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訪問學者2017
㈠ 趙長遂是哪裡人華光股份獨立董事
趙長遂:男,1945年11月出生,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於1987-1988年在美國CatholicUniversityofAmerica作訪問學者,先後擔任國家863計劃能源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專家、江蘇省政數脊沒薯納協常委、國際流化床燃燒會議常設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分會委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多相流測試技術專委會常委、中國可再生能源野羨學會生物質能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科協委員、江蘇省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外聘技術顧問等。現就任於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熱能工程研究所,兼任無錫華光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㈡ 東南大學博士訪學申請什麼時候
東南大學博士訪學申請每年慎塌的9月份。
申請條件:
1、申請者必須符合《東南大學2021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規定的報考條件。
2、現為我校學制內在讀碩士生(含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擬攻讀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
相關信息介紹:
截至2021年3月,東南大學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總佔地面積5888畝;有專任教師314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71人,碩士生導師2290人,兩院院士鄭檔15人。
有34個院系、84個本科專業;有34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8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有全日制在校生35355人,其中本科生16371人,研究生18984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東南大寬叢圓學
㈢ 王承祥是什麼意思
王承祥,男,博士,東南大學首席教授、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網路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教授、博導[1]、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執行院長[10]、歐洲科學院唯鉛院士[2][3][4]、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院士[1]、IEEE Fellow[5]、IET Fellow、中國通信學會會士[1]、2017-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IEEE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執行編委會成員(Executive EditorialCommittee Member)[1][6]、IEEE通信學會2019-2020年度傑出講師(IEEE ComSoc Distinguished Lecturer)[1][6]、2020年「十佳中國電子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 [7]、江蘇省雙創團隊領軍人才、江蘇省雙創人才[1][6]、2020年「AI 2000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獎」(AI 2000 MostInfluential Scholar Award Honorable Mention)獲得者[8]。王承祥於1997年和2000年在山東大學分別獲得電子與信息系統學士和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位,於 2004年在丹麥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獲得無線通信博士學位。
2022年1月,被評為「2021年度江蘇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6]。
中文名
王承祥
外文名
Cheng-Xiang Wang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籍貫
山東高密[11]
學業簡歷主要研究方向學術TA說
學業
於1997年和2000年在山東大學分別獲得電子與信息系統學士和通信與信息系統碩士學位,於2004年在丹麥奧爾堡大學獲得無線通信博士學位。
簡歷
2000至2001年,在德國漢堡工業大學擔任助理研究員;
2001至2005年,在挪威阿基德大學擔任研究員;
2004年1月至2004年4月,在德國西門子公司做訪問學者;
2005年6月,受聘為英國赫瑞瓦特大學講師,創建先進無線技術實驗室並擔任主任;
2009年8月,晉升為副教授(Reader);
2011年8月,晉升為正教授(Professor)[9];
2018年7月,擔任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
2019年3月,擔任罩山吵網路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雙聘教授[1][13];
2020年12月,擔任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執行院長[10][14]。
主要研究方向
王教授長期從事無線通信領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信道測量與建模、6G智能網路架構與關鍵技術、電磁資訊理論等[1]。因在無線通信領域的貢獻,於2020年8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因在車載網路無線信道建模領域的貢獻(for contributions to wireless channel modeling for vehicular networks),於2017年1月當選IEEE Fellow。
學術
已出版專著4部,書籍章節3章,發表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460多篇(其中IEEE核心期刊論文160多篇[1], ESI高被引論文26篇[1]),有14篇國際會議論文分別獲IEEE Globecom 2010、ICCT 2011、ITST 2012、IEEE VTC 2013-Fall、IWCMC 2015、IWCMC 2016、IEEE/CIC ICCC 2016、WPMC 2016、WOCC 2019、IWCMC 2020、WCSP 2020、CSPS2021和WCSP2021的「最佳論文獎」[1],發表的論文被引用18900多次物侍(Google Scholar,h-index=65[1])[15],是2017-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王教授擔任過16個國際期刊的編輯或客座編輯[4],包括6個IEEE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1-2017),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15-2017),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7-2009),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Special Issue o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Special Issue on Spectrum and Energy Efficient Desig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pecial Issue on Airbor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及IEEE Transactions on Big Data (Special Issue on Wireless Big Data)[1]。王教授在23個國際會議上被邀請作大會主旨報告(Keynote Speech)或特邀報告(Invited Talk)[1],在10個國際會議上做Tutorials[1][6],擔任過30多個國際會議的總主席(General Chair)、技術程序委員會主席(TPC Co-Chair)或分會主席(Track Co-Chair)等。主持或共同主持了 30 多項中國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英國工程與自然科學研究理事會(EPSRC)、歐盟以及工業界資助的項目[1][4]。
㈣ 東南大學訪客入校申請時間
入校前一天15點之前。東南大學訪客入校申請帆隱團時間是入校前一天15點之前,東南大學坐落於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並與江蘇省共態橘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之一。2017年,東南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名攜脊單。
㈤ 吳曉的人物介紹
現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腔攔亂支持計劃」資助對象,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江蘇省「衡遲六大人才高峰」項目資助對象; 瑞典皇家工學院(KTH)訪問學者;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南京城市科學研究會會員;《城市規劃》、《現代城市研究》等核心期刊特約審稿專家;東南大學「伍檔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資助計劃」的資助對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