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判斷對象存在
1. python中如何判斷一個對象是否一個類的實例
可以用 isinstance(s, myclass)來判斷
如果是s是mycalss的實例,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2. 怎麼判斷 Python 對象是否包含某個屬性
頂級函數hasattr可以查看對象是否包含某某屬性,這里的屬性包括數據屬性和方法。getattr可以獲取屬性。
如下舉例說明。
a=[1,2,3]
print('列表有count屬性:%s'%hasattr(a,'count'))
print('列表有append屬性:%s'%hasattr(a,'append'))
print('列表有shift屬性:%s'%hasattr(a,'shift'))
print('列表的count屬性是方法:%s'%hasattr(getattr(a,'count'),'__call__'))
print('列表的append屬性是方法:%s'%hasattr(getattr(a,'append'),'__call__'))
classmyclass():
def__init__(self):
self.valattr=3
defmethod(self):
pass
mc=myclass()
print('myclass有valattr屬性:%s'%hasattr(mc,'valattr'))
print('myclass有method屬性:%s'%hasattr(mc,'method'))
print('myclass的valattr屬性是方法:%s'%hasattr(getattr(mc,'valattr'),'__call__'))
print('myclass的method屬性是方法:%s'%hasattr(getattr(mc,'method'),'__call__'))
3. 怎麼判斷 Python 對象是否包含某個屬性
2種方式,
一是通過內建函數hasattr,例子如下
>>>hasattr('abc','upper')
True
>>>hasattr('abc','lower')
True
>>>hasattr('abc','convert')
False
二是通過異常捕獲
>>>try:
...'abc'.upper()
...exceptAttributeError:
...print("abcdoesnothaveattribute'upper'")
...
'ABC'
>>>try:
...'abc'.convert()
...exceptAttributeError:
...print("abcdoesnothaveattribute'convert'")
...
abcdoesnothaveattribute'convert'
4. python如何判斷變數是否已經定義
Python中其實有蠻多方法可以判斷一個變數是否已經定義了。方法一:try except[mw_shl_code=python,true]def isset(v): try : type (eval(v)) except : return 0 else : return 1 [/mw_shl_code]用法:[mw_shl_code=python,true]if isset('user_name'): print 'user_name is defined' else print 'user_name is not defined' [/mw_shl_code]方法二:使用命名空間[mw_shl_code=python,true]'varname' in locals().keys()'varname' in dir()[/mw_shl_code]推薦使用第二種方法來判斷
5. python 怎麼判斷某個對象是否在列表中出現過
通過異常捕捉來實現邏輯
class FooClass:
pass
k = FooClass()
try:
#do some thing you need
print k.att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error: has not attribute
pass
6. python 判斷對象是否有屬性
hasattr(obj, xxx)
7. python判斷怎麼保證變數存在
isinstance似乎不是這么用的。 我通常的做法type x=int(5) if type(x)==int: print " x is interge
8. 如何判斷python對象是否存在
通過異常捕捉來實現邏輯
class FooClass:
pass
k = FooClass()
try:
#do some thing you need
print k.att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error: has not attribute
pass
9. python怎麼判斷文件是否存在
正文
通常在讀寫文件之前,需要判斷文件或目錄是否存在,不然某些處理方法可能會使程序出錯。所以最好在做任何操作之前,先判斷文件是否存在。
這里將介紹三種判斷文件或文件夾是否存在的方法,分別使用os模塊、Try語句、pathlib模塊。
回到頂部
1.使用os模塊
os模塊中的os.path.exists()方法用於檢驗文件是否存在。
判斷文件是否存在
- import os
- os.path.exists(test_file.txt)#Trueos.path.exists(no_exist_file.txt)#False
判斷文件夾是否存在
- import os
- os.path.exists(test_dir)#Trueos.path.exists(no_exist_dir)#False
只檢查文件
import os
os.path.isfile("test-data")os.F_OK: 檢查文件是否存在;
os.R_OK: 檢查文件是否可讀;
os.W_OK: 檢查文件是否可以寫入;
os.X_OK: 檢查文件是否可以執行
- import osif os.access("/file/path/foo.txt", os.F_OK): print "Given file path is exist."if os.access("/file/path/foo.txt", os.R_OK): print "File is accessible to read"if os.access("/file/path/foo.txt", os.W_OK): print "File is accessible to write"if os.access("/file/path/foo.txt", os.X_OK): print "File is accessible to execute"
如果你open的文件不存在,將拋出一個FileNotFoundError的異常;
文件存在,但是沒有許可權訪問,會拋出一個PersmissionError的異常。
- try:
- f =open()
- f.close()except FileNotFoundError: print "File is not found."except PersmissionError: print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is file."
- try:
- f =open()
- f.close()except IOError: print "File is not accessible."
檢查路徑是否存在
- path = pathlib.Path("path/file")
- path.exist()
檢查路徑是否是文件
- path = pathlib.Path("path/file")
- path.is_file()
可以看出用os.path.exists()方法,判斷文件和文件夾是一樣。
其實這種方法還是有個問題,假設你想檢查文件「test_data」是否存在,但是當前路徑下有個叫「test_data」的文件夾,這樣就可能出現誤判。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可以這樣:
通過這個方法,如果文件」test-data」不存在將返回False,反之返回True。
即是文件存在,你可能還需要判斷文件是否可進行讀寫操作。
回到頂部
判斷文件是否可做讀寫操作
使用os.access()方法判斷文件是否可進行讀寫操作。
語法:
os.access(path, mode)
path為文件路徑,mode為操作模式,有這么幾種:
該方法通過判斷文件路徑是否存在和各種訪問模式的許可權返回True或者False。
回到頂部
2.使用Try語句
可以在程序中直接使用open()方法來檢查文件是否存在和可讀寫。
語法:
open()
如果你open的文件不存在,程序會拋出錯誤,使用try語句來捕獲這個錯誤。
程序無法訪問文件,可能有很多原因:
所以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碼來判斷文件是否存在:
其實沒有必要去這么細致的處理每個異常,上面的這兩個異常都是IOError的子類。所以可以將程序簡化一下:
使用try語句進行判斷,處理所有異常非常簡單和優雅的。而且相比其他不需要引入其他外部模塊。
回到頂部
3. 使用pathlib模塊
pathlib模塊在Python3版本中是內建模塊,但是在Python2中是需要單獨安裝三方模塊。
使用pathlib需要先使用文件路徑來創建path對象。此路徑可以是文件名或目錄路徑。
10. python如何判斷self.屬性是否存在
一般來說,在Python中,類實例屬性的訪問規則算是比較直觀的。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是很直觀的地方,特別是對C++和Java程序員來說,更是如此。
在這里,我們需要明白以下幾個地方:
1.Python是一門動態語言,任何實體都可以動態地添加或刪除屬性。
2.一個類定義了一個作用域。
3.類實例也引入了一個作用域,這與相應類定義的作用域不同。
4.在類實例中查找屬性的時候,首先在實例自己的作用域中查找,如果沒有找到,則再在類定義的作用域中查找。
5.在對類實例屬性進行賦值的時候,實際上會在類實例定義的作用域中添加一個屬性(如果還不存在的話),並不會影響到相應類中定義的同名屬性。
下面看一個例子,加深對上述幾點的理解: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class A:
cls_i = 0
cls_j
= {}
def __init__(self):
self.instance_i =
0
self.instance_j =
{}
在這里,我們先定義類A的一個實例a,然後再看看類A的作用域和實例a的作用域中分別有什麼: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a = A()
>>>
a.__dict__
{'instance_j': {}, 'instance_i': 0}
>>>
A.__dict__
{'__init__': , '__mole__': '__main__', 'cls_i': 0, 'cls_j': {},
'__doc__': None}
我們看到,a的作用域中有instance_i和instance_j,A的作用域中有cls_i和cls_j。
我們再來看看名字查找是如何發生的: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a.cls_i
0
>>>
a.instance_i
0
在查找cls_i的時候,實例a的作用域中是沒有它的,卻在A的作用域中找到了它;在查找instance_i的時候,直接可在a的作用域中找到它。
如果我們企圖通過實例a來修改cls_i的值,那會怎樣呢: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a.cls_i = 1
>>>
a.__dict__
{'instance_j': {}, 'cls_i': 1, 'instance_i': 0}
>>>
A.__dict__
{'__init__': , '__mole__': '__main__', 'cls_i': 0, 'cls_j': {},
'__doc__': None}
我們可以看到,a的作用域中多了一個cls_i屬性,其值為1;同時,我們也注意到A作用域中的cls_i屬性的值仍然為0;在這里,我們其實是增加了一個實例屬性,並沒有修改到類屬性。
如果我們通過實例a操縱cls_j中的數據(注意不是cls_j本身),又會怎麼樣呢: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a.cls_j['a'] =
'a'
>>> a.__dict__
{'instance_j': {}, 'cls_i': 1, 'instance_i':
0}
>>> A.__dict__
{'__init__': , '__mole__': '__main__',
'cls_i': 0, 'cls_j': {'a': 'a'}, '__doc__': None}
我們可以看到a的作用域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是A的作用域發生了一些變化,cls_j中的數據發生了變化。
實例的作用域發生變化,並不會影響到該類的其它實例,但是類的作用域發生變化,則會影響到該類的所有實例,包括在這之前創建的實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A.cls_k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