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調用python庫
⑴ 如何在Python中調用C/C++函數
在工作中,我遇到了需要在Python中調用C++,從而對程序進行性能優化的場景。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以下關於如何在Python中調用C/C++函數的方法和經驗,希望對大家也有所幫助。本文的不少章節案例參考了公眾號(古明地覺的編程教室)的文章以及知乎上的相關資源,感謝這些文章的作者,讓我學到了有用的知識。
接下來就是整理得到的文章,如有描述錯誤的地方,還請指出,我去修改。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面臨對Python程序的計算速度進行優化的問題。除了對演算法的計算復雜度進行優化,直接對程序進行優化也是一種有效方法。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在Python中調用C/C++函數以及兩者之間的傳參方法,由此加快Python程序的運行速度。Python調用C庫的常見方式之一是使用Python內置的標准庫ctypes,它主要用於使用C和C++庫,也可以將ctypes與用任何語言編寫的庫一起使用,只要這些庫導出與C兼容的API即可。使用ctypes的優勢在於,它已經包含在Python中,理論上可以調用任何C或C++共享庫或動態庫。使用ctypes的另一個優點是不需要重新編譯庫就可以從Python中使用它。然而,使用ctypes的一個缺點是需要手動將外部庫中的數據和函數封裝在Python代碼中,特別是對於C++庫,需要將導出的函數封裝在外部C塊中。
通過ctypes調用C庫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因為這種方法只對操作系統有要求。例如,Windows上編譯的動態庫是.dll文件,Linux上編譯的動態庫是.so文件,只要操作系統一致,那麼任何提供了ctypes模塊的Python解釋器都可以調用。這種方法適用於當Python和C的交互不復雜時,如嵌入式設備或使用C寫了一個高性能演算法並在Python中調用。
解釋型語言與編譯型語言的差異也是理解Python調用C/C++函數的關鍵。Python是一門解釋型腳本語言,運行前被編譯成位元組碼,然後通過Python虛擬機執行。而C/C++是編譯型語言,代碼被直接編譯成機器碼。Python的動態類型和C/C++的靜態類型也是它們之間的重要差異,靜態語言在編譯時確定變數類型,而動態語言在運行時確定。
使用ctypes調用C/C++函數時,需要注意基礎數據類型的轉換、字元串的傳遞、函數返回值的獲取、指針的使用、數組的傳遞、結構體的傳遞,以及回調函數的表示。ctypes內部函數的使用方法對從Python中正確調用C/C++函數至關重要。
為了在Python中使用C/C++函數,需要將C/C++代碼編譯成動態鏈接庫或可執行文件。在Linux系統下,可以使用gcc、g++等編譯器;在Windows系統中,可以使用MinGW-w64或Visual Studio 2022等工具。在將編寫好的C/C++程序打包成動態鏈接庫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其在Python中的調用方式和依賴問題,確保正確載入所需的動態鏈接庫及其依賴。
在Python程序中導入動態鏈接庫文件時,如果該動態鏈接庫依賴其它的動態鏈接庫文件,可能會遇到缺失依賴的異常。此時,需要檢查程序所需的運行環境並將缺失的依賴庫安裝好。有時在Windows系統下使用ctypes.CDLL()導入動態鏈接庫文件時可能會引發OSError錯誤,這時可以嘗試將CDLL函數中的winmode參數設為0,以指定庫的載入方式,避免DLL劫持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