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java堆和

java堆和

發布時間: 2022-03-15 21:31:57

java中堆和堆棧有什麼區別

java中堆(heap)和堆棧(stack)有什麼區別 stack 和 heep 都是內存的一部分
stack 空間小,速度比較快, 用來放對象的引用
heep 大,一般所有創建的對象都放在這里。

棧(stack):是一個先進後出的數據結構,通常用於保存方法(函數)中的參數,局部變數.
在java中,所有基本類型和引用類型都在棧中存儲.棧中數據的生存空間一般在當前scopes內(就是由{...}括起來的區域).
堆(heap):是一個可動態申請的內存空間(其記錄空閑內存空間的鏈表由操作系統維護),C中的malloc語句所產生的內存空間就在堆中.
在java中,所有使用new xxx()構造出來的對象都在堆中存儲,當垃圾回收器檢測到某對象未被引用,則自動銷毀該對象.所以,理論上說java中對象的生存空間是沒有限制的,只要有引用類型指向它,則它就可以在任意地方被使用.

1. 棧(stack)與堆(heap)都是Java用來在Ram中存放數據的地方。與C++不同,Java自動管理棧和堆,程序員不能直接地設置棧或堆。
2. 棧的優勢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僅次於直接位於CPU中的寄存器。但缺點是,存在棧中的數據大小與生存期必須是確定的,缺乏靈活性。另外,棧數據可以共享,詳見第3點。堆的優勢是可以動態地分配內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訴編譯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會自動收走這些不再使用的數據。但缺點是,由於要在運行時動態分配內存,存取速度較慢。
3. Java中的數據類型有兩種。
一種是基本類型(primitive types), 共有8種,即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注意,並沒有string的基本類型)。 這種類型的定義是通過諸如int a = 3; long b = 255L;的形式來定義的,稱為自動變數。值得注意的是,自動變數存的是字面值,不是類的實例,即不是類的引用,這里並沒有類的存在。如int a = 3; 這里的a是一個指向int類型的引用,指向3這個字面值。這些字面值的數據,由於大小可知,生存期可知(這些字面值固定定義在某個程序塊裡面,程序塊退出後,欄位值就消失了),出於追求速度的原因,就存在於棧中。
另外,棧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棧中的數據可以共享。假設我們同時定義:
int a = 3;
int b = 3;
編譯器先處理int a = 3;首先它會在棧中創建一個變數為a的引用,然後查找有沒有字面值為3的地址,沒找到,就開辟一個存放3這個字面值的地址,然後將a指向3的地址。接著處理int b = 3;在創建完b的引用變數後,由於在棧中已經有3這個字面值,便將b直接指向3的地址。
這樣,就出現了a與b同時均指向3的情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字面值的引用與類對象的引用不同。
假定兩個類對象的引用同時指向一個對象,如果一個對象引用變數修改了這個對象的內部狀態,那麼另一個對象引用變數也即刻反映出這個變化。
相反,通過字面值的引用來修改其值,不會導致另一個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著改變的情況。 如上例,我們定義完a與b的值後,再令a=4;那麼,b不會等於4,還是等於3。在編譯器內部,遇到a=4;時,它就會重新搜索棧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如果沒有,重新開闢地址存放4的值;如果已經有了,則直接將a指向這個地址。因此a值的改變不會影響到b的值。
另一種是包裝類數據,如Integer, String, Double等將相應的基本數據類型包裝起來的類。這些類數據全部存在於堆中,Java用new()語句來顯示地告訴編譯器,在運行時才根據需要動態創建,因此比較靈活,但缺點是要佔用更多的時間。
4.String是一個特殊的包裝類數據。即可以用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的形式來創建,也可以用String str = "abc";的形式來創建(作為對比,在JDK 5.0之前,你從未見過Integer i = 3;的表達式,因為類與字面值是不能通用的,除了String。而在JDK 5.0中,這種表達式是可以的!因為編譯器在後台進行Integer i = new Integer(3)的轉換!)。
前者是規范的類的創建過程,即在Java中,一切都是對象,而對象是類的實例,全部通過new()的形式來創建。Java中的有些類,如DateFormat類,可以通過該類的getInstance()方法來返回一個新創建的類,似乎違反了此原則。其實不然。該類運用了單例模式來返回類的實例,只不過這個實例是在該類內部通過new()來創建的,而getInstance()向外部隱藏了此細節。那為什麼在String str = "abc";中,並沒有通過new()來創建實例,是不是違反了上述原則?其實沒有。
5. 關於String str = "abc"的內部工作。Java內部將此語句轉化為以下幾個步驟:
(1)先定義一個名為str的對String類的對象引用變數:String str;
(2)在棧中查找有沒有存放值為"abc"的地址,如果沒有,則開辟一個存放字面值為"abc"的地址,接著創建一個新的String類的對象o,並將o的字元串值指向這個地址,而且在棧中這個地址旁邊記下這個引用的對象o。如果已經有了值為"abc"的地址,則查找對象o,並返回o的地址。
(3)將str指向對象o的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String類中字元串值都是直接存值的。但像String str = "abc";這種場合下,其字元串值卻是保存了一個指向存在棧中數據的引用!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幾個代碼進行驗證。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true
注意,我們這里並不用str1.equals(str2);的方式,因為這將比較兩個字元串的值是否相等。==號,根據JDK的說明,只有在兩個引用都指向了同一個對象時才返回真值。而我們在這里要看的是,str1與str2是否都指向了同一個對象。
結果說明,JVM創建了兩個引用str1和str2,但只創建了一個對象,而且兩個引用都指向了這個對象。
我們再來更進一步,將以上代碼改成: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 + str2); //bcd,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這就是說,賦值的變化導致了類對象引用的變化,str1指向了另外一個新對象!而str2仍舊指向原來的對象。上例中,當我們將str1的值改為"bcd"時,JVM發現在棧中沒有存放該值的地址,便開辟了這個地址,並創建了一個新的對象,其字元串的值指向這個地址。
事實上,String類被設計成為不可改變(final)的類。如果你要改變其值,可以,但JVM在運行時根據新值悄悄創建了一個新對象,然後將這個對象的地址返回給原來類的引用。這個創建過程雖說是完全自動進行的,但它畢竟佔用了更多的時間。在對時間要求比較敏感的環境中,會帶有一定的不良影響。
再修改原來代碼: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tring str3 = str1;
System.out.println(str3); //bcd
String str4 = "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4); //true
str3這個對象的引用直接指向str1所指向的對象(注意,str3並沒有創建新對象)。當str1改完其值後,再創建一個String的引用str4,並指向因str1修改值而創建的新的對象。可以發現,這回str4也沒有創建新的對象,從而再次實現棧中數據的共享。
我們再接著看以下的代碼。
String str1 = new String("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創建了兩個引用。創建了兩個對象。兩個引用分別指向不同的兩個對象。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創建了兩個引用。創建了兩個對象。兩個引用分別指向不同的兩個對象。
以上兩段代碼說明,只要是用new()來新建對象的,都會在堆中創建,而且其字元串是單獨存值的,即使與棧中的數據相同,也不會與棧中的數據共享。
6. 數據類型包裝類的值不可修改。不僅僅是String類的值不可修改,所有的數據類型包裝類都不能更改其內部的值。
7. 結論與建議:
(1)我們在使用諸如String str = "abc";的格式定義類時,總是想當然地認為,我們創建了String類的對象str。擔心陷阱!對象可能並沒有被創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指向String類的引用被創建了。至於這個引用到底是否指向了一個新的對象,必須根據上下文來考慮,除非你通過new()方法來顯要地創建一個新的對象。因此,更為准確的說法是,我們創建了一個指向String類的對象的引用變數str,這個對象引用變數指向了某個值為"abc"的String類。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對排除程序中難以發現的bug是很有幫助的。
(2)使用String str = "abc";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運行速度,因為JVM會自動根據棧中數據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有必要創建新對象。而對於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的代碼,則一概在堆中創建新對象,而不管其字元串值是否相等,是否有必要創建新對象,從而加重了程序的負擔。
(3)當比較包裝類裡面的數值是否相等時,用equals()方法;當測試兩個包裝類的引用是否指向同一個對象時,用==。
(4)由於String類的final性質,當String變數需要經常變換其值時,應該考慮使用StringBuffer類,以提高程序效率。

⑵ Java堆和棧的區別 堆和棧的區

堆:(對象)
引用類型的變數,其內存分配在堆上或者常量池(字元串常量、基本數據類型常量),需要通過new等方式來創建。
堆內存主要作用是存放運行時創建(new)的對象。
(主要用於存放對象,存取速度慢,可以運行時動態分配內存,生存期不需要提前確定)

棧:(基本數據類型變數、對象的引用變數)
基本數據類型的變數(int、short、long、byte、float、double、boolean、char等)以及對象的引用變數,其內存分配在棧上,變數出了作用域就會自動釋放。
棧內存的主要作用是存放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變數。棧的內存管理是通過棧的"後進先出"模式來實現的。
(主要用來執行程序,存取速度快,大小和生存期必須確定,缺乏靈活性)

⑶ java的堆是什麼堆

JAVA虛擬機將運行時的數據分成了幾大塊,1、程序計數器,2、虛擬機棧,3、本地方法棧,4、方法區,5、堆,java堆一般就是指這個,這個堆裡面存儲的都是通過new關鍵字產生的對象

⑷ java中堆和棧的區別

堆和棧是信息學數據結構通用名詞,不僅在Java中,C++里也有調用模板。


堆(heap)是計算機科學中一類特殊的數據結構的統稱。堆通常是一個可以被看做一棵樹的數組對象。堆總是滿足下列性質:

  • 堆中某個節點的值總是不大於或不小於其父節點的值;

  • 堆總是一棵完全樹。

將根節點最大的堆叫做最大堆或大根堆,根節點最小的堆叫做最小堆或小根堆。常見的堆有二叉堆、斐波那契堆等。

堆的定義如下:n個元素的序列{k1,k2,ki,…,kn}當且僅當滿足下關系時,稱之為堆。

(ki<= k2i,ki<= k2i+1)或者(ki>= k2i,ki>= k2i+1), (i = 1,2,3,4...n/2)

若將和此次序列對應的一維數組(即以一維數組作此序列的存儲結構)看成是一個完全二叉樹,則堆的含義表明,完全二叉樹中所有非終端結點的值均不大於(或不小於)其左、右孩子結點的值。由此,若序列{k1,k2,…,kn}是堆,則堆頂元素(或完全二叉樹的根)必為序列中n個元素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摘自:http://ke..com/view/249120.htm#4)

棧(stack)又名堆棧,它是一種先進後出(FILO)的線性表。其限制是僅允許在表的一端進行插入和刪除運算。這一端被稱為棧頂,相對地,把另一端稱為棧底。向一個棧插入新元素又稱作進棧、入棧或壓棧,它是把新元素放到棧頂元素的上面,使之成為新的棧頂元素;從一個棧刪除元素又稱作出棧或退棧,它是把棧頂元素刪除掉,使其相鄰的元素成為新的棧頂元素。

(摘自:http://ke..com/subview/38877/12246229.htm,有刪改)

⑸ java,中的堆和棧

參考我給別人同樣問題的回答吧

http://..com/question/16857.html

⑹ java中 棧和堆的區別

按照我的理解是棧是來存放值對象和引用的,堆是來存放具體的對象的。
Java中實例化對象是先在堆內存中實例化,然後在棧中存放一個對象的引用,也就是他在對中的地址

⑺ 徹底理解Java中堆和棧的區別

1、類變數(static修飾的變數):在程序載入時系統就為它在堆中開辟了內存,堆中的內存地址存放於棧以便於高速訪問。靜態變數的生命周期--一直持續到整個"系統"關閉
2、實例變數:當你使用java關鍵字new的時候,系統在堆中開辟並不一定是連續的空間分配給變數(比如說類實例),然後根據零散的堆內存地址,通過哈希演算法換算為一長串數字以表徵這個變數在堆中的"物理位置"。 實例變數的生命周期--當實例變數的引用丟失後,將被GC(垃圾回收器)列入可回收「名單」中,但並不是馬上就釋放堆中內存

3、局部變數:局部變數,由聲明在某方法,或某代碼段里(比如for循環),執行到它的時候在棧中開辟內存,當局部變數一但脫離作用域,內存立即釋放

⑻ java中棧和堆的區別求解

Java棧是與每一個線程關聯的,JVM在創建每一個線程的時候,會分配一定的棧空間給線程。它主要用來存儲線程執行過程中的局部變數,方法的返回值,以及方法調用上下文。棧空間隨著線程的終止而釋放
Java中堆是由所有的線程共享的一塊內存區域,堆用來保存各種JAVA對象,比如數組,線程對象等

由於String類型比較常用,並且String類一旦生成就不可以修改,所以如果每次都生成一個String類型則比較浪費空間,所以java裡面維護一個String的常量池.
String str = "abc";過程如下,首先到常量池裡面查找是否有abc的字元串對象,如果有則直接放回其地址,如果沒有則new一個abc出來放入常量池.並返回其地址.

⑼ java中堆和棧的區別主要在於

第一,從軟體設計的角度看,棧代表了處理邏輯,而堆代表了數據。這樣分開,使得處理邏輯更為清晰。分而治之的思想。這種隔離、模塊化的思想在軟體設計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
第二,堆與棧的分離,使得堆中的內容可以被多個棧共享(也可以理解為多個線程訪問同一個對象)。這種共享的收益是很多的。一方面這種共享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數據交互方式(如:共享內存),另一方面,堆中的共享常量和緩存可以被所有棧訪問,節省了空間。
第三,棧因為運行時的需要,比如保存系統運行的上下文,需要進行地址段的劃分。由於棧只能向上增長,因此就會限制住棧存儲內容的能力。而堆不同,堆中的對象是可以根據需要動態增長的,因此棧和堆的拆分,使得動態增長成為可能,相應棧中只需記錄堆中的一個地址即可。
第四,面向對象就是堆和棧的完美結合。其實,面向對象方式的程序與以前結構化的程序在執行上沒有任何區別。但是,面向對象的引入,使得對待問題的思考方式發生了改變,而更接近於自然方式的思考。當我們把對象拆開,你會發現,對象的屬性其實就是數據,存放在堆中;而對象的行為(方法),就是運行邏輯,放在棧中。我們在編寫對象的時候,其實即編寫了數據結構,也編寫的處理數據的邏輯。不得不承認,面向對象的設計,確實很美。

熱點內容
編譯nasm 發布:2025-01-16 14:54:43 瀏覽:201
編程實戰寶典 發布:2025-01-16 14:53:12 瀏覽:247
ibm伺服器怎麼關閉開機初始化 發布:2025-01-16 14:50:41 瀏覽:65
瀏覽器上傳不了圖片 發布:2025-01-16 14:45:46 瀏覽:599
汽車是哪個配置的怎麼看 發布:2025-01-16 14:43:47 瀏覽:50
唱吧上傳原唱 發布:2025-01-16 14:30:36 瀏覽:300
負載均衡後端伺服器獲取真實ip 發布:2025-01-16 14:30:26 瀏覽:655
linux系統centos如何配置網路 發布:2025-01-16 14:22:32 瀏覽:600
java培訓浙江 發布:2025-01-16 14:13:40 瀏覽:934
配置型基金如何分配 發布:2025-01-16 14:08:06 瀏覽: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