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加密
① 什麼是非對稱加密
MD5
\PGP這類的都屬於非對稱加密.就是加密簡單,解密(破解)困難.
② 什麼是RSA非對稱加密
非對稱密鑰——RSA演算法
RSA演算法是最流行的公鑰密碼演算法,使用長度可以變化的密鑰。RSA是第一個既能用於數據加密也能用於數字簽名的演算法。
RSA演算法原理如下:
1.隨機選擇兩個大質數p和q,p不等於q,計算N=pq;
2.選擇一個大於1小於N的自然數e,e必須與(p-1)(q-1)互素。
3.用公式計算出d:d×e = 1 (mod (p-1)(q-1)) 。
4.銷毀p和q。
最終得到的N和e就是「公鑰」,d就是「私鑰」,發送方使用N去加密數據,接收方只有使用d才能解開數據內容。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分解,小於1024位的N已經被證明是不安全的,而且由於RSA演算法進行的都是大數計算,使得RSA最快的情況也比DES慢上倍,這是RSA最大的缺陷,因此通常只能用於加密少量數據或者加密密鑰,但RSA仍然不失為一種高強度的演算法。
③ 非對稱加密定義
對消息的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鑰,即用於加密、可以公開的公鑰(public key),和用於解密、需要保密的私鑰(private key)。
公鑰和私鑰是數學相關的,成對出現,但不能通過公鑰計算出私鑰。
非對稱加密技術可以簡化對密鑰的管理,網路中N個用戶之間進行加密通信,僅需使用N對密鑰就可以了。
非對稱加密技術的優勢在於:私鑰不需要發往任何地方,而公鑰在傳遞過程中被截獲,由於沒有與其配對的私鑰,入侵者仍無法破譯密文。
目前,主要的公鑰演算法包括:RSA演算法、Diffie-Hellman演算法、DSA演算法、PKCS演算法和PGP演算法等。
④ 非對稱加密的定義
1976年,美國學者Dime和Henman為解決信息公開傳送和密鑰管理問題,提出一種新的密鑰交換協議,允許在不安全的媒體上的通訊雙方交換信息,安全地達成一致的密鑰,這就是「公開密鑰系統」。
與對稱加密演算法不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開密鑰(publickey)和私有密鑰(privatekey)。公開密鑰與私有密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演算法叫作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⑤ 什麼是非對稱加密 什麼是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演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時使用的是同一個秘鑰;
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來進行加密和解密,這兩個秘鑰是公開密鑰(public key,簡稱公鑰)和私有密鑰(private key,簡稱私鑰)。
⑥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是什麼意思
asymmetric encoding algorithm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開密鑰(publickey)和私有密鑰(privatekey)。公開密鑰與私有密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演算法叫作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實現機密信息交換的基本過程是:甲方生成一對密鑰並將其中的一把作為公用密鑰向其它方公開;得到該公用密鑰的乙方使用該密鑰對機密信息進行加密後再發送給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專用密鑰對加密後的信息進行解密。另一方面,甲方可以使用自己的私密鑰對機密信息進行加密後再發送給乙方;乙方再用甲方的公鑰對加密後的信息進行解密。
甲方只能用其專用密鑰解密由其公用密鑰加密後的任何信息。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的保密性比較好,它消除了最終用戶交換密鑰的需要。
非對稱密碼體制的特點:演算法強度復雜、安全性依賴於演算法與密鑰但是由於其演算法復雜,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沒有對稱加密解密的速度快。對稱密碼體制中只有一種密鑰,並且是非公開的,如果要解密就得讓對方知道密鑰。所以保證其安全性就是保證密鑰的安全,而非對稱密鑰體制有兩種密鑰,其中一個是公開的,這樣就可以不需要像對稱密碼那樣傳輸對方的密鑰了。這樣安全性就大了很多。
⑦ 非對稱加密有哪些
非對稱加密(asymmetric cryptography),也稱為公開密鑰加密(Public-key cryptography),是密碼學的一種演算法,它需要兩個密鑰,一個是公開密鑰,另一個是私有密鑰。顧名思義,公鑰可以任意對外發布;而私鑰必須由用戶自行嚴格秘密保管,絕不透過任何途徑向任何人提供,也不會透露給要通信的另一方,即使他被信任。
⑧ 非對稱加密的具體含義
允許在不安全的媒體上的通訊雙方交換信息,安全地達成一致的密鑰,這就是「公開密鑰系統」。相對於「對稱加密演算法」這種方法也叫做「非對稱加密演算法」。與對稱加密演算法不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開密鑰(publickey)和私有密鑰(privatekey)。公開密鑰與私有密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演算法叫作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網路裡面講的很清楚
⑨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有哪些
RSA:RSA 是一種目前應用非常廣泛、歷史也比較悠久的非對稱秘鑰加密技術,在1977年被麻省理工學院的羅納德·李維斯特(Ron Rivest)、阿迪·薩莫爾(Adi Shamir)和倫納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三位科學家提出,由於難於破解,RSA 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數字加密和簽名技術,比如國內的支付寶就是通過RSA演算法來進行簽名驗證。它的安全程度取決於秘鑰的長度,目前主流可選秘鑰長度為 1024位、2048位、4096位等,理論上秘鑰越長越難於破解,按照維基網路上的說法,小於等於256位的秘鑰,在一台個人電腦上花幾個小時就能被破解,512位的秘鑰和768位的秘鑰也分別在1999年和2009年被成功破解,雖然目前還沒有公開資料證實有人能夠成功破解1024位的秘鑰,但顯然距離這個節點也並不遙遠,所以目前業界推薦使用 2048 位或以上的秘鑰,不過目前看 2048 位的秘鑰已經足夠安全了,支付寶的官方文檔上推薦也是2048位,當然更長的秘鑰更安全,但也意味著會產生更大的性能開銷。
DSA:既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數字簽名演算法,他是由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NIST)與1991年提出。和 RSA 不同的是 DSA 僅能用於數字簽名,不能進行數據加密解密,其安全性和RSA相當,但其性能要比RSA快。
ECDSA: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橢圓曲線簽名演算法,是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橢圓曲線密碼學)和 DSA 的結合,橢圓曲線在密碼學中的使用是在1985年由Neal Koblitz和Victor Miller分別獨立提出的,相比於RSA演算法,ECC 可以使用更小的秘鑰,更高的效率,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據稱256位的ECC秘鑰的安全性等同於3072位的RSA秘鑰,和普通DSA相比,ECDSA在計算秘鑰的過程中,部分因子使用了橢圓曲線演算法。
⑩ 非對稱加密和對稱加密的區別
非對稱加密和對稱加密在加密和解密過程、加密解密速度、傳輸的安全性上都有所不同,具體介紹如下:
1、加密和解密過程不同
對稱加密過程和解密過程使用的同一個密鑰,加密過程相當於用原文+密鑰可以傳輸出密文,同時解密過程用密文-密鑰可以推導出原文。但非對稱加密採用了兩個密鑰,一般使用公鑰進行加密,使用私鑰進行解密。
2、加密解密速度不同
對稱加密解密的速度比較快,適合數據比較長時的使用。非對稱加密和解密花費的時間長、速度相對較慢,只適合對少量數據的使用。
3、傳輸的安全性不同
對稱加密的過程中無法確保密鑰被安全傳遞,密文在傳輸過程中是可能被第三方截獲的,如果密碼本也被第三方截獲,則傳輸的密碼信息將被第三方破獲,安全性相對較低。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中私鑰是基於不同的演算法生成不同的隨機數,私鑰通過一定的加密演算法推導出公鑰,但私鑰到公鑰的推導過程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公鑰無法反推導出私鑰。所以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