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加密
『壹』 md5 為什麼 加鹽
原因:鹽被稱作「Salt值」,這個值是由系統隨機生成的,並且只有系統知道。即便兩個用戶使用了同一個密碼,由於系統為它們生成的salt值不同,散列值也是不同的。
MD5演算法的原理可簡要的敘述為:MD5碼以512位分組來處理輸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組又被劃分為16個32位子分組,經過了一系列的處理後,演算法的輸出由四個32位分組組成,將這四個32位分組級聯後將生成一個128位散列值。
(1)鹽加密擴展閱讀:
MD5相對MD4所作的改進:
1、增加了第四輪。
2、每一步均有唯一的加法常數。
3、減弱第二輪中函數的對稱性。
4、第一步加上了上一步的結果,這將引起更快的雪崩效應(就是對明文或者密鑰改變 1bit 都會引起密文的巨大不同)。
5、改變了第二輪和第三輪中訪問消息子分組的次序,使其更不相似。
6、近似優化了每一輪中的循環左移位移量以實現更快的雪崩效應,各輪的位移量互不相同。
『貳』 將鹽水倒入燒杯一直加密度
(1)此實驗中,液體從燒杯全部倒入量筒測體積時,燒杯壁粘液體,測得體積偏小,密度偏大;
故選C;大.
(2)為防止上述問題產生,先測燒杯液體總質量,倒出液體後再測燒杯液體質量,並讀出液體體積;用天平稱量時指針偏右,說明加的砝碼過大或游碼偏右.
故選BCAD,減少砝碼且移動游碼.
『叄』 請教一下QQ登錄中對密碼的加密鹽值是怎麼處理的,是md5 64位加密,但不知道鹽值是怎麼弄的。
一般web中sha,md5 加密演算法,鹽值為登錄名: password=DigestUtils.md5Hex(name+pwd);
上面應該是md5方式加密,一般來說有個秘鑰,相當於一個用於計算的字元串,比如說aa,那麼你的密碼123會用md5的方式和秘鑰aa進行計算,得到一個加密後的字元串。過程大概是這樣。秘鑰就是為了讓別人也用md5的方式給你解密的時候,猜不到秘鑰是多少,也不好解密。
『伍』 求教nodejs怎麼對密碼進行加鹽的hash加密
以前java項目最近打算用node.js重寫,但是加密這里實在沒搞定。java中加密是:1024次加鹽sha-1加密,
一個例子:salt:47998d63768aa877,密文:,明文:yunstudio2013
下面是java代碼:
private static byte[] digest(byte[] input, String algorithm, byte[] salt, int iterations) {
try {
MessageDigest digest = MessageDigest.getInstance(algorithm);
if (salt != null) {
digest.update(salt);
}
byte[] result = digest.digest(input);
for (int i = 1; i < iterations; i++) {
digest.reset();
result = digest.digest(result);
}
return result;
} catch (GeneralSecurityException e) {
throw Exceptions.unchecked(e);
}
}
我在js裡面是這么乾的,但是結果一直不對,代碼如下:
//
var hash = crypto.createHmac("sha1", 「47998d63768aa877」).update(「yunstudio2013」).digest(「hex」);
for (var i = 1; i < 1024; i++) {
hash = crypto.createHmac("sha1", 「47998d63768aa877」).update(hash).digest(「hex」);
console.log(hash);
}
『陸』 MD5加鹽 加密密碼,客戶端發給後台的是明文嗎
一般md5加密都是不可逆的,所以都是講明文進行加密後對比資料庫存儲的密文
『柒』 誰能幫我解密個加鹽的MD5
:377335 ?
這根本不是MD5 加密後的數字。。最起碼位數就不對。。
如 123456 對應的MD5加密後的密文是:
『捌』 從三維家的技術角度上看,有哪些舉措去保護用戶數據的安全
三維家一直以來對於用戶數據安全十分重視,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這些方式去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
1)通過賬號體系的鑒定後才提供系統的相關使用權,杜絕賬號越權行為;
2)通過數據讀取許可權來控制用戶行為、檢查行為合法權,確保只有合法許可權的用戶使用相應模塊;
3)對客戶信息、設計方案等核心數據進行加鹽加密,無解密演算法的人無法獲知數據的內容;
4)記錄賬號登錄信息日誌,關鍵事件可回溯;
5)對用戶數據進行定期自動歸檔,防止系統故障導致用戶損失;
6)記錄伺服器端操作日誌,內部人員訪問生產數據有跡可循;
7)不定期進行滲透測試、漏洞掃描,防範惡意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