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學者老師
1. 訪問學者如何聯系導師求取邀請函
以下內容來源於:厚 譜 教 育
申請方式:可以是自己提出,也可以請他人推薦或聯系本人再申請。
申請步驟:
第一種,如果對國外導師或大學較熟悉,就可以直接向其提出申請,要求該學校負責人或導師接受本人作為訪問學者,對方如有意,則會隨之發來邀請函。如果不熟悉,就要費些事。可以通過網路搜索本人所在專業的國外院校或研究所的排行榜,然後找到相應的網頁,通過查看academic找到主管訪問學者研究的機構負責人聯系方式,向其發出電子郵件申請,如該校有此項目或計劃,並願意接受申請,則該負責人或其秘書會要麼發出邀請、要麼推薦導師讓你聯系其人。
第二種,還可以通過網頁上的faculty名單,找到與自己專業相同或相近的老師(教授與副教授均可),向其提出申請,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申請,會要麼拒絕要麼推薦你一個網址要麼推薦幾個其他老師。
2. 訪學學者的概念是啥
訪問學者是 國家公派的某些公職人員 或者老師 到指定國家的大學深造 交流 交流期間 職務是保留的 並且享受國家每個月的補貼。 一般是1年
3. 國內訪問學者要自己聯系老師嗎
「國內」訪問學者?什麼意思?
如果是國外訪問學者,只需要聯系學校,選擇課程(或研究方向。它如果接納你,就說明它已經幫你安排好了老師(或合作者)。當然,如果你有選擇對象,你可以直接和他聯系,由他替你與校方協調。
希望回答的是你的問題。
4. 大學老師如何申請訪問學者
給蒙特利爾學院發去你的自然狀況,和申請,將你學歷的復印件也同時發過去,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獲獎證書。
5. 方偉蓉老師怎麼樣
方偉蓉老師優秀。
方偉蓉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兢兢碧笑業業,是中國葯科大學教授,葯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
方偉蓉,女,1978年11月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1年畢業於中國葯科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中國葯科大學葯理學襪慧橡專業碩士研究生,於2004年獲得碩士學位,並告旁留校任教。
6. 復旦大學 陳果 詳細資料
陳果:。 女,巧帶生於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復旦大學教師,陳果曾師從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哲學博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 1999年9月-2002年6月,復旦大學文科基孝世蘆地班,2002年9月-2005年1月,復旦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攻讀碩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6年7月-2007年1月,在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做訪問學者,2005年7月-9月在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大陸基督教哲學青年學者暑期密集班」做學者。 工作經歷: 2008年6月至今,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2005年5月,「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翻譯; 2004年-2005年,復旦大學哲學系《教牧心理學》及《宗教社會學》課程的助教和翻譯,任課教師: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 Whitehea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 Whitehead; 2002年9月-2004年6月,復旦大學「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師碩士班」英文教師; 2004年暑期,《人民畫報》上海總部實習記者。學生工作和社會活動; 1999年10月-2001年6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 獎勵與榮譽: 2007年,香港「道風」優秀博士生獎學金;美國中華基督教總會頒發的「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2006年,香港「道風」優秀博士生獎學金;美國中華基督教總會頒發的「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2005年,香港「道風」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2004年,香港「道風」優秀碩士生獎學金; 2003年,香港「道風」優秀碩士生獎學金。 專業研究成果: 2008年,撰寫的《耶穌為何如此言語?》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六輯) 2007年1月,上海基督教新教教會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調查報告(梗概),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五輯) 2007年1 月,翻譯的「學校教育的核心:論道德的形成和大學的教育 (美)邁克·貝梯(Mike Beaty)」以及因此撰寫的「面對繁多的一種堅持:展望大學中的道德教育」,發表於《基督教學術》(返扒第五輯) 2005年7月,撰寫的「『光』(理性) 與『影』(非理性) 編織的綺麗——評奧托的 《論神聖》」,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三輯)
復旦大學陳果介紹
----轉自復旦大學 陳果博客
在我還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的時候,家裡的長者就希望我進入大學之後能夠修讀藝術、哲學或宗教,因為這些學問不僅僅只是知識,更多是蘊含了生命。長輩們期待著我成長為一個懂得幸福,也會創造幸福的人,而幸福的本質意義不在於「活著」,而在於「生活」。外婆說:「沒有什麼東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會人成長成熟。」外公說:「漂亮的女人到處都是,美麗的女人卻寥寥無幾,希望你能成長為擁有大智慧的美麗女人。」母親說:「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做事前想好因果,並願意承擔就可以了。」一位人生的摯友說:「豪華的大餐和街邊的大餅油條都有此中的樂趣。」敬愛的復旦的我的導師說:「要愛人如己,聽起來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做起來並不容易啊!」……
就在這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話語中,我成長著;童年時捧著一盒奶油蛋糕就像小心翼翼地捧著自己一生的幸福,現在卻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成了「作一生的好人,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貴的尊嚴的好人」;原本認為「快樂」是多麼吸引人的東西,可是現在卻漸漸明白了:「樂」必然是「快」的,「心」卻不一定是「開」的,所以「開心」成了我新的追求:過去以為對人的關懷是偶爾的問候,後來終於發現「關懷」源於恰當時刻的默默陪伴,或者是他人疲憊時的一杯清茶。這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偶獲」,卻成了我生命的定格。
最後證明長輩的期望都被實現了,我從小接受了一些藝術方面的培養,也從家人的身上學會了如何做人。進入大學讀我本科的時候一直進行著文學、哲學和歷史的研習,尤其喜歡美學和藝術哲學,當時就冥冥中感覺到自己會很熱衷於一些有關玄想和冥思的東西,於是在進入研究生學習之前,我選擇了西方哲學作為自己的專業,專門研讀揭示一些玄奧真理的東西,自己也慢慢地學會放慢腳步看看周遭的風景。終於進入了博士的學習生涯,我選擇了宗教哲學,因為經歷了漫長的數十年的探究,我最終發現無論是藝術還是哲學,最後還是回歸於宗教的維度,回歸於一種超越性。因為個人對於玄奧事物的興趣以及對於內在精神的好奇,所以博士的學習方向集中於基督教的經驗結構。在復旦呆了很多很多年,去了香港進行基督教的研修,也去了北京探討宗教之間的對話,下一站就是溫哥華。
來到了溫哥華,經歷了那長長的夜,十多個小時的橫跨太平洋的飛翔,我告別了我發自內心熱愛和自豪的家園——上海,來體驗「遊子」的感受。一個月過去了,最初的新奇感、興奮感淡卻了,但更多的理性上的認識慢慢的浮現出來了。首先,我坦然的發現:我欣賞西方骨子裡對生活的熱愛和留心,對細微的生活細節的醉心享受和浪漫呈現,對他人的根本上的尊重。在面對美好自然時,我常常更感慨於片刻安寧的「發呆」,因為「發呆」就是無所思無所想無所懼無所憂,這是多麼珍貴的瞬間,也算是傳說中的「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粗淺體驗吧。其次,我深深地清楚了: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西方人」。我的骨髓里甚至頭發根里都埋下了中國的「種子」。雖然精緻的西點,漂亮的洋裝,友善的笑容,希臘式的或者歐洲風格的建築令我贊嘆,但是我還是喜歡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或者上海方言,還是喜歡泡飯榨菜臭豆腐乾,還是懷念那種「天人合一」「低調而內斂」的風骨。最後,我也明白:要做好一個中國人,要做好一門學問,要自由而坦盪盪地享受生活,就要打開視野,更要打開心扉,要有海納百川的肚量和實事求是的真精神。中國人要學的東西很多,可以發揚的好東西也很多。
我的內心滿滿地裝著感恩。我喜歡溫哥華的大自然的美麗,喜歡這里的人們可愛而純真的笑容,喜歡Regent College 的Atrium里灑滿陽光的溫暖,喜歡許志偉老師的智者之風和大家氣質,喜歡幫助我們順利學習生活的老師們的認真和細心,喜歡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說得自己都好感動啊!
說一句「謝謝」,對溫哥華的一切,因為在這里即將展開的半年生活將目睹我一段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歷;也對我在這里結識的好朋友,我的知己,很幸運地獲得了這樣一份友誼,彌足珍貴。
要學習的東西好多好多,永遠也學不徹底的,需要用一輩子傾心學習的就是——愛。
1. 什麼是孤獨?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根煙來裝深沉。
2. 什麼是寂寞?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療。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療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 人群的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脈,這僅僅是互為功利(確實有用,不過不會有真正的朋友);還有一種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這是廉價的交往。
4.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5. 孤獨不求外物,反求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為一種無上菩提的境界)。
6. 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牢籠。因為寂寞的人無所適從,焦躁不安。他們的思想從而貧瘠而荒蕪,產生自我厭棄感。
7. 他比煙花更寂寞。煙花綻放於無形,消失於烏有,當中是有短暫的釋放,伴隨而來的是無邊的寂寞。
8. 孤獨不是故作姿態,孤獨是一種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獨,孤獨沒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獨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裝出來的叫浮躁,那是一種虛榮心,是為了招攬目光。
9.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們很安靜,但是不冷清。多一個人就難免會有不能共同討論的話題,這就是一種分心,從一種不設防變成了一種社交。三個人的世界太擁擠。
10. 很多東西放到時間里去就能看清。要麼越走越遠,要麼越走越近。
11. 如果你把朋友當做了男女朋友的備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愛情。
12.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種孤獨。但是這種孤獨更美好,會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自如。因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設防。
13. 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東西都是不實用的東西(黃金、美女)。這種東西擁有了就該滿足,因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麼也不能給你。
14. 朋友不是附庸,不會只有贊同、妥協。朋友在現實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 有些所謂的傾訴、出氣筒,都是語言暴力。不該以「這是對朋友的信任」為借口。這是對友情的濫用。朋友不該承擔這種宣洩。Soul mate,靈魂上的一體,他\她不用承擔我的瑣事。
16. 朋友應是無用的。(此處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到自由自在。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瞭然。
17. 真正的朋友之間不是常聯系也沒有關系,隔上兩三年,電話那頭的人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需要經常聯系才能維護的所謂「友情」是不牢靠的,因為一旦不聯系,他們會斷。(我理解為:從來也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18. 兩個戴著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 人和人之間要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靠的太近,我們就會看見對方越多的缺點。兩塊石頭投入水裡,太近太近,水波就越會互相干擾。
20. 人對最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點。(某天你生病了,父母把你的葯煎好放到你的床邊。當有一天他們對你說:到桌邊來吃葯!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們變「壞」了呢?)
21. 當我看不見所有人的時候,我對他們產生了一種精神的凝望,這種凝望叫做思念。(有時候物理距離的增大,人的距離卻變得如此之近)。
22. 周圍的人太多,於是我們對人群淡漠。我們很多人喜歡旅行,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希望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避開別人?因為孤獨者即有趣者。孤獨是我自尋的消遣方式。
23. 我不裝QQ和MSN,因為我需要我自己的時間,很多東西沒有必要和別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無意地陷入某些對話中去。
24. 人是有「賤」性的。
7. 我研究生輔導老師是牛津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一般是的,不過訪學應該沒有正規的博士那麼厲害,一般只有一年時間,牛津大學那邊也不需要什麼考核,這邊學校有幾個推薦名額,在學校內部選拔出來後那邊就可以接收,如果是牛津大學的博士應該很厲害
8. 求雲南大學何博老師簡介
何博老師,好像是陝西人,博士,教授,哈佛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中國論辯界知名人士,雲南省辯論領域的領軍人物,雲南省考睜搭研政治輔導少壯派代表人物。參與雲南省多緩早仔家大型國企企業文化建擾汪設,致力於邊疆少數民族社會認同問題研究。專著、參著書籍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好像去雲南財經大學了。
9. 高中教師能到美國做訪問學者
高中教師想要成為美國訪問者,需要做以下的工作:
1)從國內來到美國做訪問學者,除了個別特例,一般都必須有足夠資金。美國校方資助可能性不大。
2)申請人必須有足夠的學術准備和英語語言知識以保證申請人在接收其的教育機構或其他研究機構進行整個過程的學習。
3)申請人必須出示材料證明接收學校為了指導其英語語言的學習做了特殊安排。
如果申請人的英文水平不足以讓其完成整個學業,學院須出具文件證明為其安排特殊培訓以提高其英語水平。
如果是參加醫學專業本科學習和培訓的人員,必須符合以下幾項特殊的規定。其中包括:必須已經通過外國醫學專業生考試;證明有足夠的英語知識。
必須在完成交流項目後回國居住兩年,必須計劃在美國停留的期限到達後離開。作為訪問學者赴美進行考察咨詢,教學或研究而不行醫的醫生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
4)申請者的學歷和職位越高越好。
學校的知名教授、研究員、博士等。
訪問學者選擇教授和研究組要明確,就是雙方合程度要高,訪問的時間不是特別長,雙方研究方向接近,可以省去很多麻煩,盡早出一些成果,對雙方都有利。
一般訪問學者申請去美國做訪問學者的申請步驟:
1)准備申請資料,包括研究計劃等。
2)聯系國外接收單位。
寫申請信
美方教授如何選擇訪問學者
訪問的要求,程序,時間,規劃, 研修計劃
拿到接受單位offer後准備簽證。
一般訪問學者去美國做訪問學者簽證准備工作如下:
美國大使館敦促學生及交流訪問學者於項目開始前兩個月面談簽證。
赴美學習熱度持續增長,申請簽證的學生數量超過以往。學生簽證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的審理時間可長達兩個月。
J1和J2簽證申請人在其交流項目開始之前的任何時間都可以被簽發簽證,因此使館建議J 簽證申請人盡早提出申請,以便預留足夠時間進行必要的簽證審理程序。但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的持有者只能比項目初始日期提前30天或更少天數入境美國。返美繼續同一交流項目的申請人不受此限制。
所有J類簽證申請人都應該提前做好准備, 以便能夠在面談時出示下列材料和其它任何與簽證申請有關的支持材料:
有效護照:如果護照將在距您預計抵美日期的六個月內過期、或已損壞、或護照上已無空白的簽證簽發頁, 請在前來面談之前先申請一本新護照。
10. 訪問學者是什麼
問題一:訪問學者是什麼意思? 一般國外的研究機構里外來的工作者分三類:研究生弗在讀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已經畢業的博士),訪問學者(已經拿到職稱並有自己的工作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你在國內是個副教授,和國外某個教授有合作,但是以對方為主,他們提供經費和思路,你去打工,你就是訪問學者。一般來講訪問學者的地位和收入還不如博士後,尤其是收入,有些訪問學者怕是連博士後的一半都沒有。
問題二:美國某某大學的高級訪問學者 是什麼身份 是不如留學生,訪問學者相當於出國培訓的,通常是到兩年,雖然是在國外學習,拿的卻是中國的學位,留生生至少還有個美國學位。但是訪問學者如果能在訪問期間發表些什麼論文,那就不一樣了,美國的論文比美國的學位值錢,一篇好的論文可以讓歸國的訪問學者直接升為正教授。去好的大學好的實驗室訪問比去差的好,因為相對容易發論文
問題三:訪問學者的訪問目的是什麼? 訪問學者是高校或研究機構的老功或研究人員到其他研究機構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學習形式;
訪問學者的訪問目主要是與導師進行科研交流與學習。具體來純頃說可以參與導師的科研小組,也可以代替導師上課等。其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
問題四:訪問學者和留學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厚 譜 教 育(訪問學者申請 領 跑 者)資 深 顧 問為你解答。
首先要求標准:留學要求GPA,IELTS或者TOFEL,GRE,GMAT,訪問學者沒有硬性條件的要求;學習時間不同:留學時間通常1-3年左右,訪問學者出國學習一般為3個月-1年;學習壓力不同:留學面對考試和畢業的雙重壓力,學習任務比較重,訪問學者以自我學習為主,學業壓力比較小;簽證辦理不同:留學生F-1簽證在有效期內,可以自由出入美國,訪問學者的J-1簽證有效期內,可自由出入美國;申請人群不同:留學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群體,某一專業方向或工作領域有突出成果和能力的人;申請時間不同:留學有固定的開始申請時間和結束時間,訪問學者全年任何時間都可申請;畢業學歷不同:留學畢業以後獲得學位證書,訪學結束以後獲得訪學證明;學習費用不同:留學學費較高,訪問學者無學費,只需負擔自己生活費。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五:高級訪問學者與訪問學者有什麼區別 高級訪問學者和訪問學者是留學基金委出國訪學申請的分類。
獲得教授職稱的人申請時,可以申請高級訪問學者,其他人只能申請訪問學者。
對於外國學校來說,是不區分高級不高級的,反正外國學校只負責發邀請函,所有費用都是訪學自理。所以你是自己出錢的訪學,還是申請留學基金委出國留學基金的訪學,對外國學校來說無所謂的。
問題六:什麼是訪問教授 什麼叫做訪問學者 參加者包括各大、中、小學在校學生;參加公司、機構和辦事處在職衫敗培訓的人員;各小學、中學和專業技術學校的教師;赴高等教育機構任教或從事研究工作的教授,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者;赴醫療機構進行專業培訓的人員;以及以研究培訓和示範專業知識或技能為目的的訪問學者。申請人必須出示已填妥的由美方贊助單位或邀請機構簽發的 DS-2019表。「J」交流訪問者必須有足夠的學術准備和英語語言知識以保證申請人在接收其的教育機構或其他研究機構進行整個過程的學習。申請人必須出示材料證明接收學校為了指導其英語語言的學習做了特殊安排。如果申請人的英文水平不足以讓其完成整個學業。學院須出具文件證明為其安排特殊培訓以提高其英語水平。
問題七:訪問學者有什麼優勢? 你好,厚譜 教 育(訪問學者申 請 領 跑 者)資 深 顧 問 為 你 解 答。
訪問學者做塌陸有如下優勢:
1.利用訪問學者身份出國從事專業的學術研究,到實驗室或醫院學習參觀,發表一些學術文章,回國後再事業上得以晉升。
2. 訪問學者的訪學時間一般為3月,6月,1年或最長5年的有效期,訪學之餘可以旅遊觀光,感受西方文化氛圍。
3. 既能完成自身的學習還可以滿足額外的需求,如赴美生子。
4. 訪問學者可以利用訪學期間去考察了解,以便後期運作。
5. 目前赴美的中國留學生逐漸增多,家長採用訪問學者的身份過去,在學習之餘,照顧孩子的起居。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問題八:北大訪問學者有什麼用 就是在學校之間竄來竄去做演講的那種自以為有水平的一類人.
問題九:什麼是公派訪問學者? 回答:你好,厚 譜 教 育(訪問學者申請領跑者)資深顧問為你解答。
交流訪問學者是指具有一定學術背景,科研能力或者工作經歷的人前往國外大學進行專業領域的短期進修和學習。旨在幫助交流訪問學者本人獲取新知識、拓展新視野,從而在相關領域(學術領域或者職業發展領域)取得新突破。參加者包括高校老師、科研機構工作人員、醫生、律師、媒體工作者、企業高管、 *** 官員等人士,訪問學者是職場人士最具性價比的出國進修方式。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十:申請美國訪問學者最主要的兩點要求是什麼? 美國訪問學者申請的一般條件: 1)從國內來到美國做訪問學者,除了個別特例,一般都必須有足夠資金。美國校方資助可能性不大。
2)申請人必須有足夠的學術准備和英語語言知識以保證申請人在接收其的教育機構或其他研究機構進行整個過程的學習。
3)申請人必須出示材料證明接收學校為了指導其英語語言的學習做了特殊安排。( if not satisfied from Advisor )
如果申請人的英文水平不足以讓其完成整個學業,學院須出具文件證明為其安排特殊培訓以提高其英語水平。(ex: can not make speech, Presentation in groups discussions)
如果是參加醫學專業本科學習和培訓的人員,必須符合以下幾項特殊的規定。其中包括:必須已經通過外國醫學專業生考試(Foreign Medical Graate Examination);證明有足夠的英語知識.(for any Majors or areas: SUCH AS Cardiology, Cancer research MIPS etc)
必須在完成交流項目後回國居住兩年,(J Visa)
必須計劃在美國停留的期限到達後離開。
作為訪問學者赴美進行考察咨詢,
教學或研究而不行醫的醫生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
(But it needs to get Immunization from State of Department) and Chinese Consulting and with Units and pany』s or colleges applicants Proof 。
4)申請者的學歷和職位越高越好。
??(ex: you are a 學校的知名教授
??研究員 is also very good without PhD is Ok if (ex: Social and Scientific/institutions in regional and Center levels) 。
??It is the best to have 博士 or most cases must
?? No age LIMITITATIONS
??Also Master is Ok if the Boss wants/needs your specialties
??Otherwise 碩士學位比較費勁 ( to be PostDoc and Visiting scholar)
訪問學者選擇教授和研究組要明確
就是雙方合程度要高( Mutual Benefit Must) 。
訪問的時間不是特別長,thus 雙方研究方向接近,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盡早出一些成果,對雙方都有利。
(Many Visiting Scholars left premature/before research program are plete)
??但是雙方努力可以, it all depends on your research areas or who you knows etc (ex for Susan at STD, and Finance Professor from BJ know Dr. Jean Oi )
美國訪問學者申請的一般步驟:
1)准備申請資料,包括研究計劃等
2)聯系國外接收單位 (see LINK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