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求list的長度
『壹』 python對給定列表list=[1,2,3,4,2,5,6,1,8],計算列表的長度,並對列表中所有元素進行求和並輸出
a = [1,2,3,4,2,5,6,1,8]
print(len(a))
print(sum(a))
『貳』 python包含不同長度的list的一維數組用0填充統一長度
matrix=[[1],
[1,2],
[1,2,3],
[1,2,3,4],
[1,2,3,4,5],
[3,4,5],
[2,3,4,5],
]
#現在需要將矩陣中所有的列表長度對齊到最長的列表的長度5,末尾全部用0填充
max_len=max((len(l)forlinmatrix))
new_matrix=list(map(lambdal:l+[0]*(max_len-len(l)),matrix))
print(new_matrix)
『叄』 python如何統計列表的長度
參考代碼:
list1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list2 = [1, 2, 3, 4, 5 ];
list3 = ["a", "b", "c"];
len(list1)
len(list2)
len(list3)
Python支持列表切割(list slices),可以取得完整列表的一部分。支持切割操作的類型有str, bytes, list, tuple等。它的語法是...[left:right]或者...[left:right:stride]。假定nums變數的值是[1, 3, 5, 7,],那麼下面幾個語句為真:
nums[2:5] == [5, 7] 從下標為2的元素切割到下標為5的元素,但不包含下標為5的元素。
nums[1:] == [3, 5, 7] 切割到最後一個元素。
nums[:-3] == [1, 3, 5, 7] 從最開始的元素一直切割到倒數第3個元素。
nums[:] == [1, 3, 5, 7] 返回所有元素。改變新的列表不會影響到nums。
nums[1:5:2] == [3, 7] 從下標為1的元素切割到下標為5的元素但不包含下標為5的元素,且步長為2。
(3)python求list的長度擴展閱讀:
Python 是一門有條理的和強大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類似於Perl, Ruby, Scheme, java。
Python在設計上堅持了清晰劃一的風格,這使得Python成為一門易讀、易維護,並且被大量用戶所歡迎的、用途廣泛的語言。
設計者開發時總的指導思想是,對於一個特定的問題,只要有一種最好的方法來解決就好了。這在由Tim Peters寫的Python格言(稱為The Zen of Python)裡面表述為: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 這正好和Perl語言(另一種功能類似的高級動態語言)的中心思想TMTOWTDI(There's More Than One Way To Do It)完全相反。
Python的作者有意的設計限制性很強的語法,使得不好的編程習慣(例如if語句的下一行不向右縮進)都不能通過編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Python的縮進規則。
『肆』 如何統計python list中元素的個數及其位置
l=[1,2,3,4,1]#目標數列
targetnum=1#元素
number=l.count(targetnum)
print('個數:'+str(number))
i=number
index=[]
whilei>0:
forxinrange(len(l)):
ifl[x]==targetnum:
index.append(x+1)
i=i-1
print('位置(第幾個):'+str(index))
『伍』 Python中內置數據類型list,tuple,dict,set的區別和用法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Python中內置數據類型list,tuple,dict,set的區別和用法,都是非常基礎的知識,十分的細致全面,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下。
Python語言簡潔明了,可以用較少的代碼實現同樣的功能。這其中Python的四個內置數據類型功不可沒,他們即是list, tuple, dict, set。這里對他們進行一個簡明的總結。
List
字面意思就是一個集合,在Python中List中的元素用中括弧[]來表示,可以這樣定義一個List:
L = [12, 'China', 19.998]
可以看到並不要求元素的類型都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定義一個空的List:
L = []
Python中的List是有序的,所以要訪問List的話顯然要通過序號來訪問,就像是數組的下標一樣,一樣是下標從0開始:
>>> print L[0]
12
千萬不要越界,否則會報錯
>>> print L[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le>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List也可以倒序訪問,通過「倒數第x個」這樣的下標來表示序號,比如-1這個下標就表示倒數第一個元素:
>>> L = [12, 'China', 19.998]
>>> print L[-1]
19.998
-4的話顯然就越界了
>>> print L[-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 line 1, in <mole>
print L[-4]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
List通過內置的append()方法來添加到尾部,通過insert()方法添加到指定位置(下標從0開始):
>>> L = [12, 'China', 19.998]
>>> L.append('Jack')
>>> print L
[12, 'China', 19.998, 'Jack']
>>> L.insert(1, 3.14)
>>> print L
[12, 3.14, 'China', 19.998, 'Jack']
>>>
通過pop()刪除最後尾部元素,也可以指定一參數刪除指定位置:
>>> L.pop()
'Jack'
>>> print L
[12, 3.14, 'China', 19.998]
>>> L.pop(0)
12
>>> print L
[3.14, 'China', 19.998]
也可以通過下標進行復制替換
>>> L[1] = 'America'
>>> print L
[3.14, 'America', 19.998]
Tuple
Tuple可以看做是一種「不變」的List,訪問也是通過下標,用小括弧()表示:
>>> t = (3.14, 'China', 'Jason')
>>> print t
(3.14, 'China', 'Jason')
但是不能重新賦值替換:
>>> t[1] = 'America'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21>", line 1, in <mole>
t[1] = 'America'
TypeError: 'tuple' object does not support item assignment
也沒有pop和insert、append方法。
可以創建空元素的tuple:
t = ()
或者單元素tuple (比如加一個逗號防止和聲明一個整形歧義):
t = (3.14,)
那麼tuple這個類型到底有什麼用處呢?要知道如果你希望一個函數返回多個返回值,其實只要返回一個tuple就可以了,因為tuple裡面的含有多個值,而且是不可變的(就像是java裡面的final)。當然,tuple也是可變的,比如:
>>> t = (3.14, 'China', 'Jason', ['A', 'B'])
>>> print t
(3.14, 'China', 'Jason', ['A', 'B'])
>>> L = t[3]
>>> L[0] = 122
>>> L[1] = 233
>>> print t
(3.14, 'China', 'Jason', [122, 233])
這是因為Tuple所謂的不可變指的是指向的位置不可變,因為本例子中第四個元素並不是基本類型,而是一個List類型,所以t指向的該List的位置是不變的,但是List本身的內容是可以變化的,因為List本身在內存中的分配並不是連續的。
Dict
Dict是Python中非常重要的數據類型,就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樣,它是個活字典,其實就是Key-Value鍵值對,類似於HashMap,可以用花括弧{}通過類似於定義一個C語言的結構體那樣去定義它: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Paul': 75
}
>>> print d
{'Lisa': 85, 'Paul': 75, 'Adam': 95, 'Bart': 59}
可以看到列印出來的結果都是Key:Value的格式,可以通過len函數計算它的長度(List,tuple也可以):
>>> len(d)
4
可以直接通過鍵值對方式添加dict中的元素:
>>> print d
{'Lisa': 85, 'Paul': 75, 'Adam': 95, 'Bart': 59}
>>> d['Jone'] = 99
>>> print d
{'Lisa': 85, 'Paul': 75, 'Adam': 95, 'Jone': 99, 'Bart': 59}
List和Tuple用下標來訪問內容,而Dict用Key來訪問: (字元串、整型、浮點型和元組tuple都可以作為dict的key)
>>> print d['Adam']
95
如果Key不存在,會報錯:
>>> print d['Jack']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pyshell#40>", line 1, in <mole>
print d['Jack']
KeyError: 'Jack'
所以訪問之前最好先查詢下key是否存在:
>>> if 'Adam' in d : print 'exist key'
exist key
或者直接用保險的get方法:
>>> print d.get('Adam')
95
>>> print d.get('Jason')
None
至於遍歷一個dict,實際上是在遍歷它的所有的Key的集合,然後用這個Key來獲得對應的Value:
>>> for key in d : print key, ':', d.get(key)
Lisa : 85
Paul : 75
Adam : 95
Bart : 59
Dict具有一些特點:
查找速度快。無論是10個還是10萬個,速度都是一樣的,但是代價是耗費的內存大。List相反,佔用內存小,但是查找速度慢。這就好比是數組和鏈表的區別,數組並不知道要開辟多少空間,所以往往開始就會開辟一個大空間,但是直接通過下標查找速度快;而鏈表佔用的空間小,但是查找的時候必須順序的遍歷導致速度很慢
沒有順序。Dict是無順序的,而List是有序的集合,所以不能用Dict來存儲有序集合
Key不可變,Value可變。一旦一個鍵值對加入dict後,它對應的key就不能再變了,但是Value是可以變化的。所以List不可以當做Dict的Key,但是可以作為Value:
>>> print d
{'Lisa': 85, 'Paul': 75, 'Adam': 95, 'Jone': 99, 'Bart': 59}
>>> d['NewList'] = [12, 23, 'Jack']
>>> print d
{'Bart': 59, 'NewList': [12, 23, 'Jack'], 'Adam': 95, 'Jone': 99, 'Lisa': 85, 'Paul': 75}
Key不可重復。(下面例子中添加了一個'Jone':0,但是實際上原來已經有'Jone'這個Key了,所以僅僅是改了原來的value)
>>> print d
{'Bart': 59, 'NewList': [12, 23, 'Jack'], 'Adam': 95, 'Jone': 99, 'Lisa': 85, 'Paul': 75}
>>> d['Jone'] = 0
>>> print d
{'Bart': 59, 'NewList': [12, 23, 'Jack'], 'Adam': 95, 'Jone': 0, 'Lisa': 85, 'Paul': 75}
Dict的合並,如何將兩個Dict合並為一個,可以用dict函數:
>>> d1 = {'mike':12, 'jack':19}
>>> d2 = {'jone':22, 'ivy':17}
>>> dMerge = dict(d1.items() + d2.items())
>>> print dMerge
{'mike': 12, 'jack': 19, 'jone': 22, 'ivy': 17}
或者
>>> dMerge2 = dict(d1, **d2)
>>> print dMerge2
{'mike': 12, 'jack': 19, 'jone': 22, 'ivy': 17}
方法2比方法1速度快很多,方法2等同於:
>>> dMerge3 = dict(d1)
>>> dMerge3.update(d2)
>>> print dMerge
{'mike': 12, 'jack': 19, 'jone': 22, 'ivy': 17}
set
set就像是把Dict中的key抽出來了一樣,類似於一個List,但是內容又不能重復,通過調用set()方法創建:
>>> s = set(['A', 'B', 'C'])
就像dict是無序的一樣,set也是無序的,也不能包含重復的元素。
對於訪問一個set的意義就僅僅在於查看某個元素是否在這個集合裡面:
>>> print 'A' in s
True
>>> print 'D' in s
False
大小寫是敏感的。
也通過for來遍歷:
s = set([('Adam', 95), ('Lisa', 85), ('Bart', 59)])
#tuple
for x in s:
print x[0],':',x[1]
>>>
Lisa : 85
Adam : 95
Bart : 59
通過add和remove來添加、刪除元素(保持不重復),添加元素時,用set的add()方法:
>>> s = set([1, 2, 3])
>>> s.add(4)
>>> print s
set([1, 2, 3, 4])
如果添加的元素已經存在於set中,add()不會報錯,但是不會加進去了:
>>> s = set([1, 2, 3])
>>> s.add(3)
>>> print s
set([1, 2, 3])
刪除set中的元素時,用set的remove()方法:
>>> s = set([1, 2, 3, 4])
>>> s.remove(4)
>>> print s
set([1, 2, 3])
如果刪除的元素不存在set中,remove()會報錯:
>>> s = set([1, 2, 3])
>>> s.remove(4)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le>
KeyError: 4
所以如果我們要判斷一個元素是否在一些不同的條件內符合,用set是最好的選擇,下面例子:
months = set(['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
x1 = 'Feb'
x2 = 'Sun'
if x1 in months:
print 'x1: ok'
else:
print 'x1: error'
if x2 in months:
print 'x2: ok'
else:
print 'x2: error'
>>>
x1: ok
x2: error
『陸』 python中list的大小最大是多少
一般應用場景都不用考慮這個大小,因為這個上限很高,需要用到這么多元素的list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很多其它問題。
1,32位python的限制是 536870912 個元素。
2,64位python的限制是 1152921504606846975 個元素。
『柒』 太全了!Python3常用內置函數總結
數學相關
abs(a) : 求取絕對值。abs(-1)
max(list) : 求取list最大值。max([1,2,3])
min(list) : 求取list最小值。min([1,2,3])
sum(list) : 求取list元素的和。 sum([1,2,3]) >>> 6
sorted(list) : 排序,返回排序後的list。
len(list) : list長度,len([1,2,3])
divmod(a,b): 獲取商和余數。 divmod(5,2) >>> (2,1)
pow(a,b) : 獲取乘方數。pow(2,3) >>> 8
round(a,b) : 獲取指定位數的小數。a代表浮點數,b代表要保留的位數。round(3.1415926,2) >>> 3.14
range(a[,b]) : 生成一個a到b的數組,左閉右開。range(1,10) >>> [1,2,3,4,5,6,7,8,9]
類型轉換
int(str) : 轉換為int型。int('1') >>> 1
float(int/str) : 將int型或字元型轉換為浮點型。float('1') >>> 1.0
str(int) : 轉換為字元型。str(1) >>> '1'
bool(int) : 轉換為布爾類型。 str(0) >>> False str(None) >>> False
bytes(str,code) : 接收一個字元串,與所要編碼的格式,返回一個位元組流類型。bytes('abc', 'utf-8') >>> b'abc' bytes(u'爬蟲', 'utf-8') >>> b'xe7x88xacxe8x99xab'
list(iterable) : 轉換為list。 list((1,2,3)) >>> [1,2,3]
iter(iterable): 返回一個可迭代的對象。 iter([1,2,3]) >>>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0000000003813B00>
dict(iterable) : 轉換為dict。 dict([('a', 1), ('b', 2), ('c', 3)]) >>> {'a':1, 'b':2, 'c':3}
enumerate(iterable) : 返回一個枚舉對象。
tuple(iterable) : 轉換為tuple。 tuple([1,2,3]) >>>(1,2,3)
set(iterable) : 轉換為set。 set([1,4,2,4,3,5]) >>> {1,2,3,4,5} set({1:'a',2:'b',3:'c'}) >>> {1,2,3}
hex(int) : 轉換為16進制。hex(1024) >>> '0x400'
oct(int) : 轉換為8進制。 oct(1024) >>> '0o2000'
bin(int) : 轉換為2進制。 bin(1024) >>> '0b10000000000'
chr(int) : 轉換數字為相應ASCI碼字元。 chr(65) >>> 'A'
ord(str) : 轉換ASCI字元為相應的數字。 ord('A') >>> 65
相關操作
eval****() : 執行一個表達式,或字元串作為運算。 eval('1+1') >>> 2
exec() : 執行python語句。 exec('print("Python")') >>> Python
filter(func, iterable) : 通過判斷函數fun,篩選符合條件的元素。 filter(lambda x: x>3, [1,2,3,4,5,6]) >>> <filter object at 0x0000000003813828>
map(func, *iterable) : 將func用於每個iterable對象。 map(lambda a,b: a+b, [1,2,3,4], [5,6,7]) >>> [6,8,10]
zip(*iterable) : 將iterable分組合並。返回一個zip對象。 list(zip([1,2,3],[4,5,6])) >>> [(1, 4), (2, 5), (3, 6)]
type():返回一個對象的類型。
id(): 返回一個對象的唯一標識值。
hash(object):返回一個對象的hash值,具有相同值的object具有相同的hash值。 hash('python') >>> 7070808359261009780
help():調用系統內置的幫助系統。
isinstance():判斷一個對象是否為該類的一個實例。
issubclass():判斷一個類是否為另一個類的子類。
globals() : 返回當前全局變數的字典。
next(iterator[, default]) : 接收一個迭代器,返回迭代器中的數值,如果設置了default,則當迭代器中的元素遍歷後,輸出default內容。
reversed(sequence) : 生成一個反轉序列的迭代器。 reversed('abc') >>> ['c','b','a']