流。」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說,對於雙邊貿易額已3000多億美元的美中兩國而言,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況且這些摩擦在兩國貿易中僅占很小的比例。
盡管中美在貿易、軍事等領域時有摩擦紛爭,盡管評價兩國關系的各種論調層出不窮,但中美關系卻在以不可逆轉的態勢向前發展。
茫茫太平洋,橫亘在中美之間,卻阻隔不了平均每天5000多人次來往於大洋兩岸,更阻隔不了現在一年3000多億美元的貿易往來。
「今天,中美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兩國合作面不斷擴大,雙方互有需要。這決定著現在中美關系處於一個相對平穩時期。」周文重明羨運說。
『貳』 奧巴馬訪問了幾次中國
奧巴馬訪問了三次中國。
第一次:美國總統奧巴馬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邀請,在2009年11月乘「空軍一號」專機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從15日深夜11點在雨中抵達上海,到18日下午5點飛離北京,奧巴馬在中國停留了約66個小時。
第二次:2014年11月10日,北京,美國總統奧巴馬抵達首都國際機場,准備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
第三次:2016年9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出席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
(2)國事訪問奧巴馬擴展閱讀:
訪華成果:
交流之旅:這種兩國領導人和決策者之間真誠和深入的面對面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它有助於增進互信與合作,維持新時期雙邊關系的發展勢頭。通過進行深入和建設性會談,中美雙方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這對推動美中關系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奧巴馬表示對中國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希望兩國議會間的對話和交往取得更多成果,增進相互了解,使兩國關系更加成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對中國定位更積極更肯定,承認中國作用更加突出。
發現之旅:從奧巴馬總統先前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對中國非常感興趣。但奧巴馬總統此前從來沒有來過中國,所以這次是個好機會,讓奧巴馬總統發現一個真實的中國。
他不但到了上海和北京,感受到一個充滿活力和迅速增長的中國,領略了中國的古老文明,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而復雜的挑戰,其中包括應對四千萬農村貧困人口和6800萬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生活問題,以及8000萬殘疾人口和兩千四百萬湧入城市的打工者的就業問題等等。
收獲之旅:此次國事訪問將對中美關系、增進雙方戰略互信、經濟合作與全球經濟復甦、地區和全球性挑戰,以及氣候、能源與環境等方面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例如,奧巴馬總統多次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在台灣等問題上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美同意就人權宗教進行對話;支持雙方建立人文交流機制,並且加強互派留學生合作;
中美聯合聲明強調了在未來兩國將在雙向互利的基礎上,深化兩國反恐、執法、科技、航天、民用航空、高速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衛生等領域的合作,並繼續推動兩軍關系取得更大的進展。在中美合作大廈的眾多構件中,貿易與能源是其中最重要的承重牆。
『叄』 美國新總統和俄合作影響俄中關系嗎
美國欲「超越」俄印關系 俄稱戰略合作不卜姿受影響
綜合外媒報道,26日,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美國總統副助理本·羅茲對媒體表示,白宮認為,美國正朝著「超越」俄印軍事合作的方向前進。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耐弊歷則稱,奧巴馬的訪印成果不會影響到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間的戰略合作關系。
羅茲稱,美國正在迅速行動,以便超越俄羅斯成為印度的軍用產品供應商。他表示,印度與俄羅斯在軍工行業有長期的合作夥伴關系。然而,華盛頓和新德里在這方面的關系正在得到加強,他聲稱,昌搜美方「非常有信心」改善該領域的關系。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伊戈爾 莫爾古洛夫則稱,俄羅斯與印度的關系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俄印關系具有獨立性。他表示,俄印不僅是戰略合作夥伴,同時也是好朋友,「特殊的優先關系將兩個國家聯系在一起」。莫爾古洛夫稱,莫斯科和新德里之間的關系不受外部影響。
奧巴馬1月25日至27日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作為應邀嘉賓,出席了星期一在新德里舉行的印度共和國日閱兵儀式。訪問期間,奧巴馬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會晤,達成了核能領域的合作共識,雙方將軍事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又延長10年。
『肆』 奧巴馬訪問過幾次中國
一次 奧巴馬於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對中國進行了訪問
『伍』 「我就在這里」的關鍵是「干什麼」
「我就在這里」的關鍵是「干什麼」
中國葯科大學 張志坤
「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
中國外交終於煥發出了有點振聾發聵的一響。這句話是針對美國說的。前不久,奧巴馬對亞洲四國進行了重要的國事訪問,當有人問到,奧巴馬訪問中國周邊四個國家而沒有訪問中國,中國對此有何評價的時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出「我就在這里」這句詩意般的語言。應該說,奧巴馬訪問不管有多麼重要,總是餘波漸減。但是,這句名言卻至今依然回聲繚繞、繞梁不絕,令人回味無窮。
奧巴馬訪問亞洲的戰略意義是深奧的,可這句話的意義恐怕比奧巴馬訪問的意義還更深奧。所以,對這樣一句有可能成為中國外交名言的話,非認真研讀不能得其真義,筆者也只好不揣冒昧,來一番管窺蠡測了。
第一,不同的人說這樣的話有不同的涵義
有人可能要把「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這句話理解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即「你愛來不來」。但是,仔細品味前言後語,又好像這並不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而是意有所指。但究竟意有何指呢?
對此,大概只能說,不同的人說這一句同樣的話,其涵義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一個獨守空房、深閨寂寞的怨婦說出這樣的話,那一定是對浪子丈夫說的,其中的怨懟、失望、期盼,諸般感情,可謂五味雜陳。
如果是一個打拚生意、市場弄潮的商人說出這樣的話,那一定是對顧客說的,這意味著一種自誇,其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硬氣十足。
如果是一個考古證今、談經論道的學者說出這樣的話,那一定是對天下群氓說的,這代表著一種自信,其中「你早晚也得拜我為師求我教你」的派頭十足。
但如果是外交官說出的呢?
說實話,以筆者淺薄的升備此見識,以為外交上還從來沒有這樣的語言,這句話算是開創性的,解釋權理應與發明權相統一,他人只能「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見性」了。
第二,吵迅「我就在這里」干什麼
顧名思義,「我就在這里」是一種靜態的描述,但「我就在這里」顯然是動態的而不會靜止不動,所以「我就在這里」這里這句名言的關鍵是在沒有說出來但卻人人明白的後半句中——「干什麼」。
「我就在這里」干什麼呢?
這大概也有截然不同的幾種狀態。
苦苦地等——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狀態,對此,曲藝文學,詩歌電滾絕影,都做了千般描寫、萬般展現。
我行我素——這也是一種可能的狀態,該幹啥幹啥去,比如商人,該怎麼吆喝繼續怎麼吆喝就是了。
自得其樂——這又是一種可能的狀態,老子就是真理,誰也拿我沒辦法,想說啥就說啥,愛誰誰。這種人,在中國可謂司空見慣。
那麼中國外交之「我就在這里」,也總得具體干點什麼才是。具體干點什麼呢?這就引出了下面的第三個問題
第三,中國應有足夠的戰略能動
面對日趨復雜緊張的宏觀戰略形勢,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們如古代的策士一般精心擘畫,至今已經為中國拋獻兩大件制勝法寶:
一曰「戰略定力」。當美國緊鑼密鼓地策劃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再平衡」的時候,「專家」「學者」們訓誡中國要「淡定」,要有戰略定力,不為美國的戰略舉措而有所動;
二曰「戰略耐心」。當美國「重返亞太」取得相當成果,開始力度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快地敲打中國的時候,「專家」「學者」們訓誡中國要有「耐力」,要篤定戰略上的「耐心」,對於來自美國的打擊不要激動,要強行忍受住,以最大的「耐力」展現戰略上的「耐心」,並稱這才是應有的戰略智慧。
上述兩件克敵制勝的絕世法寶,大概與「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存在相當的有機聯系,或者說,「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具體而生動地體現了「戰略定力」和「戰略耐心」。
但是,我們說,僅僅這樣是不行的。「戰略定力」也好,「戰略耐心」也罷,都無助於改善中國的戰略安全環境,也不可能指望這樣的「定力」與「耐心」給「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注入生機與活力,嚴峻的戰略局面推動中國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即「戰略能動」的階段。
所謂戰略能動,不是積極主動這樣的描述可以概括,而是指戰略上創造性、創新性的主動,這樣的主動才是具有哲學意義的能動。
顯然,要進行這樣的能動,只有「我就在這里」就遠遠不夠了,關鍵是干點什麼,中國必須在接下來做好「干什麼」的文章,既不能像怨婦那樣痴心苦等,也不能像商人那樣盲目自誇,更不能向專家那樣頑固自信,這樣的話,「你來,或者不來,我就在這里」才顯得有那麼一點英雄氣概。
『陸』 2011年寒假發生的國內外大事具體內容具體內容
我來告訴你!♤☆*✪¤❤❤☎☀♧
1月23日一一宏都拉斯國民黨議員胡安·奧蘭多·赫爾南德斯在新一屆國民議會第二次籌備會議上出任新一屆國民議會議長。
1月23日——伊朗一列由馬什哈德開往德黑蘭的火車發生出軌事故,至少造成8人死亡,12人受傷。
1月24日——河北省滿城縣突發山火綿延10公里,影響京昆高速公路。
1月24日——伊朗塔班航空公司一架載有157名乘客和13名機組人員的圖-154型客機在馬什哈德迫降時起火,造成46人受傷。
1月25日一一衣索比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83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37-800型客機從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機場起飛後不久墜入地中海,搜救人員已找到34具遇難者屍體。
1月25日一一2010年世界社會論壇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開幕,這是該論壇創建10年後第一次回到首次舉辦地進行。
1月26日一一斯里蘭卡舉行總統選舉。
1月27日一一第40屆「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東部小城達沃斯開幕。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改善世界狀況—重新思考、重新設計、重新建設」。
1月27日一一宏都拉斯當選總統波菲里奧·洛沃·索薩在該國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國家體育場正式宣誓就職。
1月27日一一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了其就任後的首份國情咨文。
1月28日——比利時東部城市列日一棟樓房發生煤氣爆炸事件,造成7人死亡,21人受傷。
1月28日一一涉及多名法國政要的「清泉」案在巴黎宣判,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被判無罪。
1月2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第十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開幕。
1月30日——廣州南站(廣州新客站)正式啟用,是武廣快線的南端起點站。
1月31日——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拒絕塔利班的和談條件。
1月31日一一非洲聯盟第14屆首腦會議在非盟總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開幕。
2月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第十屆委信拆員會第三次會議閉幕。
2月2日一一斯里蘭卡最高法院宣布,在上周舉行的總統選舉中獲得連任的拉賈帕克薩從今年11月19日開始第二個任期。
2月3日一一希臘議會投票選舉產生希臘新一屆總統,現任總統帕普利亞斯在議會300個席位中,獲得266票,再次當選希臘總統。
2月4日——受困印尼原始森林的中國登山隊成員孫冕發出消息,稱登山隊一行7人已經獲救。
2月4日一一在美國誕生的兩只中國大熊貓泰山和美蘭從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乘坐專機,在美國民眾依依惜別中踏上回鄉之旅。
2月5日一一第46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慧坦州會議在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庄園酒店開幕。
2月6日——鄭西高鐵正式開通,把鄭州到西安的時間縮短到兩小時。
2月7日——廣州第一條BRT快速公交系統—中山大道BRT開通。
2月7日——哥斯大黎加舉行總統選舉,執政黨民族解放黨總統候選人勞拉·欽奇利亞宣布在總統選舉中獲勝,成為該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2月7日——烏克蘭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
2月8日——烏克蘭總統選舉候選人、反對黨領袖亞努科維奇宣布自己在大選中獲勝,並敦促競爭對手、現任總理季莫申科辭職。
2月8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成功發射升空,本次奮進號搭載6名機組人員。
2月8日——美國康涅狄格州米德爾敦市一個在建發電廠當天發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12人受傷。
2月8日——東航與上航召開聯合重組工作總結大會,宣布東航上航聯合重組圓滿完成,雙方業務合作已廣泛開展。
2月10日一一阿富汗政府官員說,阿北部帕爾萬省薩朗山口連日來發生多次雪崩,已造成至少165人死亡。
2月10日——中國男足在東亞四強賽中以3:0大勝韓國隊,結束了在國際A級賽前蔽事中32年不勝韓國隊的歷史。
2月10日一一西撒哈拉問題有關各方開始在美國紐約州韋斯特切斯特縣舉行非正式談判。
2月11日——在溫哥華舉行的第122次國際奧委會全會投票選舉中,南京超越申辦對手波蘭的波茲南,以微弱的優勢獲得了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
2月12日至28日一一第21屆冬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
2月13日——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開幕
2月16日——溫哥華冬奧會中,中國選手申雪、趙宏博以創紀錄的216.57分奪得雙人滑奧運金牌,打破俄羅斯隊長達42年的對該項目金牌的壟斷,在合作18年後,終於奪得了中國體育史上首個花樣滑冰奧運會金牌!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溫哥華冬奧會中獲得的首枚金牌。
2月17日——溫哥華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決賽,中國女運動員王蒙以43秒048奪冠,實現兩連冠,創造了中國冬奧歷史。加拿大的聖格拉斯43秒707獲得亞軍,義大利的方塔娜43秒804摘取銅牌。
『柒』 奧巴馬在任時來過中國嗎
奧巴馬在任時過兩次中國。
第一次型禪是2009年10月15日-10月18日就任總統後的首次訪華。
第二次是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在北京期間,奧巴馬還前往故宮、長城參觀。此次亞洲四國之行,奧巴馬只在中國安排了參觀項目。美聯社評論說,「參觀到訪國的名勝古跡,體現了一位領導人對這個國家文化的尊重」。
(7)國事訪問奧巴馬擴展閱讀
奧巴馬表示,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正以嶄新的發展面貌步入21世紀,在國際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回顧美中關系的發展歷程,建交肆租罩30年來,兩國關系取得了長足進展,裂鬧雙方交往與聯系日益緊密。
兩國都致力於發展積極合作全面的關系,這為雙方在解決重大全球性問題上開展合作打開了大門。這些問題包括經濟復甦、清潔能源開發、應對氣候變化、核不擴散以及促進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等。美中關系正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巴馬訪華
『捌』 奧巴馬為什麼能當上總統
2007年2月,奧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他在競選中以「變革」為主題,強調結束伊拉克戰爭、實現能源自給停止減稅政策和普及醫療保險等,並承諾實現黨派團結、在國際上重建同盟關系、恢復美國領導地位。
2008年8月27日,他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2008年11月4日,他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當選第44任(第56屆)美國總統,並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正式宣誓就職總統;11月15日至18日,奧巴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內訪問中國的激稿美國總統。
(8)國事訪問奧巴馬擴展閱讀
奧巴馬執政後,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計劃,包括承諾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公司提供臨時稅收優惠,公司每提供一個新的崗位就能獲得3000美元的稅收減免;
允許美國家庭提前從殲兄養老金賬戶提明改孝取總額不超過1萬美元的資金;對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還貸的購房者,將其喪失住房抵押贖回權的期限寬限90天;呼籲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財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